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去旅行和去買塊豬肝有什麼不一樣嗎?

去旅行和去買塊豬肝有什麼不一樣嗎?

來自專欄兩個瘋子一輛車的亞歐之旅

1、旅行沒有意義

沒有。我不能代表別人,僅就我自己而言,旅行沒有意義。

以前有人問過我「為什麼旅行」這樣的問題,我當時回答說:就像是我今天想吃豬肝,那麼我就去超市買了一塊豬肝;今天我想開車去英國,那麼我就開車去了英國;後者的過程可能更複雜一些,但動機差不多。

所以,吃一份醬爆豬肝能有什麼意義呢?旅行也沒有意義。

旅行不代表詩和遠方。並不一定要飛到陌生的國家,自家陽台上蓬勃生長的多肉、花瓶里如煙如雲的芍藥、陽光下眯著眼沉睡的貓,都能顯現出某種詩意,書裡面更能讀出詩和遠方。而那些所謂生活的苟且,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旅程中,不是爆發得更加激烈、更加令人心神俱疲嗎?

旅行也不增長見識。再漫長、再深入的旅途,我所獲得的都只是見聞,而不是見識。看見了更多、經歷了更多、交流了更多,但是否思考了更多、包容了更多、理解了更多?我曾經遇見走過很多國家卻依然頑固不化的人,越多的旅行只是在加深他的傲慢與偏見。我隨時提醒自己,讓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我有一些小方法能讓我的旅途更加有意思,比如逛菜市場、在跳蚤市場淘貨、住在形形色色的當地人家,等等。但有意思不同於有意義,很早我就意識到並接受一個事實:作為旅行者的自己無法真的融入當地生活。

即便我試圖了解與體悟當地人眼中的家鄉,但外來者的身份並沒有那麼容易在短短的幾天、幾十天做出改變。與其成為一個不純粹的當地人,我接受自己外來者的身份,以觀察者與體驗者的態度來面對旅途中出現的人和事。

無論是去莎士比亞書店購書、在阿爾勒尋找梵高畫過的風景、探索亞美尼亞的古都、走進一個個大帝國留下的廢墟……這都是我作為一個文青的刻奇,我接受這一點,還是會去。

旅行不能洗滌靈魂、不能凈化心靈、也不能實現夢想。它只是一種生活的選擇——想吃豬肝就去買,想去旅行就去了。

2、越旅行,越焦慮

我帶著這種想法走過了很長的旅途。剛開始,我會每次都去不一樣的城市或國家,湊一些數量上的滿足。後來,我發現這種行為跟我的初衷產生了矛盾——我都不會去數這輩子吃了多少份豬肝,我為啥要關心這輩子去了多少城市或國家。

成年人總是關注數字,我們也會寫亞歐自駕用了XX天、去了XX國、跑了XX公里路。不這麼寫,好像就不足以體現出這趟旅程的精彩。

我計算過自己一共去過多少國家,30多個,好像不少,可是跟那些百國俱樂部的人比起來就少多了。但我現在並沒有增加這個數量的慾望,我開始感到另一種焦慮,如果數量繼續增加,我的焦慮感恐怕會越發嚴重。

我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焦慮。

學生時代,有同學很喜歡跟我一塊去逛博物館、美術館,因為我隔老遠就能說出一些畫作的作者、對著一些文物能講出幾句背後的故事。我也為此沾沾自喜過,但同時我的內心是虛弱的:還有大量的展品,我一無所知。

越旅行,我越感到自己的無知。我喜歡人文,看過的廢墟比雪山多得多,而這讓我的旅程充滿了許多挫敗的時刻。

因為獵奇我走進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爭議領土納爾戈諾-卡拉巴赫,但是我對它又知道些什麼呢?除了沒有一個國家承認它、除了古老的修道院有漫長的歷史,我並不清楚它的歷史與現在、它為什麼變成這樣、這裡的居民都怎麼看待自己的處境……

我喜歡古巴顏色鮮艷的古董車、殖民時期的老房子、永不停歇的街頭音樂,但我當時並不了解每個城市都有的草藥店有何種淵源、薩泰里阿教的舞蹈傳遞了何種含義、房檐上淺浮雕都是哪種藝術形式;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民宿主人要把卡斯特羅的照片擺在客廳的桌上,當他們用中國淘汰的台式電腦上網時,網路展現的世界對於他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不斷地觀察、記錄、閱讀、跟當地人交流,但浩瀚的歷史與文化是一個沒有底的深坑,我越往下挖,越感到無知的焦慮。

