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英吉利教會史》:諾森伯里亞
諾森伯里亞
無論誰是盎格魯撒克遜盟主,無論誰是七國的霸主,位於七國最北方的諾森伯蘭始終都是懸掛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刻刻都在以她的實力挑戰著南部諸王的權威。
埃德溫(Edwin)
據比德記載,埃德溫王是繼東盎格利亞王雷德沃爾德之後的第五任「英吉利國王」,實力強勁。
比德在描繪此君的事迹上投入大量筆墨,儼然一種「主角風範」。早些年諾森伯里亞的國王埃塞爾弗里斯(?thelfrith)攛掇德伊勒王位,驅逐了埃德溫,並迫使其流亡於七國之中,後來他投靠東盎格利亞的雷德沃爾德王。但埃塞爾弗里斯王亡他之心不死,以重金賄賂及以武力威脅要求雷德沃爾德王殺死流亡者埃德溫。
雷德沃爾德一時想不出法子,答應了埃塞爾弗里斯的要求,接到侍從通風報信後的埃德溫陷入苦惱之中。這時一位陌生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告訴他自己有能力讓雷德沃爾德回心轉意,甚至讓埃德溫當上國王、一洗前恥、獲得比他任何先輩都高的榮耀與成就。但這位陌生人也質問埃德溫,他當上國王后要如何報答這份恩情,埃德溫回答:「會聽從你說的一切。」之後陌生人把右手放在他的頭頂,叫他不要忘記自己的誓言,而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雷德沃爾德在王后的勸說下回心轉意,回絕了諾森伯蘭王的要求,並在之後率軍攻入諾森伯蘭,殺死埃塞爾弗里斯,讓埃德溫回歸了諾森伯蘭的王座。(而雷德沃爾德也成為了「英吉利國王」)
埃德溫向肯特的基督教國王伊德鮑爾德尋求聯姻,伊德鮑爾德之妹埃塞爾伯格嫁給了埃德溫,但也把自己的主教——波萊納斯帶入了諾森伯蘭。
諾森伯蘭的強大引起了羅馬教廷與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圖斯的關注,因此他們將「向英吉利人傳播福音」的重任交給了波萊納斯。
教宗卜尼法斯還親自給埃德溫王與其妻埃塞爾伯格寫信。
天主的眾仆之仆,主教卜尼法斯致強大的英吉利王埃德溫...我有一定把握認為,通過他的神聖堅忍,這個奇妙的禮物正被賜予您...為了給您贖罪,主差遣他唯一的兒子,以便把您您從原罪中拯救出來...您應聽從傳教士的話,接受主的福音...
天主的眾仆之仆,主教卜尼法斯致我們的女兒埃塞爾伯格王后陛下...陛下您在德行和其他天主看來合意的地方也是那麼光彩耀人...我了解到,您的丈夫依舊在供奉異教邪神,仍未表明他服從與聽從教士的話,這消息使我深感悲痛...當您的丈夫由於擺在你們之間令人憎惡的謬誤蒙蔽,仍然與您閃光的信仰格格不入時,怎麼能說你們兩人結成一體呢?...
【以上節選自教宗卜尼法斯給埃德溫王與埃塞爾伯特的信】
埃德溫無限接近於要成為基督徒,但始終都是「無限接近」。
後來波萊納斯得到了啟示,某一日,他突然出現在埃德溫面前,並將自己的右手放在了國王的頭上,詢問埃德溫是否還記得舊日的誓言,埃德溫立刻下跪,並表示願意帶頭皈依天主。在公元671年的復活節,埃德溫率領諾森伯蘭的貴族們接受洗禮,諾森伯蘭成為基督教國家。虔誠的埃德溫勸說雷德沃爾德之子,時任東盎格利亞王厄普沃爾德一同改信基督教。
據比德所言,埃德溫統治下的諾森伯里亞國安民樂,夜不閉戶。
在633年,麥西亞的異教王彭達將「王道征途」對準了諾森伯里亞,埃德溫王與其子奧斯弗里德在西恩菲爾德戰死。
死後他的王國在一段時間裡遭到異教徒的蹂躪。
埃德溫王死後,其叔埃爾弗里克之子奧斯里克(Osric)繼承了諾森伯蘭南部的德伊勒王國的王位;
而前文所提到的埃塞爾弗里斯的兒子,流亡的伊恩弗里德(Eanfrith)繼承了北部的貝尼西亞王國。
兩位新君都在即位後拋棄了基督教,重回舊日多神的懷抱。
但兩位也都被征服者,格溫內德的威爾士國王卡德瓦龍(Cadwallon)殘忍地殺害。
奧斯瓦爾德(Oswald)
奧斯瓦爾德是前文提到的伊恩弗里德王之弟,也是埃德溫王的外甥,不列顛王卡德瓦龍在殘暴地統治諾森伯里亞全境一年後,被奧斯瓦爾德在一次奇襲中擊殺,而奧斯瓦爾德也藉此成為了再次統一的諾森伯里亞的王。
與此同時他也是第六任「英吉利國王」。
奧斯瓦爾德一直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在光復了自己的王國後,他決定請求愛爾蘭教會【而非羅馬教會,這和奧斯瓦爾德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向他提供一位值得信賴的主教,而奧斯瓦爾德也得到了偉大又虔誠的主教——艾丹。
比德稱奧斯瓦爾德統治下的諾森伯蘭也是一副欣欣向榮的光景:
不列顛人、匹克特人、英吉利人、蘇格蘭人都歸他管。
奧斯瓦爾德王無比虔誠謙恭,樂善好施。
