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支叫「怨軍」的奇葩軍隊,在遼、宋、金三朝之間屹立不倒

歷史上一支叫「怨軍」的奇葩軍隊,在遼、宋、金三朝之間屹立不倒

契丹人的鐵騎、女真人的拐子馬,和宋軍的神臂弩,這是遼、宋、金時期3支最強悍兵種的代名詞,要在這幾個兵種面前存活下來,實屬不易。然而有一支部隊,它就處在三國的交界地、戰爭旋渦的中心,但是它卻頑強地存活了下來,後來還參加了金、宋之戰。

這支部隊有個奇葩的名字,叫——怨軍

歷史上出名的軍隊很多,名字都很拉風,比如:戰國的魏武卒和齊技擊,三國的白馬義從、無當飛軍,南北朝的北府兵、白袍軍,唐朝的玄甲軍,包括明朝的神機營和夷丁突騎等,聽上去都很霸氣。

然而這支軍隊卻取了一個喪氣的名字——怨軍。這個名字讓我想起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乞活軍」,不怎麼好聽,但肯定代表著某種特別的意思。怨軍,到底因何而來呢?

遼朝後期,由於女真金國的興起,契丹人失去了對遼東地區的控制。這時,原渤海國人高永昌趁機率領戍邊軍反遼,驅逐遼國官員,並在這裡建立大元國,後改名大渤海國

渤海國在契丹人來之前,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後來被迫臣服於契丹,現在看大遼氣數將盡,於是趁機獨立,恢復原來的家園。

遼國當然不允許高永昌這麼干,於是派宰相張琳率軍前往平叛,高永昌急忙向同時在北方反遼的女真人求救。

此時,完顏阿骨打已經攻破遼黃龍府,又在護步達岡大敗遼軍70萬,兵鋒甚銳,阿骨打於是派堂兄弟完顏斡魯宗翰的叔叔)前往援救。斡魯在中途大破遼兵,解了高永昌之危,但高永昌不真心歸附女真,於是斡魯又進兵滅了高永昌。

這邊,遼國征討高永昌失敗後,將怨氣發泄於半路殺出的女真人身上,於是,遼燕王耶律淳天祚帝之命,招募從遼東跑回的難民(以漢人為主),組建成軍,號為「怨軍」,意欲擊敗女真,恢復遼東故土,頗有些當年由北方難民組成的「北府兵」的味道。

怨軍,就這樣組成了,它分為前宜營、後宜營、前錦營、後錦營、乾營、顯營、乾顯大營、岩州營,共8個營,28000人,每營各設一個統帥,總指揮就是耶律淳,這人就是後來的北遼皇帝。

怨軍應該說戰鬥力不弱,他們都懷著滿腔的怒氣,為失去的家園和親人而戰,這種戰鬥意志是讓所有對手都害怕的。可是他們遇到了巔峰期的女真騎兵,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北遼陷入內憂外困。

本來就以漢人為主的怨軍於是在統帥郭藥師的帶領下,投靠了北宋,並帶領宋軍奇襲北遼都城燕京(今北京)。可是由於宋軍和怨軍的紀律問題,外城都攻破了,結果在巷戰中遭到遼軍強烈抵抗而宣告攻城失敗。

北遼滅亡後,燕京歸屬北宋,怨軍仍鎮守這一帶。

後來,宋金開戰,怨軍被女真「二太子」完顏宗望擊敗,郭藥師再次變節,率怨軍投靠了金國,還被賜姓完顏。

正是在郭藥師的引導下,宗望長驅直入,兩次圍攻汴京,造成了「靖康之恥」。不過,郭藥師的兵權最終被宗望剝奪,怨軍也從此消失在歷史舞台。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推薦閱讀:

【原創】清代鹽丁的悲苦生活:筆記中的底層民眾
千古一帝 嬴政(二)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姓制之始
社會篇(五)「萬馬齊喑究可哀」:認知模式、敘事結構與威權主義治下的崩解敗壞
論林徽因不當家庭主婦的重要性

TAG:宋朝 | 中國歷史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