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戒邪淫
參禪戒邪淫
古德曾雲,人最難戒者莫過於邪淫。當今之世淫風盛行,世風日下,古人之淳樸民風不再,社會中誘發邪淫的外緣處處皆是,對每個人的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染緣現前時候不易把握自己導致犯下邪淫。由於邪淫對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造成我們婚姻不幸,命運坎坷,所以戒邪淫關係到每個人的幸福與安康,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生命課題。本文試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禪與禪宗的角度,來和大家共同談討如何有效地戒邪淫。 【何 謂 邪 淫】 戒邪淫之前,先搞清楚什麼是邪淫。何謂邪淫?邪淫包括身淫、語淫、意淫三類。(一)身淫。包括自淫與淫他二種。自淫即手淫自瀆。淫他,婚姻之外的與異性的兩性關係。如:未婚同居、未婚性行為、婚外戀、包二奶、一夜情、同性戀等等。夫妻行周公之禮不算邪淫,可是即便是合法夫妻若非時、非處、非肢行淫也是犯邪淫。(二)語淫。談論淫穢內容的話題,黃色笑話等。(三)意淫。即心中起淫念。邪淫不一定身體做了才算犯,若見美色起心私之,既算犯邪淫。因此在所有邪淫當中,意淫是大多數人最易犯,也最易常常犯的。所有一切邪淫行為的產生皆起源於意淫,若心不淫,一切邪淫行為安得而生?戒意淫是戒邪淫之根本。因此就如何戒意淫與大家重點探討一下。 【為何不能止住淫念】 要戒意淫,不妨先對淫念生起的實相做一番分析。這個問題可參考《楞嚴經》卷六,文殊菩薩對二十五圓通說的偈子: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覺海性澄圓」,是由形而上的本體,說到我們現在的人生,一切眾生覺海的本性,本來清凈圓明,這是不二法門。可是怎麼找到覺海呢?「圓澄覺無妙」,倒過來,先要把功夫做到圓滿、清凈,然後悟到了這個本來覺性,原是元明玄妙的。 如何達到「圓澄」境界呢?一切妄念來不要管它,等於大人看小孩一樣,不理它,待小孩跑累了,就休息了。可是做不到,你越看住(關注)妄念,妄念越來,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元明照生所」的緣故。 我們這個元明的功能,有照的力量,照到一切妄念(淫念),但照久了以後,它也變成妄念(淫念)了。這是陽極陰生的道理。這個電力太強了,照得很厲害,功能用完了以後,什麼都看不見了。有照有用,妄念就如此產生了。所以「元明照生所」,看住那個,就是「照」。「照生所」,就是能照的本身,生出妄念(淫念)來。等妄念(淫念)起來了,所立,就「照性亡」了。大的妄念(淫念)一起,形成以後,那個能照的就給蓋住了,反過來蓋住了本覺。 有人認為,淫念一起,不必管它,等於大人看小孩一樣,等小孩跑累了,就休息了,淫念就熄滅了。道理上很對,可時我們能不能做到呢?事實上我們做不到,你越看住淫念,淫念越來。因為「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你看住了淫念本身。 【禪宗心印與痛苦翻身】 既然戒淫,那麼最上乘的淫念對治法方法是什麼呢?是觀照念頭法,也叫觀心法門。用十六個字概括:「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十六個字實際上是禪宗心印。 怎麼理解呢?「知幻即離」當發覺自己心中起了淫念,就在發覺的那一剎那,淫念自己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不做方便」不用你去除淫念,不用任何其它方法,因為其它方法也是多加的方便。「離幻即覺」淫念跑了,心就清凈了。「亦無漸次」這中間沒有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直接一步到位。 「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十六字綱宗的精華只有四個字——「知幻即離」。剩下的「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十二個字統統是在給「知幻即離」做註解。 在戒意淫的實踐中,我確實感覺到「知幻即離」是最上乘的淫念對治法,並非是空洞的理論說教。在有些時候,當我心中起了淫念,一開始也沒有馬上就將淫念斬斷,等起了好幾個淫念後,我才忽然起了一念:「呀,我怎麼起了淫念?」就在「呀,我怎麼起了淫念?」這一念生起來的那一剎那,淫念當下自動就消失了、就頓斷了,根本不必再去除淫念。當然有時雖然生起了覺照的念頭,由於淫念過於強大,雖知幻卻不得即刻離,我不得不如臨大敵般雙拳緊握、緊咬牙關、全身用力配合內心強烈的念頭:斷!斷!斷!強大的淫念也就當下斷除了。 事實上,我們再進一步深入分析「知幻即離」。很多人戒意淫失敗的原因,無非是做不到念起不隨,淫念一起,自己的心住在淫念上,跟著淫念跑。要成功戒意淫就必須將心從淫念迴轉到正念上,一般的說法是轉換念頭,不過有個更加生動、具體、明了的說法是——翻身!把自己的「身」從淫念上翻過來,翻到正念上。 戒意淫,歸根到底就是一個「翻身」的過程。「身」翻過來了就成功了,翻不過來就失敗。