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吃手冊:6天5晚尋味內蒙古
Day1 呼和浩特 | 額爾敦
第一天呼和浩特落地就開始加衣服,換雪地靴。北方果然比南方冷好多。
大召,藏傳佛教寺廟
第一站:大召,藏傳佛教寺廟,是呼和浩特地區乃至內蒙古地區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最廣的寺院之一。 大召有三絕:銀佛、龍雕、壁畫。
佛門清凈地,說不出的感覺。只是覺得這些年四處奔波,這一刻停下來有一種舒心。許是一直在路上,一個人獨立太久,缺乏安全感,這一刻得到精神撫慰。
很多人會覺得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其實個中辛苦只有自知。就像一個景點的好壞,往往不是取決於拜訪的人多人少,而是在於你自己在其中收穫多少。和布達拉宮相比,這裡靜謐,但香火鼎盛。最喜歡佛堂頂灑下的光束落在身上的感覺,彷彿佛光普照滌盪靈魂。
蒙古傳統涮
第一餐是傳統涮。餐廳的名字叫額爾敦是漢語「 寶貝 」的意思。以前常說日料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沒想到這裡傳統涮也毫不遜色。單單這個火鍋的鍋就驚艷眾人, 景泰藍製作而成的蒙古包狀外殼,設計既美觀又貼心,中間鼓起的部分是為了防護不被燙傷。 邊上的醬料色香味俱全,簡直就像藝術品一樣。
蒙古傳統涮
羊肉和牛肉的盛盤也十分考究,關鍵用清湯鍋底,保留食材的原味,這一點和火辣辣的四川重慶火鍋不大一樣。令人驚奇的是儘管清湯也沒吃到羊膻味,一問才知道是源於食材的考究。 錫林郭勒草原豐富的植被及未受到污染的自然環境造就了2種美味的羊肉,這些羊吃的是沙蔥、苜蓿、等400多種藥用植物,喝的是堪比礦泉水的深層地下水,自然放養、自然成熟,因此錫林郭勒草原的烏珠穆沁羊和蘇尼特羊成為額爾敦必然的選擇,每年7月-11月後才能開始屠宰加工,從古至今從未改變。
額爾敦美食
小菜方面相當具有北方特色,分量足吃得飽。最意外的他們家的秘制酸奶,有兩種口味。個人偏愛上圖四的桂花蓮子帶著花的清香,在北方乾燥天氣下十分香滑潤喉。
在這裡有一位安達招待我們 。安達,是蒙古族人用來稱那些並無血緣關係的人,用誓言結成的生死之交。現在通常用來表示情如兄弟。我喜歡這樣的吃飯,可以聽當地人講故事,很多時候旅行太過匆忙沒有太多時間去接觸,從他們口中能獲知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Day2 呼和浩特 | 麥香村
麥香村
麥香村的稍麥遠近聞名,稍麥二字原寫作「稍美」是沿用明代的寫法。現在也叫燒麥,燒賣。之所以專程趕來吃稍美,是因為它和內蒙古的傳統菜肴清蒸羊肉、扒肉條及燒烤是麥香村在近八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從上萬種菜中篩選保留下來的,可謂是菜中之精品。
當熱騰騰的稍美和奶茶擺滿桌的時候,我們只有驚嘆。都說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一大早這麼豐盛,真的感覺幸福感爆棚。
燒麥
來個大特寫,輕薄的皮透著光,從蒸籠里拿出來散發著噴香和熱氣。也有人說由於歸化城的燒麥邊梢褶紋整潔清晰,酷似朵朵白花,內蒙人又將燒麥叫「稍美」。 稍美製作工藝獨特,選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餡肥瘦適中,蔥絲薑末等佐料齊全。
麥香村
內蒙古西部地區稍美仍是以羊肉配以大蔥鮮姜的餡料為傳統。稍美出籠,鮮香四溢。觀其形,只見皮薄如蟬翼,晶瑩透明,用筷提起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餅。吃起來香而不膩。可謂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濃。麥香村裡的稍美品種豐富,羊肉、牛肉、素的等都有,還有肥瘦可以挑。
Day2 哈素海 | 詐馬宴
哈素海
如果沒去哈素海,蒙古包還只是內蒙古留在我腦中的印象,感覺此行充滿不真實性。萬萬沒想到我會在這裡,不僅親眼見到蒙古包,還有機會圓夢住進去。
如此豪華的蒙古包完全超出我的想像。也許這就是旅行的魅力,走出去才能發現真實的世界。我喜歡有暖氣片的冬天,更喜歡落地窗可以曬太陽的浴缸。
詐馬宴
然而真正精彩的是這裡的詐馬宴。 詐馬,蒙語是指退掉毛的整畜,意思是把牛、羊家畜宰殺後,用熱水退毛,去掉內臟,烤制或煮制上席。 詐馬宴是蒙古族特有的慶典宴饗整牛席或整羊席。看到烤全羊了吧,這是必須噠。
詐馬宴始於元代。這一古樸的分食整牛整羊的民俗,由聖主諾顏秉政發展為奢華的宮廷宴。一度失傳, 現在是人們通過《蒙古食譜》、《蒙古風俗錄》等大量資料,並進行了試驗,恢復了烤全牛詐馬宴。
詐馬宴
赴宴者穿的只孫服每年都由工匠專制,皇帝頒賜,一日一換,顏色一致。菜品主要是羊,用酒很多。所以參加宴會時大家會統一換上黃色的服裝。中間是表演者所以作裝不同。
詐馬宴席間會有歌舞表演,每個間歇就會有蒙古族姑娘拿羚羊角杯敬酒。相當熱情,這酒也是貨真價實的白酒,喝過幾巡就不勝酒力了。
詐馬宴
