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時時要覺,處處要覺
我們要學蓮池大師,他有兩句話很了不起,「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我不搞,讓別人去搞;「八萬四千門,也讓給別人行」,我們自己只走一條路,一生當中就一條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死心塌地執持名號求生凈土,就對了,就成功了,何必找這麼多麻煩。把心定下來,把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統統放下。要知道這些東西是障道的,不但障礙你證果,障礙你開悟,也障礙你往生。這些東西不放下,你的虧可吃大了,這是我們學佛要想在一生成就,你決定要知道。
弘一大師改過十訓
1、虛心 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更何論改?但古聖賢則不然。今舉數例:孔子日:「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日:「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蘧伯玉爲當時之賢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爲?」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聖賢尚如此虛心,我等可以貢高自滿乎!
2、慎獨 吾等凡有所作所爲,起念動心,佛菩薩乃至諸鬼神等,無不盡知盡見。若時時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爲。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又引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數語爲余所常常憶念不忘者也。
3、寬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聖賢處事,惟寬惟厚。古訓甚多,今不詳錄。
4、吃虧 古人云:「我不識何等爲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爲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時有賢人某臨終,子孫請遺訓,賢人曰:「無他言,爾等只要學吃虧。」
5、寡言 此事最爲緊要。孔子云:「駟不及舌」,可畏哉!古訓甚多,今不詳錄。
6、不說人過 古人云:「時時檢點自己且不暇,豈有功夫檢點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上數語,余常不敢忘。
7、不文己過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不狡辯彎曲自己的過錯,我眾須知「文過「乃是最可恥之事。
8、不覆己過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鬚髮大慚愧,生大恐懼。發露陳謝,懺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誑自欺。
9、聞謗不辯 古人云:「何以息謗?曰:無辯。」又云:「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餘三十年來屢次經驗,深信此數語真實不虛。
10、不嗔 嗔習最不易除。古賢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但我等亦不可不儘力對治也。華嚴經云:「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可不畏哉!
凈空法師法語
所以我們學佛,在家裡就要做一個好榜樣,叫一家人看到你都歡喜,你勸他念佛,他才肯相信。你學佛了,在家裡這個樣子也怪,那個樣子也怪,家裡人總是看不慣,天天鬧彆扭,怎麼能叫家人信佛?家人不但不信佛,而且還在親戚朋友當中宣傳,你們要小心,千萬不要叫小孩學佛,學佛就壞了,這叫你父母家人反而造了口業,這叫大錯特錯。家人或者很固執、不明理,怎麼辦?普賢菩薩不是教給我們嗎?「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能順父母,要能順家人。譬如,最常見的家裡面生活起衝突的,你學佛了、吃素了,家裡的人吃肉、吃葷,這一下就麻煩大了,天天吵架,天天彼此看得都不順眼。
你說家裡人殺生造業,家裡人說你奇奇怪怪的、不通人情。佛法要開智慧,佛法要通人情。你要能夠隨順,逐漸去感化他,漸漸去啟發他,讓他明了素食也有營養、也健康,他就歡喜了。開始千萬不要拿佛經裡面這些話,吃他半斤,將來要還他八兩,還要威脅他,那人家怎麼能接受!不可能接受的,根本就是要打架的。先要從衛生上說,大家都很重視衛生,從衛生上面去啟發他,讓他多想想。現在這個社會許多奇奇怪怪的病,從前沒有,你們想想,看看報紙,看看醫院這些病例,三十年之前沒有這麼多怪病,現在好多怪病出來了。這病從哪裡來的?古人說得好,病從口入,你吃的東西不幹凈、不衛生。學佛,佛沒有叫我們不吃肉,釋迦牟尼佛出去托缽,還托的有肉食,世尊那個時候托缽,人家吃什麼就給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托缽要是天天叫人做素菜給你,這不是找人麻煩嗎?佛大慈大悲,不找人麻煩的,你吃什麼就給我什麼。
