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軍事能力及敗亡因素淺談

李自成軍事能力及敗亡因素淺談

因為關閉了所有知乎提醒,今天偶然看到才曉得這麼多朋友評論,很多觀點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學習了。本文剛開始源於我在朋友圈和別人的評論交流,後來凌晨一點多想想索性就發到知乎,很多史料都是憑藉記憶和手頭現有的資料,花了三個小時至凌晨五點寫完,主要是想告訴我朋友李自成沒有那麼不堪。所以倉促之間難免有些疏漏和不嚴謹,有空我會編輯一下此文,並和朋友們在評論區交流。感謝大家的閱讀!

5月26日分割線——————————

註:文中一般史料不做特殊說明,較為罕見和特殊的史料,我會特別標出。另,寫作的比較倉促,語句、文筆估計會有很多拙劣的地方,見諒。

一、李自成親自指揮的重大戰役

初起

李自成年少擅長騎射和跑步,這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基礎。在甘肅當兵幾個月的時間就被擢升為正七品的把總,可以看得出李自成絕不是泛泛之輩。清朝同年入寇,明廷徵兆各地官軍勤王。李自成隨軍途中帶領兵士索要拖欠的銀餉,不成,殺參將王國和知縣,遂反。

初期,地位不高的李自成隨各支起義軍作戰,崇禎四年,「號闖將,未有名。」(《明史 李自成列傳》)可見彼時李自成在義軍中還排不上號。

李自成最早暫露頭角是崇禎五年,山東道御史在上疏中提到:「在晉中賊首…最梟獍者為闖將、紫金梁,戴金穿紅,群賊效之。遂皆以紅衣為號。」同年底,李自成攻克山西遼州,解了上峰紫金梁(王自用)的危機,在民軍、官軍中,闖將李自成漸漸有了聲勢。據載:自成「猛勇有膽略」,「御眾嚴,號令一,領一軍不敢仰視,以故制勝,雄於諸寇。」

崇禎六年,李自成在王自用病逝後,率軍西結高迎祥,此時李自成已經成為獨立的起義軍統領,按照顧城先生的說法,李自成不是高迎祥部曲(《明末農民戰爭史》),雙方包括張獻忠在內都是相對平等關係。翌年,義軍被陳奇瑜圍困車箱峽,詐降後復叛,此時李自成是否也是被陳奇瑜圍困的農民軍之一(《明末農民戰爭史》),目前已經成為學界疑案,暫且不表。總之經過幾個月的休整,義軍實力得以恢復。

崇禎八年,高迎祥為首的義軍各部先入河南,再下鳳陽,毀中都,對明廷造成極大的精神打擊。以上從崇禎二年李自成入伍到崇禎八年成為起義軍領袖之一,不到三十歲的闖將成長速度還是十分驚人的。

成長

從崇禎九年起,已不能再將李自成視為簡單的流寇竄匪。軍隊編製正規化,軍紀嚴明化,並開始有了經營戰略後方的計劃。

安定之戰

崇禎九年五月,李自成率軍擊敗、斬殺延綏總兵官俞翀霄,相當於此役擊斃了軍區司令,這是農民軍起事以來極為罕見的大勝,軍威大振,米脂縣誌載:從者十之七八(《有關李自成的若干問題考辯》 張治傑)。

點評:此役李自成軍首次與官軍大規模野戰,俘虜軍區司令,使其在義軍中確立了領導地位。不久高迎祥被俘誅殺,李自成被各路義軍尊為新「闖王。」從此李自成的時代來臨。

入川之戰

同年佔領老家米脂,給當地明朝縣令銀子,令他不許欺辱老家百姓。年底,李自成率軍南下,謀求奪取漢中和四川,對曹邊蛟據守的漢中未能攻克後,繞路攻打四川,兵鋒進到成都郊外。洪承疇急忙率軍入川,明朝各路官軍一時間雲集於四川,李自成見勢突然反入陝西,各路官軍撲空。

