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10月最新台灣版原始點健康手冊上篇(簡體版)

財團法人張釗漢原始點醫療基金會之理念推廣原則一、 財團法人張釗漢原始點醫療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的理念:(一)、原始點醫學 原始點醫學是放空知見,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在患者身上摸索出來的。並根據【以人為本,以病為師】的精神而研發的。其處理方法,是以內外熱源及按推等(緣)來改善熱能不足及體傷(因),幫助身體恢復正常運作,進而使疾病(果)消失。換言之,他是通過因的改善,來解決病苦的目的。故原始點只能談改善身體的疾病之因。而不談能直接治身體的疾病之果。(二)、研發原始點是為了探索一門簡易有效、廉價而綠色、非藥物又非侵入性的自然醫學,以期與其他醫學共同解決全人類的病苦。(三)、基金會之創立,旨在通過教學方式吧原始點的醫學觀念,免費無私地教導給全世界民眾,並進一步改變現有醫療環境,幫助各個國家與地區不再擔負龐大的醫療支出,民眾不再枉受病苦。(四)、基金會將原始點的觀念帶給民眾之後,由民眾自行抉擇應用。基金會並非醫院或診所,醫療保健的自主權希望能由民眾自己掌握(五)、為維護醫學的單純性,基金會不涉及任何政治及宗教活動。(六)、在合法的前提下,基金會願與世界各地團體保持等距歡迎的友好關係,而雙方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往來、相互協商等原則的基礎上。通過與各方的互助合作,希望把原始點的種子撒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以解決當代人所有病苦,並為後人留下一條活路。只要人類的病苦一天未能消除,我們的努力就一天不會停歇。二、基金會的推廣原則(一)、將原始點醫學所有研發成果及相關質料,透過各種方式如網路、演講、手冊、光碟等與民眾分享,並遵循合法途徑,到各地區或國家推廣,以培訓志工人才,協助解決當地百姓的病苦,同時收集各地案例在基金會網站公告。(二)、為保持原始點的純正,以便流傳,基金會不對外授權公開進行原始點演講及錄製,各推廣點只可播放基金會教學影片,唯基金會有權發布原始點相關資料。使用及推廣者請務必遵守一條脊椎及七處原始點的原則,不得任意增減,亦不得撰改原始點名稱,或加入各種學說及個人見解,使後人真偽莫變。被基金會認可的公益推廣點,必須通過基金會的培訓及考核,並遵守上述規定。(三)、基金會是依法設立的公益團體,其相關財務收支均受政府監督考核。基金會將儘力使財務收支透明公開化,供捐款人及各界查驗,以昭公信,決不辜負十方善心人士的信任與護持,儘力而為,錢多多做,錢少少做,沒錢盡量做。序言原始點自問世以來,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短短十年便已傳遍世界各地。這本小冊子自2006年初版起,即隨著原始點的推廣與發展不斷地得到充實與完善,其名稱也因對原始點認知的不斷深入曾多次變更。至於其版本的升級則更是頻繁,截至2014年中已經到了第12版了。如今【原始點】一詞早已成為原始點醫學及其保健療法的代名詞。其發展也進入成熟階段,需要一個定型版本與之配合。為此,近一年來基金會多方徵詢意見,並深入總結既有的研發成果,殫精竭慮,對手冊進行全面修訂而暫不出新版,不得已時則用《原始點講義》應急。今新版完稿。更名為《原始點健康手冊》,以反映原始點對醫學的理解與定位。原始點原本是為攻克癌症而研發,但因其處理疼痛有立竿見影之效,故最初命名為【疼痛療法】。而初版時即有的【原始痛點】概念,被理論化為【原始點】後於2008年7月才加入到名稱中,成為【疼痛原始點療法】。到了2009年1月,已有足量臨床證據證明原始點適用於幾乎所有內外科疾病,遂去【疼痛】二字。簡化其名為【原始點療法】。及至2012年,其診斷與治療手段已近成熟,理論已趨成型,內外熱源也獲得重大突破,不僅處理各類疑難雜症更加得心應手,甚至在急症、急救方面也表現精彩,處處展現其簡易速效、安全的特色。故原始點雖不牽涉任何醫療行為,卻已具備完整醫學實質,於是在2013年1月出版出版時改稱其為【原始點醫學】。醫學的唯一目的就是救死扶傷,解除病苦。所有的專業化醫療手段,也是為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但若能在生活中運用保健的方法,如按推、溫敷、溫熱性飲食、適當運動、充分休息、良好心態等,就能輕易獲得健康,相信這是大眾所樂於接受的。十餘年的原始點臨床實踐證明,這是可以做到的;而無保健的醫療反倒在長效性、根治性上有嚴重缺陷。因此,我們認為完善的醫學必須包括醫療與保健,而保健又比醫療更為根本、更為重要,遂決定將新版更名為《原始點健康手冊》。這樣更名不僅符合基金會推廣的初衷,也符合基金會始終不變的使命,那就是研發一套不涉及醫療行為的、非入侵性的、生活化的、成本低廉的、易學易用的、綠色的純自然醫學以解決人類的病苦,並將健康自主權交到民眾的手中。這一版增刪甚多。其中手法篇增補了原始點位置的文字描述;理論部分,在臨床實證的基礎上,深入反思醫學的核心問題,產生了一些創新的見解,因而對醫學、醫療與保健、辯證論治與辨病論治、內治法與外治法、從因解症與從果解症、藥性與成分的作用、癥狀中的症與狀等重要概念,按照原始點醫學的邏輯給予重新定義,對辯因及病情研判也做了更精要的描述。以撇清許多醫學中歷來模糊不清的根本問題。這些觀點與現有的醫學認知或有不同,但可提供一個新角度來審視現有醫學,相信讀者從中能有所啟發。我們深知,任何新事物的誕生,必然要衝破舊有的觀念框架;而要理解接受任何一種創新思維,也非易事。但讀者不妨先放下個人知見,以科學的實證精神心平氣和地按照手冊所述方法去試一試,再判真偽不遲,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既不為成見所蔽,固步自封;亦不為新說所迷,盲目順從。唯從實踐出真知,方能拓展新視野,開啟智慧,自利利人。2015年9月14日賴忠文於浙江平陽嚴庵碧泉寺旅次目錄上篇內容:基金會之理念與推廣原則序言手法篇6 原始點找法及按推之力量、次數與時間7 各部位原始點涵蓋範圍示意圖8 各部位原始點位置及其涵蓋範圍8 頭部9 頸部9 上背部10 下背部10 肩部11 薦椎部11臀部12 踝部12 足背部13 肘部13 手背部理論篇14 總論20 辯因23 論果26 談緣下篇內容:27 原始點、原始痛點、身體與體傷28 論經絡、阿是穴及原始點30論熱能與寒涼傷人32 醫療與保健38調因39 重病的處理42 腦中風、癲癇及心肌梗塞之急救43 癌腫瘤附錄45 姜的應用48 蔬食寒熱表49感恩您的支持一、手法篇原始點找法及按推之力量、次數與時間原始點大多位於骨旁處有規律地分布在一條脊椎(頸部、上背部、下背部、薦椎部)及其餘七處部位(頭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臂部、踝部、足背部)。每一部位原始點都有明確的涵蓋範圍,共同遍覆全身。故應用時只須知道癥狀發生位置為何處原始點所涵蓋,即可按推該處原始點,從中找到需要處理的原始痛點,而不須分辨病名(參考【各部位原始點涵蓋範圍示意圖】)。其中脊椎兩側原始痛點的找法:癥狀訊號處身體前面脊椎旁邊脊椎下面原始痛點後面脊椎兩側之痛點中間脊椎兩側之痛點上面脊椎兩側之痛點找到原始痛點後,按推須由輕而重以測定最適宜的力道,過重如強烈疼痛感,則易造成傷害,太輕如痒痒的,則效果不佳;最好是有輕微的痛,患者又能承受為宜。輕症2-3天按推一次,也可每天按推當作保健,每個點按推約3秒,可來回處理2-3次。至於按推時間因病情不同,很難加以規定,也許幾秒鐘,也可能是幾分鐘。對於虛弱者,因手法要輕柔,甚至必須先用指腹或掌根慢慢做舒緩處理,故費時更久。但無論按推時間長短,只要癥狀減輕即可停止操作,期間要注意補充內外熱源。● 患處不可按推,但患處若剛好位於其它癥狀相對應的原始點上,為解決其它癥狀,應先按推此患處相對應的原始痛點,再按推與此患處重疊的原始痛點。而原始點若有傷口或腫脹,亦不可按推。●患處雖可溫敷,若有傷口須先以溫薑湯清洗。以姜粉、濃薑湯、姜粉泥、鮮姜泥做外熱源時,各自適用情況及用法請參考附錄【姜的應用】。●有極少部分患者,在癥狀相對應的原始點找不到痛點,可往上延伸尋找。五種常用手法:手肘法、腕骨法、食指法、拇指法、拳頭法。

