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教育重在家庭

孝道教育重在家庭(原創)

◎文/編 烏江

近年來,生活中孩子們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也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朋友感恩老師,更別談感恩社會和國家。傳統教育出現多多少少的問題。

所以,近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崇文區工商聯副主席邱淦清等15人聯名提出議案,建議把「孝道」寫進中小學課本,教育現代孩子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及如何孝順父母。對此,支持與反對聲兼而有之。

支持者有的言學校「孝道」教育很少,有的言政治課應與德育課分開 有的言孝道課可避免傳統文化流失,有的言港台課程對孝道很重視禮義廉恥應是小學第一步。而反對者有的說培養「孝道」應重在家庭,有的說專門開課令學校承載不了,有的說小學課本並非沒有「孝」 有的說家長要給孝道實踐環境。此提議提出後,網上也非常熱鬧,有各種各樣的呼聲。

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在人類的宗教里有一定的闡述和標榜,雖然形式不同,但含義是一致的。孝道也非那國那族所獨有。孝道也應該是人類晚輩的責任和義務。傳統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可稱為孝文化,它是使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兩河流城文明等區別的重大文化現象之一。傳統孝道倫理,從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經過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階段。從秦漢後二千多年裡,史學家、文學家、詩人等先哲聖賢,那一位不贅述這個孝字。正如晚清曾國蕃所說:「讀盡天下書,無非是一個孝字」,雖然這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但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說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無可非議。也是這些委員提出孝道的初衷吧。

自從有記憶時開始,父母親就教育我們要學會尊重長輩,孝敬長輩。我那時就在家裡受到了一天都沒有上過學校的母親教育,而且是母親做榜樣,她自己在對長輩的時候是非常的敬重,非常的細心。父母還用一個小故事教育我和弟:我們鄉里有一個參加工作的人,他父親穿著很簡單和樸素,全身服裝都有補丁(上個世紀七幾年大多數家庭是不富裕的),有事去單位找他。過後單位的同事問他,昨日來找你的人誰?出乎意料的回答:「是隔壁的鄰居」。所以父母經常用這個身邊的故事來教育我們。至今都還瀝瀝在目。所以,小時候團鄰四社的人都非常誇獎我和弟非常有禮貌和見識。

平常通過觀察家長注重這塊教育的孩子一定非常懂得感恩和禮貌。也非常的有「孝道」。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百善孝為先」。歷史很多講「孝」的故事和格言非常多,都是幾千年來家長總結的精典。「教道」教育應從家庭開始,重在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孩子從降生到這個世界上,開始接觸的是父母親和親人。耳濡目染的感染著家裡的一切。

首先,家裡應營造一個非常瞌的大家庭。使孩子感受和諧的氛圍。少些爭吵和紛爭,多些笑容和歡樂。

其次,父母在家庭中做好榜樣。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有什麼的孩子;我想表達的是有什麼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在家庭里父母親若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孩子也會目睹這一切。小時聽到有這樣一個故事,聽說一家有個老人,兒媳給他吃飯用的碗是木碗。老人死去後,孫子在玩這個很難的木碗,兒媳看到後要把這木碗丟掉,孩子卻不讓父母丟掉這碗。問其原因,「不能丟,以後我把這碗拿給你們用。」大概意思就這樣,也是我父親小時講給的。真是俗話說的妙: 「麻布口袋一代傳一代」。 所以,父母對孩子在「孝道」方面必須做好榜樣。具體可以從生活中開始:第一,父母的言語方面必須和藹可親,不能對自己大人大聲吼叫,直呼其名。第二,實際行動。每逢節假日,最好邀約孩子回家去看望自己父母或長輩,而且最好讓孩子弄點小禮物。即使不能回家,必須電話問候。平時隔三岔五的電話問候長輩的身體狀況。第三,回家後給自己父母或長輩親自做點看得見摸得的事,比如煮飯洗衣掃地整理洗腳捶背梳頭剪指甲等等。

然後,在家庭里父母營造良好的孝道教育的實踐環境。每逢節假日讓孩子給婆婆爺爺,外公外婆等親人捎個電話,或者回家看看長輩。即使在不能回家,也通過電話或簡訊的方式慰問長輩。逢年過節,讓孩子給長輩購點小禮物也可。特別是在長輩過生日的時候,一定讓孩子親自祝福長輩,幫助長輩完成力所能及的勞動。在大年團聚的晚上,讓孩子給長輩或親人敬酒或茶說祝福語。總之一句話,在家裡面要讓孩子真真切切的去感受和實踐孝道的實質性內容。

只要在家庭里接受過良好的孝道教育後,在學校和社會自然就懂得了感恩同學,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社會,感恩國家。

「孝道」教育首當其衝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學校教育。現在的學校教育在各個課程里都涉及有德育教育。我們老師也有責任和義務去普及「孝道」傳統教育。

讓我們全天下的家長和老師們攜起手來,一起去重拾幾千來的傳統教育。讓「孝道」教育永遠傳承下去。

【烏江溫馨提示】:本博原創作品,禁止轉載和抄襲。

文章鏈接:

【人生雜談】英語教育整「死」了我們農村的學生(原創)


推薦閱讀:

大道廢,仁義出;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天瑞》分章句
怎麼入道教?
如何辟穀? 求辟穀的相關經驗分享
如何以道教的立場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TAG:教育 | 家庭 | 道教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