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武器揭秘:混聲Mixed Voice2.0

高音武器揭秘:混聲Mixed Voice2.0

來自專欄唱功大學

上一篇「唱功揭秘:混聲1.0」里

醬醬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了

混聲這一突破高音區的秘密武器

今天,醬醬繼續為大家揭秘更多有關「混聲」的知識

「唱功揭秘:混聲2.0」 正式開始

我們先回顧一下混聲的概念:

混聲,它能夠保障我們高、中、低三個聲區的整體統一性,使我們不論演唱任何一首歌曲,都能夠流利自如地穿梭於各個區域,不會一到高音區便扯開嗓子一聲嚎(發聲點放大),或彷彿突然被人掐住脖子(音色斷層)。

一切將變得有條不紊,遊刃有餘起來,再也不會為撕扯、喊叫、破音而苦惱。

  • 自然聲區與換聲區

儘管我們習慣將人類的音區,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板塊,然而,嚴格意義上來說,低音區與中音區代表一個雙系統,高音區則代表一個獨立系統

我們將中低音區這個雙系統叫做自然聲區,將高音區這個獨立系統叫做換聲區。

自然聲區

不考慮看喜劇片爆笑,坐過山車尖叫,等等一系列極端情況,當我們正常說話的時候,音高與音質,即屬於自然聲區範疇。自然聲區是人類進化千萬年來,使用頻率最高,出現概率最大的一個發聲系統,當我們使用自然聲區來說話或唱歌的時候,會感到輕鬆與暢快,畢竟是人類經過悠悠歲月洗禮的一項發聲機能,掌握不好,對不起老祖宗呀。

換聲區

在學術界,換聲區還有一個更為簡單粗暴的學名,叫做不習慣聲區。這一段聲區,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是極少接觸到,即便偶然接觸,也會明顯感覺自己的聲帶從某一種運動方式,忽然跳躍到另一種運動方式。

你可以嘗試哼或開口音發「a」(啊)母音的方式,跟隨以下音階,逐漸上行。請一定不要膽怯,釋放你的能量,唱到極限音為止。

(《自然大調音階練習 中速》的語音大家可以轉向公眾號查看:唱功醬)

不知道大家通過跟唱了以後,有感受了嗎?

對於沒有經過系統聲樂訓練的童鞋來說,在剛才跟隨音高一股勁兒逐漸上行的過程之中,你一定會在某一個音上面,忽然卡殼,不知聲音該往何處去,要麼硬吼,要麼轉假聲(也有可能會是頭聲)。

如果你告訴醬醬,「沒有呀,我從低音到高音一路上行,感覺非常平滑順暢呀。」 那麼,恭喜你!你天生便已掌握混聲機能,學習聲樂會比一般人更事半功倍。

儘管醬醬覺得這樣的人並不存在。

但是對於絕大部分朋友來說,從低音到高音,在某一個點上卡殼,繼而脫節,導致音色不統一,是在所難免的現象。而那個讓你卡殼,感到不適的點,即是你的換聲點;換聲點之後那一大段聲區,則是你的換聲區

  • 換聲區與混聲的關係

我們的換聲區,可劃分為第一換聲區、第二換聲區、第三換聲區、第四換聲區。

? 男同學

第一換聲區:通常在F4——C#5

第二換聲區:通常在D5——A5

第三換聲區:通常在Bb5——E6

第四換聲區:通常在F6以上

? 女同學

第一換聲區,通常在C5——E5

第二換聲區,通常在F5——Bb5

第三換聲區,通常在B5——E6

第四換聲區,通常在F6以上

注意,換聲區不是死的,每個人並非一模一樣,也不一定必須在固定的點才會換聲,它往往容易提前出現,本來你第一個換聲點在F4,而當你唱到E4的時候,或許便已經換聲了。提前換聲,本身也是聲樂演唱之中正確的做法。不過,換聲區絕不可能延後出現,所謂「不換聲唱高音」,在科學層面上是不成立的。

緊接著,我們需要明白,每一個換聲區分別對應什麼樣的聲音類型:

第一換聲區——混聲

第二換聲區——咽音混聲或頭聲

第三換聲區——超級頭聲

第四換聲區——哨音(海豚音)

so,第一換聲區與第二換聲區即是本篇推送需要重點論述的知識點,這兩個換聲區的質量,大致決定了演唱者的能力值。

第一換聲區與第二換聲區(尤其第一換聲區),即是我們的混聲區。

  • 混聲的類型

混聲的原理為,胸腔與頭腔同時參與工作,形成混合,籍此衍生出上下共鳴兼而有之的美妙聲音。如果你是一位優秀的演唱者,使用混聲的時候,便能夠根據自己腦海里的發聲意識,任意調節胸腔與頭腔的工作比例。由於胸腔與頭腔的工作比例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所以,混聲也可因此劃分為三種類型:強混聲、弱混聲、平衡混聲。

強混聲

關鍵點:胸聲比例大於頭聲比例

最能夠get到現場觀眾興奮點的一種混聲類型,它象徵渾厚、力度、飽滿,穿透力。當我們使用強混聲的時候,聲帶橫向縮短,外緣變薄,肺部產生的氣流被全部擋在聲門下方,與高度閉合的聲帶形成了對抗。好比我們在打開水龍頭的時候,如果將拇指摁在水龍頭的噴頭上,水便會噴射而出。高音的力量,完全可以理解為「水龍頭原理」。

弱混聲

關鍵點:頭聲比例大於胸聲比例

善用弱混聲,往往能夠賦予一首歌曲悠遠的意境,我們常說的「天籟之音」,便是對於這項發聲技術的形象描述。

在西洋傳統唱法之中,弱混聲也稱半聲,聲芯不變的前提之下,頭腔共鳴大量滲入,聲帶從高度閉合狀態逐漸向微微閉合狀態靠攏,振動面積大幅減少,音量亦縮小一半以上,但卻絲毫不會令人感到虛弱。

弱混聲是衡量一位演唱者發聲技術是否全面的試金石,它與強混聲的區別為,一個是內功,一個是外功

平衡混聲

關鍵點:胸聲比例與頭聲比例基本均衡

大部分女孩子說話的聲音,便是平衡混聲。與強混聲跟弱混聲相比,平衡混聲既沒有強烈的聲壓,也沒空靈的意境,但它卻是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混聲類型。

一首正常調性的歌曲,它所能夠達到的音域,通常不會太低或太高,這也便意味著,當我們演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既不會用到純胸聲,也不會用到純頭聲,從始至終,皆是混聲

而強混聲與弱混聲,一個負責點燃情緒,一個負責平撫心靈,它們都在某一個固定節點出現。換聲點以下,及換聲點以上,情緒平緩的部分,幾乎都屬於平衡混聲。

  • 良好混聲的所需要求

1、發聲點小

發聲點,即是我們聲帶關閉,收縮拉緊之時,所形成的集中點。不論共鳴罩多麼寬大,發聲點始終要保持針尖般細小,如此一來,聲音才能夠獲得密度,以及金屬般的光澤。當我們的發聲點跟隨音高上行逐漸縮小的時候,各個音區的斷層便會無縫連接起來,從而擦去換聲痕迹。發聲點小還有一個好處,能夠最大程度保護我們的聲帶,因為聲帶振動面積始終趨於合理數值,不會超負荷工作,於是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聲帶零損耗

2.氣息流動

發聲點小的前提之下,充沛流動的氣息能夠保障聲音的線化原理,也就是說,當你演唱一首歌曲的時候,字與字之間,或音符與音符之間,不會出現頓挫感,始終有一條絲狀般的聲線將其連接起來。高效合理的氣息運用,也能夠保障我們演唱一首歌曲時的咬字長度,及換氣聲大小。許多人肺活量很強,不論憋氣,還是潛水,都能夠堅持相當長的時間,一旦唱歌,卻上氣不接下氣,這就是氣息消耗過大,沒有充分使用的緣故。

3.喉嚨放鬆

喉嚨的鬆弛性,是決定混聲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尤其是初學者,非常需要注意這項機能的練習。許多同學喜歡通過喉部肌肉用力的方式,強行拉緊聲帶,以此上高音,這種做法,會造成聲道堵塞喉頭不穩定,以及各個共鳴腔體缺失,實地演唱的時候,也會感到吃力、疲勞。只有在喉嚨放鬆的前提之下,我們才能夠獲得通透圓潤,又輕鬆省力的高音。

本文完

推薦閱讀:

TAG:高音 | 唱歌技巧 | 混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