各部位原始點位置及其涵蓋範圍觀念重於手法,故原始點手法必須在理論觀念指導下,配合熱源的運用,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就手法而言,則以處理部位為主,按推技巧為次。原始點多位於骨旁處,雖名為點,實則相連成線,故按推時沿紅線所示路徑即可,勿拘泥具體有多少點。臨床上,在各部位的路徑上發現的痛點,或僅一點、或有多點、或相連成段、甚至遍及全線,都有可能。但這裡的圖文僅提示各部位原始點位置及其涵蓋範圍,而手法還涉及所用身體工具(肘、指、拳、指節、掌根)、姿勢、用力方法等,故學習者一定還要觀看教學視頻,並經資深志工多次指導校正、練習一年左右,才可較熟練地掌握這套手法。然藝無止境,須精益求精,不可得少為足,更勿以為此手法可短期速成而自誤誤人。注1:以下方位描述以立姿為參照。以指量度定位時,皆以受按推者自身手指為準。注2:處理頭,頸及軀幹部位的癥狀,其兩側原始痛點都要按推;其餘四肢癥狀則只需按推癥狀同側的相關原始痛點即可。按推後都必須以熱源溫之。頭部位置:如圖中紅點、線所示,分耳後原始點及枕骨下沿原始點兩部分,前者為主,後者為輔。耳後原始點在耳垂後方下顎骨及乳突骨間的骨縫上端,貼近耳背。枕骨下沿原始點位於枕骨與頭部的骨肉結合處,為左右對稱的兩段橫線,起點在乳突骨向後與枕骨下沿相接的突陷處,由此緊貼枕骨下沿水平線頸椎方向延伸至同側頸部頂端的大脖筋上為止,高度與耳後原始點對齊。涵蓋範圍:頭的全部,如圖中橘色區域所示。