點評:此役大量消耗了四川明軍的有生力量,同時避免自身重蹈高迎祥的覆轍,並緩解了在鄂皖豫活動的張獻忠、羅汝才部的軍事壓力。

河、洮之敗

崇禎十一年三月底,洪承疇與孫傳庭對李自成圍追堵截,並先後在河州、洮州大敗李自成,這也是李自成獨當一方之後遇到的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大慘敗,後逃入商、洛山區。所部軍、屬不過三百,在山區打游擊的李自成讓洪承疇頗為無奈,在上疏中自責:「夫闖將為諸賊中元兇,僅領三百喪敗之眾抱頭鼠竄,誠數年未有機會…無奈計算不到,追趕不緊,使元兇脫然遠逝…光先何所辭責?」(《兵科抄出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題本》,收錄於《明清史料》乙編)

點評:雖敗猶榮,役後李自成遁入山區,積蓄力量,誓死不降。而張獻忠等在中原地區的義軍坐擁數十萬人,陸續接受朝廷招安。前文提到崇禎七年義軍被困於車箱峽,義軍投降後復叛,李自成是否在其中存疑,他很有可能是明末義軍頭領中唯一從未降明的主要領導人。

崛起

蟄伏兩年的李自成得知河南大飢後,審時度勢,率千餘義軍由鄖陽地區出發, 經陝西興安、商洛地區進入河南浙川、內鄉一帶(《李自成起義軍究竟從何處人豫? — 同姚雪垠同志商榷》 顧城)。進入河南後,提出「均田免糧」的政策主張和「據河洛,取天下」的戰略構想(《試論李自成得以迅速攻佔北京的主要原因 張發權》)。均田免糧不是簡單的打土豪分田地,此計可將其概括為四方面:減輕賦役負擔、賑濟貧窮、嚴明軍紀和平買平賣(《李自成起義軍深得民心的政策分析——兼論李自成起義軍「均田」口號非」平分土地」 南炳文》)。據河洛,取天下則是在最為動蕩的河南站穩腳跟,實現多年來缺乏戰略根據地的被動,收歸民心,伺機征討。

兵不血刃佔領洛陽後,豫中大震,「遠近饑民荷旗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自是而後,所過無堅城,所遇無勁敵,諸將皆望風走。」(《豫變紀略》)

佔據洛陽後,李自成在洛陽派駐官吏和城市資金預算,這是義軍首次。「賊置官留銀,妄意作開國始基。」(《河南府志》)

一戰開封

李自成率三千正規軍(及三萬輔兵、民夫、途中加入的流民)賓士三晝夜,突襲開封,作戰五天後李自成左眼受傷,引退。面對多於己方的守城明軍,雖然未勝,也沒遭受重大損失。

點評:打亂了明軍部署,調敵出關,為運動中殲敵創造了戰機。(《試論李自成得以迅速攻佔北京的主要原因》 張發權)

項城之戰

一戰開封之後,羅汝才率軍來投,李自成兵勢漸盛。雙方率軍南下,有攻取承天府的意思,承天府也就是嘉靖皇帝登基前的潛邸。三邊總督傅宗龍見勢聯絡保定總督楊文岳出兵,李自成忽然率軍北歸,撲空的傅、楊軍隊北上,在項城被李自成殲滅,楊文岳狼狽出逃,傅宗龍被殺。是役數萬官軍潰敗,是李自成出山之後的第一場大殲滅戰,河南一時無可抗之兵。

點評:項城之戰可謂運動戰的典範,不但消滅了明軍有生力量,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義軍威名,義軍在編製、裝備、訓練上日益正規化。

二戰開封

項城之戰後的短短兩個月,李自成連克河南州府縣十餘座,基本控制了大部分河南地區,在掃除開封羽翼之後,李自成年底第二次攻打開封。此戰義軍首次採用火藥爆破城牆的方式作戰(「癸未……賊於東北角……貼城牆外壁剜一穴,約廣丈余,長十餘丈。每日以布囊運火藥其內,無慮數十石,置藥線長四五丈,大如斗。《守忭日誌》),開封城堅(磚城,一般州府城市多為土城)爆破反而損傷了不少義軍,圍困二十多天後,左良玉部攻擊義軍輜重所在臨潁,李自成回攻左良玉。

