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也可以當科學家嗎?這6個大科學家告訴你可以的

數學不好也可以當科學家嗎?這6個大科學家告訴你可以的

以下文章來自答主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的原創文章。

編譯 七君

你喜歡數學嗎?你在學校里的數學成績怎樣呢?是不是有很多人告訴你,如果數學不好就做不成科學家了?

這個判斷有些武斷,因為其實有一些科學家也不怎麼擅長數學,但是憑藉著自己對科學的熱愛,也做出了許多貢獻。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邁克爾·法拉第(1791-1867)

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在電磁學及電化學領域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的原理、抗磁性、法拉第電解定律,還發明了電動機的雛型。20英鎊紙幣上曾經就印著法拉第的頭像。

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實際上並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法拉第是一個貧窮鐵匠的兒子,他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敗了階級歧視,一步步成為了名垂物理學史的科學家。

雖然法拉第以靠著自己的努力做出了偉大的成就,但是他的數學能力一直是他的痛點。當然這樣不能怪他,因為他小時候太窮,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在數學教育這塊欠缺挺大。

這點也曾經讓他很受傷,因為在1846年,當他提出大膽的假說——可見光是一種電磁輻射時,由於他無法用數學工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代的物理學家對此根本不屑一顧。

好在後來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1879)並不歧視法拉第的觀點,並且還用創造性的數學方程式證明了法拉第是正確的。不過這一切都是在18年之後了。

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

達爾文是偉大的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和法拉第不一樣,達爾文接受了正規的教育。但是他從小就討厭數學。他在自傳中寫道:「我試過數學…但是我學得很慢。」實際上達爾文曾在1828年請了一個家教教他學數學。不過堅持了幾周以後,他決定放棄,請這位老師捲鋪蓋走人了。

他還在自傳中憤憤不平地寫道:

「(數學)讓我超噁心,主要因為我當初看不出代數有什麼意義。我知道我的不耐煩很愚蠢,後來我非常懊悔沒有再堅持一會兒,這導致我看不懂數學的偉大思想。那些天才數學家看起來有超出常人的理性。」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1847-1922)

在高中的時候,這位後來發明了電話的蘇格蘭發明家就曾和數學有過生死之戰。

根據貝爾的傳記作者 Robert V. Bruce 所說,貝爾「很享受(數學這門學科)的智力鍛煉」,但是「一旦他明白了數學方法之後就感到非常無聊,也無意算出最終的答案。」他的成績也因此遭了殃。從此以後,貝爾數學能力就沒有得到提升。

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

大發明家、企業家愛迪生曾說:

「我可以雇一個數學家呀,但是數學家可雇不了我。」

和許多成功的商人一樣,愛迪生非常明白自己的缺點和長處分別是什麼。小時候,愛迪生的數學就不太靈光。他看不太懂牛頓撰寫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用愛迪生的話來講,這本書除了讓他「對數學產生了終身厭惡」以外沒有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所以你可以猜到,愛迪生在高等數學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在創立了通用電氣公司以後,他把德國數學家斯泰因梅茨(Charles Proteus Steinmetz)納入了麾下。斯泰因梅茨是個數字天才,他負責挖掘通用電氣公司發明創造中的理論基礎。愛迪生還雇了另外一個數學家Bay Stater Francis Upton來幫他做實驗計算。在這些數學家的幫助下,愛迪生髮明了白熾燈和電度表。

傑克·霍納(1946-)

說起《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你一定不會陌生。這個圍繞恐龍的系列電影之所以這麼逼真,是因為有一位古生物學家擔當了科學顧問。麥克阿瑟獎獲得者,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就為所有4部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擔當科學顧問。

在70年代,霍納發現了西方第一個恐龍蛋。這位傳奇的古生物學家改變了我們對於恐龍和它們生長發育的認識。

但是霍納的成功一定讓他的老師們很驚訝。因為當初霍納的成績很不好。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學習很累,因為我的閱讀、寫作和數學都學得無比慢。」

高中的時候,霍納的代數掛了,這讓他數學很好的老爸失望透頂。他在大學的時候也掛科過7次。說實話,霍納根本沒有正式的大學文憑,也就是說他根本找不到學術界的工作。

不過,好在憑藉著對科學的熱情,年輕的霍納邊打著奇怪的工,邊繼續做古生物研究,並且不斷地給「所有英語世界的博物館寫求職信,想要找個一官半職」。最後他終於成功了。

霍納在學校的敗筆的原因也在1979年被破解——他患有失讀症。失讀症是最常見的學習障礙,讓孩子無法閱讀和寫作。

霍納說:

「直到今天我還在和失讀症的副作用作鬥爭。我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這有點用。有聲書也是個好方法。」

艾德華·威爾森(1929-)

威爾森是昆蟲學的傳奇大佬,螞蟻研究領域的頂級人物,也是一位受人歡迎的科普作者。(點我看威爾森如何製造殭屍螞蟻)不過他在2013年寫給一位年輕科學家的信中,透露了一個驚天秘密——他和數學的搏鬥史。

威爾森說,自己是「美國南方學校相對落後的教育體系」的產物。他承認:

「我在阿拉巴馬大學上學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代數…到了32歲,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之後才接觸微積分。當時我和一些只有自己年紀一半大的孩子坐在教室里聽課,感覺很奇怪。其中的一些孩子還上我教的進化生物學的課。我放下了自己的驕傲,並且學會了微積分。」

不過在費力追趕數學的過程中,他「頂多算個C等的學生。」

對於許多討厭數學,但是卻喜歡科學的人,威爾森給了這樣的忠告:

「你把數學丟的時間越久,數學就會越難被你理解…不過好在在任何年紀你都能學會數學。」

所以說不好好學數學的話,做科學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過程會比較艱辛...

不過癮?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有趣的科普一網打盡!

圖片來源:Patheos, Time, The Scotsman, Bozeman Daily Chronicle, Brantford Expositor, wikipedia, National Geographic, BBC

推薦閱讀:

數學速算(76
積分(1)
如何讓文章構架完美,邏輯清晰?
關於分拆數的一個結論
【常微】皮卡存在和唯一性定理 佩亞諾存在定理(一)

TAG:數學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