頸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分水平,垂直兩段。水平段即頭部原始點中的枕骨下沿原始點;垂直段則位於頸椎兩側,起於大脖筋頂端的枕骨下沿(髮際內),順筋下行止於頸肩結合處。涵蓋範圍:頸部、肩膀至鎖骨,如圖中黃色區域所示。

上背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平行位於脊椎兩側,左右對稱。以一指壓脊椎中線(棘突)上,再旁開一橫指處即是。起於肩頸結合處,下行至背部中間處而止。涵蓋範圍:上軀幹(除鎖骨、肩峰、肩膀、肩前、腋下、側胸以外)及小腿肚,如圖中淡紫色區域所示。

下背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平行位於脊椎兩側,左右對稱,接上背部的點位,同寬度向下延伸至髂骨上沿而下。(此實與上背部原始點為連續的一條,僅為操作方便而分上下。)涵蓋範圍:下軀幹至薦椎原始點最高點,如圖中淡紫色區域所示。

肩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可分為橫段與豎段。分別位於肩胛部岡下肌之上側與內側,略呈倒L字形。橫段緊靠在肩胛岡下緣,從其外側端點向內行至於肩中(肩頸結合處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垂直線交交點處而止;豎段即由此交點處轉折、垂直下行至腋下等高處而止。涵蓋範圍:肩峰、肩前、腋下、側胸、上臂至肘關節上沿,如圖中綠色區域所示。特殊點:分布在肩胛內側緣邊上,如圖中內側弧形紅線所示。上端起於肩胛上角骨旁,下端止於肩胛最下角骨旁。

薦椎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四指併攏,以食指壓骶骨中線上,令其根部與尾骨對齊。以此時之無名指旁,小指尖上方位置為參考點,再微調找一壓陷點。若此點向上、向內頂壓都碰觸到骨頭,則此處即為薦椎原始點最高點。由此垂直下行,止於坐骨底端。涵蓋範圍:下臀(薦椎原始點最高點以下,臀橫紋以上)及其前方小腹,如圖中棕色區域所示。

臀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在臀部上,左右對稱呈V字形。沿髂骨上緣從外向內壓探,碰觸到有骨頭隆起,即以此骨旁為上端點;下端點位於尾骨旁。此兩端點的連線路徑即為臀部原始點位置。以肘按推時,會感覺手肘內側貼在骨旁。涵蓋範圍:從臀橫紋及腹股溝以下至踝關節下沿,如圖中淡橘色區域所示。膝髕骨特殊點:主要涵蓋膝髕骨,亦有助於膝關節。有兩處,分別位於膝關節上方,距大腿前面正中線旁開四橫指處的內側與三橫指處的側肌上,各約半指長。

踝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分內踝、外踝兩處,前者為主,後者為輔。原始點在內、外踝骨下緣骨縫處,各成開口向上的半圓形。內踝還可沿脛骨內側緣向上延伸一食指長。涵蓋範圍:足背內、外側(約以足背中線為界)及足底中、後段(以通過內、外踝尖的垂直截面為界,後段即足跟部),如圖中粉紅色區域所示。再進一步細分,如各以內、外踝尖正下方的原始點為界將內、外踝原始點分為前後兩段,則內踝後段主管足跟部,外踝後段輔之;內踝前段主管足底中段及足背內側,外踝前段主管足背外側並輔助足底中段。足背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共有四條位於足背。每條從相鄰兩趾根之間的結合部起,向上經過緊鄰的兩蹠趾關節間隙,再沿蹠骨縫(蚓狀肌)上行至其盡端而止。涵蓋範圍:足背原始點相對應之足底前段至足趾,如圖中藍色區域所示。

肘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起於肘關節後上方前側凹陷處,沿肱骨垂直上行約一食指長,少數還可能再向上延伸。涵蓋範圍:肘關節以下,包含手肘、下臂、手腕、掌根、手背,如圖中灰色區域所示。

手背部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位於手背上的三條,每條從相鄰兩指根之間的結合部起,向上經過緊鄰的兩掌指關節間隙,再沿掌骨縫(蚓狀肌)上行至其盡端而止。涵蓋範圍:手背原始點相對應之手掌心至手指,如圖中黃綠色區域所示。位置:另有拇指原始點,位於大魚際外側、近拇指腕掌關節處、掌骨根部骨旁骨肉分界處。涵蓋範圍:拇指第1、2指節,如圖黃綠色區域所示。

