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說 | 不婚主義太前衛?其實,它早已默默流行了幾百年……
婚姻, 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好像都是一件普遍而自然的事情
尤其是女孩子,只要一步入25歲,身邊的人就開始各種催著結婚了
但是從什麼時候起,過了適婚年齡而不結婚的女性變得越來越多了呢?
S醬還記得在幾年前,很多人用「剩女」這個戲謔且不太友好的詞語來稱呼過這個群體
不管是周圍的親戚還是電視媒體,提到「剩女」總是一臉嘲諷
不是「不要這麼挑,找個靠譜的就嫁了吧」,要不然就是「女孩年級大了可就不好找啦」
諸如此類blablablabla……
可是拜託,你以為所有女生都想結婚嗎??很多人根本就不care這個好不好??
在2015年,中國的單身人口達到2億,其中有超過36%的單身女性選擇不婚;
根據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36.8%的中國單身女性認為不結婚也很幸福。
當然,在不結婚的女性中有很多想要結婚但還沒有找到合適對象的
(這也沒有什麼可嘲諷的點啊),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女性,
其實並沒有結婚的打算(至少是在當下),她們被稱為「不婚主義者」。
即使在這個思想解放的時代,選擇做「不婚主義者」也需要承受許多家庭和社會的壓力。
不過,如果你因此認為這是才剛剛興起的一股潮流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早在幾百年前,這些現在看起來都很前衛的女性不婚者就已經粗線了,
而且並非是零散的、稀少的,而是形成了一個群體!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故事吧:
西方十九世紀——政治女同性戀主義者
首先,大家不要一看到女同性戀者就露出「原來如此」的眼神!
此同性戀非彼同性戀,個中緣由且聽S醬給你們細細道來;
19世紀中後期,正是人類性別鬥爭史上最激烈的時期,
不要以為西方的女性們從一開始就男女平等了,
實際上,她們也是從最近100年才開始逐漸獲得各項平等權利的。
而且也為此付出了十分慘烈的代價。19世紀後期的女性主義最大的特點,就是十分激進,
總是不斷地搞出各種大新聞!
這些女性主義者們幹了什麼事呢?那就是——堅決不結婚!搞拉拉也不結婚!!
她們堅信,只有將兩種性別完全分離開來,建立專屬於女性的領地,
才能夠獲得真正的男女平等。
19世紀末,美國第一批女校畢業生里有40%-60%終身未婚(同期女性整體未婚率為10%),
有很多異性戀者和女性生活了一輩子,這批不婚女性大多來自美國中上階層,
畢業後大多成為職業女性,她們也並非默默地不婚,而是非常高調。
發表文章,建立組織,積极參与社運推動改革,同時建立了很多女性社區彼此支持。
(當代的激進女權主義者)
這樣的激進行為最開始受到了激烈的批判,
主流輿論甚至說不與男人結婚的女人都是「有病」(這話聽著迷之熟悉誒),
但是這種看似非常瘋狂的行為卻真正起到了效果,
甚至驚動了當時的美國總統,這讓整個社會都為之改變,
女性在獨立和自由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政治女同性戀主義者就是這段歷史中的一個有趣的現象,她們並非同性戀者,
但卻選擇為了擺脫男權文化而選擇跟女性建立了親密的聯繫(包含但不限於戀人關係),
她們中有許多人終生不婚,這是她們實現男女平等的一個重要手段。
即使在現在,這種做法也挺驚世駭俗的,而且也是一種很有爭議,很難評價的方法。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這種激進帶來的成效。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樣:
「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如果不是這些激烈的不婚主義者們,也許女性今日就沒有這樣的自由和獨立了。
中國明清——自梳女
別看西方有為了自身權利奮鬥而終身不婚的女性,其實中國也有這樣的女性,
而且比西方早得多。這種「不婚族」就是自梳女。
自梳女是明清時期出現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女性群體,死後被稱為「凈女」。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區分婦女是否已婚是由髮型來判斷的,
少女梳一條長辮子,結婚時由母親或女長輩辮子緊緊盤成髮髻。
「自梳」就是指經過某種儀式自行將頭髮盤起,以示終身不嫁人,獨身終老,
這就是「自梳女」這個名字的由來。
道理我都懂,但是為什麼自梳女立志不嫁人呢?
這種現象產生是有很多原因噠:
? 明清時期是封建禮教壓迫最重,婦女地位最低的時候,結婚的女性往往結果非常悲慘,
這些不幸的婚姻讓許多少女對婚姻生活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同時,她們也想用自梳這種方式來反抗不公;
? 明清時期,珠三角地區桑蠶業,紡織業發達,給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經濟獨立了,結婚嫁人也就不再是女人的唯一出路啦。
? 在當時「自梳女」就跟現在的不婚族一樣fashion,許多人都爭著當自梳女,
據說在清代末期,順德一個繅絲廠一千人中有八百人是自梳女,可以想到,
自梳在當時的婦女中是多麼流行的一種社會風氣。
那自梳女都是獨自生活嗎?她們老了以後由誰來照顧呢?
自梳女只要一經儀式,就不得更改,如果反悔結婚是會受到懲罰的,而且也不能和父母同住。
? 有些自梳女選擇「守墓清」,就是找一名死去的男子,成為他名義上的妻子,
這樣的話她在老了以後便由自己的婆家贍養和安葬,但這種方法十分嚴苛,
不但要付給男方家一筆費用,還要讓婆家滿意,才能得到最後去世時的安葬。
? 還有許多自梳女選擇群居,她們拿出自己的積蓄建成「姑婆屋」或者「冰玉堂」,互相幫襯,
由於自梳女們都經濟獨立,所以這樣的生活也並沒有什麼不方便。
去世後也是由自己的姐妹們安葬祭掃,在這種群居中,
自梳女們往往會結成十分深厚的姐妹情。自梳女的晚年生活也並沒有大家想像中悲慘,
相反,自梳女中健康長壽者非常多,不乏百歲老人,如今,最後的一批自梳女還有人健在。
(廣東某地保留的冰玉堂)
自梳女並不完全是為了反抗封建禮教的產物,由於習俗,觀念等許多原因,
這種風俗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壓迫了女性,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但女性可以選擇不結婚,在中國封建社會也是一種非常偉大而又可貴的反抗了。
看完了歷史上這些前衛的不婚族,可以發現,有許多的經驗非常值得不婚主義者來借鑒!
現在的女性想要婚姻自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保持自我,讓自己的心臟強壯起來,不管有多少偏見,自己的幸福才最重要;
二是女性之間有其天然的紐帶,因為同是女人,因為有同樣的心愿,
只有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外來的偏見,才是女性獲得平等和自由的出路;
三是經濟獨立,只有經濟獨立可以自給自足,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無論結婚還是不婚,都是個人的選擇,同樣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
S醬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毫無顧忌地去愛,去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選擇中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和快樂。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想說的?
歡迎留言和S醬互動哦~
另外,現發起「好奇問題徵集」和「好奇說投稿」
歡迎後台來撩S醬~
推薦閱讀:
※一輩子不結婚在中國是否可行?如何出櫃?
※一個人過一輩子會遇到哪些困難,相比和一個不喜歡的人結婚哪個更難一些?
※嗨!有時間么?我請你去「死」啊!
※20歲女性如何向父母坦白自己是不婚族?
TAG:不婚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