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卓越建立好習慣
為卓越建立好習慣
從書上看來的,開卷有益。讓卓越成為一種習慣!
人按習慣做事
人按習慣做事,為什麼?因為習慣具有力量,習慣的力量叫做慣性。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所以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的習慣助人成功,壞的習慣使人受挫。所以有必要建立好習慣,克服壞習慣。
如果有時候你鎖門,有時候你不鎖門,結果有一次你最後一個走出家門,匆忙之中上了飛機或者火車之後,你突然想起來了一個問題:「門鎖上了沒有?」使得你憂心忡忡,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患了「精神強迫症」。其實如果你養成了一個習慣,就可以相信習慣的力量會幫助你解除擔心。
行為科學的研究表明:如果每次你都能按某種方式行事的話,那麼就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你如今的行事方式將慢慢佔據你的腦海。重複次數越多,你過去的行事方式就越來越模糊,而新行事方式將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
思想決定命運
習慣分兩類: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改變行為之前先改變思維習慣,思維發生在行為之前。一個人很複雜,但是也很簡單,簡單到什麼程度呢?只要知道了這個人的思想,就可以預知他的行為。如果他能夠接受你的思想,那麼他的行為就在你的預測範圍之內。 警察看誰都像小偷,老師看誰都像學生。所以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慈不掌兵」之說。由於從事一種職業時間長了,就養成了思維定勢和行為習慣,所以就有職業習慣。
當你改變了自己的信念,你就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拒絕或接受變化,取決於你選擇相信什麼。
想法使事情具有形狀和力量。想法可以激勵人去搬山,想法比鎖鏈和監獄更能禁錮人。人的構成有兩部分:有形和無形,即肉體和思維。這兩部分互相影響,而且要保持一致人才不至於痛苦,內外不協調會導致人不舒服。這就是內外協調,表裡一致。所以思想、行為、習慣、命運之間就有了高度的聯繫。辦事認真,對原則不喜歡妥協的人可以做審計;對數據敏感而不覺枯燥的人可以做會計;善於同人打交道,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陌生人變成熟人、把熟人變成朋友的人可以去做營銷員。這就是性格同命運的關係。
一個剛剛畢業來到企業的大學生,喜歡抽煙,又捨不得把好煙分給別人抽,因此在他的煙盒內裝有兩種檔次的香煙,高檔的自己抽,低檔的給別人抽。結果這個人的結局比較尷尬,沒有幾個朋友,沒有晉陞,沒有影響力。所以習慣豈止決定命運,習慣就是命運。
只是看到了好的行為和聽到了好的思想不等於是你的好行為和思維,就像武術動作雖然好看,但不經過演練那個動作你做不來一樣。習慣的建立在於重複,包括思維和行為。思維改變了,才可能改變行為。重複可以建立起一種習慣。
改變習慣需要動力
意識產生動機,動機產生行為,這需要有動力。改變習慣同樣需要有動力,動力來自哪裡?動力有幾種呢?
一個智者把三個膽量不同的人領到了山澗的旁邊,跟他們說:誰能夠跳過這個山澗,我承認誰膽子大。第一大膽的人跳了過來,得到了智者的讚美。其他兩個人不跳。這時智者拿出一塊金子,說誰能夠跳過去我承認誰膽子大,第二大膽的人跳了過去。第三大膽的人還是不跳。這時此人後面出現了一頭獅子,此人發現如果不跳生命即將結束,一用力,也跳了過來。這三個人都能夠跳過來,但使得他們能夠跳過來的這個行為發生的動力不同。
使人的行為發生的動力有兩類:恐懼和誘因。行為發生了,是因為誘因足夠,行為沒有發生,是因為恐懼不夠。如果一種習慣改變了,是因為誘因足夠,如果一種習慣沒有改變,則是因為恐懼不足。
恐懼比誘因有更大的動力。你可以不為金錢利益所動,但是你害怕失去:害怕失去自由、害怕失去健康、害怕失去愛。所以馬基雅維里說:恐懼比感激更能夠維繫忠誠。