二、理論篇總論一、 原始點的醫學概要原始點醫學是放空知見,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在患者身上摸索出來的。先是重用內熱源,之後歸納一條脊椎及七處原始點,其間又發現外熱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診、療一體同步的原始點保健療法,進而創立以因、緣、果的架構來闡述疾病由來與診療原則的理論,又在臨床實踐中不斷驗證、突破、充實、完善、最後建立起一個醫療、保健與理論高度統一的嶄新醫學體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宇宙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果定律。如果種子沒有了土壤、陽光、水分、空氣等外在條件的協助,是不能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的。種子就是【因】。外在的土壤、陽光、水分、空氣等條件就是【緣】,長出的果實就是【果】,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因、緣、果】的道理。疾病之由來,可用因、緣、果的理論來闡述。因緣果本是假設的名詞,彼此相待而生,無絕對性。但醫學要處理的,就是疾病,沒有疾病,就沒有醫學,故先設定疾病為果,則因、緣二者之定位即與之相對待而立。具體而言,果指疾病的癥狀;異常的形態與指數是衰老敗壞現象,本非疾病,卻與疾病同因,故亦屬果。而疾病是由熱能不足與體傷所致,故此二者為疾病之因。其中體傷又分他處體傷及本處體傷,可直接產生癥狀;熱能不足則可影響體傷,間接導致癥狀。在老壞敗壞的過程中,隨著熱能不足與體傷,身體還會出現異常的形態與指數。緣則統稱所有影響人體熱能與體傷的各種因素,如外傷、勞累、情緒、環境污染等。有些緣會消耗熱能,影響體力,進而導致體傷而產生癥狀;但亦有緣直接造成體傷而產生癥狀。而為修復體傷以解除癥狀必會消耗熱能,故生病後熱能會更加不足。因要影響果,必須藉助緣;同樣緣要影響果,必須通過因的運作。單一的因或單一的緣都不會影響果,必須要因緣具足,果才會改變。切莫在診斷上將緣作因,如把風寒或中暑當成癥狀的因,而使外緣及內因混淆不清;或倒果為因,如將異常的形態與指數當成癥狀的因,而說一症多因或果生果;或在處理上棄因談緣,不談身體運作卻談葯食、按推有治病的功效,而說緣治果;或無疾病,卻將異常當成疾病來處理。至於處理方法,當從因著手,用諸善緣,以改善熱能、修復體傷。此外要發大心大願,並隨時觀照內心,反省明察,斷諸惡緣。如此則因變果轉,治病不難;否則舍因逐果,禍福難料,惟智者明斷。果果如同芽果不會生果因因如同種子會影響果緣緣如同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緣會影響因