點評:第二次開封之戰是義軍第一次採用「現代」作戰方式(彼時的「現代」)。(二攻開封時,所用的火炮威力: 「飛鐵熔鉛,四面如織,空中作響,如鷙鳥之凌勁風。」 「大炮小銃晝夜擊打,城牆如篩,守俾者不敢露影……甫露首,輒中彈死。」(《明清之際紅夷大炮在清八旗軍與李自成大順軍決戰中的作用》 劉鴻亮)

襄城之戰

李自成很快擊敗左良玉,並將左良玉圍困在郾城。不諳軍事的新任三邊總督汪喬年率軍兩萬欲合兵左良玉,圍殲李自成。李自成率主力攻打汪,在襄城東南陣殺總兵張國欽,合圍汪於襄城,明軍賀人龍、左良玉等部紛紛逃竄。不久城破,汪被殺。

點評:李自成軍野戰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從此之後明軍懼與義軍野戰。左良玉失利後極力避免與義軍主力對戰,並逐漸淪為半獨立性質的官方「流寇」,禍亂中南地區。

朱仙鎮之戰

襄城獲勝後李自成再圍開封,開封成為義軍圍城打援的棋子,這座中原第一大城已是明廷懸在頭上的達摩利斯劍,開封猶如關外的錦州,不斷吞噬著明朝的精銳部隊。當得知開封被圍的消息,崇禎皇帝下令督師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岳統領十八萬大軍,號稱四十萬,直指李自成。

舊曆五月十三日,官軍進駐朱仙鎮。李自成防止開封守軍里外夾擊,邊派人假傳左良玉的命令,「賊旦夕成擒矣,但恐其潛遁入城,汴兵無多,當嚴守,不可輕出。」 (《豫變紀略》)守軍中計,不敢出城作戰。李自成率軍與十八萬官軍對峙,懾於李自成的軍威(丁啟睿:「圍已急,必擊之!」,諸將皆懼。《明史·丁啟睿傳》),官軍高掛免戰牌,李自成進攻,官軍炸營,各路人馬紛紛逃竄,李自成幾乎沒受到什麼損失就招降數萬官軍,以及騾馬火炮物資無數。

三戰開封

第三次圍開封,義軍不緊不慢圍困三個月,後在具有爭議的黃河決堤的情況下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中原中心。關於黃河決堤目前有三種說法,分別是李自成軍決、明軍決和自然決堤。(《明史·庄烈帝本紀》說「九月壬午,賊決河灌開封」。《明史紀事本末·李自成之亂》的說法是「巡撫高名衡、推官黃澍等城守且不支,恃引河水環濠以自固,更決堤灌賊,可潰也。」自然決的史料我找不到了,之前在某論文上看到過。)

點評:拿下開封后,河南除洛陽外基本被李自成控制。

柿園之戰(第一次郟縣之戰)

佔領開封不久,接替汪喬年的孫傳庭在崇禎皇帝不斷的催促下出兵討伐李自成。雙方在郟縣遭遇,連戰連捷的義軍過於輕敵,孫傳庭設伏,義軍大敗。義軍沿路扔下大量軍械財物,明軍士兵見狀紛紛搶奪,軍陣陷入混亂。羅汝才來了一個回馬槍,明軍集隊不及,大潰。孫傳庭退回陝西。不久義軍攻克南陽,繼而佔領汝寧,俘虜斬殺保定總督楊文岳。

點評:此役義軍輕敵冒進,好在羅汝才亂中取勝。對李自成來說也是一次教訓,不過他見識了因補給困難只能沿途採摘未熟柿子的明軍後勤孱弱,為此後的決戰埋下伏筆。

決戰

柿園之戰義軍的勝利,標誌了明軍和義軍之間勢力的此消彼長。從此之後明軍再無主動出擊的能力,義軍則縱橫中原猶入無人之境。未幾,鑒於孫傳庭短時間無力重整旗鼓,李自成率軍南下襄陽,攻擊明廷中原地區最後的成建制武裝左良玉部。擁兵20萬的左良玉不敢迎戰,率殘部逃竄,義軍連克襄陽、承天等大府。民眾「焚香頂禮,牲酒遠迎。」(《明清史料》乙編)

義軍改襄陽為襄京,建立了中央機構,同時在政治上、軍制上和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建立全國政權奠定了基礎。(《明末農民戰爭史》 顧城)

