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月亮與蛤蟆到底有什麼關係?

中國古代月亮與蛤蟆到底有什麼關係?

在中國的古老文化中,人們很早就把兔子和蟾蜍、嫦娥以及月亮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果要以實物證明,最早的大概就要屬出自於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的帛畫。帛畫描繪了人們心目中的天國,一邊是太陽和扶桑樹;另一邊,是潔白的彎月,上部有一隻大蟾蜍和一隻小兔子,雲氣繚繞。彎月下面是一個飛騰而上的女人,她就是嫦娥。

嫦娥奔月

屈原早在《天問》里說道:「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譯:夜晚的月亮,有什麼德行,為什麼死了又能重生?到底是因為什麼,人們認為它好,難道是因為它內藏著蟾蜍嗎)古人曾把「菟」解釋為「兔」,聞一多考證「顧菟」為「蟾蜍」。

從文獻上看,蟾蜍和兔子並存於月亮里的傳說,在西漢末年已經相當流行了。西漢文學家劉向(紀元前七七——前六)曾經用「陰陽論」的觀點去解釋這種蟾、兔並存的現象。認為月亮里存在著蟾蜍和兔子是由於陰陽要相制相倚。(「兩設以蟾蜍與兔者,陰陽雙居,明陽之制陰,陰之倚陽也。」)

為什麼把兔子、蟾蜍、嫦娥和月亮聯繫在一起,毫無疑問,最早的原因是月亮上的陰影。我們現在知道是遍布月亮的環形山,但是古人卻不知道,只能是漫無邊際的自由想像。即使是天文學家的張衡,也在他所著《靈憲》里說:「月者,陰精,積而成獸,像蛤兔焉。」(譯:月亮,陰的精華。這些精華慢慢聚積最終形成獸類,就像是蟾蜍和兔子),其中所說的「蟾蜍和兔子」實際上就是解釋月亮陰影的由來。還有一本叫《詩推度災》的書,說的更明確。因為古人看到月亮從「圓」到「缺」,又從「缺」到「圓」,所以認為月亮它不斷地「由生到死」。「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體就,穴鼻始萌。」(譯:月亮,經過三天,形成了魂魄,經過八天,具有亮光,蟾蜍完全成形,兔子初步成形。「穴」即「缺」,「缺鼻」即「缺嘴」,即「兔唇」。所以,「穴鼻」即「兔子」)

日是「陽」之極,月是「陰」之極。月亮之「陰」形成了蟾蜍和兔。於是,人們認為月亮上還應該有應該一個「陰」的代表——女人。是以,「嫦娥奔月」應運而生。

記錄嫦娥故事的最初文獻是《淮南於》,〈覽冥訓〉里說:「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

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感到無比的孤獨和凄涼。於是人們又在月亮上增加了一個永遠在砍伐桂樹的吳剛,給月亮上增添一點生氣。人們又讓玉兔不停地搗葯,幻想配成飛升之葯,好讓嫦娥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給凄涼的愛情故事留下一些溫馨的祈盼。如果您喜歡本文,誠摯邀請您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yqlsmrs),讓我們一同交流天地,開心快樂每一天!


推薦閱讀:

男人頭髮短而女人頭髮長這個標準是誰定的?為何會流傳至今?如果男女髮型反一反會怎樣?
「人類所有的利他行為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這句話該怎麼反駁呢?
如何加入飛天麵條神教?
對於一個即將去杭州工作定居的人,應該注意或者了解什麼?
如何評價邯鄲?

TAG:古代 | 文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