二、原始點醫學與古典中、西醫智慧的精髓是一致的最能代表古典中醫智慧的,是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的十六個字【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熱能充足、組織運作順暢而無體傷,即是【正氣內存】身體無致病之因,此時雖有病邪之緣,此因彼緣不能和合,故【邪不可干】。反之,病邪之所以能入侵人體而致病,必是熱能不足且有體傷之故。在治療原則上中醫所強調的是【辨證論治,固本培元】,即是通過辨體質之虛實及葯食之寒熱,以採取恰當方法扶助正氣,改善人體熱能並使之恢復平衡運作,協助身體達到自我療愈的目的。代表古典西醫的是2400多年前的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約西元前460——前337)。他有幾句經典名言;一、我們體內的自然力量是真正的治療者(Natural forces within us are the true healers of disease);二、我們每個人體內的自然療愈力是獲得康復的最大力量(The natural healing force within each of us is thegreatest force in getting well);三、知道是什麼樣的人得病比知道一個人得的是什麼病更為重要(It is more important to know what sort of person has adisease than to know what sort of disease a person has )。因此他的醫學思想核心也是基於人體自然療愈力,強調採取有助於機體自然愈復的措施,是【治人】重於【治病】,與以人為本、辨證論治的思想是相通的。所以,從思想根源上說,古典中、西醫都是內求的、以【身體是因】為中心的醫學。而原始點醫學則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切入,通過實證,發現沒有一法、也沒有一葯可以單獨治病,所有的手段都只是助緣,最終都必須內求於身體這個因,即通過改善熱能、修復體傷來激發與提升人體的自愈力以達到預防疾病、改善健康的目的。這個獨立發現,卻與古典中、西醫的智慧不謀而合。尤為可貴的是,它的一條脊椎加七處原始點,兼具經絡穴位與阿是穴的長處;以按推此原始點並配合溫敷所構成的簡易外治法,可快速解除疾病癥狀,並且於未病之時,如法地補充熱能與按推原始痛點,可使疾病消弭於無形,使中醫強調【上工治未病】的保健養生觀念,不再是難以企及的夢想。加上在內外熱源應用上的突破與創新,原始點醫學證明了一切熱象並不代表熱性體質,使中醫辨證及【一針二灸三用藥】的診治手段獲得全面的簡化與改良,形成效果卓著的非藥物、無侵入性的原始點保健療法。這樣,古典中、西醫強調的人體本有的正氣或自愈力,如果說過去因缺乏有效的操作方法而逐漸被醫學界所淡忘,轉而極力外求藥物功效與手術療效,那麼原始點保健療法的誕生,終於可為此提供一套簡易而有效的操作方法來提升正氣、激發自愈力,使身體快速恢復正常運作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甚至療愈疾病的目的。所以,原始點醫學真正代表了古典中、西醫智慧的精髓,是人類醫學發展由博返約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三、 原始點醫學的特色任何一門醫學,都必須由醫療、保健與理論三者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體系。但醫學發展到今天,尚有諸多不如意之處。比如,醫學發展的趨勢,偏重於解除疾病癥狀的醫療,卻忽略了改善體力虛弱的保健,或人為地割裂醫療與保健,以至二者不但無法緊密配合,反而漸行漸遠。須知醫療離開保健,醫療將成無根之木,其效不能長久;保健離開醫療,保健則如不實之花,獨力難以解症。又如,醫療中的診斷與治療之間也經常是脫節的,乃至於往往身體康健如常,檢查卻有異常;或已病苦不堪,檢查卻屬正常;即便有癥狀又檢查出異常,但服藥、手術使此異常恢復正常了,癥狀卻未必改善。產生這種矛盾現象的原因,在於儀器檢測的異常的形態與指數亦屬果,而非疾病之因,且異常之果不同於疾病之果。因此,不論是將異常倒果為因還是當成疾病來治療,都無助於病因的改善,造成診斷與治療的脫節。至於二者在時間上的脫節,更是從古皆然。這些問題自然也體現在理論與臨床之間的反差,以及不同理論之間的矛盾對立上。原始點醫學的誕生,終於使醫療、保健與理論獲得了高度的統一。在診斷上,原始點醫學認為人之健康與否,應以【疾病癥狀之有無】為準,而所有疾病癥狀皆因熱能不足及體傷所致,故可從體力之強弱辯體寒之程度,以便改善熱能、增強體力;從按推癥狀部位相對應的原始痛點辨體傷之位置,以便改善體傷、解除癥狀。前者屬內治之保健範疇,後者屬外治之醫療範疇,兩者雖在治療上必須彼此兼顧,但在診斷上卻不可互相混淆,既不可從癥狀辨體質之虛實寒熱,也不可從體質論癥狀之體傷位置。這與中醫內治法之辨證論治,從虛實辨體力之強弱以判體寒之程度,從寒熱辨葯食之藥性以對治體寒,及其外治法從癥狀及患處推斷體傷之位置,而給予針刺按推以對治癥狀,其實是相通的。