郟縣(汝州)之戰

左良玉東遁,關寧軍駐防山海關,目前明朝只剩下孫傳庭的三邊軍可抵禦李自成。在崇禎的壓力,以及義軍姦細提供的情報,讓孫傳庭產生了錯誤的判斷,最終窮極全陝集結十萬大軍,再出潼關以求和李自成決戰。

這不但是孫傳庭與李自成相爭十年的決戰,也是明朝與義軍的決戰。李自成故意誘敵深入,孫傳庭冒進,使得後方糧道暴露。李自成一方面吸引三邊軍主力相持,一方面派遣劉宗敏一萬騎兵繞至孫傳庭後方糧道。明軍得知糧道被截斷,軍心大亂,而此時義軍補給也成為問題,畢竟這裡連年災荒、兵燹,誰能撐到最後一刻誰就能勝利。李自成鼓舞士氣,做最後一博,明軍戰車陷入雨泥,加上解餓疲憊,遂大敗,戰死四萬。

不久義軍攻破潼關,孫傳庭戰死,除了榆林、甘肅有少量戰役外,整個西北可以說是傳檄而定。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西安稱制,國號大順,改元永昌。

三月十九,大順軍進入北京,明亡。

從崇禎九年獨立成軍到崇禎十七年攻入北京,八年時間這位陝西年輕人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罕見的奇蹟,在幾乎沒有良將、智囊(宋獻策、顧君恩之輩實在沒什麼軍事謀略)的情況下,勝多敗少,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消滅明朝數十萬精銳。

坐在金鑾寶殿的李自成或許在想:當世天下,左良玉、高傑之流實難與我抗衡,南明小朝廷沒有什麼武裝可以威脅大順鐵騎,最大的問題可能只剩下張獻忠的大西政權。至於清政權,根據歷史經驗,新興大一統王朝只需要養精蓄銳,之後必定能平定。何況晚明如此不堪,清軍也始終沒能攻下山海關,只能繞道劫掠、騷擾。等等,山海關?吳三桂還有四萬關寧邊軍剛剛從關外進到山海關,不過他已經上表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可惜,歷史的走向沒有按照李自成的劇本。

順殤

山海關之戰

四月十三,李自成親率六萬大軍(亦說四萬,資料未找到)東征吳三桂。吳三桂此時有四萬關寧邊軍,一萬高第的山海關駐軍,數千唐通率領的前明順軍被吳三桂擊敗後收編,加上所招練的鄉勇 「統集鄉勇三萬餘人」,兵力八萬左右,遠多於順軍。清軍的兵數雖然難以考知,但據朝鮮人李涅在山海關所目睹 : 「胡兵似倍於流 (賊) 「 。至少在十萬以上。合起來吳、清聯軍是以多於農民軍三四倍的兵力來展開戰鬥的。(《明清之際山海關戰役的真相考察》 商鴻逵)

清軍方面多爾袞盡征全國滿蒙漢甚至朝鮮槍炮隊南征,他們對順軍的戰鬥力有著清醒的認識,多爾袞說「不可輕擊」 ; 明降將洪承疇對他也講過「未可以昔日漢兵 (明軍) 輕視之」的話。(《明清之際山海關戰役的真相考察》 商鴻逵)

最後的戰爭結果很多人都清楚,順軍幾乎擊潰吳軍,吳軍力有不逮之際,清軍主力發起突襲。順軍死戰不能敵。

點評:順軍戰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對戰爭形勢估計不足。李自成在率大軍東征途中, 遇到了吳三桂軍隊的阻擊,順軍統帥們有的就極其輕蔑地說 : 「此彈丸者,不足當京師一角 , 用靴尖踢倒耳!」 非常典型地流露了大順軍領導人的驕傲輕敵情緒(《論大順政權在軍事方面的嚴重失誤-兼論山海關之戰的重大戰略意義》 王岸茂)。同時僅率領少量兵力進討吳三桂,雖然有兵力不足的因素,但前期缺乏戰略規劃使之無可用兵力。其二,未料到清軍會助戰,史載李自成發現「東兵(清兵)」參戰感到驚訝和惶恐。

