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國二十一之「官渡之戰(上)」
袁紹興兵70萬往官渡進發,曹操起兵7萬迎敵。行至陽武,下定寨柵。沮授對袁紹建議:「我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彼軍;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矣。」沒想到此言一出,袁紹連思考都未思考就以惑亂軍心為由下令將沮授鎖禁軍中。
後來袁紹因為韓猛在押運糧草途中被曹部劫獲,為防烏巢糧倉再有閃失,便派淳于瓊帶重兵把守,沮授在得知此情況之後,第一時間求見袁紹冒死進諫,說淳于瓊嗜酒如命,無法當此重任。但是袁紹不僅沒有考慮沮授建議,反而直接將沮授下了大獄。因此整個官渡之戰,沮授都是在牢獄中處於被囚禁狀態。
後來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不僅當眾拜請,還這樣評價道:「袁本初無謀,不用沮授的計策,要不然,我們哪有今天的勝利。」然而沮授當面拒絕不說,又盜馬逃跑,曹操這才被迫殺了他,並感嘆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沮授作為袁紹陣營中的一級謀士,絲毫不遜色於郭嘉、諸葛亮等人,當面逃跑他明知自己跑不掉,還要跑,說明其是赴了必死的決心的。這樣的頂級人才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性命。我們不禁要問,為何他至死不願歸降曹操呢?
在袁曹開戰之前,當日的十八路諸侯已所剩無幾,而且當時袁紹的勢力最大,這些都不是憑空得來的,都是在沮授之流的輔佐下才會有的成就,因此沮授在袁紹陣營一直處於一級謀士的地位,否則袁紹也不會在跟曹操決戰之時將沮授帶了出來。一個人在某件事或某個人身上付出的精力和心思越多,對這件事或者這個人的情感就會越強,忠誠度就會越高。沮授作為一個頂級謀士,身逢三國亂世,不會輕易辜負自己的才華,一定是胸懷大志要干出一番事業的,因此他必會傾盡了自己的所有去輔佐袁紹,而且袁紹的強大也證明了他確確實實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基於這樣的付出,沮授對於袁紹本人及袁紹他們今天的成就是有很大的情感因素在裡面的,但是當所有付出都毀於一旦,他是至死都不會拋棄自己昔日的付出的。所以沮授的忠誠,不僅僅是對於袁紹本人的忠誠,更是對自己夢想的忠誠,對自己所有付出及結果的忠誠,當無法再去寄託自己的忠誠的時候,那麼死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吧!
另外,就算沮授歸降了曹操,事實上他也是沒有用武之地的。當沮授在戰前給袁紹提出戰略性規劃的時候,郭嘉、荀彧等人也給曹操提出了類似的建議。說明在曹操陣營,並不乏跟自己一樣的頂尖人才,但逢大事他能想到的,郭嘉、荀彧等人也可以想到,他提了,反招記恨,他不提也不會影響什麼,所以到曹操陣營,不過是苟且度日罷了。而且他並不似郭嘉、荀彧一樣,從開始就跟著曹操,所以他在曹操心中也不會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更何況他還是從自己敵人的陣營里過來的人。
另外,以沮授的才智不會想不到,曹操想招降他,一是為了壯大自己的團隊,同時給別人留下一個曹孟德愛惜人才的美名,希望有才有志之士能夠慕名來投,二來是不希望他這樣的人才為別人所用,特別是不希望他為自己的敵人所用徒增自己的障礙和麻煩。作為一個有志向、有才華的頂級謀士,士可殺不可辱,所以他寧可壯烈赴死,也絕不會碌碌度日!
悲哉沮授,縱有滿腹才華,遇到袁紹這樣的主子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相比郭嘉、孔明之流的幸運,他只能早早赴死;壯哉沮授,寧願將自己的才智盡情揮灑,也不會委屈就全,辜負韶華!
如喜歡該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解構經典」!
該文素材均選至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內容瑾代表小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