由於體傷是直接導致癥狀之因,而外治法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體傷、解除癥狀,所以找出導致癥狀之體傷位置,是有效診療的關健。原始點醫學有辦法找出導致癥狀之體傷位置,經雙方互動找出痛點來確認的。而這個互動過程既是診斷、也是治療。在治療上,原始點醫學的特色是【從因解症】,以非侵入性的外治法,從他處體傷下手,同時以非藥物的溫熱性飲食及溫敷改善熱能,並在日常生活中放鬆心情,重視運動與休息等保健措施,來提振身體本有的正氣或自愈力,使身體恢復正常運作。換言之,它以外治法處理體傷解除癥狀,配合溫敷,並以內治法及其他之保健措施來改善熱能增強體力,外治內治互相配合,體傷體寒兼顧處理,醫療保健相輔相成,保命為先,解症居次,行於中道,故可大幅提升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原始點醫學是【做出來】的,有效、安全、可重複性為其第一考慮,理論則在這一目標達成並完成確知其有效範圍之後、在成功實證的基礎上,才總結升華而成的,務求與實踐相一致,即說出來的就要必須能做得到,故能一以貫之,不自相矛盾與對立,使醫療、保健與理論在醫學發展史上第一次做到了高度的統一。簡而言之,原始點醫學是一門簡易而有效、廉價而環保、非藥物而又非侵入性的自然醫學。它離相探源,舍果治因,化繁為簡,大愛為心,易學易用,便於普及,不僅可讓民眾很快掌握自己的健康自主權,還可大幅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凈土,一條活路。四、 原始點醫學之定位相信人體具有自我修復的潛力,所以崇尚自然,敬畏生命,順應自然,守護生命,是原始點醫學的宗旨;打破門戶的藩籬,融會所有醫學的寶貴遺產,並在實踐中創新,探索具有普世意義的健康之路,解決人類的所有病苦,再由博返約,使人人都能掌握健康的自主權,是原始點醫學的使命。原始點醫學所宗奉的是人體的自然療愈力,並認為任何的醫療或非醫療手段都不能直接治病,只能做為助緣使身體恢復正常運作以激發、提振自愈力,重獲健康。所以,身體才是健康的主人,要敬畏身體,不可輕易毀傷,醫者及一切的醫療手段都不可越俎代庖,這應是保健與醫療的普遍真理,也是古典中、西醫智慧的精髓。原始點醫學與這一東西方共同的古老智慧是一致的,並將以其特有的外治法使之發揚光大。不過。原始點醫學的診療手段並無侵入性,亦不用藥物,而是以生活化的方式來改善體質,只調因不治病,所以是非常安全的,本不屬醫療行為,但卻可以預防疾病。依照常規定義,原始點應屬保健養生範疇。然而這種診療一體、改善體傷與熱能的方法,對癥狀與體力是兼顧處理的,完全具備了醫療與保健的實質,針對疾病癥狀的療效不但有立即性,更有長效性、根治性,還可用於心腦之急救及其他急症之處理。所以從其兼具保健與醫療的實質這個立場,稱其為醫學,可謂當之無愧。這種生活化且沒有醫療行為、卻又完全具備醫學實質的新型學科,到底該歸屬於保健還是醫療,甚至是一體貫穿、包含更廣的醫學,那就見仁見智、各取所需,由民從去評判、讓時間來檢驗吧。辨因所有疾病皆因熱能不足及體傷所致,其中熱能不足會影響體傷,再由體傷導致癥狀;體傷則可直接導致癥狀。故二者雖然都可以導致癥狀,卻有間接與直接的不同;而在處理上,則必須按推與熱源兼顧。癥狀本身一般不會致命,但其發作時間越持久、次數越頻繁、範圍越大,就表示體傷越嚴重;為修復嚴重的體傷,必會消耗更多熱能,而嚴重熱能不足可危及生命。反過來,嚴重熱能不足也會使體傷進一步惡化而加重癥狀,陷入惡性循環。所以體傷嚴重也代表熱能嚴重不足,反之亦然。它們彼此相互影響,共同左右著病情的變化,二者都為疾病之主因,很難加以界定,只能就疾病受熱能不足影響的大小,來研判出何者為主因,並辨別疾病之輕重及決定治療之主次。比如,當癥狀屬他處體傷所致、且發作短暫而稀少,即表明其受熱能不足影響甚微,故主因是體傷,其病情多較輕微,處理上應以按推原始痛點為主,改善熱能為輔。反之,當癥狀屬本處體傷所致,或雖屬他處體傷所致,但其發作持久或頻繁,或伴有體力虛弱的癥狀,即表明其受熱能不足的影響很大,故主因是熱能不足,其病情多較嚴重,處理上必須以改善熱能為主,按推原始痛點為輔。至於外熱源使用,則以體傷位置決定其治療之主次。若屬本處體傷,則恰好相反。所以,熱能盛衰是決定疾病輕重的最主要因素,而嚴重熱能不足間接所致的癥狀,都會伴有體力虛弱這一癥狀出現;反過來說,伴有體力虛弱的癥狀如行動遲緩無力、全身異常疲憊、肌肉萎縮、癱瘓、聲音微弱、氣喘、面無光澤、肢體冰冷、發抖、水腫等。只要其中一種出現,就足以說明熱能已嚴重不足。須知治病的目的是為了保命,其次才是解除癥狀,而體力不僅可以反映熱能狀況,也是身體自愈力,免疫力的代名詞,更是生命力的象徵;故研判病情或治療疾病,改善體力虛弱癥狀又比改善一般癥狀更為重要。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鍛煉身體,改善體力,於生病時,不僅可幫助修復體傷,解除癥狀;於未病時,亦可達到保健防病的功效。至於儀器檢測異常的形態與指數則屬果,無法反映熱能與體傷的真實情況,不可作為分析病情、從因解症的依據,但若從果解症,則可參考。茲對癥狀輕重、體傷位置及病情研判,詳辨如下:一、 癥狀輕重的辨別1、癥狀出現在四肢局部,若很少發作、且時間短暫,則屬輕症,如臀痛、腿痛、膝痛、踝痛、足底痛、肩痛、臂痛、肘痛、腕痛、指痛等。癥狀限於局部且很少發作,表示體傷輕微、影響熱能甚少,且癥狀又是在四肢出現,故無危險性。