潼關之戰

李自成計劃建立山西至潼關的防線阻礙清軍,李自成說:「北兵勢大,城中人心未定,我兵豈可久屯在此? 即十北京,不敵一秦中險固。為今之策,不若退處關西,以圖堅守」(明季北略)。戰略計劃是沒錯的,如果不是姜瓖叛變,山西告急,大順政權也不會變得如此被動,但即便如此,大順軍隨後發起的懷慶之戰大勝清軍,擊斃清軍總督金玉和,多爾袞大驚,急忙調集多鐸停止南下,率軍西征。潼關之戰初期,順軍名將劉芳亮率領數千順軍主動出擊,面對人數、裝備、士氣均優於自己的清軍,劉芳亮給八萬清軍造成大量殺傷。之後李自成率軍馳援,但各種反擊在清軍剛剛抵達的炮群優勢火力面前皆以失敗而告終。李自成聞訊北路阿濟格大軍直奔西安,於是率部回撤,潼關守將率領餘下的順軍投降。清廷對於佔領潼關,奪取西安,給與很高評價,認為「攻破流賊大業已成」,視為山海關戰役後的又一奠基之戰。(《三藩史略》)

李自成退到西安後,帶領大順中央南下,陝西陷落。南下的順軍遇到左良玉的明軍,李自成再次擊敗左良玉,左良玉撤退。為了建立穩固的根據地,李自成決定向南京進發,在筆者看來這是他一生軍事生涯的最重大失誤。戰線拉的過長,又缺乏阻擊部隊,最終被困於湖北,隨後在勘察地形時被民團殺害。

點評:

潼關之戰的失利標誌著大順政權最後一塊根據地也無法保存,李自成的堅守關中戰略宣告破產,但順軍表現出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

二、幾點爭議

所謂流寇

兩方面來說,首先是軍政角度:不能否認在李自成出山區進河南之前,一直處於被動防禦。義軍只能通過不停地軍事轉移來擺脫官軍的圍剿。筆者很喜歡玩一款老遊戲,叫三國群英傳5,有一章節叫「天下歸魏」。玩家在極少數魏軍沒有佔領的城市建立政權後就要應付魏國不停地軍事攻擊。玩家的策略只能不停地轉移,避免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進入魏軍防禦較弱的城池,獲取充分的資源,伺機建立割據政權。義軍同樣如此,河南大災,明朝卻仍在河南橫徵暴斂,李自成抓住時機僅帶千餘部隊(亦有說法只帶了數十騎)入豫,在攻克洛陽後開始嘗試建政,不是說之前李自成不想建政,而是條件不允許。

其次,思想角度:按照顧城先生的說法:「在思想上,起義農民們儘管拿起了武器,卻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開始了推翻朱明王朝的宏偉事業。」(《明末農民戰爭史》)從崇禎元年到崇禎十三年,絕大多數義軍領袖當中,大概只有高迎祥和李自成抱有變天下的抱負。其他領導人變換於官和匪的身份,對於他們來說,高層次的投靠明廷之後即使戰敗也守節盡忠,低層次的純粹為了榮華富貴,遊走於官匪之間。李自成則始終以追求兼濟蒼生為使命,在汝州戰役最危機的時刻,許多義軍將領想投降朝廷,李自成表示要誓死與敵決戰,如果失敗,他甘願部曲拿他向朝廷領賞,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是其他義軍領導人不具備的,同時情懷高度甚至超過了清廷多爾袞和崇禎皇帝。

所謂兵力

先說說兵數。義軍和李自成要分開來看,明清人士多喜歡誇大義軍人數,比如順治元年七月,清大同總兵姜瓖在一件塘報里竟然聲稱當年李自成率領三百五十萬大軍從西安出發。實際上義軍動輒幾十萬包括了兵將的家屬,依附的流民、饑民,真正的作戰部隊有限,尤其李自成部作戰部隊一直維持在幾千到幾萬人左右,以至於定都西安,攫取四方的時候出現了兵力不足的現象,只能依賴明朝投降的軍隊。而他們作戰力、忠誠度、軍紀都不足,這是大順政權很快分崩離析的原因之一。

