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行菩提道
06-02
(2016-02-25 14:24:51)吳時干同修及其他同修要我寫寫發菩提心稿件,我說:演培法師有「勸發菩提心文講記」可學。所謂發菩提心是為利他而欲求成佛的心。《現觀莊嚴論》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為利眾生願成佛即菩提心,有此心者,即為菩薩。不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切大乘的功德無從生起。《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彌勒菩薩讚歎菩提心的頌文極為詳盡,《華嚴十地品》所說從初地至十地於地地中皆以大悲先慧為主至方便為究竟。阿彌陀佛發48大願就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又:「發菩提心,堅固不退……」又:「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又:「發菩提行,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以清凈心,修菩薩行」。《凈土五經一論》都教導我們要「皆發信心,發菩提心」,《觀無量壽量》曰:「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這是修行福。一、認識發菩提心學佛的出發點是明了人生的真義,開始學菩薩行,乃至於行菩薩行。「菩薩」,中譯義為覺有情,意思是在自己覺悟的同時,也幫助其他眾生覺悟。這就是「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凡是行菩薩行的人都是菩薩。因為行菩薩道需要完全將身心安住於菩提心中。什麼是真正的菩薩行呢?真正的菩薩行是在明了人生真義以後才會有的。什麼是人生的真義呢?我們以佛法中的緣起法去觀察思維,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資具,均是由社會廣大人群,士、農、工、商所供給,生命財產有政府、軍隊、法律所保障。明白了這種相依相成的緣起道理,就能對人生起同情心,以我們無限延續的生命來說,過去無量生死中,我們也有父母眷屬,眼前現生的父母,我們要報恩,過去的父母兄妹我們也要報恩。所以佛經上說:「一切男子為我父,一切女子為我母。」我們的慈悲心,要擴大到一切眾生。真正的慈悲是冤親平等。明白了這些之後,我們再看看真正行菩薩行的法性身菩薩所做的願行,也就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菩薩行。如普賢菩薩所行的願和文殊菩薩所行的願以及觀音、地藏菩薩之大慈悲大深重願行,都是無上菩提願行,以地藏菩薩而言,他的願行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更是體現在「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古人說:「助人乃快樂之本」,而菩薩正是以這種助人為法樂的。菩提心是以慈悲利益眾生為目的的。《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專以解脫自己,那不是佛法的本懷,不是菩薩行,實在是外道邪知邪見的人。自利者,是指專修佛法先以自己的解脫為主(主要煩惱的斷伏),然後在明了緣起法性以後,生出大慈悲心,繼而發起無上菩提心,去專一於利益他人為主的修行——行菩薩道。利益他人,就是積聚功德資財,等到功德圓滿時,就可趨於菩提正覺。在利益他人的同時,可以在不斷的行菩薩道中斷除煩惱,所謂「惡人皆為善知識」就是指行菩薩道中的境界,無有惡人作梗,則不能成就菩薩的六度萬行。中國四大菩薩分別表證菩薩的本懷:大悲(觀音)、大願(地藏)、大智(文殊)、大行(普賢),所以說,菩提心是菩薩道的原動力。也只有行菩薩道,才是學佛真正的目的,對於成不成佛,不要去管他,有因必有果。彌勒菩薩曾說過:要不修而修,不證而證。《涅磐經》說:「一闡提亦可成佛。」在《勸發菩提心文》中,省庵大師就如何發菩提心為我們提出了10種因緣。這10種因緣分別是:念佛重恩故、念父母恩故、念師長恩故、念施主恩故、念眾生恩故、念生死恩故、尊重己靈故、懺悔業障故、求生凈土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按彌勒《現觀莊嚴論》說:「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共二十二種。」此等比喻之意義,按次第而言,能海上師《現觀莊嚴論解》講:「欲樂、意樂、殊勝、加行、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進度、靜慮度、智慧度、方便度、願度、力度、智度、神通、福慧二資、隨菩提分法、大悲與勝觀、總持與辯才、正法喜宴、同行之道、具足法身。」對此二十二種發心,阿門黎智稱認為前三種發心為願菩提心,後十九種為行菩提心。從次第來分:願菩提心即是依靠第六意識的善心希求菩提之心愿。行菩提心是指以所發菩提大願,付諸實踐,廣修菩薩六度萬行。勝義菩提心,謂初地以上通達性空,發菩提心依般若空性原理,破除身見,證人無我、法無我空慧,與從中觀正見得證者相同,這裡就顯乘而言。三摩地菩提心則為密乘瑜伽部所獨有,即修五相成身觀。這種經過五個階段的觀想達到成佛的修法使抽象的菩提心理論成為具體的證量。這五個階段是:(1)通達菩提心;(2)修菩提心;(3)成金剛心;(4)證金剛身;(5)佛身圓滿。西藏的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將佛法修學的要領歸納為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名「三主要道」。為了個人解脫,菩提心為生起的基礎。從菩提心的發起到成就,必須通過空性見的指導。禪宗和凈宗的修行人,充滿濃厚的出世色彩。修禪是了脫生死,念佛一心往生西方,也是了脫生死,皆是以個人解脫為主要目的。如果僅僅為了個人解脫而修行,顯然不是大乘的發心。二、大小乘區別發了菩提心,就等於播下了行菩薩道的種子,而行菩薩道又是成佛的種子。