亞歐自駕之旅已經過去快兩年了,但有很多內容我都沒有寫。因為我不敢動筆,我覺得自己依舊知道得太少,還不足以啟開某個話題。我可以描摹目的地的藍天與海灘、節日與美食,講述旅途中好玩的故事,但對於這些浮光掠影之後的東西我總想了解更多。

有一天,我沮喪地跟紀先生說:在博物館的時候,我感覺身邊的每一件展品都在提醒我——你一無所知!

3、我對旅行的要求太苛刻了嗎?

紀先生反問了我一個問題:不會修車、不懂得發動機的原理,難道就沒資格開車了嗎?

我搖搖頭。那麼,不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與文化,難道就不去旅行了嗎?

我一直是這麼以為的。如果我不能理解一件展品的含義、不清楚一處古迹的歷史、不明白為什麼一棟建築是這樣的設計,我會產生一種愧對展品、古迹和建築的感覺,我覺得站在它們面前的自己是心虛的。

但是我對別的方面似乎沒有這種要求。不懂得修車的時候我依然在開車,不懂得刷機原理的時候我還刷過自己的手機——回到本文題目里的那個比喻:我去買豬肝吃的時候也沒有搞清楚豬肝為什麼出現在人類的餐桌上、都有哪些做法、每種做法都是怎麼發明的……

我明明知道且認同,無論是打卡文青心中的聖地、積攢國家的數量、享受悠閑的度假,都是旅行的方式,跟豬肝有多種烹調方式一樣;可是我依然試圖以吾生之有涯隨知之無涯,不僅疲憊焦慮,而且永遠不可達成。

所以,我可能只是對旅行的要求太苛刻了。

如果想吃豬肝就去買一塊的類比其實還可以是:想要知道那些名氣很大的油畫、雕塑、建築長什麼樣,就去一個個看,哪怕還沒有足夠的了解。

沒有記住英國王朝的更迭、不了解中世紀盔甲的制式,我依然能在倫敦塔逛得興緻勃勃;為現代藝術的形式和內容感到迷惑,甚至在某些藝術品前有嘔吐的衝動,也沒有阻礙我覺得蓬皮杜藝術中心是個有意思的地方;憑著對希臘神話那一點皮毛的認知,踏上雅典衛城一處處廢墟的過程還是能讓我感慨不已……

更重要的也許是好奇心吧。

它迫使我在去過這些尚未完全理解的目的地之後,不斷進行在旅行之外的探索:閱讀、觀察、思考、乃至不成熟的寫作;它迫使我在沒有旅行的時候,也不斷地試圖提高自我的知識水平,讓自己變得不那麼無知。

有時候旅行中是好奇心先行,智識和精神上的探索再跟上。

我在看過蒙克的《吶喊》之後,才一點點了解這位畫家的悲劇;我一邊參觀高迪的聖家堂一邊聽講解,又查閱了許多資料,才理解我坐在森林般的教堂里所體會到的生命的感動;我在逛完克里斯欽自由城的那個夜晚一邊閱讀一邊和紀先生沒完沒了地討論,一整晚沒睡,第二天帶著新的疑惑再去一遍、再思考、再爭論,直到如今我還在思索關於自由的謎題。

我能否擺脫無知取決於自我,而不是旅行。

我所感受到的對無知的焦慮,來自相比未知世界的浩大,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還不足夠、而且也不滿足,就像我覺得自己炒的豬肝還不夠好吃一樣。

但願我做飯的技術、智識和精神的水平都能繼續提高。


本文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號:2Lunatics

知乎專欄:兩個瘋子一輛車的亞歐之旅——講述自駕環遊亞歐336天、25國的故事

推薦閱讀:

在西班牙、葡萄牙自駕游會發生怎樣的趣事?
九華山怎樣自助旅遊?
有什麼好的網站或者軟體可以做旅行計劃?
去英國旅遊,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不能錯過的地方?
英語差到不能正常交流,女孩獨自去土耳其或者摩洛哥旅行行嗎?

TAG:旅行 | 自助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