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爭議粵蘇賽跑30年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 發自:廣東 2013-10-24 18:49:00 來源:南方周末

  • 標籤
  • 發展
  • GDP
  • 廣東
  • 江蘇
  • 經濟增速
  • 圖為廣東與江蘇兩省基本情況。數據來源:大粵網 (李伯根/圖)

    這是中國經濟最具分量的兩個地方。討論這兩地增長路徑,對未來深有意義。

    2013年10月22日,江蘇省公布前三季度GDP增長數據,同比增長9.6%,總量達到4.193萬億元。此前一天,廣東公布的GDP初步核算結果為4.447萬億元,同比增長8.5%。這兩個中國經濟大省的差距,已經縮小到254億元。

    在GDP排行榜上,廣東與江蘇多年來一直站在隊伍的最前端。

    縱覽中國從1978年開始的歷年GDP排名史,江蘇曾是最初的「老大」,直到1989年被廣東反超,廣東盤踞主席位24年至今。此後多年,江蘇一直保持著第二的位置,僅在2004-2009年間被山東取代。

    不過,自2004年起,江蘇的GDP增速一路領先廣東,差距逐步縮小。

    為什麼從2004年起江蘇的增速就快於廣東?兩省經濟模式有怎樣的不同,作為影響經濟關鍵因素的政府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國經濟最具分量的這兩個省份,他們各自走過了怎樣的路徑,又面對怎樣的共同挑戰?未來將會如何演變?

    就以上問題,南方周末特邀一些長年觀察這兩地經濟的學者進行討論。他們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部研究員易鵬、廣東省社科院競爭力中心主任丁力、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以及「廣東民間網友考察團」負責人胡剛、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江蘇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遠鵬、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教授夏永祥。

    為什麼兩省經濟增速不一樣

    南方周末:為什麼江蘇的增速會連年高於廣東?

    易鵬: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廣東經濟先期進入了結構調整期。

    服務業提升,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不可能像第二產業那麼快;廣東投資出口型的結構逐漸改變成內需驅動的結構,對GDP拉動效應減小;廣東的工業製造當年更多依靠輕工業,現在轉型投資重工業。但是「騰籠換鳥」以後,「籠」是「騰」出了一部分,換的「鳥」卻還沒有。

    夏永祥:江蘇超過廣東,我覺得在於江蘇的後發優勢。

    整個國家開放格局發生變化。近幾年,江蘇省的實際利用外資已經超過廣東,排在全國第一位,2012年,江蘇實際利用外資357億,廣東235億。

    科教興國,創新驅動。江蘇省科教排在全國第三位,僅次於北京、上海。

    第三是民營經濟、縣域經濟的優勢。全國百強縣的前十名中,江蘇就佔到六個。

    張遠鵬:從市場規模看,廣東開放得更早,以外銷為主;江蘇是內外銷聯動的,這是江蘇的一個優勢,規模大於廣東。

    從產業結構來看,江蘇的新興戰略企業要優於廣東,像光伏(出口佔到全國的50%-70%)、風電、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產業等。從我知道的高新技術增長率來看,江蘇18%,廣東10.7%。

    第三看投資,江蘇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是20.5%,廣東是15.5%。

    江蘇的投資要遠高於廣東,特別是民間投資。2012年江蘇民間投資的增長率雖然只高廣東0.1%,但是它的體量是廣東的一倍以上,高達1.5萬億元。

    最後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上江蘇比廣東強。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同是省內相對不那麼發達的地方,蘇中蘇北佔了全省GDP的43.5%,而粵東粵西粵北只佔全省GDP的26.37%。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江蘇增長快過廣東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南方周末:經濟增速發生變化,是否與兩省經濟模式有關?歷史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兩省經濟模式一直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胡剛:改革開放前,江蘇是超過廣東的。改革開放後,廣東超前了。

    首先是地理和自然條件。長三角平原開闊,整個長江流域都是它的腹地,經濟發達;珠三角平原小,北邊是山地,珠江腹地主要是西江,到雲貴高原、廣西,這一帶的經濟不怎麼發達。從氣候角度,江浙四季分明,廣東颱風比較多。因此長三角的農業基礎要比珠三角好,江南農業比較發達,而工業發展最早源於農業。

    其次是歷史原因。近代洋務運動,西方國家進入上海,民族資本家聚集於江浙。新中國成立以後,「一五」到「五五」時期,江蘇和上海是國家重點工業布局的地方;珠三角主要是輕工業,造紙、造酒,沒有大的工業項目。

