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舉考試看「窮文富武」
來自專欄國士講武堂
古語云"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古人要想從平民晉級上層社會,只有兩條道路,或習文,或練武,通過科舉來改換門庭。
而這兩條成功的道路上,練武相對習文對經濟條件相對要苛刻太多。 武科舉最早為武則天稱帝後為選拔親信武將而設,當時的考試項目是步射、馬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
下面詳細解讀下考試內容
1、射,考核應試者各種射箭之技的水平。主要項目有射長垛,考試方法是在一個箭靶上畫有五環,射者離箭靶一百零五步,然後蹲下射箭;馬射,考試方法是,在賓士的馬背上向指定的目標射箭;步射,就是射草人。還有一種「筒射」,據史料記載,這種筒射的弓箭有一定的機械裝置,因可「激矢射敵,中者洞貫」,所以稱之為「筒射」。
2、馬槍,考核馬上使槍技能。其考試的方法是應試者手持一根長一丈八尺、重八斤的大槍,然後在飛馳的馬背上左右擊刺,須將放在場地上四個木人頭上的木板刺落下來,而木人不倒。
3、測力,測試應試者的力量。測試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翹關」,所謂翹關是應試者抓握一根長一丈七尺、直徑三寸半狀似門關的大木條,其後手離木條頂部不能超過一尺,連續翹舉五次,後來增加到十次;另一種測試力量的方法是負重,要求應試者身上「負米五斛,行二十步」。斛,古代的重量單位,漢唐制度,十斗為一斛,一斗為十升,而一升米約為4市斤,依此,「負米五斛」,其重量可知。
4、材貌,考核的內容則是有關應試者的身體條件及語言應答情況。
首先一個人要想參加上述武舉考試,首先你得有裝備吧?古代生產力落後,弓箭都是手工製作,非常費勁,在考工記·弓人有記載:
就是說,做一把弓,要冬天準備材料(乾材,就是做弓身的木頭),春天煮牛角(六材之一,下面不再贅述),夏天治筋,秋天用膠、漆、絲把上面三種材料合起來,冬季固定弓體,檢查漆紋是否有剝落。合格的話,然後下一年春天再上弦,那麼這把弓才能做完。
以上可見古人做一把弓是多費勁,價格當然也就會非常的高,至於箭,也是不便宜。箭是消耗品,箭頭是鐵的,還要做成錐形,並且對強度要求很高,在古代冶鐵技術落後的條件下是很費勁的。就連國家打仗都會回收射出去的箭,宋趙萬年所寫的《襄陽守城錄》對古人為了防止敵人回收箭矢做了很詳細的介紹:由於知道金軍箭不夠,經常收集宋軍射出城外的箭使用。乾脆宋軍也不射箭,弓箭手重新練習做弩手,讓金軍沒有箭可以回收使用............
再說馬,參加武舉考試有馬術上刺槍項目,兵器肯定要花錢的,根據記載,唐朝初年一把鋤頭 50文 (鐵或鋼製的農具)其實兵器要比鋤頭用的材質好,暫且只算它50文錢,馬才是最重要的,並且武將騎的馬可不是拉車耕地的馬,是戰馬。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按唐書記載,唐玄宗曾說過和突厥互市貿易中,突厥14000匹馬,要換給他們50萬匹絹。換算過來是35.714匹絹換一匹馬。安史之亂後,和回鶻換馬要40匹絹——回紇恃功,自乾元之後,屢遣使以馬和市繒帛,仍歲來市。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動至數萬馬——所以40匹絹這個價格是過高的。
再考慮到唐代馬政互市的性質,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正常的市場價格應該要比互市貿易的低,所以30到35匹絹等於一匹馬的價格,大約是合理的,也就是一匹馬大約為24到28貫左右......唐朝貞觀年間,1斗米只要三四文錢就能買到,唐朝1斗米的重量約有現在的6.25公斤,1文錢相當於現在的0.25元人民幣,也就是二毛五分,用1元錢,甚至還不到1元錢,就能買到6.25公斤的大米!一毛六買1公斤大米!簡直便宜得讓人吃驚了!這樣相比之下,就知道戰馬有多貴了。古代一貫錢=1000枚銅錢,24貫錢=2萬4千枚銅錢........要是按照前段所述一斗米4文,能買多少大米?
