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創意天才的蝴蝶思考術》(1)啟動漫遊大腦:既有行為認知的再突破
455|《創意天才的蝴蝶思考術》(1)啟動漫遊大腦:既有行為認知的再突破
共計 2,352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 分
創造高績效,讓業績翻十倍,這時團隊需要幾個關鍵:第一團隊的狼性文化,對於目標的達成有著高度渴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並且每個人對於追求目標的熱情動力。
另外,還需要有創新,要達到十倍成長,沒有創新式的突破,以現有的行為來繼續,所得到的結果,往往不是更差,就是進步一小點,就很難有高成績的表現。
然而,在這些關鍵因素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創新」。既容易懂,卻也是最難以實踐,因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
01開展創新的兩大難點
所有人一切的認知,都取決於過往的經驗與知識,從而建構出我們心中的想像世界。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你與同一群人接觸久了之後,你所知,所想,所見到的一切選擇,自然而然的會被逐漸同化。
即便,你會有不同的想法,但就因為大多數人都這麼想,這種差異化的想法,就會被「絕對共識」給逐漸消磨殆盡。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整個團隊在一起創意發想,所做出的成果,頂多是更好,而不是破壞式創新。因為這時在發想創新的人,都是用同樣、或類似的認知模式在思考。
這就是創新怎麼選人的問題,它包含了兩個層面:
第一認知維度的多元,亦即是否擁有多元化的認知模型,還是只有單一認知。
檢驗一個人認知模型多寡,可以從「確定性」視角來看,當一個人對於一件事情愈確定,愈覺得這就是真理時,這就是單一認知下,所產生的自我世界的投影。
相反的,當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沒有絕對的確定框架時,??這就是代表,出發的視角,絕非只是五感得到的資訊,更是多元認知下的邏輯結果。
第二種決定因素在於認知層次,這裡所代表的是,同樣都是學習,為什麼有的牛人能夠快速開展,延伸到各種領域的應用,關鍵就在於「認知層次」的不同。
延伸前一個「認知確定性」,當你認為一件事情就是絕對正確時,從多維認知世界觀的解釋,它就屬於一種絕對主觀的結果,因為這與事實無關,只跟想像有關。
02創新的另一種思路
同樣,在高層次的認知下,你所看到的不僅是表面上的結果,更多的是它底層邏輯的展現。所以對於邏輯層次的展現,就是維度層次的結果。
換言之,當你要一群人思考創新,如果都是同一群同溫層的人,所出發的視角,層次都是在同樣的高度,就難以展現出層次上的差異。
這兩者關係環環相扣,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結論,要創新,就必須先放下個人的認知邊框,因為以既有認知,所推論出來的認知結果,是被你過往的認知總和下所產生邊界的結果。
所以,你會發現,即便是多元化的認知模型,也會被自我認知的極限給阻礙到。這也是為什麼在未來能否持續生存,往往不是你會什麼就好,更多的是你能否想像得到那未來。
如果憑藉現有的世界框架,最多的創新,也只是採集前人創新的果實,而不是真正的跨解突破式創新。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推導,我們人類的創新,是否就被認知邊框給鎖死。這就不一定,因為還有另外一種解法,那就是交給大腦。
大腦本身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基礎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專註腦
第二:漫遊腦
專註腦就出現在我們執行專案,做事情的時候,你會專註在當下,只為了解決眼前的疑惑,困境。為了解決問題,你就會調動過往的知識與經驗,從而思考可能的解決方式。這些解決方式,又會因為個人的認知維度,有著決定性的關聯。
第二種漫遊腦,如同你在剛睡醒的時候,或是你快要入睡前的感覺,那時大腦會全面性的啟動,跨界,連結到你不曾認為的可能上。
可以說,如果要做真正突破式的創新,最好的方式不是先準備一個創意發想的討論空間,而是先讓這一群人睡覺。
03偉大創新的突破,都來自不經意間
很多靈感的誕生,都是在半睡半醒的過程中,突然想到那一剎那。或是說,這種非專註腦下,你會把專註點給投注在你未曾注意到的觀點上,曾以為必然結果,因為突然的破壞,反而讓你看見新的契機。這就是盤尼西林,之所以會被察覺到的結果。
但怎麼睡,才會有突破性的結果出現,只需要一個行為上的賦予:「把問題帶入到睡眠中。」
你的大腦里,如同有一個房間,裡面有你的創意發想者,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觀點。睡覺前,不斷思考這問題,並且交給這房間內的人後,你離開這房間,他們在裡面挑燈夜戰,不斷思考,研究這問題的可能。
當你醒來之際,這些問題的突破性解答,就會逐步浮現在你睡醒的之時,那時的想法既短暫,也是最珍貴的智慧結晶。
為什麼在睡覺前與睡醒時會有這種想法的誕生,原因就在於,你在昏暗中,可以更專註在大腦的漫遊中,也就是當問題,不再是問題時,你才能夠真正的釋放大腦的所有連結網路。
04清醒下的漫遊模式
另一種開啟漫遊腦的方式,「散步」。一項好的學習,不只是聽,更多是結合三種動法,動腦、動口、動手的方式,讓全身都動起來,透過身體來感知學習到的事物。
散步,也就是同樣的概念,這種散步更是一種漫無目的,隨心所欲地想到哪,就到哪的漫遊,你所見到的每一花、每一樹,或是身處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是對大腦的刺激,從而喚起不曾想像的連結。
從前面的睡覺與散步,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大腦跳脫既有的專註力,釋放到各種可能的想像中。
但對於創新,找出突破方法,真正的落實改變,還不只是我們怎麼想,它還包含了:
願不願意
有沒有能力
制度支持
換言之,創意的想法人人都會有,但真正落實到實際做法,還牽涉到三大層面,更重要的是文化上是否支持。
這就回到最初的議題,團隊文化本身認為變動是一種恐懼,亦或者被「絕對共識」、「絕對應該」等認知框架給鎖死,發想到的創意也只是過眼雲煙,無法真正的留住它。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睡覺、散步,也都是讓人開啟漫遊模式的觸發點,怎麼把這時的想法給紀錄下來,就是你是否在身旁準備紙筆紀錄,如果用螢幕紀錄,會讓光感的刺激到大腦,使得資訊轉化上耗損更多的創新。
創新行為,本質上就是在對「共識認知」的挑戰,過程需要有緩衝,但絕大多數都陣亡於緩衝階段,而沒能看到真正的引爆點。所以創新能否持續下去,還必須是你對於未來想像的篤定,以及背後多維認知下的邏輯支持。
推薦閱讀:
※下篇丨如何通過自己的小技能來賺錢?
※你知道胸部多重嗎?
※企劃思維之四種企劃創意思考方式
※我只是想上個洗手間而已,求各路大神放過
※霧霾天的,心情不美的話,食物美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