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炮管,六倍火力:美國M50 Ontos坦克殲擊車
來自專欄萌丹娜工廠:戰爭遊戲紅龍考據
Ontos其名
美帝陸軍三等人有個傳統,用歷史上的著名將軍名字來命名裝甲車輛:謝爾曼,艾布拉姆斯,布萊德利,等等。不過M50 Ontos可能是個例外。
Ontos這個詞來源於希臘文?ντω?,英文翻譯為「The Thing」或者叫「The Being」。這個中文如何翻譯我實在拿捏不準,中文媒體全部用音譯「昂圖斯」。如果硬要意譯的話,1982年有部恐怖片《The Thing》,中文叫《怪形》,劇照我就不放了,總之非常獵奇、噁心外加恐怖,這倒是比較符合M50 Ontos這車的特性。當然,另一種譯法可以寫成「那個玩意兒」。本文偷懶全部直接使用Ontos稱呼。
Ontos的研製
M50 Ontos這車的發展史最遠可以從二戰說起。美軍在二戰中給偵察部隊淘汰了肉馬,換上了鐵馬,從吉普到輪式偵查車到偵查坦克,總結出了一個經驗:偵查部隊需要火力猛,速度快,防護好(這特么不是廢話么),關鍵是在偵察部隊之間的交鋒中要能壓倒對手,這樣才能有效的實行偵查同時屏蔽對方的偵查。總之就跟大艦巨炮時代,大家在巡洋艦偵查幕上一步步升級,最後搞出戰巡這麼個薄皮大餡喧賓奪主的玩意兒,是一個道理。
然後呢,在這個認識基礎上,1950年代的美國陸軍提出了要研製一款輕便、火力猛的裝甲車輛,主要用於代替偵察部隊的一票吉普和半履帶坑爹貨。輕便,意味著兩點:戰略機動性上可以空運,快速部署;戰術機動性上通過性好,可以走一些普通車輛走不了的爛地形。火力猛,主要是要求能打穿坦克。以當時的技術基礎,要同時實現輕便和火力猛,傳統的火炮是絕對沒戲的,導彈是還不存在的東西,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搭載無後坐力炮。
於是,愛科拖拉機公司的前身,Allis-Chalmers公司在1952年就先後造了五個原型車,行走裝置直接借用了M56蠍式TD的(就是坦克世界那個全身裝甲1毫米的奇葩七級金幣TD),在其基礎上搭了一個戰鬥室,上面加一個炮塔,兩邊掛上不同口徑的無後坐力炮。對比試驗後,拍板使用了其中口徑最大的M40無後坐力炮的版本。
M40線膛無後坐力炮
三等人在二戰中接連研製了兩款線膛無後坐力炮:M18 57毫米無後坐力炮和M20 75毫米無後坐力炮。與它們的同行巴祖卡火箭筒比起來(說到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的區別,推薦這一篇回答: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有什麼區別? - KurtXiang的回答),無後坐力炮因為膛線的存在,打得比滿天亂飛的巴祖卡要准很多,但也因為彈頭旋轉導致射流分散,HEAT彈的穿深只有巴祖卡的一半。M18和M20倆兄弟在朝鮮戰爭遇到了極大的麻煩:打不穿朝鮮人民軍的T-34。威力不夠口徑來湊,M27無後坐力炮緊急研製出來,口徑直接上了105毫米。
朝鮮停戰後,針對戰時急就章M27在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是可靠性不佳、太重和有效射程短,三等人決定在M27的基礎上研製出深度改進型,這就是M40線膛無後坐力炮。
M40的口徑寫作106毫米,看上去似乎比M27粗了一毫米,但實際上這倆的口徑一!模!一!樣!之所以寫作106毫米,唯一的原因是後勤考慮:M40和M27的彈藥並不通用,為了防止混淆,M40的彈藥一律標為106毫米。
M40無後坐力炮的一大特色是加裝了測距槍(Spotting Rifle/Ranging Gun,感謝 @KurtXiang 指點翻譯和評論區里其他人的討論)。這挺.50口徑的M8C測距槍備有80發曳光彈,彈道與M40無後坐力炮一模一樣,這樣在射擊遠處目標的時候,先用M8C發射幾發曳光彈校射確定彈道,然後M40再開火,以保證命中。
陸軍的拋棄和馬潤的接盤