測力後文有詳細解讀,再說最後一項才貌,古代選拔人才很注重外貌的,顏值不高有本事也沒用。傳說鍾馗文武全修,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經綸滿腹,剛直不阿,考中狀元因為皇帝嫌棄他長得丑而不被入取,氣的自己撞柱子身亡..............
不過古代文官、武將的才貌是完全兩個概念,。古人覺得武將必須體格健壯高大威猛的,長得小鮮肉、像韓國歐巴早就被淘汰了.........
到了宋代對武舉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宋代重文輕武,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取消了臂力測試。早在宋真宗年間,朝廷就開始考慮有關武舉制的問題,至稍後的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年)二月,正式下詔開設武舉。宋代的武舉考試,分為武藝與程文兩類,也就是「外場」與「內場」。其中,外場是武藝考試,科目有步射、馬射、弩射及舞弄刀槍技藝,依應試者不同水平,分為上、中、下三等,有時,應試者的刀槍技藝還要與他人比試;內場是文化知識考試,主要包括策問與兵書墨義,策問是應試者根據考試題目論述自己的軍事方略,而兵書墨義,則是應試者或引用前人注釋或個人認識來闡述歷史上的諸家兵法。與唐代相比,宋代的武舉考試取消了諸如「翹關」「負重」及「材貌」等項目,而武技與文才相結合,並將考試的等級分為比試、解試、省試與殿試四種,不同的級別,其要求也自然有所差異,這為後來明清武舉制奠定了基本模式。
到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恢復武舉,簡單到只一項,可以概括為:射。分兩種射法:步射和騎射,區別在於有馬無馬。宋朝武舉六月報名八月考,先武后文,加設了文化課,「武經七書」(《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李衛公問對》),默寫精要,另有問答題。這規矩操蛋,文化課過不去你就滾蛋。明朝更操蛋,先考文化課,文化不行不許射,生育率直線下降。
到了宋代您要想參加武舉考試光買得起武將裝備可不行了,因為增加了文化課考試。武將也得有文化啊。雖然不如文科舉那麼嚴格,但是從小您也得讀書認字,兵書戰策、書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小時候又得讀書,又得練武,沒經濟條件可是達不到的
元朝廢除科舉,人家蒙古人各個能打,再說也不信任漢人帶兵,您就歇菜吧(現在才明白為啥《明英烈》里元順帝要開武舉考試,為啥能有那麼多漢人前往)
明清兩代則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發展,更顯完善。 但整個明朝武舉並不理想,武舉制度到崇禎年間才趨於成熟了。就在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他曾頒布文武科取士之令,但其後不了了之,一直到明憲宗朱見深時,才訂立出了武舉考試的內容及具體辦法。 在考試等級上,明代武舉制分為鄉試、會試與殿試三級,在考試程序上也與前朝不同例如弘治六年(1493年)的武舉考試,先是內場的策論,然後為外場的弓馬,策論達不到要求者不許參加騎射;正德十四年(1519年),則要求初場先試馬上射箭,然後才考策論。萬曆末年又準備設置將材武科,考試內容上,初場試馬射、步射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第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第三場考核應試者的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識,不過此科僅為設想,並沒有正式實行過。
清代武舉制度大致延續明代,但更為完備。考試內容分程文策論的內場和考核弓馬技藝的外場,但外場中增加了諸如「拉弓」「舞刀」與「掇石」之類測試勁力、技藝的項目;在等級上,將明代的三級制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種。以鄉試為例,鄉試的「拉弓」需應試者在馬射、步射之後,拉開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然後舞動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大刀,還要將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搬離地面一尺,三項中能一二者為及格,不及格者就不得進入下一場考試。
說到「掇石」,既為舉重,說道舉重,大家肯定以為跟電影《武狀元蘇乞兒》里那種現代舉重一樣,其實舉的物品與規則完全不同
真實的武舉舉重 是這玩意,這玩意有多重?分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舉起方法也有要求,「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把「掇石」提到胸口,看起來不難,但事實上對腿力、腰力、臂力、指力的要求極高,一般沒有常年專業鍛煉的人想把它拎起一寸都不可能
2017年浙江省浦江縣虞宅鄉一處百年古宅的庭院里發現一塊大石頭,據專家研究後認為這是古代武舉考試用的「掇石」當時有幾個年輕人和記者躍躍欲試,最後誰也沒能把這塊石頭按照古書記載標準抬起來,最後兩個成年男子合力,把這塊石頭抬起來一點,但是很快就覺得太重放下看完了是不是覺得扎心了?整個清代武舉人考試中,掇石第二場「技勇」必考項目,另外兩項考驗力氣的分別為拉弓、舞刀
