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別再冤枉「職業觀眾」了

職業觀眾替機制粗糙又需求旺盛的中國電視工業背了黑鍋。

文|秦筱

「容貌、氣質、身材俱佳,熱愛表演、情感豐富、性格開朗,最好擁有一定的寫作和攝影能力。」如果你符合以上條件,請去報名做……職業觀眾吧。

歌手剛開口,台下女生已泣不成聲;歌聲達到高潮,一位大叔站起身陶醉地跟著旋律甩動手中的外套……在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第二季中,現場觀眾的誇張表現甚至搶了歌手風頭。

據媒體報道,在《我是歌手》上哭一場,報酬為700元。他們被稱為「職業觀眾」。「大部分觀眾都是職業觀眾。」2013年一檔熱播的綜藝節目副導演如是說。

職業觀眾有「一二三線」之分。那些能被鏡頭定格的面孔,往往是「一線職業觀眾」,錄製一場節目報酬達到800至1000元。但拿高薪不容易,演技、外形缺一不可。開頭提到的要求,便出自某民間機構擬定的「職業觀眾認證」標準,而為山東某電視台相親類節目招聘觀眾的一則網路廣告,則直接說明「氣質佳,活潑,能哭能鬧的最好」。

演技不好但長得好,歡迎躋身出場費稍低的二線職業觀眾。比如在某些綜藝節目中頻頻出鏡的萌妹子,行話稱為「前景」(即坐在最靠近舞台的位置),她們的一般行情是每場300元。

要求最低的三線職業觀眾,負責鼓掌、大笑和舉燈牌,出場費最低一小時50元(按照攝像機錄製時間計算,等待時間不計),另贈大巴接送福利以及盒飯。曾出現過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剛出道的歌手出場後,台下舉燈牌的是一群大媽——導演解釋說,這是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而如果想成為職業觀眾,有高低兩檔模式可以選擇——第一種,通過「群頭」。他們是專門組織觀眾去錄製節目的中介,多通過QQ群或微博發布招聘。第二種,找到那些為電視台提供職業觀眾服務的公司。以電視業繁榮的上海為例,媒體報道說,幾乎每個區都有一兩家這樣的公司,他們手裡掌握著近千名職業觀眾,每人每天可收到三四條工作消息。

這些公司會根據節目類型配備不同的觀眾群體。一般來說,相親或糾紛調解類節目最愛職業觀眾,因為它們青睞「一哭二鬧三上吊」這種有技術含量的戲碼,業內稱「狗血觀眾」。要扮演他們,北京電影製片廠門口的群眾演員已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和社區大爺大媽,因為這些人容易激動。而像經濟類等嚴肅節目則更偏好年齡稍大、面相穩重的觀眾。

被嫌棄的,是那些錄製時間長、又累又賺得不多的活兒——早上8點集合,下午三四點才開始錄製,現場又狀況頻出,比如遇到主持人耍大牌、明星趕通告,可能一直拖到凌晨才結束。

但這類節目最需要職業觀眾。國內綜藝節目如果不用職業觀眾,普通觀眾來源於免費邀請或者發送贈票對節目內容不感興趣,觀眾隨時有可能在錄製過程中離場。一次某節目邀請韓國天團「神話」表演助興,現場坐滿粉絲,進行到後期「神話」退場後,前期歡呼聲最高的區域已經出現成片空座。

再加上普通觀眾難以「控制」——一位節目製作人曾斥責這些不遵守錄製規則的普通觀眾,最典型的行為是開閃光燈拍照,這很容易導致畫面出現爆點,節目有時因此被迫重錄。所以,東方衛視《夢立方》的一位副導演坦言,電視台更願意每場花費三四萬元,專門用來請職業觀眾。

這些中國電視工業的奇特細節,催生了「職業觀眾」市場。一位資深職業觀眾透露,他十年前就已「入行」當「拍手觀眾」,第一次參與錄製的節目是《正大綜藝》,賺了30元。時至今日,職業觀眾已成為各檔電視欄目的「標配」,只不過讓職業觀眾發揮到什麼程度,靠的是各自的職業道德。當有人質疑職業觀眾的表演時,也有職業觀眾站出來說,並不是每檔節目都要求他們大哭或大笑,有時看到一些感人場面,想起自己的打工經歷,哭也是真實感受。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第38期《壹讀》雜誌

關注壹讀官方微博獲得新鮮事@壹讀 

*版權歸《壹讀》雜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引用、如需轉載請聯繫:yidu@ireadweekly.com

壹讀微信

用數據、圖像、視頻、語音,壹讀君每天為你做百科,科普壹點常識。不僅輕幽默、有情趣,還有營養、有見地。

微信號:yiduiread

趣你的微信

每晚推送有趣有內涵而不低俗的搞笑內容,讓你每天輕鬆一笑的同時,漲漲姿勢。微信號:ifunyou


推薦閱讀:

論職業
八字暗藏的職業機遇和風險
淺析媒體職業道德失范的對策
慚愧學人論職業預測專題(三)
八字如何斷職業?

TAG:職業 | 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