回到1953年,陸軍剛剛看了原型車階段的Ontos一眼就深深地嫌棄它了。主要原因是此時美帝三等人對這車的期望突然變成了正牌TD。作為TD的Ontos皮太薄,僅僅能防禦步槍的射擊(當初要空運也是你提的啊!);車身偏高,跟正牌坦克矮不了多少;火力不夠強(畢竟撐到死也就是無後坐力炮而已);只帶了18發彈藥,這意味著只夠六門M40齊射三輪,火力持續性約等於沒有。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陸軍看了看Ontos上的M40,猛然發現這貨其實隨便找個吉普就可以裝上了。當然,理論上Ontos的全密閉戰鬥室比吉普更加適應核沾染條件下的戰鬥,但這個優勢也只是理論上的:M40全部外露,想要重新裝彈,必須成員下車手動上彈。總之最後的結果是,陸軍取消了超過一千輛的潛在訂單。
被三等人嫌棄的Ontos,在四等人那裡以火力支援車的身份迎來了下崗再就業。在一向撿陸軍不要的破爛的馬潤眼裡,Ontos簡直就是異常合適的火力支援車:首先,它便宜簡單,部件少,尤其是上面的發動機,通用動力的六缸汽油機,是很多軍卡上用的現成貨,維護起來簡直不要太輕鬆(改進型換成克萊斯勒的V8汽油機,也是卡車上的貨)。其次,馬潤沒有陸軍那麼強烈的反坦克需求,畢竟除了德三,還沒有哪個二愣子會把重坦送到灘頭跟軍艦對轟。這時候,六門106毫米口徑的無後坐力炮能提供的爆發輸出就是拆碉堡敲火力點的理想選擇。最後,其輕型身板可以在登陸艇上裝兩輛,寬履帶低壓強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在海灘爛泥地上行動自如,不用擔心陷進去。
總之,最後馬潤接盤了全部297輛Ontos。其編製變動過幾次,後期理論上一個馬潤師下轄一個裝備Ontos的反坦克營,每個反坦克營有一個營部,一個後勤連,三個反坦克連,每個連下擁有三個五車排,全營一共45輛Ontos.
Ontos的服役歷史相對較短,主要戰鬥經歷都在越南戰場上。因為北越坦克很少,Ontos的主要任務是用六根大管子消滅敵人步兵。舉一個戰例:1966年6月29日,南越馬潤一隻運輸隊在1號公路上被越共伏兵以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伏擊,十輛卡車被迅速擊毀。美國馬潤迅速派出包括Ontos在內的援軍,越共發覺意圖後試圖撤退,結果在穿越開過地的時候,被Ontos擊中,據參戰者聲稱「山稜線上一整個班的越共被一發106全滅」,甚至有一個Ontos排長還生擒了被打得暈頭轉向的越共士兵。此戰美軍殺死了超過185名越共人員。隨著Ontos逐漸在越南打出了相當大的名氣,在後來的一些戰鬥中,當美軍的Ontos露臉,北越的士氣就直接崩潰了。畢竟,近距離的106管子威力就像是噴子頂臉,而且還是六門。
實戰中的Ontos也干過反坦克的活。1965年美軍干涉多米尼加內戰中,第六馬潤遠征軍的Ontos和M48配合擊毀了兩輛叛軍的L60輕坦(就是山口丁里的二級瑞典金幣小輕坦)。這大概是Ontos唯一的反坦克戰績了。
紅龍里的Ontos
紅龍里的Ontos比較忠實地還原了現實中Ontos的表現:幾乎不存在的裝甲,非常一般的反裝甲能力,短時間內射出六發彈藥消滅步兵的毀天滅地的輸出能力,只要20分的你就可以獲得這款非常有個性的火力支援車。在rank里,無論是北美通卡,還是摩托化卡,還是機械化卡,帶上Ontos都可以為羸弱的美帝少爺兵們提供不錯的火力支援,屬於出場率不高但是有獨特用處的單位。
順便再組了一張M40無後坐力炮大挑戰卡,供大家一笑:
注意車輛卡,這是紅龍幾乎全部的裝備M40無後坐力炮的單位。除了美帝的Ontos,還有日本的60式自行無後坐力炮,挪威的M113底盤M40火力支援車,剩下的全部是吉普車。剩下的格子我盡量在能玩的前提下選擇越南戰爭史實裝備,如果大家想在紅龍里cosplay一遍越南戰爭的話,這個卡組可以一試。
有關專欄的閑話:萌丹娜工廠 這個專欄,我們主要介紹的是《戰爭遊戲紅龍》現實中有真實原型,但是較冷門、知名度不高的裝備。畢竟對於那些軍迷們耳熟能詳的裝備,網上資料汗牛充棟,也沒什麼可寫的。因為這個原因,在取材上可能不能面面俱到讓大家滿意,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我這樣的摸魚寫手。我也誠懇地請求各位有乾貨或者玩得好的前輩給專欄投稿。感謝~~~
推薦閱讀:
※為什麼魔塔這個暗黑畫風的策略小遊戲還是那麼的火
※爐石101女團,你想pick誰?
※玩虛擬戀愛遊戲算精神出軌嗎?
※死侍2遊戲好玩嗎?
※魔獸世界裡的潘達利亞的迷霧的故事背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