拉弓的三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 斤)、十力(相當於100 斤)、十二力(相當 於120 斤)。
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完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刀的三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完整的清代武舉考試順序是
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共分三場。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策論武經。因為場地不同,前兩場也稱「外場」,第三場也稱「內場」
第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是考察伏射能力的項目。二場試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臂力。它共分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
第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相當於文化課考試。文化考試對大多數武士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屢有變動。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乾隆時,又改為策一題,論一題,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寫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當時社會上重文輕武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糾糾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如清代前期了。以上所介紹的考試辦法,是會試一級的,會試以下的鄉試、童試,考試辦法基本上與會試相同,只二場弓、刀、石的分量相應降低,馬步射降為九發二中為合格。
諸位看的是不是頭都大了?要想在清代考個武舉,得考這麼多科目。就說力氣吧,成天吃粗糧沒肉食哪來的力氣?讀書餓肚子勉強可以看書,並且餓肚子讀書反而更清醒,范仲淹在南都學舍讀書時,煮粟米二升,作成濃粥一器,經過一宿就凝結了;用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切斷數十莖蔥蒜來吃它當飯..........而練武吃不飽,吃不到好的東西可沒力氣的。並且古代窮人想讀書,可以去寺廟的,寺廟有藏書,並且寺廟一般都給讀書人免費提供住宿地方,並且還能蹭點寺廟的飯吃,雖然有時候遭點白眼兒,比如王播是唐代穆宗、文宗兩朝宰相。他父親去世很早,母親無力撫養兄弟三人,王播便寄居在揚州木蘭院讀書,與僧人共齋。時間久了,僧人對王播產生了厭怠情緒,過去是開飯前敲鐘,到後來僧人用完齋飯才敲鐘,待王播到來時已飯盡釜空。王播在饑寒交迫中奮發讀書,終於進士及第。也就是說讀書人儘管遭點白眼兒,還是能找到免費吃住讀書的地方學習的。而練武可不行,我師父說,古代庵觀寺院是萬萬不敢留練武人的,一怕留下的是土匪強盜禍及自己,二怕練武人傷人官府追查惹麻煩。武舉考試條件不單這麼苛刻,入取率也比文科低很多,以清朝康熙年為例,康熙二十六年(1687)規定,武鄉試錄取名額約為文鄉試的一半,全國共八百四十名左右。其中河北省(直隸),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會試錄取名額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錄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間。康熙十八年定額一百名,後來又規定不拘定額,特別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額,只按考試成績,奏報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臨時酌定錄取人數。酌定時也要考慮到各省都有名額,但一甲、二甲只依據成績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每科參加會試的武舉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時多到兩千人左右,進士錄取額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計,那麼錄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幾人中取一名,顯然,考取武進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推薦閱讀:
※中國武術的大旗還能扛下去嗎
※李小龍有哪些武術成就?
※武功心法,點擊就送
※悲乎.武術之衰落
※徐曉冬給喜愛武術和搏擊的人做了一次「掃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