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之「理」
曉彥 近讀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著《家教與門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書中談及的「重建禮儀文化」問題值得關注。書中提出:當下許多人對禮儀規範無所適從,成為一個普遍問題。 作者認為,「禮」有個核心,叫做自謙而敬人。為了凸顯這種尊敬,往往要自謙。作者在香港工作過一段時間,他舉例說,香港學校給家長的通知書,不會出現你啊、我啊這樣的字眼,都是「貴家長」「敬啟」「奉告」這樣一套規範的話語體系。而在內地,由於禮儀失序,鬧的笑話真不少。比如有人在介紹家屬的時候,自稱「我夫人」。「夫人」是別人的敬稱,自我介紹應該是內人、內子。現在很多年輕人連親戚之間該怎麼稱呼都不知道了,近年,每逢春節,「親戚關係圖表」遍在網上熱傳——這著實令人感慨。這說明,且不說社會上的交往了,就連親友稱呼很多人都弄不明白了,可見重建禮儀文化之緊迫。 作者提出,在推廣禮儀文化時,要注意已經出現的兩個誤區:誤區之一,是拿西方的禮儀取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禮儀是一個民族最具表徵性的東西。我們識別一個民族,主要看禮。可是某名牌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辦的禮儀學校里,教學內容包括非洲禮儀、歐洲禮儀、阿拉伯禮儀……就是沒有中國禮儀!當下很多青年熱衷舉行外國式的婚禮、過洋節,對西洋禮儀只是作為民俗知識了解無可厚非,如果趨之若鶩,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會被淹沒。 誤區之二,是把禮儀教育的興奮點集中在操作層面,比如鞠躬要彎多少度,握手要停幾秒鐘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不可以講,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這個「禮」就成了沒有靈魂的形式主義。 那麼如何建立當代禮儀文化?作者提出可從傳統禮儀文化汲取營養。 人與自然如何相處,在中國文化里,便屬於禮的範疇。《禮記》里有一篇《月令》,記載了一年每個月的天象、物候以及當行之令等,其中有春天不得砍伐幼樹、不得捕捉懷孕的母獸、不得掏鳥窩等保護自然、保持生態平衡的規定。這些符合道德理性的規定,是用禮的形式向社會公布,要求全民執行的。 人與人如何相處,不同的社會身份,彼此如何稱呼,如何說話,如何表達尊重,如何安排席位等等,也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儀禮》一書中的《士相見禮》等篇記載了交往禮節。 人如何自處,人生如何度過,更是禮的重點之一。在人生的關鍵點上,寓教於禮,通過「人生禮儀」來進行人生教育,是中國禮儀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在男子年滿二十歲時,為之舉行成年禮,教育孩子從此負起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以禮儀文化為鮮明特徵的中華文明曾經傳播東亞各國,當地的文明進程也因此受到推動。時至今日,中華禮儀還根深蒂固地紮根在這些國家。彭林呼籲:「在今天中國經濟社會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情況下,是時候該好好清理一下我們的傳統禮儀——哪些在今天還能用,哪些應該做改進。」同時,像韓國、日本,包括華人非常多的馬來西亞,他們生活中還保留了哪些中華傳統禮儀,我們也可以做一個參照。彭林說:「盲目照搬古禮那一套也不科學,禮儀只有符合時代,順應潮流,獲得民眾認可,才有可能化為實實在在的風俗和日常行為規範」。
推薦閱讀:
※中餐禮儀
※稽顙·禮儀
※鯤的文件夾【交際禮儀】
※品紅酒禮儀
※西餐禮儀卡通圖解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