《妙法蓮華經》說:舍利弗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發菩提心,只是因為沒有智慧,不了知人生真義,不了知緣起法,不了解法性(也就是沒有證羅漢果的原因),所發的菩提心不會相續不斷,只是間斷性的,並且是念退轉的。同時因為沒有智慧,在學菩薩行中不明辨是非曲直,在受到挫折時,菩提心便退失了。而在修學過程中,得了智慧,又經無上覺者——佛陀的指點,所以就會回小向大,發起菩提心了。經中說過:發過菩提心的眾生,即使時久遺忘而誤入歧途,造作種種罪業,墮惡道中,也會比其他受罪苦者好得多。第一,他所感的痛苦較輕;第二,他的受報時間短,易於出離苦道。菩提心如同金剛石一般,完整的固然昂貴,破碎的依舊值錢,所以學佛者一定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一切大乘的功德都無從生起。菩提心有深淺的不同,大體分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行——世俗菩提心——學菩薩行——有漏心行勝義菩提心——行菩薩道——無漏有了願菩提心,還要進一步去實踐行證,這行法的第一步是受菩薩戒法,又名菩薩學處(請參閱《菩薩學處》一書)。這是因為菩薩戒法中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之大行,而菩薩即以此無邊戒行,實行菩薩道。但願行,還是究竟的有漏心行,不出世間,故稱之為世俗菩提心,也可以把這一階段為「學菩薩行」。由此更進一層的,名叫勝義菩提心,是大乘行者悟入無法忍,證到真實如實相。經中稱為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此非彼,不可說,不可念等。也就是《中論》中所闡述的中觀思想所要求達到的中道境——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這時,行者的身心安住於菩提心之中了,所以是真菩薩行。願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之行,勝義菩提心重於般若理證,統攝於大乘法的心要——信願大悲般若。大乘和小乘的區別何在?大乘教理就是菩薩行者,小乘教理則是聲聞行者。區別大乘和小乘的關鍵在於發菩提心和對發菩提心的實踐。大乘人發的是菩提心,是菩薩心、大慈悲心、成佛度生之心。發菩提心受持五戒,那麼五戒就是大乘的五戒,就是菩薩行的組成部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大日經》說:「彼一切種智,是從大悲之根本生,是從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在《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中,對於菩薩初發心功德有著詳細的闡述。經中運用了11個比喻,分別為:利樂眾生喻等……提到「菩提」二字,大家知道是印度語。譯成中文為「覺」。是破迷惑的純正覺,是離迷惑的清凈覺。所以對初具菩提心的人來說,首先就要在「我」字上當頭一棒。就要掃除自私自利的觀念。不為五欲、六塵所迷惑;不為貪、嗔、痴、慢所污染。當知過去的,現在的,以及未來的十方諸佛,沒有不是純正覺,清凈覺的。因為上有菩提心的人,就像提著大大的明燈一樣。雖然走進了千百年來的黑暗室里,但黑暗就會馬上被燈光碟機除乾淨。大放光明了,黑暗不見了。這就是具有純正覺,清凈覺的菩提心,掃除了魔障的緣故。在佛教界廣為流傳的《普賢行願品》,其核心內容為普賢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發願之後,必須將之討諸於修行實踐。整個菩薩道的修行,都屬於行菩提心的範疇,內容主要為六度、四攝。六度為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四攝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辨中邊論.辨無上乘品》提出了十二種最勝,以顯示大乘者所修六度的殊勝。十二種最勝的內容是:菩薩修習六度終不欣樂一切世間榮華富貴,志向廣大(廣大最勝);以無數劫的時間修習(長時最勝);普為利樂一切有情(依處最勝);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無盡最勝);認識到自他平等(無間最勝);於一切有情所修善法深生隨喜(無難最勝);以虛空藏等三摩地為依(自在最勝);無分別智之所攝受(攝受最勝);在勝解行地上品忍中發起(發起最勝);在極喜地中成就勝義菩提心,發起無漏行(至得最勝);第八地(等流最勝);乃至佛地(究竟最勝)圓滿。關於菩薩道的修行,在唯識宗的本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有更為詳盡的闡述。其中又分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攝事品,對六度四攝的修行差別進行廣泛而細緻的闡述。其中的「戒品」,即大家所熟悉的《瑜伽菩薩戒》,由玄奘三藏單獨譯出,在佛教界廣泛流傳。三、怎樣發菩提心怎樣發菩提心,菩提心根本是利他。《修心七要》中,阿底峽尊者為我們講述了七因果的修法,從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增上、意樂進入菩提心。其中,知母、念恩、報恩是引發菩提心生起的因緣,而修慈、修悲及增上、利樂則屬於菩提心即強烈的利他心。菩提心的特徵是怎樣的?《華嚴經》告訴我們:「發菩提心者,所謂大悲心,普救一切眾生故;發大慈心,等佑一切世間故;發安樂心,令一切眾生滅諸苦故;發饒益心,令一切眾生離惡法故;發哀愍心,有怖者,咸守護故;發無礙心,舍離一切諸障礙故;發廣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滿故;發無邊心,等虛空界無不往故;發寬博心,悉見一切諸如來故;發清凈心,於三世法,智無違故;發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菩提心代表了覺悟的力量。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凡夫心是執我的。無我,是佛法不共世間和外道的思想,佛教中列為三法印之一。