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別抱出紫塞――和親使者王昭君

《解讀女聊齋·帝王的女人系列之四》 琵琶別抱出紫塞――和親使者王昭君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這是新中國創建者之一的董必武,為王昭君題寫了一首七絕,此詩對歷史上的昭君作了總結性的評價,也對昭君的思想、見識、行動作了讚頌。從此,王昭君一抹滿臉的淚水和愁雲,以一個愉悅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表達了當代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的願望。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明妃,姓王,名嬙,字昭君。有資料說,說她名昭君,字嬙。我認為「昭君」應當是字。因為,中國有個講究,稱前輩人、前代人時稱字而不稱名,以示尊重。後世人們普遍稱她王昭君。有人也稱她「明妃」,是因她從漢宮遠嫁匈奴的單于呼韓耶,做正妻,號寧胡閼氏。單于乃匈奴族的君王,「閼氏」就是皇后,娘娘的位置。可能漢人不習慣稱「閼氏」這個音譯吧,又不想譯成皇后、娘娘來與漢宮廷的皇后、娘娘分庭抗禮,就降一格,稱王昭君為「妃」。晉時為避司馬昭的名諱,稱「昭君」為「明妃」,石崇作歌時稱為「王明君」。

先引一段資料:

據有關資料統計,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700餘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

如李白的《王昭君·其一》:「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王昭君·其二》:「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如杜甫的《詠懷古迹·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杜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寄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如:《明妃曲》認為王昭君出塞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另創新意,不落俗套:

一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含情慾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前後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後的悲苦之餘,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

也有的「青冢」墓碑上刻著:「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女聊齋》編者從《後漢書·匈奴列傳》、《西京雜記》、《妝樓記》、《女俠傳》上節選下幾段,介紹王昭君――匈奴單于的女人。

一、何其幸運,昭君遠嫁呼韓耶,不必老死宮中活守寡

封建社會,宮廷「選秀」詔下,民間亂作一團,除了別有用心的大官僚、為政治目的,有意地將自己的家的女兒或是養女、婢女送入宮中,在君主身邊安下眼線、以利自己的仕途或陰謀外,大部分官員和百姓,都不願意把自家女兒送入火坑。

一聽「選秀」信兒,美貌窈窕的適齡女子家,趕緊嫁女。沒訂婚的,就到大街上「抓壯丁」,一問家中無妻,便抓住不放,押入洞房,速成婚姻。還管什麼「愛不愛」,「 情不情」的,是個男人,就比選入宮中強!由此可知,選秀是多麼不得人心,不得女心!

皇帝是天下最有錢有勢的主兒,「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那個女子不想嫁到有錢有勢的婆家去,吃香的喝辣的?可偏偏都不願進宮!就是因為誰也不願進宮去守活寡、活守寡!你想呀,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若干宮女,哪就碰巧看到你、看中你、寵幸你?即使按名單輪大襟,也得好幾年輪一次吧!杜牧的《阿房宮賦》描述道:「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曹禺的話劇劇本《王昭君》中塑造的孫美人就是這樣一位白髮宮女,真正的「日日盼君不見君」,夜夜夢魂無處尋。望穿兩隻杏核眼,盼白一頭青絲雲!

話劇中的王昭君從孫美人等老宮女身上看到自己的未來,她不甘心老死漢宮:「難道這青森森的宮牆要我來陪伴?難道這蒼松、垂柳、望不斷的欄杆要我去看管?啊,這一天三遍鍾,夜半的宮漏,一點一滴,像扯不斷的絲那樣長。難道我必須在這裡等待,等待到地老天荒?難道一個女人就不能像大鵬似的,一飛就是九千里?難道王昭君、我,一生就和這後宮三千人一樣?見皇帝,我已經不再想。就是見了皇帝,又能怎麼樣?」她要趁匈奴單于向漢室求婚之機,自願求行,她要逃出這陰氣濃郁的牢籠、這女性的地獄!

這與《後漢書·匈奴列傳》的說法相同:是昭君自己「之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自願離開的。原因是,進宮三年沒有被皇帝臨幸。

她是個明白人,真正的「君」、「明妃」!她走了,給漢宮留下一片遺憾,給漢元帝留下一段悔青了的腸子!

