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聽勸的患者,死了

那個不聽勸的患者,死了

本文首發醫聯APP(medlinker)

早上一上班,就有同事對我說「那個病人又來了,剛送去做 CT 了。」

我心咯噔一跳,不會是他吧?看著同事苦笑的面容,我的懷疑得到了證實。

剛到病房,病人從CT室回來了,面色蒼白得如同一張紙。他的女兒陪在身旁,眼睛紅腫。

我輕輕地問了一句「又喝酒了?」 她輕輕點了點頭。

我搖了搖頭,心裡落下一聲嘆息。

這個病人是我們科的老病號了,常來住院,幾乎每年都要來個三四次,每次進來都是同一個原因——喝酒導致上消化道出血。

上次住院是因為一口氣喝了一瓶白酒導致酮症酸中毒,入院時血糖高達 30mmol/L,人昏迷不醒,呼吸都是明顯的爛蘋果氣味。

後面經過一番搶救可算從鬼門關救了回來。醒來之後,醫生狠狠地教訓了他,並告誡他一定要戒酒。他信誓旦旦:「一定戒酒,否則就不是人」,結果轉身又開始偷偷喝酒。就因為依從性太差,不少醫生都不願管他的床。

家裡人也反覆勸他少喝酒,就算把酒藏起來,他一樣能找到。而且他每次喝醉酒就撒酒瘋,甚至拿著菜刀追著家人喊打喊殺。聽說,上個月就用菜刀將自己妻子的手臂砍傷,家裡人一氣之下搬了出去住,不再過問他的事。

而這次住院是家裡人有事回家才發現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他,緊急送入院。很顯然,他這次病情遠比上次更加嚴重——胃分泌物潛血+,雙側瞳孔4.0mm,對光反射遲鈍,血酮2.5mmol/L,血氣分析:PH6.89,Lac>15.0mmol/L,電腦血糖已經高到測不出,最後檢驗科報結果,血糖值72mmol/L。

醫生和家屬談病情時,他的女兒苦苦哀求一定要救回他的父親,他的妻子則坐在一旁,一臉的「怒其不爭」。

就在這時,病人開始不斷嘔出咖啡色樣物,因為量太大,加上還有不少血凝塊,吸痰管都吸不過來了,護士乾脆直接用連接管吸。心電監護儀上顯示心率 30 次/分,但血壓只有 60/20mmhg,血氧飽和度才 20%。

「心肺復甦,通知麻醉科過來插管,腎上腺素 1mg 靜脈注射。」醫生不斷下指令。

經過半個多小時搶救,病人的心率漸漸上來了,血氧飽和度和血壓也慢慢上來了。搶救成功。但是病人一直沒有清醒,瞳孔依然散大。我們心裡清楚,這樣的病人,依然很危險。在我們醫院,搶救設備什麼的完全跟不上,最後只有死路一條,但如果轉院,可能還有一絲希望。

管床醫生把意思跟家屬轉達之後,女兒哭著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救他,哪怕只有一絲希望。

一旁沉默不語的妻子突然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不轉院了,就留在這裡吧,是死是活,聽天由命。」我們雖吃驚但也能理解:這個病人,即使這次搶救回來,估計這樣的事情還會繼續發生,他們家人早已身心俱疲。再者,即使搶救成功,因為大腦缺氧時間長,成為植物人的可能性極大,對於他們家人而言,儼然已是一種拖累和負擔。

下午,病人再次出現嘔血情況,血壓和血氧直線下滑,經過搶救,人最後還是走了。

家人沒有大哭大鬧,只是默默地收拾著他的身後事。當殯儀館將人拉走後,他的妻子默默地向我們鞠了一個躬,說:「真抱歉,給你們添麻煩了。」

我們心裡也很沉重,這個病人還很年輕,不過六十歲,心臟功能還很好,如果不是依從性太差,常年嗜酒導致肝功能不好,完全可以搶救過來的。而他今天的局面,用主任的話說就是:自找的。

病人依從性,又可稱為遵醫性、順應性,是指病人對醫囑的遵從執行程度,包括用藥,以及生活方式、飲食、運動上的一些注意事項。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是保證治療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

但是在臨床中,我們常常碰到很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他們要麼沒有按時用藥,要麼感覺好點就停葯,要麼頻繁更換醫生,頻繁服藥,以致病情控制不理想,部分患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這類病人總是認為醫生誇大其詞嚇唬他,或者是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過度自信,認為自己以前身體很好,而且也沒有太大的不舒服,往往把醫生的勸說當成耳邊風,肆意踐踏自己的健康。最後不僅給自己帶來麻煩,也常常拖累家人。

曾經遇到過一個心梗病人——

胸痛持續了四五個小時,家裡人硬逼著才來住院的。住院後,還說醫生是嚇唬他的,長那麼大,就沒心梗過,讓他住院不過是為了騙錢而已。醫生再三告誡他一定不能下床活動,絕對不能上廁所。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他還自己去做檢查,還把準備送他去做檢查的護士嚇得花容失色。對此,家屬也是無可奈何,說根本勸不動他。當晚,他在上廁所的時候,一個用力,心梗發作,最後搶救無效,死亡。

其實如果他肯聽醫生的建議,或是聽聽家人的勸說,配合治療,這個結果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嚴格遵守醫囑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數據顯示——

在我國,每年有 250 萬起新發的卒中案例,其中 170 萬人會因此死亡,卒中後75%倖存的人,留下癱瘓或其他嚴重後遺症。

2010 年,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統計——

  • 3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超過 46% 的機率會出現併發症;
  • 5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超過 61% 機率會出現併發症;
  • 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 98% 的機率出現併發症。

這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依從性太差,沒有嚴格遵醫囑用藥。

周杰倫有首歌叫《聽媽媽的話》,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套用在病人身上就是,聽醫生的話,別讓自己受傷。

要想活得好,一定遵醫囑。


推薦閱讀:

哪5種輔助檢查可以幫助更好的診斷甲狀腺結節?
如何預防腦梗塞複發?
一個女醫生眼裡的愛情 
娶個醫生做老婆
中醫很好懂之中醫生理學(三)

TAG:醫生 | 醫院 | 醫患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