詐馬宴食譜如點心:蒙古饊子、黃油酥、烏日莫、查干胡日達、醍醐、奶條、炒米、白油、黃油。手鮮:四鮮果(水蜜桃、冰糖李子、葡萄、小蘋果),故鄉情四素碟,故鄉情冷食拼盤,烤全羊,五畜湯,柳蒸羊等。我只想說一句,一定要吃得快不然等下一道菜來,這道就要被撤走了……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吃貨,你不僅要扛得住酒勁,還要下口迅猛,不然只能眼睜睜看著美食端來又端走,卻不留下一片肉。
Day3 鄂爾多斯 | 九城宮
九城宮
地理學得好的孩子都知道內蒙古跨度大,所以菜系除了蒙餐,還能吃到陝北菜。對於我一個南方人來說,這簡直是意外收穫。第一次看到窯洞,我一直以為是拍抗戰電視才有的。沒想到是真實存在的。
九城宮這個體驗很贊,進門就可以上炕,那叫一個暖和。有點佩服設計路線的小夥伴,太厲害了。
九城宮
各種我沒聽過的菜名:紅扒丸子、扒條肉、陝北洋芋擦擦、陝北燉羊肉……聽得我忍不住動筷。最深得我心的是黃米饃饃,簡直比donuts甜甜圈有過之而無不及。
Day4 響沙灣 | 蓮沙度假村
蓮沙度假村
你能想像這世上居然有不用磚、瓦、沙、石、水泥、鋼筋而建造的建築嗎?響沙灣的蓮沙度假村就是這樣的綠色建築。空中俯瞰它就是一朵盛開的蓮花,而且這裡是以佛教文化為主的讓人真正放鬆的地方。每天這裡的員工清晨都會誦經。
蓮沙度假村
坐在沙漠中間的這個透明玻璃餐廳用餐,我真心覺得此生足矣。世界那麼大,我只是渺小的一粒沙。但卻能不被風沙侵擾,盡享自助餐廳來自各地的美食,知足常樂。
但最妙的還是沙漠中騎行駱駝的體驗。我喜歡它們萌萌的大眼睛,步態優雅地行走於沙地。更愛我騎的那隻愛插隊的駱駝,它一直不甘人後往前鑽,太可愛了。沒想到電視里的畫面自己親身實踐是這樣奇妙的感覺。我想有機會夏天再來一次。
Day5 希拉穆仁草原 | 牧民家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民家
冬天的草原上草兒已經發黃了,大風吹來越發寒冷。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民趕著羊兒,這裡的蒙古包沒有哈素海的暖氣片,但因為牧民一家的熱情招待而溫暖。
都說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席間老阿媽輕輕哼唱就是空曠如草原遼闊的嗓音,婉轉而迷人。他們說的普通話不好,但簡單而淳樸的心我們看得到。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民家
這是我內蒙行拍攝最喜歡的照片,沒有之一。老阿媽六、七十歲了,頭上沒有一根白髮。她說不好意思大笑,因為沒牙不好看。但在招待我們的時候,露出最真切的笑容被我定格在相機里。我不知道我老了會是什麼樣子,但我想活成她這樣樂觀開朗簡單快樂。
Day5 呼和浩特 | 格日勒阿媽奶茶
格日勒阿媽奶茶
格日勒阿媽七道工序奶茶入選CCTV《天天飲食》欄目,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的七道工序。
泡:每天太陽出來前泡青磚茶;
熬:將茶葉熬開;
揚:將茶葉揚81次;
澄:將茶葉從茶汁中澄出;
炒:將小米用黃油炒至金黃;
兌:將茶葉炒米祖傳配方兌好;
燒:將奶茶燒開再加入黃油即可。
格日勒阿媽奶茶
在這裡可以吃到傳統蒙餐的獸肉,炒米,牛肉,羊肉,駝肉及牛羊駝乳,酥酪,酸奶,黃油,奶皮子,烏日莫,奶豆腐,磚茶奶茶等。個人最愛牛肉乾,特別有嚼勁有味道。
Day6 烏蘭察布 | 蒙亨
蒙亨
離開的最後一天,吃貨的動力讓我們天還沒亮就從呼市趕往烏蘭察布的蒙亨,只為品嘗遠近聞名的沙蔥包子。因為到中午就會售完,大老遠來一趟不試一下總覺得可惜。
蒙亨
蒙亨的口碑不用問,大清早一屋子排隊取餐的人就足以說明實力。早餐的豐富程度超出我們想像,更深得肉食族的我大愛。
在烏蘭察布市的荒漠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名叫沙蔥的植物。沙蔥其實也就是野蔥,它有蔥的形狀,有蔥的辛辣,還有家蔥所不具有的獨特的芳香。 凡是來到烏蘭察布草原的客人們,嘗過那用沙蔥、羊肉做餡的蒙古包子後,無不為其鮮香而稱好叫絕。
最後還要吃口卓資山丨熏雞
熏雞
從烏蘭察布回呼市的路上,會途徑卓資山。同行的吃貨早已做好功課進收費站就沖著不遠處的熏雞店鋪買買買了。
卓資山熏雞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傳統名食,製作加工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全國四大名雞之一。 以個大體肥、色澤紅潤、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而聞名於華北各省、長城內外。
推薦閱讀:
※內蒙阿拉善小吃--蒙古佳肴羊背子
※鳥瞰中國(66)——內蒙古(一)【51P】
※赤峰路上好風光【內蒙古之旅】
※西方史學界是否將成吉思汗和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劃為中國人還是劃為蒙古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