向北京進軍時,有數十萬人馬,相當於是把大半個中央政府做政治移動,加上一路上新附的明軍、流民,所以看似龐大,實際作戰部隊並不多。預計李自成實際的嫡系作戰部隊最高峰也不超過十萬人(大順軍一共230隊..總計馬步兵6萬。《紅夷大炮與李自成大順軍的衰亡》 劉鴻亮),而這些人幾乎都是近兩年加入的。山海關大戰,四萬大順精銳最終只有七千騎兵而還,之後包括潼關、九江之戰,實際上李自成已沒有多少嫡系部隊可戰。

李自成在襄陽正式建政後,「自成自號奉天倡義大元帥……。收男子十五以上、四十以下者為兵。」(《明史》)而多爾袞南下時徵召士兵:「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可見李自成對於部隊士兵還是有一定要求的。再看看南明的江左四鎮更是擁兵百萬。尤其還要注意,中前期義軍沒有固定根據地,除了戰兵之外,龐大的人數還包括家丁、輔丁、工匠隊、裁縫隊、執灶人員等,明軍為什麼中前期往往只有幾千、幾萬軍?因為後勤問題大多可在沿途州縣解決,大順建國後,西征甘、寧,南下漢中時的部隊人數也多是幾千至幾萬人,正規化後除了李自成親自帶領整個朝廷進軍北京外,沒有出現動輒數十萬人的部隊。

再談談正規化的問題。李自成部隊不是依靠人數多寡取勝,比如李自成非常重視騎兵,充分發揮其快速機動的優勢,以謀取對敵的突然性打擊,騎兵也就成為軍隊的核心力量。大順軍有騎兵五營,每營精騎五千,計2. 5萬人。明軍對這評論道: 「賊騎如雲,每至則漫山遍野,盡意馳驟」,「我兵十不一馬」,「幸勝於萬一,即孫吳何以為謀」。大順軍對馬匹極為愛護: 「平時行軍,所乘止騾,其馬不輕騎,留為戰用」,「一兵必二三馬,更番馳驟」,以免馬不繼(《明清之際紅夷大炮在清八旗軍與李自成大順軍決戰中的作用》 劉鴻亮)。步兵方面,長槍兵作戰整齊劃一;攻城時的登城士兵穿著鐵甲鐵衣;有一定規模的砲兵、以及大量裝備單兵火器,總之無論步兵還是馬隊,都有專門的戰術方案和作戰技巧。

關於軍紀

軍紀我就不多談了,比起動輒屠城的明軍、大西軍、清軍(進關中後期)、吳軍,順軍的軍紀,尤其進入河南到山海關之戰的這段時間,在我國古代軍事上完全可以和岳家軍、戚家軍相提並論,即便最具爭議的寧武關屠殺事件,也是李自成走後,留守的將領是剛投降的明將,與寧武關士紳有私仇,所以才發生悲劇。包括明朝遺老遺少也都表示:「商民仍舊張肆。兵淫掠者有禁,民搶攘者有禁,城軍下城者有禁,犯者立死,斷頭截體,縱橫衢道,雖觸目悚惻,而人情稍帖」。 「至淫、奪、斬、殺之事,則猶未見也。」說句頗為諷刺的話,為什麼順、清能得天下?因為順軍和初期入關的清軍八旗部隊軍紀良好,頗得民心。而其他義軍、明軍完全將百姓視之為草芥,連後世吹噓的孫傳庭也在唐縣屠城。

三、失敗分析

軍事方面。筆者認為恰恰是李自成自己過於的軍事天才,不到三年事件橫掃中原,思想上從將官到兵士自傲自滿,制度上尚未建立有效且可以貫徹的軍事制度,依靠幾萬人的部隊問鼎天下,一戰失利就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留給他建立完整軍事制度的時間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比較漢初、唐初、宋初、明初,他們都是在經略一定時間之後才和外族有對戰的可能,只能說李自成太不幸運,他沒有白登之圍、渭水之盟,又遇上了千年才出一個的大漢奸吳三桂。倘若歷史再留給他哪怕一周的時間,徹底擊潰吳三桂,我相信順也不會滅亡。