據說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王宮外面來了許多乞討者,國王大方地將食物拿出來與乞丐分享,還將銀盤掰開,分發給平民,艾丹主角倍感欣慰,祝福他向民眾施捨的右手「長生不老」。(別看我了,我也想吐槽)
奧斯瓦爾德在與麥西亞王國的戰爭中戰死,享年僅三十八歲,而殺死這位國王的...是的...還tm是麥西亞的異教王彭達...(這位是名副其實的國王收割機,以後麥西亞篇我們再書)
奧斯瓦爾德的遺物履行聖跡,其中包括包治百病的泥土,防火的泥土和十字架上的木片什麼的...更是使英吉利人相信他的神聖性。
奧斯瓦爾德死後,王國再次二分:
埃德溫之孫奧斯溫(Oswine)繼承了德伊勒的領地,埃塞爾弗里斯的另一個兒子奧斯維(Oswiu)與奧斯溫共治的同時繼承了北方貝尼西亞的領地。
奧斯溫如同其祖父埃德溫一樣虔誠,但在政治鬥爭中敗給了奧斯維,為躲避追殺,奧斯溫逃到了「可靠的朋友」亨沃爾德家中,但這位朋友背叛了他,將他出賣給了奧斯維王,最後奧斯維將奧斯溫殘忍地殺害,成為了諾森伯里亞唯一的國王。
奧斯維(Oswiu)
奧斯維王統治下的諾森伯里亞國力再度膨脹。
奧斯維在即位不久後,就在戰場上斬殺了「諾森伯蘭人的老朋友」——麥西亞王彭達:
奧斯維奉勸彭達王離開被他多次蹂躪的諾森伯蘭,並且願意向麥西亞進貢黃金白銀。遭彭達拒絕後,兩軍在溫沃伊德河邊展開激斗,諾森伯蘭人大獲全勝。據說因為河水突然漲潮,被淹死的麥西亞逃兵比被諾森伯蘭人砍死的都要多。
而他自己也當上了第七任「英吉利王」,享受著七國的主導權。
奧斯維還向北征伐,從匹克特人手中奪取大片土地。
奧斯維還熱心地奉勸東撒克遜王西格伯特放棄多神信仰,轉投天主懷抱:
畢竟,由工匠之手捏出來的神像可不會是真神。
奧斯維王在東撒克遜人皈依基督教後還向他們派遣了許多諾森伯里亞的學者,幫助他們更快地接受基督教的奧秘。
奧斯維在麥西亞扶植其女婿,也是彭達的兒子——皮達成為麥西亞的王,但之後皮達死於王后的暗算。麥西亞人也不甘示弱地推劇伍爾夫希爾為他們的新王,恢復王國的自由與原本的疆界。(而奧斯維在此方面非常疲軟,可見諾森伯蘭的國勢也到頭了。)
奧斯維王在位期間,召開宗教會議,討論復活節確切的時間。羅馬派出的教士威爾弗里德在辯論中打敗了愛爾蘭教士科爾曼,將諾森伯里亞重新拉回羅馬教會這裡。
奧斯維在670年辭世,生前他甚至計劃退位並去往羅馬,在天主的聖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埃格弗里德(Ecgfrith)
奧斯維之子。
當年奧斯維與彭達開戰的時候,他還在麥西亞當人質。
埃格弗里德與主教威爾弗里德失和,埃格弗里德將其逐出諾森伯里亞。
他的妻子埃塞爾斯思里思是東盎格利亞王安納的女兒,此女在死後也展現了神跡。
埃格弗里德為了恢復其父在位期間諾森伯里亞的霸主地位,再開同麥西亞的戰爭,與麥西亞王埃塞爾雷德(這也是他姐夫)在特倫河畔進行血戰。戰爭相持不下,最後在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奧多的調停下,兩位君主才結束了這場混戰。
埃格弗里德執意在684年北伐匹克特人,但遭到敵人的埋伏,被砍死在一條死路里。
埃格弗里德在位十五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奧爾德弗里德(Aldfrith)
奧斯維王子之,體面地恢復著因戰亂而受傷的王國,但諾森伯里亞日薄西山。
奧爾德弗里德在聖事中投入大量精力,曾聆聽昏迷的士兵描述地獄與天堂的奇景。
教廷判決之前被其兄逐出王國的威爾弗里德無罪,要求奧爾德弗里德幫助主教官復原職,但卻遭奧爾德弗里德無視。
奧爾德弗里德於705年辭世。
奧斯雷德(Osred)
奧爾德弗里德王之子,即位時年僅八歲。
重新接受威爾弗里德為諾森伯蘭的主教。
716年,奧斯雷德被殺。【並沒有給出死亡原因】
森雷德(Coenred)
辭世於718年,缺乏記載。
奧斯里克(Osric)
辭世於729年,缺乏記載。
切奧爾伍爾夫(Ceolwulf)
森雷德之弟,比德所處時代的諾森伯里亞王,據比德所說:
他的統治之初充滿了嚴重的騷擾與混亂,這使得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什麼,不知道這些騷擾會去往何處。
比德在書中對諾森伯里亞的歷史與故事傾注了大量筆墨——「一國更比三國強」。
諾森伯里亞簡直就是被硬點的「主角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700842
前篇鏈接
推薦閱讀:
※與英國的競爭下的衰落|世界海權變遷史:法國篇(下)
※英國憲政民主簡史(12):第一次議會改革與英國民主化的開啟
※英國憲政簡史(2):諾曼征服後憲政因素的發展和變化
※個人譯作分享:不列顛悲泣之時
※留學英國,這些考試製度你應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