    改革開放後,廣東經濟地位上升。服裝、傢具、輕紡工業滿足了人們需求。江蘇經歷了1980年代的滯後,1990年代才隨著浦東發展起來。

    丁力:改革開放之後,珠江口西岸以本地企業為主,比如中山、珠海,有點像浙江,但與其又不同,我稱作是「內源外向」,指本土企業把產品賣到國外去。珠江口東岸是「外源外向」,廠商和訂單都是國外的。

    江蘇最開始的時候是「內源內向」,後來也發展為「內源外向」和「外源外向」。最初是集體的、自主的、本土的,浦東開發後大量地承接外商投資。所以說,江蘇「前半截」是浙江,「後半截」是廣東。

    南方周末:是不是意味著江蘇接下來也會遭遇廣東的問題,也會出現廣東式的放緩?

    張遠鵬:有的學者講,廣東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江蘇還在工業化的後期,所以江蘇比廣東速度快,等到江蘇完成了後工業化,速度也會下來。

    我覺得這個值得商榷,第一,江蘇在發展新興產業、服務業上,一直在學習廣東服務業的發展,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江蘇的民營企業發展很快。一般貿易的比重一直在上升,加工貿易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變化非常快。再加上產業結構調整和政府引導的因素,我覺得不會一下子就掉下去的。

    政府與「鄰居」的作用

    南方周末:在中國經濟最有分量的兩個省份中,政府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具有怎樣的影響?

    林江:廣東和江蘇其實都是依靠固定資產投資這個「神器」來拉動GDP的,它需要強有力的政府支持。但廣東政府只有在中央有強有力牽引的時候,政府的行動力才比較強。可做可不做的時候,政府就會考慮是不是要應用市場機制。民資也不是太有熱情,就慢下來了。

    楊建文:江蘇具有強政府的特質。比如在解決區域不平衡的問題上,前幾年中央批了江蘇的沿海發展戰略後,省政府就把蘇錫常這塊組織起來,讓他們到蘇中、蘇北地區,每家人家包一塊地,同時,把蘇南地區的財政收入轉移支付,支持蘇中和蘇北。

    而且江蘇的地、縣級市,黨政領導真正做到了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每人都有自己分管的一片領域和一些企業,發展中間遇到什麼問題馬上就能幫助解決。

    目前江蘇強有力的政府對於經濟的作用還是正能量為主。成本代價是在上升,但還沒有超出它本身的有效性。

    南方周末:這兩省的發展歷程中,都曾分別深受香港與上海這些相鄰「大哥」的幫助。怎麼看待這種重要的作用?在現在的情勢下,又將怎樣影響這兩地的未來?

    易鵬:長三角有個當之無愧的老大:上海。大家有意識地不會跟上海爭,做產業的差異化,比如蘇州儘管經濟總量很大,但絕對不會提自己是金融中心,它就是現代製造業中心和生產服務業中心。

    而珠三角現在香港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已經帶不動珠三角了。作為發動機不大可能,只能是催化劑的作用。廣東有兩個老大,廣州和深圳,定位不明確。廣州是廣東的長子,深圳是中央的計劃單列市,兩個城市伯仲之間可能會產生內耗。

    所以未來珠三角要三個城市一體化,共同帶動。

    楊建文:上海自貿區會再一次帶動江蘇經濟。它再度把上海拉回全球視野的焦點,在投資者看來,上海不是個城市,而是個區域,自貿區肯定會對周邊有帶動作用,至於帶動得怎麼樣,要看中央的決心下到什麼程度,上海乾到什麼程度。不管怎麼樣,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從實際的角度講,就是鄰居有塊試驗田,你站在邊上看著,看到這個東西好,就會馬上回去學。舉個簡單的例子,人民幣國際化如果有實質性推進的話,崑山馬上可以進行人民幣和新台幣的可自由兌換。

    南方周末:在2013年公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廣東企業21家,江蘇企業93家。如何看待這一差異?

    丁力:統計上可能有問題,因為中國很多統計是很脆弱的,廣東很多民營企業的老闆不願意拋頭露面,不願露富。

    第二是,廣東很多老闆是做外貿生意的,就像廣東企業除了電器,幾乎沒有在央視投廣告,知名度低,因為它的目標不是國內市場而是國外市場。以內貿為主的統計,很可能不算它們在內。

    張遠鵬:江蘇是從鄉鎮企業發展來的,中等企業比較多,大型企業比較少。這個排名是按營業額來算的,我覺得不是太好的指標。

    按2013年跨國公司跨國指數排名,前50江蘇只有沙鋼一家;廣東有四家,中興、TCL、中廣核、廣東粵海。說明廣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是很強的,不能單看民營企業的五百強。

    數據來源:大粵網 (曾子穎/圖)

    比GDP排名有沒有意義

    南方周末:比較GDP排名,究竟有沒有價值與意義?