另外順軍的野戰能力我認為是要強於清軍的,尤其是騎兵部隊,清軍所恃的是火器強悍,擁有數百門紅衣大炮的清軍,「克成厥功者,皆因上創紅夷大將軍故也…凡遇行軍,必攜紅夷大將軍炮。」(《清太宗實錄》)除了八旗本身的炮隊之外,清軍還有孔有德的東亞地區最龐大的砲兵集群,葡萄牙炮兵(我印象中三藩史略中有記載,但重新翻書時沒找到,畢竟那本書內容太多了),朝鮮槍炮部隊。在決定清順戰爭最後走向的太原之戰、潼關之戰,清軍的火炮集群是獲勝的關鍵因素。在山海關之戰不久後的一片石、紅瓦店之戰,面對無論人數還是武器都不如清軍的順軍,清軍都是慘勝,一度讓多鐸、吳三桂對順軍有「懼色」(資料找不著了,忘記是在哪個論文中看到的,大意如此)。滿洲八旗自松錦之戰以降至整個統一戰爭,直接野戰給八旗軍造成如此損失的也只有順軍。

武器方面。誠如上面提到的,清軍最大的優勢就是火器,順軍雖然從明軍那裡繳獲不少槍炮,但沒有系統的製造技術和作坊進行補充和生產,而清軍入關前就有專門的槍炮製造機構,無論質量、數量都遠超明、順。以至於清朝人說: 「將炮一百位擺作一排,憑它哪個城池,怎麼當得起三四日狠攻? 」(《明清之際西洋火炮的輸入及其影響》 張小青)

經濟方面。始終沒有富庶的經濟大後方作為戰爭依託。從天啟末年到順治初年,北方,尤其中原、西北一帶,戰事未停,千里空曠,鳥無人煙,缺糧少錢很難支撐一個國家的建設。同時地域廣大,需要大量部隊駐防,以至於經濟完全崩盤。有人認為過度依賴打土豪,造成官紳階層對大順離心離德是失敗的主因,筆者不敢苟同。事實上北方連年戰亂,缺乏生產,要維繫部隊的開支只能從土豪身上想辦法。對百姓免租,對土豪追贓助餉,正是有了這樣的戰時經濟政策,李自成才能號召民眾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力,同時彌補軍費的不足。後期大順退回西安後,放棄了先前政策,「停止了追贓助餉,改而實行按土地數字徵收賦稅的政策」(《明末農民戰爭史》),造成軍費不足。(更令人唏噓的是李自成退出西安後,將糧食留給百姓,結果補給匱乏的清軍入城後得以補充,而李自成的大順軍餓著肚子南下)

政治方面。目前史學界多認為追贓助餉政策是造成李自成失敗的重要政治因素。筆者在經濟方面提到過,這種戰時經濟其實並不算錯。明末官紳屬於典型的牆頭草,你即使不追贓助餉,他們內心還是會反對你。李自成入京,大明朝兩班重臣,上下士紳有幾人為大明國殉葬?屈指可數。清軍入關後同樣沒有放過對清軍舉旗相迎的士紳階層,而大家還不是安於做大清三百年順民?若不是錯誤的薙髮令,說不定清朝可以提前數年完成統一。筆者認為恰恰是對明朝官紳階層的信任,才導致大順政權的迅速顛覆,但我也不得不承認,大順缺乏自己的官僚體系,士紳階層是無法被取代的。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聯動性問題。軍事上過早的勝利沒有機會落實基層政治體制建設,北方連年戰亂,人民的貧乏又不能建立正常的財政體系,只能依賴追贓助餉。儘管李自成進京後很想廢除追贓助餉,然後完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但時也、命也,他沒機會實現自己的建國方略。缺乏軍事、經濟的系統性支撐,所以使得政權沒有財政、武器的支援,失敗註定不可避免。哪怕李自成多活幾年也是不可能改變現狀的。

四、淺談明亡原因

農民起義者往往成為後世正統政權污名化的對象,這種渲染的結果使得連被統治階層都會去嘲笑、污名農民起義,即便那些正統政權有許多本身就是農民起義者創建。明朝滅亡的原因多方面,從國際大環境、氣候的變化、經濟政策的失誤、領導人的決策到外部軍事壓力不可勝數,核心的原因還是明朝本身的全方位體制崩壞,政治腐敗。