2、癥狀出現在頭身多處,如發作頻繁、或持久,則屬重症,如頭痛、昏迷、抽搐、口眼歪斜、顏面麻痛、咳嗽、喘促、胸痛、心悸、食不下、腹痛、腹瀉、便秘等。重症一般會有幾種癥狀同時發生,如高燒、怕冷、頭痛或喘促、胸悶、食不下等。癥狀多處且發作頻繁或持久,表示體傷嚴重、影響熱能甚巨,且癥狀又在頭身出現,故有危險性。3、概而言之,癥狀之輕重及介於輕重之間的分析,可從其發作之時間(含久暫與頻率)、部位與範圍三者推定。比如,將此三項與輕症相比,若三項全同,則屬輕症,若其中二項相同,則屬輕偏重;若有一項相同,則屬重偏輕。若三項全部不同,則屬重症。若是重症又伴有體力虛弱,即成重病。二、 體傷位置的辨別所有癥狀皆直接由體傷所致,偏於【症】的不適感,多屬他處體傷所致;偏於【狀】的組織受損,多屬本處體傷所致,但二者仍須經按推原始痛點做最後確認。經按推後,癥狀若有改善,則此癥狀與患處無關,而是原始痛點所致,並稱此原始痛點為他處體傷;若無改善,則此癥狀與原始痛點無關,而是有患處體傷所致,並稱此患處體傷為本處體傷。本處體傷所致癥狀的預後,可參考其修復時間;1、一般內外傷,約1至7天。2、嚴重燙傷、化學毒液灼傷,約10至30天。3、肌肉腫脹、撕裂、骨折、器官受損,約1至3個月。而嚴重者,約3至6個月。若經半年仍未改善,則屬難治之症。三、 好轉惡化的辨別體力是熱能的反映,生命力的象徵,故不論癥狀有無改善,如見體力漸漸充足,則屬好轉現象,最後必可化險為夷,脫離病苦。反之,如癥狀雖減輕甚至消失,但體力卻衰退,則非佳兆, 須提防病情突然惡化。四、 險象命危的辨別頭身多處的癥狀如氣喘、頭暈、食不下等反覆發作,甚至每況愈下,且體力愈來愈弱或急速下降,這表明險象已現,雖沒有立即生死之虞,但短期卻恐難以恢復。面對此種困境,須步步為營,稍一不慎,就會更加惡化,甚至喪命。詳細操作可參考 [重病的處理]。上述病情若已惡化到出現全身無力、身體水腫、面無光澤、氣息微弱等熱能即將耗盡的命危表徵,仍可以重病方式處理。但若又出現喘促不堪、呼吸困難而有立即生死之虞者,應以保命為先,而非急於解決癥狀,故不可再按推,只可改善熱能。此時亦可考慮配合西醫之從果解症,如戴氨氣罩、抽水。輸血等。五、 生死存亡的辨別若到了張口吐氣、不見吸氣,眼神獃滯渙散,不能表達,則說明熱能耗盡,體力不支,大限已至,此時不須搶救,只可溫敷讓患者減輕痛苦,保持神志清明。若能再用患者所信奉之宗教或其他善巧方法,使其放下所有執著、或憶起一生所行善事而心生歡喜,安祥而逝,則是臨終一大助緣。如此即可避免壓胸(CPR)、氣切、插管、電擊等浪費大量金錢,卻徒增患者痛苦的搶救。論果果指疾病癥狀以及異常的形態與指數。至於西醫病名及病因,不過是據果不同特徵加以命名,已含在果中,不再另列。疾病異常皆因熱能不足與體傷所致。有疾病必有癥狀,癥狀可感可見,多用以指稱疾病之具體表徵,而疾病則是所有癥狀的抽象代名詞。癥狀可再細分為症與狀,其中【症】指不適感,【狀】指組織受損,但症與狀同異常一樣,都不會產生其他癥狀。歷來的習慣,不論是症與狀,都一概統稱為癥狀。這裡將二者分開,除了易於辨別【症】與【狀】的體傷位置,另一目的即是為了指出【狀】消失後,【症】未必能解除;反過來,【症】解除後,【狀】也未必會消失。異常不同於疾病,且隨著熱能不足與體傷的惡化,身體會加速老化敗壞,出現更多異常,故異常是自然規律所呈現的衰老敗壞現象,而非疾病。醫學要解決的就是疾病,然而從果解症,卻將衰老敗壞而非疾病的異常也當成治療的對象時,它這不但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還超出醫學範疇。癥狀:偏於【症】的不適感如疼痛、酸、麻、癢、脹、悶、刺、暈、抽筋、口乾、口苦、口臭、怕冷、怕熱、潮熱、灼熱、煩躁、譫語、多汗、盜汗、流鼻涕、耳流膿、咳嗽、腹瀉、便秘、小便困難、嘔吐、白帶、肌肉跳動、下墜感……以上所有癥狀皆因體傷所致。偏於【狀】的組織受損如出血、目赤、心血管堵塞、腦溢血、腦梗塞,口眼歪斜、口破、紅腫、潰爛、潰瘍、發炎、發燒、粘黏、牛皮癬、乾癬、紅疹、褥瘡……以上癥狀多為本處體傷所致。可見體傷這一種因可導致多種癥狀之果,例如頭部體傷可導致頭痛、乾眼、鼻塞、耳鳴、牙痛、面麻等所有頭面部癥狀,也就是【多症一因】。倘若反之,認為一種癥狀的果,有多種可能的因,如認為痛可由組織受損如潰瘍、沾黏、發炎等,或異常形態如腫瘤、骨刺、椎間盤突出、結石等,或異常指數如高尿酸、高血脂等引起,也就是【一症多因】,則於理不通。譬如一個母親(因)可生出很多個孩子(果),而一個孩子(果)不可能會有很多生身母親(因)。再者,組織受損或異常的形態與指數屬果而非因,所以【一症多因】根本不能成立。異常的形態與指數:癌腫瘤、子宮肌瘤、纖維瘤、脂肪瘤、脾腫大、腎萎縮、腦萎縮、肝硬化、肺纖維化、骨刺、關節變形、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各種結石、血壓、血糖指數、癌指數、肝指數、腎指數、膽固醇……以上許多檢測或者須忍飢挨餓空腹進行,或者須忍受像麻醉劑、內視鏡、抽脊髓、穿刺、切片……所帶來的不適於風險。付出這麼多代價,只為了找到疾病可能的因,殊不知這些異常卻同疾病一樣,皆由熱能不足與體傷所致,屬果而非因。