    易鵬:還是有價值的。經濟學有「馬太效應」,都只記得老大,不記得老二。品牌效應、聚集效應都有關聯。

    張遠鵬:我們江蘇沒有反應,好像沒有意識到。超就超唄,沒什麼稀奇。沒感到有什麼自豪,也沒有想法。

    林江:廣東被江蘇趕上沒什麼稀奇的,不要把它看做是廣東的大限。廣東的問題是結構轉型升級。再爭取一點時間,不要老是背著包袱。

    丁力:GDP作為財富的象徵,應該多多益善,但是我們不能再追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增長速度了。我們省有人說「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這個話講得很好。

    不能太迷信GDP,那麼迷信什麼呢?應該要提追求幸福。除了GDP,公平的社會是幸福的另外一個必要條件。首先基本公共服務要公平;二是要機會公平,不能說國有企業就是老子幹完兒子干,兒子幹完孫子干,這不行的!公平目前還沒有被放到足夠的高度上來。

    夏永祥:GDP指標的好處是簡便易行好操作。弊病也很多,首先是與環保之間的矛盾;其次是會造成浪費,容易大拆大建,同一個建築物拆了建,物質財富沒變化,但GDP翻了幾倍;再次,只講財富生產,不講財富分配,江蘇GDP總量排全國第二,人均GDP排第四,城鄉居民收入卻排在第七八位。老百姓就問:GDP跑哪裡去了?財富誰拿走了?

    GDP這個指標現在應當降溫,而且是自上而下的降溫,否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兩省的未來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這兩省經濟的未來?各自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裡?

    林江:廣東的優勢在於民企。江蘇更強調政府,政府勢力強大的時候,民企空間就小。所以廣東可以在市場的資源配置上面去發力。開放了三十多年,我們商業意識比較強。

    但劣勢也很明顯,比如人才劣勢,江蘇那邊的工人多是本地人,廣東的工人多是外來人口。這種PK立見高下,所以要想方設法把人才結構搞上去。

    楊建文:我認為,整體效應長三角強,個體效應珠三角強。關鍵看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哪些要素起到的作用會更大。

    胡剛:從城市化的角度講,廣東需要進步。長三角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是平行的,但珠三角的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城市化的滯後,會讓產業升級遇到瓶頸。產業升級需要人才,人才不會到環境很差的地方去,而江蘇的配套生活環境優於廣東。

    南方周末:這兩地未來最需要的調整分別是什麼?

    丁力:我個人認為,改革是廣東的靈魂。還是要走「用開放促改革,用改革推發展,用發展帶紅利,用紅利讓百姓共享」這麼一條路。

    胡剛:廣東要發展,潛力在於三個方面。首先是中心城市的帶動。廣、深、港可以融合成一個城市群。深圳有高新技術;香港有金融優勢;廣州有文化、教育、衛生優勢。人們的需求從最早的服裝家電,到汽車房產,未來應該集中在健康、醫療、旅遊等方面。而廣州每年有1.2億外省人來看病,醫療、教育、衛生可以進行產業配套。三城聯動就可以帶動廣東發展。

    其次是對海岸線的開發。江蘇的海岸線基本上是淺灘,而廣東有三千多公裏海岸線,而且有深水良港,這是最大的自然資源,現在還沒有開發出來。

    還有就是山區農業。粵北山區不要再建工業園區了,可以搞風力發電、生態農業、提供養生休閑旅遊服務。

    易鵬:未來決定廣東經濟發展有兩個要素,內需和產業升級。廣東有1億人口,內需潛力很大,從這個角度講,人是資本,不是成本;人均收入高,必須有產業支撐。從高新技術產業的角度講,大家都沒有破革命性技術這個題。

    從江蘇的角度來說,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如何迎來革命性技術、更快完成產業轉換,是破題命脈;第二,要更好地定位和上海的區域協作關係,揚長避短,共生共榮;第三,要利用長江流域這條線,承東啟西。

    兩個省對比,即使廣東在五年左右可能會丟掉老大的位置,但更長遠的角度我還是更看好它。

    張遠鵬:我覺得江蘇要向廣東學習培養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整合全球資源,這才是真正有競爭力的;其次是要關注第三產業,廣東領先江蘇的就是在第三產業。

    推薦閱讀:

    不玩手機我們還能幹什麼?
    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年輕人掏心掏肺講道理
    【寢室】大學宿舍讓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古訓: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很有道理!

    TAG:發展 | 道理 | 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