如果能徹見「我」的虛幻不實,執我也就毫無意義。在修習菩薩道的過程中,須以般若空性慧了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此,才能成為合格的菩薩。唯有能達無相,無所得,才能成就勝義菩提心,圓成無上佛道。《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云:佛告彌陀菩薩言:菩薩發十種心——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凈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植善根,無有雜染。清凈之心。十者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若人於十種之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極樂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我們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無量壽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等大乘經典時,佛菩薩為我們做些什麼,看到佛菩薩是如何成就的。他們在因地的實踐和法門,正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最佳榜樣。同修們想一想,念佛、拜佛,這僅僅是為自己求生「極樂「所具備的心量,這是自利,還要利他,修學菩提心,修習慈悲喜舍心。諸佛菩薩都有各自的願力和行門,或是從大悲入手,或是從智慧入手,為我們展現了不同的修行道路。如果感覺自己和文殊菩薩比較有緣,可以選擇文殊法門修學,象文殊菩薩那樣,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時刻牢記自己的目標是成就清凈國土、利益無邊眾生。學習地藏王菩薩的大宏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可以觀想自己是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的化身,更能策勵我們以諸佛菩薩之大願為己任,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阿彌陀佛發48願,藕益大師學彌陀也發48願,來果禪師也發48願。我們常念誦的四宏四願,我以佛菩薩之大願為我願,我也發願:學文殊菩薩智慧,深入經藏,學普賢菩薩行,「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於勝蓮花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受持普賢十大願行,是故了知,初具菩薩心的人,首先就要有仁愛之心。時時處處都要為幫助眾生,成就眾生著想,因為幫助眾生,成就眾生,就是幫助自己、成就自己。何以故?因為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成就眾生,就是成就自己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就是佛法。正是對佛菩薩願力的高度概括。「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與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無二無別。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門,願與諸位,同發菩提心,同行菩薩道,同證菩提果。十地菩薩的分證次弟,即是菩提心室,一分一分地明凈,一分一分地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當今印順導師以二道五菩提心來顯發《金剛經》宗旨,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餘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為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煩惱,漸與性空相應,所以名為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所以名為明心菩提。這三種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聖的三階,是般若道。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說,是證悟;望後方便道說,是發心。前發心菩提,是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凈,本來涅槃,名得真菩提心。四、出到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忍,以後即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漸的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所以名為出到菩提。五、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發菩提心,不單是心念而已,要有踏實的事行去救眾生。從救度眾生中,降伏自己的煩惱,深入清凈的實相,達到自利利他的圓成。所以,在發心菩提——願心菩提以後,應進而修行——行心菩提,漸能折伏煩惱人使不現行,七地以前,名為伏心菩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正法:【菩薩願行】 十盡句
※土登翁修堪布:你懶誰崩潰
※趙奉心:修學菩提心札記六則
※索達吉堪布:遇到了佛法卻沒有發起菩提心,那是相當遺憾的
※如何愛天下蒼生?
TAG: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