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回顧五十二:山東的攻守易勢
萊陽戰役,膠東第一兵團以8個師擊敗山東共軍13個師,許世友部傷亡達3萬餘人;其中36師胡翼烜團以一當十,單獨擊潰成鈞七縱,更屬難能可貴。
第一兵團解散後,范漢傑調任熱河省主席;
54、64軍及第2軍76師在青島稍作休整補充後,分道揚鑣:張金廷率劉平76師空運武漢,黃國梁64軍南下蘇北;闕漢騫率第8師、198師於1948年1月10日離開青島,海運東北;該軍在秦皇島登陸之日,便是調54軍來東北的陳誠辭任之時;應青島警備司令丁治磐的要求,蔣介石同意54軍李志鵬36師留駐青島;
54軍抵東北後,負責山海關至葫蘆島防務,東北剿總將朱茂榛暫57師劃歸54軍建制(以交通警察總隊改編);
第一兵團解散後,山東的軍事形勢為:
一、膠東半島:
李彌整編第八軍7個師駐守膠北沿海港口;在青島、即墨地區,則僅有54軍36師、74軍57師及青島警備旅;膠東半島廣大內陸全部被共軍佔領;膠濟路東段濰坊至青島之間,亦完全被共軍佔領;
二、膠濟路和津浦路的駐軍為:
1、 昌濰守備區:濰坊、昌樂、昌邑,陳金城96軍、保安部隊共5個師;
2、 周張守備區:張店(今淄博)、周村、臨淄、淄川,霍守義第12軍、保安部隊共5個師;
3、 濟南守備區:曹振鐸73軍、保安部隊共5個師;
4、 泰安守備區:泰安、大汶口、萊蕪、新泰,吳化文84軍2個師;
5、 曲兗守備區:曲阜、兗州、濟寧、鄒城、滕縣,周慶祥32軍2個師。
顯然,津浦路中段濟南至徐州,僅靠32、84軍兩軍4個師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
對此,蔣介石認為需加強山東防禦力量。山東原有三個綏靖區:
1、王耀武第二綏靖區:濟南;
2、 馮治安第三綏靖區:棗莊;
3、 劉汝明第四綏靖區:菏澤;
1947年12月29日,國民政府宣布在山東再成立三個綏靖區:
4、 第九綏靖區(臨沂):由原第三兵團臨沂指揮所主任李延年任司令官;
5、 第十綏靖區(兗州):由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玉堂任司令官;
6、 第十一綏靖區(青島):由青島警備司令丁治磐任司令官;
7、 以上六個綏靖區由山東省主席王耀武統一指揮。
另宣布第12軍軍長霍守義晉陞整編第十二軍軍長(僅轄12軍一個軍);
然而,這些新的單位在王耀武看來,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一錢不值。因為僅是增添了三個司令部,另外替二李安排了適當的職務,僅此而已。
王耀武向蔣介石提出,要求調駐阜陽邱維達74軍、駐臨沂周志道100軍轉隸第二綏靖區;被蔣介石拒絕。
王耀武再向蔣介石提出,放棄淄博、濰坊,加強濟南至徐州防禦力量;蔣介石對此表示贊同,但要求採取王耀武提出報告,然後蔣默認,王執行的方法;因為行憲國大召開在即,蔣介石擔心自己下令放棄淄、濰,棄守膠濟路,會引起國大代表撻伐,影響選情,也對他的形象大為不利。
蔣並對王表示,屆時若有國大代表抨擊王耀武,他可以出面善後,保證不影響王耀武仕途;
但令蔣介石沒想到的是,一向對蔣忠心耿耿,並受蔣大力栽培的王耀武,卻並不願配合蔣介石演這場戲。王耀武堅持要有中央政府批准第二綏靖區從淄博、濰坊撤退的正式書面文件。蔣、王不歡而散。
1948年2月春節前夕,王耀武下令96軍211師、213師自濰坊移防濟南;霍守義12軍與周慶祥32軍換防。(12軍轄三師10團、32軍轄兩師6團)。
經過這次換防,膠濟路西段駐軍總兵力由10個師下降至6個半師(濰坊3個師、淄博3個半師),濟南駐軍由5個師增至7個師,曲兗駐軍由2個師增至3個半師。
顯然,王耀武的調防是以削弱膠濟路來加強津浦路;然而,王耀武的調動是徒勞無功,也是愚蠢的。原本僅是濟南和津浦路中段防務空虛,淄博、濰坊兩地有戰鬥力較強的12軍、96軍為主力的各5個師駐防,許世友山東共軍是沒有能力在短期內破城的,甚至幾個月也未必能拿得下;經過這一調動,膠濟路、津浦路,包括濟南,都顯得空虛起來,出現了軍事上最可怕的處處設防=處處不設防。當然,這種愚蠢是他的校長為了維護個人的面子而給逼出來的。
膠東第一兵團解散後,在蘇聯幫助下,中共擴建了膠東海陽港,新建了渤海東營港,自旅大至山東半島的大小船隻川流不息,熱鬧非凡,大量軍械物資運至山東,其中各式火炮即達上千門。
在休整了近三個月後,許世友山東兵團自1948年3月中旬發動周張戰役至9月濟南戰役,王耀武集團被許世友兵團各個擊破,許兵團擴張至6個縱隊;王耀武集團21個師先後覆沒後,山東共軍南下發動淮海戰役,全殲徐州剿總。(後文詳敘)
而這一切皆因范漢傑第一兵團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實在令人扼腕不已。他們打了敗仗了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