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從人入手:農民分8個層次,你怎麼看?

鄉村振興從人入手:農民分8個層次,你怎麼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知時空」!

由於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形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農民社會分層的變化性比城市人要大的多,當前我國農民的社會分層有了哪些新的變化呢?

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王春光等人研究發現,當前我國農村社會分層的變化有5個趨勢:

1. 農民分為8個階層,呈金字塔結構

村幹部

農村企業主

農村個體戶

打工者

以打工為主兼務農者

以務農為主兼打工者

純務農者

無業者

從第1層到第8層人數不斷增加,8 個階層之間的等級差異非常明顯,而且有擴大的趨勢。

2. 純務農人數逐年減少,兼職務農人數不斷擴大

主要原因有:

(1)隨著農民工年齡變大,越來越多的人返回農村,邊務農邊打工。

(2)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特別是最近幾年全國經濟發展趨緩,去沿海發達地區找工作沒有以前那麼容易。

(3)中國已經進入基本城市化階段,不會有更多的農村人進入城市,反而出現逆向流動。

(4)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現象出現,比如帶動農村旅遊發展等,為返鄉就業提供了機會。

(5)純粹務農的收入無法與打工相比,因此兼職是比較理性的選擇,而鄉村旅遊發展以及製造業向中西部以及小城鎮轉移為就近打工提供了機會。

3. 階層之間流動有向上的途徑,但村幹部存在一定的階層固化

階層之間的流動還是比較頻繁的,向上流動的途徑一般是從「純務農者」去當「打工者」或「農村個體戶」;在「打工者」或「農村個體戶」中出現一些「農村企業主」。

而「村幹部」則大多是從「打工者」或「村個體戶」中產生的,從「村企業主」中產生的比例並不是很大,但是開始有了這樣的趨勢。

從流動趨勢上看,「村幹部」相對比較穩定,在農村當農村幹部的時間都比較長,歷時幾十年的都有,而且還出現了父子兩代都當村幹部的現象。當然,村幹部以前不作為一種職業,但是現在越來越職業化。

4. 「個體戶」和「打工者」向下層流動相當普遍

即從農村「個體戶」或「打工者」流動到「兼職者」或「純務農者」甚至「無業失業」,主要原因有兩個:

(1)隨著年齡的增大,特別是過了45 歲,「打工者」或「農村個體戶」重返農業,或者開始兼職。

(2)女性生了孩子或有了孫輩之後會停止打工,返回家庭從事家務勞動。

調查顯示,「農村企業主」幾乎沒有出現向下流動的,儘管事實上也有個別「農村企業主」因經營不好或年齡偏大而重拾農業。

5. 階層內上下代之間主要通過教育產生間接影響

雖然父母一代的職業選擇和受教育水平對子女的階層依舊有很大的影響,但大部分表現為間接影響,即通過給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教育機會、教育理念來影響子女的階層選擇。因此,給農村貧窮人口提供更公平的教育資源可以有效地推動向上的階層流動,促進農村的發展。

總之,雖然農村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比較頻繁和容易,但很少有農民能進入城市社會階層,往往只是在自己的社會階層範圍內流動,這也表明城鄉二元結構在中國社會階層劃分上還是明顯存在的。

因為,在過去十多年裡,城市社會發展得比鄉村社會更快,但農民在其中的獲益並不是那麼大,也不穩定,使外出打工者返鄉從事務農或兼業的可能性增大。

所以,改善農民內部社會階層地位的關鍵,還是在於打通城鄉關係以及為農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否則,很難有更多的農民通過向上流動而進入中產階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知時空」!


推薦閱讀:

【筆記】不動點定理(六)塔斯基不動點定理 Tarskis Fixed Point Theorem
#5《制度:影響、起源及變遷》
盤點歷史上著名的6次貨幣戰爭(下篇)
西方經濟學界的「哥白尼革命」對中國大有裨益
為什麼鈔票越印越多,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

TAG:農民農夫 | 經濟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