例如提到國際大環境,西班牙南美銀礦開採枯竭,包括明朝在內銀本位的全球政權都陷入銀荒危機。但如英國,從銀本位改為金本位,建立了現代銀行體制,為之後的資本主義時代的來臨確定了上層經濟基礎,不但度過了經濟危機,並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

比如提到氣候,明末小冰河時期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按照北師大版中國古代史中的資料,從萬曆初到崇禎初,北方數省的天災就導致數千萬人死亡,但小冰河期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康雍乾時期同樣備受小冰河的折磨,可康雍乾時代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峰。

所以導致明朝滅亡的核心還是其自身的國家機器出現了嚴重問題。即便沒有遼事,沒有天災,明末的農民大起義也避不可免。各種因素的集合是誘因,體制的衰敗是主因。核心出了問題,那麼其它因素就解決不了,繼而產生連鎖反應。

總的來說,李自成的軍事才能,如果把戰場指揮和戰略謀劃相綜合,筆者認為他是晚明第一軍事家。我們看看其他人,洪承疇有謀劃之才,但不是戰場帶兵的能手;熊廷弼善守弱攻;孫傳庭三敗李自成,最後身死;吳三桂,把他放到這名單都很勉強;鄭成功南京之戰表現拙劣;多鐸、阿濟格戰功卓著,但缺乏大的戰略謀劃;張獻忠,真流寇也;李成棟的對手較弱,自己治軍也不足道哉;孫可望無帥才。

除去更加戰略方面的多爾袞,能與李自成相比肩的恐怕也只有盧象升和李定國。但李定國歷史給他的舞台太小。盧象升治軍、指揮作戰、戰略奇謀都可圈可點,但他的御軍基礎不能和李自成比。從最早起事到出山入豫,李自成的牌面很差,如此爛牌能打到稱帝建國,恐怕可以與魏武、明祖相提並論。我們不要忘記歷朝開國者,面對的局面沒有誰比李自成還差。他親自帶兵前後與數十萬明軍主力會戰,幾乎全勝,同時面對明、大西、清吳等多方面的軍事壓力,還能大量殲敵,實屬不易,而他的繼承者們堅持抗清到康熙年間,成為除了明鄭政權外,抗清最久的漢族武裝。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的基礎又在乎國力。清朝入關後,整個東亞大陸,南明、大順、大清、大西四個政權,清朝擁有完備的軍工體系,正常的國家財政體系,強悍和裝備精良的軍事力量,相對穩定的內部政治,比較團結的民族意志,這些都是其它政權所不能全部具備的。

舉例來說,經濟方面,清朝統一東北、蒙古,征服朝鮮,建立了穩固的大後方,這一點順、大西所不具備,例如入關後,京畿大飢,多爾袞從朝鮮徵得大量糧食賑濟,贏得華北地區的人心,且迅速恢復了生產。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在穩定之後,滿洲貴族階層的殘暴,各地瘋狂屠殺之惡劣,罄竹難書,初期軍紀良好的清軍在華夏大地上演了歷史鮮見的暴行。

軍事方面。精銳部隊清軍擁有十餘萬,包括滿蒙漢騎步炮,唯有數萬順軍和部分大西軍勉強能與之爭鋒,而這又不是南明所具備的,雖擁兵百萬,幾乎沒有千人以上可以與清軍野戰的部隊。裝備方面順、西、明更無法與清軍相提並論。

政治方面。多爾袞大權獨攬,政治架構穩定,加上北方官紳階層的支持,使之每佔一地,就能很快鞏固該地政權。南明忙於內鬥,大西在川蜀瘋狂自殘,大順缺乏基層政治根基,所以他們的敗亡也是情理之中。

歷史是無法改寫的,在最後謹以此文祭奠那些為蒼生登高的先輩。也對現在流行污名化明末農民起義的行為表示遺憾,大家明明都是被統治階級,又何故嘲諷義軍: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


推薦閱讀:

【歷史煙雲】 揭秘:李自成不是漢族且是丁玲先祖
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值得同情嗎?
你根本想不到李自成是這樣被殺的?...
李自成不想要大明江山,可崇禎太任性,李自成只好哭著把逼裝完

TAG:明朝 | 歷史 | 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