可是說起來容易,真正在戒意淫的時候,「翻身」就不那麼容易做到了。箇中原因可用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諾思提出的「路徑依賴」原理加以解釋:「人,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是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當淫念一起,如果選擇了淫念,那就一路胡思亂想下去了,就會對這種路徑產生了依賴,心裡不願意輕易變革——翻身!何況意淫是多麼符合我們無始劫以來形成的淫慾習氣,簡直太符合內心的需要了,想「翻身」不容易啊。「翻身」的過程就是一個天理與人慾的鬥爭過程,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感性上渴望意淫,理性上卻要斷意淫,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心兵」。雖不見真實的刀光劍影,可刀光劍影在內心已經剎那、剎那間交戰了無數回合了。 自己的覺念是主人,淫念是客人。戒意淫就是做的了淫念的主,而不是被淫念做主。 【前行、正行與後行】 戒邪淫有四忌與四種結果。先談四忌。 一忌:不畏邪淫果報。戒邪淫最重要的是先要樹立畏懼邪淫惡報的因果觀念,一個字:要「怕」---怕邪淫因果報應。想想邪淫導致我們婚姻不幸、前途黯淡、身心受損、被人誹謗,乃至命終墮入地獄的惡報,想想片刻的邪淫快樂換來的卻是長劫痛苦與不幸,這值得嗎?只有內心真的怕了才會不犯。 可是,如果自己不怕怎麼辦?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寫道:「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的對之凝神思索,它們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與敬畏:我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康德的這段話很好的回答了如何使自己怕的問題。經常持久地看《壽康寶鑒》、《安士全書——慾海回狂》等戒淫善書,經常持久地思維其中道理與邪淫惡報的事例,自然會對邪淫惡報產生恐懼。心理上恐懼了,戒邪淫的行動才會落實到生活中,面對女色的考驗才會不動心,才有可能做到坐懷不亂。「畏懼邪淫果報」對戒邪淫來說是最重要、最關鍵、最無上的秘訣,是成功戒邪淫的大根大本,失去了這個根本,再好的戒邪淫方法都會失去效果,這是過來人的經驗談,絕非空談大道理。 二忌:不避淫慾聲色。如能避開一切淫慾色情的書籍、影視及桑拿按摩等淫地、淫色、淫聲,戒邪淫差不多成功了99%。不避淫慾聲色還能成功戒邪淫,絕對沒有這個道理。 三忌:挑戰自己定力。有些戒淫成功者由於自覺定力增長了,想以淫慾聲色來試一試自己的定力,結果沒有不失敗的。面對淫慾聲色,我們的心理防線是十分脆弱的,色情的內容會輕而易舉的攻破我們的防線。挑戰自己定力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四忌:色境當斷不斷。心中起了淫念或面對淫穢畫面、鏡頭及女色誘惑時,當時明知要遠離卻心中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看還是不看?就因為這一念猶豫導致戒邪淫失敗。猶豫說明心中仍然貪戀,貪戀自然難以抵制誘惑。 在與淫念的鬥爭中,無外乎四種戒意淫結果。 第一種結果:非常成功型。當淫念一起,當下就將念頭迅速翻到正念上,淫念當下消失。能在前三個淫念之內迅速將淫念切斷,由於自己的心還沒有開始享受淫慾之樂,內心也不會有痛苦的感覺,可以說非常成功。 第二種結果:難能可貴型。淫念已經起了好幾個,自己的心也開始享受淫念的有毒快樂了,這時忽然猛醒過來,用盡全力將念頭從淫念上翻到正念上,最後戒淫成功。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因為自己的心已經受淫念影響,被淫樂所轉,要把這種淫慾之樂強行拿開、斷掉,戒起來比第一種結果自然難得多,也痛苦得多。雖然功夫差了一些,但能做到懸崖勒馬,也相當不錯了,因此說難能可貴。 第三種結果:雖贏實輸型。心中淫念已經起了很長時間了,淫念的有毒快樂也享受的差不多了,淫癮也爽夠了,才想到要斬斷淫念,最後將淫念治服了,也沒有導致淫習的爆發。看起來好像是成功了,實際是徹底的失敗,所以說雖贏實輸。 第四種結果:徹底失敗型。心中淫念已經起了很長時間了,淫念的有毒快樂也享受了,最後不能自制,導致淫習爆發,當然是徹底失敗。 如果把四忌稱為戒邪淫的前行,四種結果稱為戒邪淫的正行,那麼戒邪淫的後行就是:每次淫念產生後,無論最後戒的是否成功,不能戒完就完了,要立即在內心深刻地進行懺悔!懺悔自己起了如此邪惡的念頭。而這一點是很多戒淫者所忽略的。懺悔對於戒邪淫實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參話頭與如何觀心】 現在我們來研究禪宗參話頭開悟,以及古代及近代禪師開悟用功的例子,以期對我們戒邪淫有所啟發與借鑒。 禪宗初傳入中國直至禪宗六祖時期,人心純樸,參禪單刀直入,直指人心,見性開悟。到唐宋時期,人的慧根漸頓,禪宗採取參話頭的方式,開悟見道。參話頭也叫做看話頭。何謂話頭?