  在這美女如雲的後宮,即使你被臨幸了,又當如何?各宮之間,勾心鬥角,爭風吃醋;不生兒子的地位上不去,生了兒子的也未必能成為太子的母后,說不定謀殺、陷阱一個接一個,「狸貓換太子」的悲劇不知將發生多少!   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她走了!雁叫凄凄,馬蹄碎碎!游牧在荒原大漠之上,休憩於穹廬之內。吃牛肉乾,喝馬奶酒,入異鄉,隨胡俗。成就了漢族與匈奴和親的一段佳話,贏得了匈奴世代人民的尊敬。如今蒙古草原上多處青冢――昭君墓,就是王昭君幸運出塞的不朽豐碑!

二、何其不幸!國色天香,一嫁再嫁;滿腹悲怨,知音何在?

漢族婦女講究「從一而終」。王昭君當初進宮,不論是姑姑引進,還是競聘上崗,不論是主觀上願意,還是形勢逼迫,客觀上,你是進宮了,進宮就意味著你是皇帝的候補女人了,當算嫁了一次。可惜,元帝不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而是萬紫千紅挑花眼,不識花王在近身,數年空曠美人怨,寧嫁胡人不守君。

那元帝身為大漢皇帝拉攏不住良才美女,致使人才外流,是漢朝的不幸;昭君寧可嫁給一個胡人,也不為那元帝守活寡,也是皇帝的悲哀!其實,主觀上,昭君並不願意出塞嫁胡人的!她不是積了幾年悲怨,一賭氣,一跺腳,才走上改嫁之路的么?她心裡能好受么?她不過為自己爭口氣,為女人爭一點自由,才作出這一決定的!這是她自己的不幸,也是對漢元帝的一次報復!到嘴的肥肉你沒看見,狼叼去了,你才聞著味兒!擁有時你沒珍惜,失去了才知後悔!這也是對封建王朝後宮制度的有力批判!幹嘛一個皇帝你選那麼多宮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成天憐香溫玉,不理朝政,也臨幸不過來三千粉黛呀!「宮中多怨女,民間有曠夫」,一個皇帝圈養著那麼多女人大奶、二奶、三奶,點點點……N奶,怨氣衝天,可民間還有很多男人找不到媳婦,這樣的社會合理么?

帶著不幸,帶著悲怨,昭君出塞了!改嫁了!真正的算是嫁人了!嫁給了匈奴的皇帝――單于,當上了真正的女人,當上了皇后,生下了兩個兒子。本來當算是幸運、幸福了!

但是,不幸又臨身。呼韓耶單于死了,呼韓耶前妻的兒子即位當上新單于,按照匈奴的風俗,新單于要娶後媽當妻子,昭君接受不了這次改嫁,要求歸漢――回娘家,可,漢成帝為了自己的統治,不顧昭君的意願,詔令她遵從胡人的習俗。於是,王昭君又改嫁給前窩的兒子,成為新單于的閼氏,又為新單于生兒子……啊呀!對於一個漢家婦女來說,難道不是又一個不幸么?她要是自願的,又不必「上書求歸」了。這次改嫁,可是強迫婚姻!是悲、是怨、是憤,只有王昭君自己知道!

後世嫁給皇帝爺倆的也有,如,武則天,如,楊玉環,那是幸運,是幸福。武則天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時,就與高宗李治有染了。太宗駕崩,李治玩花樣又把他小媽從寺廟裡娶回宮中,武小媽給他生了不少孩子。他倆屬於先有後嫁。而楊玉環呢,那是唐玄宗李隆基生生地從兒子壽王李瑁手中搶走的,楊玉環沒有說不願意,老公公娶兒媳婦,管什麼扒灰不扒灰,還因為有文人們捧臭腳,什麼「在天願為比翼鳥,在第願為連理枝……」,好噁心喲!而成為歷史上帝王愛情真摯的佳話,就是不說楊玉環跟著安祿山等人!玄宗也是個活王八!

王昭君和他們不一樣,嫁老單于是基於在漢宮幾年的「積悲怨」,再怎麼說,也是自願改嫁的!可嫁小單于,就是被逼無奈的了!又一不幸了!