而果不生果,即所有異常之果都不會產生任何疾病之果,就像發白不會生出頭痛、頭暈,面皺不會生出膚癢、潰爛一樣,肝硬化也不會生出腹痛、腹水、肺纖維化也不會生出咳嗽、氣喘,糖尿病也不會生出眼睛瞎、高血壓也不會生出腦中風,癌腫瘤也不會生出怠倦、暴瘦、疼痛甚至導致死亡,即使組織受損如目赤也不會生出頭暈,紅腫也不會生出熱痛,瘡疹也不會生出膚癢,闌尾炎也不會生出腹膜炎,胃潰瘍或腸粘黏也不會生出腹痛、腹脹,腦溢血或腦梗塞也不會生出昏迷、偏癱、口眼歪斜,心血管堵塞也不會生出胸悶、胸痛、心肌硬塞。若是果可以生果,則不需父母,孩子本身就可生出弟妹來;同一株蘋果樹上的一顆蘋果也可以生出其他蘋果、甚至香蕉、葡萄來,這豈不是天下大亂?所以,無論是【一症多因】或【果生果】,皆於理不通。這再再說明,異常之果與疾病之果,互不相同,彼此亦無因果關係,故不可為了解除癥狀,將異常的形態與指數當成處理對象。只有當其中的異常形態有組織受損或已影響到生活作息,從因解症(可參考本處體傷所致癥狀的修復時間)無效有情形下,才可從果解症處理此異常形態。除此之外,不論有無癥狀,如將異常的形態與指數當成處理對象,就犯了【倒果為因而說一症多因或果生果】與【將異常當成疾病】的過失。總之,所有異常形態與指數都不會生出各種不同疾病令身體難受的。就如同發白面皺一樣,它們是老化敗壞狀態,而非疾病【狀】的組織受損。所以,不論有無癥狀,都不可處理異常形態與指數。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身體隨時都在運作變化,並無固定形態及指數。通過檢測所發現異常的形態與指數皆屬果,但這些異常的果不同於疾病的果,因此檢測無法反映健康的真實狀況。 比如,常見身體有病,檢測結果卻正常;反之,身體無病,檢測結果卻異常。這些異常之果既然同疾病之果一樣,皆由熱能不足與體傷所致,那麼通過補充熱能、改善體傷,身體康復後,這些異常是否都會恢復 [正常] ?這並不一定。因為身體受到饑飽、動靜、情緒、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即使同屬一個年齡層仍會有個體的差異。這些差異,無論如何努力改善,有些仍會超出正常標準,而被視為異常,但這些異常卻與疾病無關。所以不必削足適履,刻意逃避老化敗壞所帶來的異常,而去追求儀器檢測的所謂人為[正常]標準。談緣保健,治病的目的是為了健康長壽。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考慮緣對因的影響。其恰當運用而能改善體力、解除癥狀者,稱為保健治病之緣;反之,會損傷體力、造成癥狀者,則為傷身致病之緣。但緣的作用,並無絕對性,所以如果使用不當,本來是保健治病之緣,也會變成傷身致病之緣。比如內外熱源,雖可改善熱能,但過度了,反而會消耗熱能;又如按推與運動,雖可使組織運作順暢,但過度了,反而會造成體傷。故不論從因或從果解症。任何保健治病之緣,皆需適度,即在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才能解除癥狀,延長壽命;否則,再好的措施,如超出身體負荷,即成了傷身致病之緣而適得其反了。傷身致病之緣:錯誤觀念、缺乏運動、壓力、生氣、熬夜、勞累、外感風寒、中暑、葯食過冷或不潔變質、手術不當、外傷、燙傷、環境污染、化學毒液、毒氣(如化學廢氣、煤氣、沼氣、天然氣等)、毒物(如毒蛇、毒蜘蛛、虎頭蜂、蜈蚣、毒蠍、毒蚊等各類毒蟲及有毒植物)及各類細菌、病毒等等。以上傷身致病之緣或可直接造成體傷,或會使熱能更缺而導致體傷惡化,進而產生癥狀,故須盡量避免。若已造成傷害,則處理方法都是一樣的,必須按推與熱源兼顧。而其中較危急如燙傷、食物中毒、化學毒液、毒氣、毒物及少數特殊細菌病毒等所傷,則會立即造成嚴重體傷而產生癥狀。為了修復體傷,熱能會瞬間大量消耗。因此,在頭部及背部若原本就有體傷,則會進一步惡化,甚至導致昏厥等危急病情。此時當以補充內外熱源為主,不可間斷;而為解除癥狀,可按推他處體傷。惟此二者皆應以患者能承受為宜,如果熱源太多,太熱或按推太重、太久,反而會進一步透支熱能,加重體傷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保健治病之緣:正確觀念、按推原始點、善用熱源、適量運動、良好心態、規律作息、適當休息……以上諸緣,都必須在生活中一一落實,才可以改善熱能,修復體傷,並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虛弱者漱洗應避免使用冷水,可用姜粉刷牙,溫薑湯漱口。●受傷後:手避免握拳出力。腳避免久坐。腰背避免彎腰、持重。關節如腕、肩、頸…避免轉向痛側。● 保護好環境資源,使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源、呼吸的空氣不再遭受污染,一切回歸自然,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凈土。
推薦閱讀:

雞胗是發物嗎?腫瘤病人可以吃嗎?
有哪些方法能讓眼睛變有神?
如果通過運動減肥?
SCIENCE最新研究或許要改變帕金森病與多巴胺的關係!DBS手術或許是帕金森患者更精確的選擇?
引瘦:極美味又減肥的菜譜,減肥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吃什麼了!

TAG:健康 | 台灣 | 最新 | 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