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親密的孤獨者

渴望親密的孤獨者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 ——張愛玲

孤獨就像春天的流感,擊中每個人的機會相當:有的抱怨找不到對的人共度餘生;有的覺得和外界格格不入,難以與人相處;有的則雖無法忍受無人陪伴,但當有人靠近時卻奮勇推開……但孤獨者們,大都有一顆渴望親密的心,所以在糾結與痛苦中徘徊,自我攻擊,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也許孤獨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對理想化客體的渴望,渴望從未擁有過的被滿足,被照顧,被全情愛著的體驗。而現實總是和理想有著差距,因不滿這種差距而心生憤懣。孤獨的距離無非是一種對痛苦情感的防禦,渴望親密的孤獨者們,在內心深入也許害怕對所愛之人強烈的憤怒和攻擊最終會失控。

張愛玲算得上經典的例子,在孤獨中出生,在愛中低到塵埃,卻終究在孤獨中死去。細看,便知她終生都在找母親,希望媽媽能夠眷愛著她。父親也好,胡蘭成也罷,不過是感冒的癥狀罷了。不過她實在太有名了,如果不是這份兒孤單,也就沒有這個她了。

而蔡蔡似乎沒有從中得到這麼多益處。作為一名離異女青年,從28單身至38。簡潔的房間乾淨得令人髮指,家中除了幾盆多肉便沒有其他了。開始,蔡蔡還在好些徵婚網站上報了名,準備積極投入下一段戀情,但見過的青年才俊越多,心情便越低落,後來乾脆任其自由發展,醉心事業。在一次流感發燒無人疼愛的經歷之後,心碎的她找到朋友哭訴,將工作視為妨礙自己找到 MR Right 的頭號責任,二號責任則是世上男人皆禍害。

而事實上,也許是她利用了自己工作繁忙的事實,合理化了持續十年的單身狀態。而對男性群體的攻擊,只是不願為不夠理想客體安定下來的借口。也許有一天她會在情緒上意識到夢寐以求的伴侶是永遠不會激起自己攻擊性的完美客體。如同陳奕迅歌中所唱:「接近換來期望,期望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而失望帶來憤怒,憤怒帶來攻擊,攻擊帶來恐懼,恐懼帶來控制,對失控的恐懼則讓人無法走入關係。當然,蔡蔡心中完美的伴侶不過是對完美父母渴望的替身。

也許在生命之初,蔡蔡坎坷的親密關係便已註定。小時候為了念更好的小學,蔡蔡被父母送到舅舅家中寄養,舅媽和表姐對這個孩子的到來頗有微詞。這種被迫的分離,和被新環境排斥的感覺,讓幼小柔弱的心靈無法承受那種痛,只能將失望、憤怒、恐懼等負性情緒掩埋起來。蔡蔡12歲時,父母離異,蔡蔡跟著母親生活,在18歲時又迎來了另外一次打擊——母親意外離世,進一步加深了那種感覺。

在蔡蔡的描述中,母親永遠是一副冰冷模樣。而現實中的母親並不像她幻想中的那麼糟糕。但是當母親夥同父親將自己送走時,好的形象便崩塌,母親死亡的事實更讓蔡蔡無法接受,母親的離開,使得她的愛與恨失去了可投注的對象,伴隨著客體與情感的巨大喪失,只能再次把內在母親變得更加糟糕,用憤怒掩藏哀傷。

為了恨得更徹底,乾脆將對父親離開這個家的憤怒,也一併置換到母親身上,母親成為了對所有事情負責的背鍋俠。而這樣的結果是蔡蔡永遠無法將既好又壞的客體形象整合,無法進行哀悼,在遇到關於親密的話題時,也就無法勇敢走近。

孤獨者們對完美客體的渴望是讓人孤獨的原因,因為它遠離了真實。如同蔡蔡面對喪失和分離,無法進入哀悼一樣,憤怒成了心靈深處的火山,為了不再重複這種體驗,孤獨者們只能從一開始便遠離。這種強迫性的感覺,也許只能當孤獨者們直面過去的真相,面對自己渴望親密的內心,接受沒有完美的現實,才能打破這一惡性循環,迎來新生。


推薦閱讀:

他留著前任的聯繫方式,就是因為還惦記她唄
為什麼要和「心愛的人」分分合合?
我對十個女生說:「我看《金瓶梅》時想到你了」
我們為何在親密關係里相互傷害?
你想了解的親密關係都在這裡了

TAG:孤獨 | 親密關係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