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的「難民國家」許國:70年間舉國遷徙6次
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封許之命》是一篇記載周初封建許國的文獻。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先生根據文件中用謚號稱周文、武二王,判斷許國始封在周成王之世。鄭、許世仇,許靈公南遷於楚古史渺茫,西周時期許國的歷史僅有以上片段式的記載。到了春秋時期,鄭國經過鄭武公、鄭莊公的長期經營實力大增,甚至可與周王室抗衡,鄭國眼皮底下的許國也就成了鄭莊公時常挂念的一塊肥肉。於是鄭莊公聯合齊、魯兩國伐許,許庄公逃奔衛國,許國淪為鄭國附庸,這成為鄭許兩國結為世仇的開始。鄭莊公死後,諸子爭位,鄭國陷入長達二十餘年的內亂。齊楚晉三大國相繼崛起並進軍中原,打擊了鄭國,這在客觀上緩解了許國的壓力。許國得以復國,並在鄭國的卧榻之側苟且了百餘年。到了春秋中葉許靈公(公元前591—前547年在位)即位前後,鄭許關係再次緊張起來。因為許國依仗楚國而不侍奉鄭國,而楚國在「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去世後(公元前591年)便國勢減弱,鄭國遂在公元前588年派兵伐許。此後鄭國連年無休地攻擊許國:公元前587年「鄭公孫申帥師疆許田」,被許國打敗;緊接著,鄭悼公再次伐許,攻取許國的「鉏任、泠敦之田」。公元前586年,鄭許兩國國君到楚國打官司,結果鄭人失敗。到了公元前583年,鄭國會同晉國征伐蔡、沈二國,順路偷襲許國而「大獲」;次年,鄭又圍許。公元前577年,鄭子罕伐許失敗,惱羞成怒的鄭成公親臨前線,鄭軍攻入許都外城,最終許國被迫割地予鄭。許靈公自即位以來,因為外患不斷,本就是蕞爾小國的許國疲於奔命,國土日益縮小,實力大不如前。於是,許靈公不得不請求遷到楚國境內,尋求庇護。楚國則派了公子申,在公元前576年將許國遷徙到了楚國方城外重鎮葉地(在今河南葉縣舊縣鄉),舊許之地遂為鄭國據有。許靈公遷葉,是許國的第一次遷徙。這次遷徙只是暫時避開了鄭國的淫威和攻擊,但只要各國之間還在爭奪霸權,這個小國的屈辱無奈就不會結束。遷葉次年,晉楚間爆發了鄢陵之戰,楚國戰敗,晉國獲得了在中原的優勢地位。公元前570年,晉、魯、陳等國召開雞澤之盟,許靈公因親附楚國而不參加會盟,這使得晉國大為惱火,派兵伐許。並且,鄭國在佔有許國故地後,步步進逼,仍然威脅著已經遷到葉地的許國。公元前557年,許靈公打算脫離楚國,遷徙到在晉楚爭霸中佔了上風的晉國,這得到中原一些國家的支持,卻遭到了許國國內諸大夫的強烈反對,最後遷晉未果。此年,晉國便聯合諸侯發動湛阪之戰,大敗許、楚而還。同時,鄭對許仍侵擾不斷。公元前547年,年邁的許靈公前往楚都,屢次請求楚王伐鄭無果後,撂下一句話——「師不出,孤不歸矣」(楚國不出兵,寡人就不回去了),這一年許靈公竟然客死楚都。楚王認為再不出兵伐鄭,就會失去盟國的信任與支持,這才發兵攻打鄭國。
河南葉縣舊縣四號春秋墓(許靈公墓)寄人籬下,許悼公四遷許都許靈公在位長達44年,無論居許還是居葉,外患頻仍,可謂生於憂患,死於憂患。他死後,其子許悼公(前546—前523年在位)繼位為君。許悼公在位23年,寄居於楚地,仰楚人之鼻息,其間不斷被楚國擺布,先是從葉遷到夷,再遷到荊,又遷回葉,最後被遷到析,真可謂顛沛流離,失魂落魄!其經歷相比於其父許靈公,有過之而無不及。公元前533年,楚國派公子棄疾把許國遷到夷地,也就是城父,在今安徽亳州的城父故城。從今天河南葉縣到安徽亳州有數百公里,以當時的交通工具和道路來說,可謂相距遙遙。夷地遠離許國故土,恐怕這次遷徙並不是出於許人自願。並且夷地與宋國鄰近,是楚國與中原國家交鋒的前線地區,許國也不會傻到主動遷往火藥桶。此次遷徙實際上是在楚國的操縱下完成的。遷許到夷只是楚國滅掉陳國(公元前534年)之後北方戰略的一部分,楚國對夷、陳、許等地居民進行了遷徙對調,並將土田重新劃割。這些舉動是有深意的:將土著居民遷徙它處,削弱了他們的勢力;對土田重新分割,有利於打破原有的地域意識,便於楚國分別控制,進而為其經營中原服務。這是許悼公即位以來的第一次遷徙,許國歷史上的第二次遷徙。楚遷許於夷的第三年,窮兵黷武的楚靈王攻滅了方城外的最後一個敵國——蔡國,於是把淮水以北的附庸國,如許、胡、沈、道、房、申等遷徙到「荊」,就是今天湖北省西部的荊山。滅蔡後,楚國在方城之外已無敵手,無需這些小國在此鎮守,所以將包括許國在內的諸小國從方城外的淮北地區遷出。荊山是楚人先祖熊繹開創楚國基業的基地,距離楚郢都不遠,楚將許等小國遷於此地可能是為了便於對其進行監視。此為許國第三次遷徙。第四次遷徙,是因為楚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公元前530年,楚靈王征伐徐國期間住在乾溪,樂而不返。