我在人海里尋找你,只為你那一句頂一萬句
來自專欄有書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劉震雲用他的獨特的思維,聲情並茂地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孤獨的故事——《一句頂一萬句》。《一句頂一萬句》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出延津記」,下部「回延津記」,一來一去,跌宕百年。
漫長的百年之間,究竟怎樣的一句話能頂得了一萬句?又是怎樣的人值得書中兩位不同時代的主人公都不約而同地苦苦尋覓?
人活在這個世上,想要保持著自我存在的真正意義,就要尋找到那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類似於知己的知心人。這樣的一個可以「說的上話」的人,他(她)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戀人,甚至是路人、陌生人。但就是為了尋到這樣一個人,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皆如大海撈針。書中的上下兩部的主人公不同,上部「出延津記」的主人公叫吳摩西。吳摩西本不叫吳摩西,叫楊百順,住在楊家村,父親是個賣豆腐的。他最欽佩的人是羅長禮。
羅長禮是誰?一個賣醋的,醋賣得不好,喊喪卻喊得極好,楊百順就喜歡羅長禮喊喪。那時,十六歲的楊百順覺得羅長禮喊喪嗓門大,又坦然大氣,他很想像羅長禮一樣喊喪,不想再賣豆腐。
楊百順喜歡喊喪不過是楊百順想要擺脫生活帶給他的苦和累,而在他所生活的圈子裡,只有喊喪可以做到這點。喊喪雖然是「虛」的,但是能製造喧囂,讓人達到自我忘卻而擺脫內心的孤獨。楊百順孤獨?是的,他孤獨,如果你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他到底有多麼孤獨?
他不停得改名換姓,從楊百順到楊摩西,再改姓為吳摩西,最後到羅長禮,那個喊喪的「羅長禮」。他想變成他,想活得舒坦痛快,像喊喪一樣無拘無束。
心靈若未找到棲息的地方,哪裡都是流浪。
吳摩西就是一個漂泊無定的流浪者,離家出走,放棄姓名,不停尋找,只為尋上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知己。但可能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他仍是孤獨的,只找到了自己想像中的「羅長禮」。
下部的主人公叫牛愛國,是曹青娥(巧玲)的兒子,也就是吳摩西的外孫。牛愛國的母親曹青娥總想著回延津,卻始終沒有回去。牛愛國似乎繼承了外公的流浪者氣息,自從妻子出軌,他便想要逃離這苦悶的生活,像吳摩西一樣躲起來。在這漫長的「躲」里,牛愛國不斷認識著新朋友,同樣地去尋找那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章楚紅。可章楚紅有丈夫,章楚紅要他帶她走,他怕鬧出人命,懦弱了,失約逃走。直到結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牛愛國才發現自己唯一可以說得上話的人是章楚紅。
他覺得章楚紅有一句話想對他說,那句話和吳摩西臨終前要對巧玲說的話一樣重要。這句話到底有多麼重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牛愛國和吳摩西有著同樣的孤獨。
這種孤獨不是寂寞如雪,只是這平民百姓普普通通的感情,卻讓人驚心動情。我為之悲哀,為之同情,悲哀於千百年人生之寂寥無言,同情那輪迴在骨子裡的徹冷孤獨。
人海里千辛萬苦地尋著,只為你那一句頂一萬句。
整個故事像是由無數個輪迴的個體組成,吳摩西,剃頭的老裴,傳教的神父老詹,吳摩西的繼女巧玲,巧玲的兒子牛愛國,牛愛國的戰友,牛愛國的情人章楚紅……在這輪迴中,作者入木三分地寫出了刻在國人骨頭裡的孤獨,這種無法言說的孤獨累及我們過去的祖祖輩輩及將來的子子孫孫。
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就是一本屬於中國的《百年孤獨》,值得每一位讀者去細細品讀。書海茫茫,可能它就是你的那一句頂一萬句。推薦閱讀:
※你讀過的非常溫柔的文字有哪些?
※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陳可抒講座實錄13)
※人類的顏值可以有多高?
※毫無一技之長的人應該如何活下去?
※俄羅斯拳擊手對付調戲妻子流氓的招式有什麼特點,如何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