話就是說話,頭是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就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落空叫做不滅。一念迴光返照「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話頭就是念頭,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比如你自己念「阿彌陀佛」,看這一念是從何出起來的,就是看話頭。 我們來研究一下雪岩欽禪師公案。雪岩欽的名字,在續指月錄上是仰山欽。雪岩、仰山都是廟子的名字。「師普說雲,山僧五歲出家,在上人侍下(上人指師父),聽與賓客交談,便知有遮(這)事,(指禪宗開悟,明心見性之事)便信得及。便學坐禪。一生愚鈍,吃盡萬千辛苦,十六歲為僧。」受戒以後才正式為僧。受戒是指受了比丘戒。「十八歲行腳,銳志要出來究明此事,在雙林鐵橛遠和尚會下,打十方(嚴格的打七),從朝至暮,只在僧堂中(一天到晚,只有打坐、行香),不出戶庭,縱入眾寮至後架(即廁所),袖手當胸,徐來徐往,更不左右顧(隨時都守戒),目前所視,不過三尺,洞下尊宿(曹洞宗下面的老前輩),要教人看狗子無佛性話(元朝當時的曹洞宗)只於雜識雜念起時,向鼻尖上輕輕舉一個無字,才見念息,又卻一時放下著,只么默默而坐,待他純熟,久久自契」曹洞宗到了元朝時候,參這個話頭為法門。「洞下門戶功夫綿密困人,動是十年、二十年不得到手,所以難於嗣續。」曹洞宗就是這樣做的,門下功夫綿綿密密,只要有妄念來,用話頭給他一裹,裹到沒有話頭時,一下放下,空的境界,一定就定很久。學曹洞宗的人往往十年、二十年,一點影子都沒有,功夫是有,但沒有開悟,所以後來曹洞宗的法門就斷了,真的懂曹洞修法的人很少。「我當時忽於念頭起處,打一個返觀,於返觀處遮(這)一念子,當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動不搖。」(這段文字大家要好好留心揣摩、體會,這就是禪宗般若正觀觀心的路子,既是禪宗心印,也是觀照念頭法,對我們戒意淫有很好的借鑒作用。)雪岩欽當時用功的方法是,念頭一起,馬上迴轉來找念頭,一返觀,當下這一念就空了,沒有念頭了,心境中清清楚楚,乾乾淨淨,一點雜念也不動,也不搖。「坐一日只如彈指頃,都不聞鐘鼓之聲,過了午齋放參,都不知得。」以前的人都是這樣用功,現在人難了。「長老聞我坐得好,下僧堂來看,曾在法座上讚揚。」 近代天台宗倓虛大師的的坐禪體會:「最初做的時候,妄念直起,如同海里的波浪一樣,前浪逐後浪,後浪逐前浪的不斷,抑制也抑制不住,心裡很著急。後來我不抑制它反用觀照力來觀它,觀看妄念究竟從何處起,這樣一觀,妄念就沒有了。沒了再起,起了再觀,時間長了,妄念就不起了,心理也很恬靜自然了。」 我們常常講觀心,可是心怎麼觀?很多人並不清楚。禪宗看話頭的方法與禪師參禪做功夫的境界,就是對觀心的回答。我們不妨借鑒到戒意淫上來:當淫念一起時,你不要看住淫念,你越看淫念,淫念動得越厲害,根本止不住。當淫念一起時,迅速反觀淫念的起處,起來之處,淫念之前頭,看這一淫念究竟從什麼地方起來的,如此一觀,淫念當下冰釋。禪宗觀心對治淫念,觀的不是淫念,而是觀淫念之前頭。 【守心如守城 對境如臨陣】 禪宗宗旨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講究開悟、明心見性,直接頓悟我人本有之清凈本性,見到自己本來面目,講究當下既是的頓悟,而非漸修。 上根利器的人,可以直探根源,直接透入問題的根本而開悟,如賊入空室之中,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毫無障礙,事與理都解決了,都不成問題。話雖如此說,到底也要出一身冷汗,到底要經過一番奮鬥流汗才可明見本性。 禪雖講頓悟,然而頓悟不離漸修。如何漸修呢?欲使本性顯現,「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慾之物(各種邪惡念),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心性),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覺照自己起心動念)。「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然而我們在生活中一不留神就產生各種邪念)。我們的心很容易為外界淫色所動,所以「守心如守城,對鏡如臨陣」,不可絲毫大意。「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不好的念頭一起,應立刻毫不留情的剷除。 若能從覺照自己起心動念處的淫念入手,進一步擴充到覺照一切非理情想、邪思惡念,一一加以掃除,日久功深,漸漸直趨「慧風掃蕩障雲消,心月孤圓郎中天」之境。 【結 語】 古人云:順為賤,逆為貴。是指順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難。意淫是順淫念之流而下,離本逐妄,是賤。戒淫是逆淫念之流而上,離妄返本,是貴。願大家為貴不為賤。
推薦閱讀:
※去除淫慾的一些方法
※犯邪淫報三代
※明白邪淫是大業障,是無量苦海,才能戒除!
※邪淫是大痛苦
TAG:邪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