次年,楚靈王的弟弟子比、子皙和棄疾合夥造反,攻下楚都郢,楚靈王眾叛親離並自縊而死,棄疾即位為楚王,即楚平王。由於此前楚靈王在國際上樹敵太多,楚平王為穩固統治而改弦更張:他分封陳蔡兩國王室後代,使被楚靈王滅掉的陳國、蔡國復國;同時,將被楚靈王從故土遷徙出的小國都遷回到原來的居住地。許國作為小國之一,也在遷徙之列,這樣許國就因為楚國國內政治環境的變化,被遷回葉地。但好景不長,許國遷回葉地的第五年(即公元前524年),又被楚國遷徙到析地。析地又名白羽,在河南省西南部的西峽縣境內。許國這次遷徙仍然是受楚國擺布,楚平王希望以析地北面的伏牛山阻隔許國與鄭、晉的聯繫。這次舉國遷徙,只是緣於楚國左尹王子勝對楚王的一次諫言——他對楚王說,許國所居葉地屬於楚地,而許對鄭國無禮、和鄭互為仇敵,如果鄭國討伐許國,再拉上和鄭關係很好的晉國一起,楚國肯定吃不消,會喪失大片國土。況且,許國在政治上對楚國並不完全專一,有可能會倒向晉國。楚平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派王子勝把許國內遷到了析地。
許公買(即許悼公)簠
許公買(即許悼公)簠銘文拓片撲朔迷離,許國遷於容城許本就是小國,經過許悼公時期的四次折騰,元氣消耗得差不多了。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倒霉的事就是讓許國給遇上了:許國遷析的第二年(公元前523年)夏天,許悼公患上瘧疾,他的兒子太子止進獻湯藥,許悼公喝後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太子止害怕,就逃亡到晉國。許悼公到底是否死於太子止的謀殺?這一問題爭論了二千多年,至今仍無定論。悲哀的許悼公真是死不瞑目!故事還沒結束,以上只說了許國的前五次遷徙,還有第六次:許遷析地十餘年後的公元前506年,《春秋》記載「許遷於容城」。史書的記載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卻留下一系列疑問:許國自析遷往容城的原因是什麼?過程是怎樣的?當時的許國國君是誰?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有一篇珍貴史書《系年》,記載楚昭王即位(公元前515年)以後,許人發生叛亂,許國國君許公佗被迫出逃到晉國,晉國憐憫他,在汝水之陽築城,並讓許公佗住在容城。容城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東南,其東邊不遠就是葉地。《系年》的這些記載雖然沒有明確紀年,但對研究許遷容城仍有重大史料價值。據歷史學者研究,許國這次遷徙的過程比以往更複雜。先是許人叛亂,許國的國君從楚國逃到晉國,晉國把許國國君安排到抗擊楚國的前沿——容城居住,過了幾年,留在析地的許國最終全部遷徙到容城。許國的這次遷徙涉及到當時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晉、吳關係親密,兩國又糾集了不少中原的二三流國家,威脅楚國,使其處於被動挨打地位。這次遷徙也與楚國內政腐敗有關,當時楚王還是個小孩,大權操縱在令尹(相當於後世的宰相)手中,令尹蓄貨弄馬,搞得楚國上下烏煙瘴氣,歸附楚國的一些小國多有離心傾向。許國遷徙到容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504年,鄭國派兵滅了許國,並將許男斯(名字叫斯的許國國君)俘虜到鄭國。許男斯是否就是許公佗?將析地許國遷往容城的國君是許公佗,還是許男斯,還是另有其人?這可能永遠是一個謎了。
清華簡《系年》第18章(部分)以上就是許國的六次遷徙:許→葉→夷(城父)→荊→葉→析(白羽)→容城。可以看出,從公元前576年到公元前506年的70年間,許國平均不到12年就遷徙一次,特別是許悼公時期,他在位23年,平均5年多就遷徙一次,這在春秋列國的歷史上極其罕見。許國每次遷徙的具體原因很不相同,但多次遷徙卻有基本原因:一是地緣因素。許國地處號稱四戰之地的中原,是齊、晉、楚等大國逐鹿之地,同時又與中等國家鄭國毗鄰,鄭國一直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二是實力對比。現在有句話叫「弱國無外交」,像許國這樣既弱又小又寄人籬下的彈丸國家,哪裡有外交可言!晉楚屬於春秋五霸,鄭國也曾經小霸一時,許國夾處其間,別說「外交」,連生存都成問題。三是國際形勢及楚國國內的政治狀況。許靈公遷葉後,許國寄居於楚地北境,成為楚國經營中原的一顆棋子。地處鬥爭前沿的許國,其命運不可避免地被國際形勢及楚國國內的政治狀況所左右。許國的不斷遷徙以至消亡,實際上是春秋時期眾多小國悲催命運的典型縮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