有昭君的《怨詞》為證: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看來,四大美女都是多夫命!哈哈哈!

三、賄賂是權力的副產品。有權就有賄,以致現代人調侃道:「有權不使,過期作廢!」

王昭君的悲劇的製造者――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為昭君不肯送禮,就醜化王昭君,蒙蔽聖聰,使昭君不得見帝,使元帝把自己庫存美女,拱手相送。你說氣人不氣人,不殺不足以平帝恨呀!

毛延壽等宮廷畫師受賄作弊案件隨著昭君在朝廷上亮相而暴露,被殺於鬧市,查抄他們的家財,哪個都有巨萬,非法收入!

原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不是吳三桂首創,這漢元帝也怒過!光天化日之下,在皇帝眼皮底下搞行賄受賄,那麼宮外還了得呀!太腐敗了!這些該死的畫師,查一查組織部門是誰引進的無德人才,一查到底!誰的親戚也不行,誰走後門也不行!

那麼只是畫師腐敗么?他們不過是些畫師而已!不過只有那麼一點點權利罷了!那麼,別人呢,別的官員呢?是不是都「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呀?

教訓:

1、皇帝及大小官員,必須深入基層,與基層群眾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掌握第一手材料,才不會被屬下蒙蔽,才不會給屬下以索賄的機會。哪能躺在美女堆里,邊喝美酒邊聽報喜不報憂的報告呢?如果皇帝能經常到後宮走一走,轉一轉,瞧一瞧,看一看;或者召開一次漢宮婦女大會、裸體舞會、歌詠比賽、漢宮小姐選拔賽等活動;或者到各宮微服一下,王昭君等美人還會人才外流么?那位皇帝說了,你說得好聽,那麼多人,我轉的過來么?你不會「減宮精女」么?

2、皇帝如果不能凡事親臨,但身邊如多有幾個忠臣,廣開言路,輿論自由。老百姓可以直接與皇帝對話,沒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機恐懼感,那麼,忠心愛國的就多了!獻計獻策的就多了!研究國家大事,腳踏實地的官員就多了!

庸君手下多奸佞,昏君朝內少忠良。

如果某些君主官員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認真治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虛報產量,誇大政績,搜刮民脂民膏,索賄受賄,或者以改製為名,將國家及集體財產攫為己有,中飽私囊,先肥起來,建立自己的股份公司,變國企為私企,……然後研究好上級領導的脾氣秉性,起居規律、業餘愛好、缺點弱點……後,以便投其所好,討取歡心,再上新台階。在自己的二畝六分地上,繼續操作…… 我好容易買的官呀!我容易么?我不撈回來行么?我要當官為的是什麼呀!

試想一下,這樣的君主和官員能留住優秀人才么?忠臣良將不是被殺撤職,便是隱居不仕,或是離鄉走國……;留下的,英雄「無用武之地」,狗蛋,占著茅房拉不出屎來!趨炎附勢者蒼蠅竟血,阿諛奉承者狗屁熏天,……

試想一下,一旦國家有事,邊疆告急,誰來出計獻策?誰來出錢振災?誰能帶兵打仗?誰來保國安民?

3、行賄受賄,古來有之,你們當皇上的,站得高,看得遠,應該知道,怎麼能姑息養奸,養虎為患呢?你的吏部呢,怎麼考察官員的?怕是腐敗從吏部開始的吧!當觸及你皇帝自身利益時,你才知要殺要砍了!當你的寶座不穩時,你才知道大勢所趨了?晚了!

美人是走了!教訓你該記得吧!把腐敗消滅在萌芽之中!

有權就有賄,賄行有權者。你怎麼辦吧?沒有給普通百姓行賄的!除非給腐敗者掘墳墓、抬棺材時,才想的起賄賂老百姓――給工錢!

(2008.5.18)


推薦閱讀:

特別想學一個古風民樂,很喜歡古風文化。比較中意的是古箏和琵琶,求分析?
盤點名曲春江花月夜的前世今生
有哪些適合初學者的琵琶教程值得推薦?
琵琶學一年能達到什麼程度?

TAG:王昭君 | 琵琶 | 和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