《佛說阿彌陀經三願串解集證》第六續講:
四:釋尊對《佛說阿彌陀經》的總結,對未來際「成佛緣熟」的凡夫,乃至一切世間諸眾生所說難信之法的咐囑。「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這一佛語是釋尊嘆難之三:釋迦佛於娑婆濁世,「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第三大「行此難事」。以三難歸一,出興於世之難、證得無上菩提示現成佛之難,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為娑婆濁世凡夫,乃至一切世間諸眾生,宣說本師釋迦牟尼佛證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念佛而當生成佛之法。所以,這一佛語是釋迦佛嘆難章的核心,是諸佛贊難、釋尊嘆難的結穴處。所以一部《佛說阿彌陀經》,即是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的本懷,即是「唯說本願,唯說念佛」。這一佛語是《佛說阿彌陀經》一經將已之時,佛對濁世凡夫,乃至一切世間諸眾生的咐囑語;是對《佛說阿彌陀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法心要、性質的總結語,是廣施給未來際一切「成佛緣熟」眾生成佛的法輪。所以,將這一佛語別出專論。註:法輪:就是說佛的教法,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能輾碎眾生的一切煩惱,所以叫做法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當知」二字,冠於釋迦佛一嘆三難之首,自是醒目耀眼,具足份量。「當知」釋迦佛,一嘆三事,一嘆三難,一嘆即三嘆,三嘆即無量嘆;故「當知」二字,具有釋迦佛再三反覆咐囑,時時、處處證誠、證信之義;具有殷切勸告、深切咐囑、特別警示、著意標示之義。意令舍利弗乃至一切世間的眾生,務必應當明白謹記、深信之意。「當知」——應當明白謹記什麼?其一:說此難信之法的處所,當知是五濁惡世。釋尊說:「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很顯然釋迦佛「行此難事」---「說此難信之法」的處所:是五濁惡世。其二:說此難信之法的對象,當知是濁世凡夫。釋尊說:「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很顯然釋迦佛既然出興於五濁惡世,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說此難信之法」,則聞法受度的對象:自然是濁世凡夫。其三:說此難信之法的範圍,當知專為娑婆濁世,兼括一切世間。釋尊說「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很顯然釋迦佛「行此難事」---「說此難信之法」的範圍:專為娑婆濁世,兼括一切世間。是法所涵度的眾生,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於此徹底、究竟、圓滿彰顯了此法是凡夫唯一得度之法、更是一切世間、一切眾生,當生圓成佛道的唯一勝易妙法,堪稱謂:圓攝十方、圓括三世、至頓至易、萬機普攝的大法。蕅益大師盛讚此法:「痛快直接,廣大圓融,至頓至易,無機不攝,無罪不滅」,皆感於釋迦本師是語。印光大師亦盛讚此法:「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誠可謂三世諸佛之總持法門,一代時教之特別妙道也」。「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這個「難信之法」是什麼?蕅益大師一語道破:「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所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念佛成佛之法,即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畢其一生的「執持名號」;即是「乃至十念」上至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的「本願稱名」,即是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念佛法門。《佛說阿彌陀經》就是釋迦佛於五濁惡世,向濁世凡夫,乃至一切世間諸眾生,宣說的所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們常常讀《佛說阿彌陀經》,未得釋尊心法經要,得大師一語開啟,破迷開悟,頓得釋尊授與成佛秘要。以偈贊之:阿彌陀經口常吟,只嘆空過未入心;誰曉釋尊證菩提,蕅益一語道迷津。一聲南無阿彌陀,圓括三世涅槃因。不涉修為轉五濁,咐囑難信信自真。
推薦閱讀:
※大安法師:惡業之報以史為鑒--學佛網
※聖宇法師:地藏經心地法門 第三十八集
※凈業三福的時代意義——大安法師主講
※附佛外道的達照法師(五)
※月溪法師語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