改變習慣需要動力,動力分為誘因或恐懼。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在古代的時候,君主都是以武力來實現統治,即利用臣民對自己的恐懼達到統治的目的,而不是對臣民好一點,讓他們產生感激來維繫忠誠。因為感激是不可靠的,出於感激,人們只會在滿足自己的情況下,再考慮對方。而恐懼就不一樣了,它甚至可以讓你先滿足對方的要求,再考慮自己。
一個人要改變習慣真的很難,一個不喜歡學習的人要讓他每天都去學習,他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到了快要考試的時候,他就有了壓力,考試不及格怎麼辦?如果考得好的話可以拿獎學金,對以後的推薦上研究生、出國、找工作都很有好處,面對恐懼和誘惑雙重影響,他就會逼著自己改變習慣,因為他有了動力。
森林公園為了保護鹿,把狼趕走了。但是一些鹿卻得病而死。得病的原因是缺少運動,為什麼缺少運動?因為沒有了天敵——狼,所以不用奔跑了。後來森林管理人員又把狼引進了公園,這樣鹿們又恢復了健康。
學會放棄和選擇
如果你手裡已經握了一個杯子,試圖用同一隻手握住另外一隻杯子,是不可能的。只有先放下一隻,才能拿到另外一隻。
所以,為了有更好的成功與未來,有必要克服不好的習慣,建立好習慣。這些需要從改變思維做起,才能使我們擁有一個更加完美的人生。這樣的人生目標,可以通過締造高的情商實現。高情商的人首先是能夠清楚地認識自我,掌握一些自我情緒調控的工具,通過調控自我的情緒來影響自己的行為,然後再影響別人——影響朋友、影響家人、影響下屬、影響上司、影響同級。能夠影響陌生人,把陌生人變成熟人,把熟人變成朋友,一旦變成了朋友關係,就有了廣泛的人脈,有了人脈就有了財脈。能夠影響別人就有了影響力,當有了影響力以後,就擁有了領導力,就有了個人權力,有了個人權力,就有可能獲得職位權力,就會在一個組織中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做管理別人的人,但我們可以成為能夠影響別人的人。影響別人的前提條件是我們要擁有能夠影響別人的素質和內涵,締造基於情商的影響力,就是為你塑造這樣的素質和內涵。
習慣是一種選擇,假如在某種情況下,每次你都有這種反應,導致你以後這樣做起來很容易,就形成了習慣,而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因此,你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好習慣。想使一個行為成為習慣需要兩個前提:強迫它重複發生和建立情感觸發器。
建立習慣的六個步驟
習慣的建立需要六個步驟:做出承諾、現在行動、關注結果、不斷重複、反饋糾偏、不要自責。
做出承諾:向朋友承諾你建立習慣的決心,有了這樣的表白你就會堅持,因為你不會在朋友面前說話不算數。在做出承諾時要使用第一人稱:我。不能說「人其實要自信」,而是要說「我要自信」。
現在行動:行動等於「行了就動」,否則會被惰性和其他事情沖淡,不能唱「明日歌」。
關注結果:看到新習慣帶來的好結果,自己是一個鼓勵。《誰動了我的乳酪》中的小矮人唧唧,在尋找新乳酪的路徑中,用大量想像中的乳酪來激勵自己。如果你的目標結果可以衡量,那麼這個結果會具有更大的激勵作用。
不斷重複:改變習慣是一個不舒服的過程,習慣的建立在於重複。習慣就是由於經常這樣做所以變得容易的動作。
反饋糾偏:當你發現自己又出現老習慣的時候,及時覺醒。例如你要戒煙,當一段時間後你又把香煙放到嘴上的時候,你是有負罪感還是愜意?如果你真的對自己改變習慣高度承諾,那麼就要立刻回到戒煙的軌道上來。
不要自責:出現反覆的行為時,不要責怪自己。不要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我軟弱、我沒有毅力、我不行、我是一個失敗者。這是一種暗示,它們影響潛意識。要對自己說:我很強、我沒有問題、我會成功、我能行、我很有力量。
在建立習慣的過程中,要用正面的辭彙和圖像,少用負面的辭彙和圖像,用現在時而不是將來時。肯定你的行為而不是意願,如「我要提高演講能力」就是意願,而 「我說話要清楚並且用詞準確」就是行為。因為我們能夠控制的是行為而不是意願。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不能同時做太多的事情。要用想像中的細節來鼓勵自己。例如為了克服演講時的緊張,可以這樣想像:無數雙眼睛在用欣賞的眼光看著我、無數雙耳朵在傾聽我的每一個辭彙、熱烈的掌聲在為我歡呼等。目標不要遙不可及,雖然高目標總會使得人進步,但是如果改變習慣的目標太高而難以實現,你的潛意識就會驚慌,從而導致你本人整體慌亂。所以有時候追求完美並不合適。
像心情好那樣去行動
如果你不自信,但是裝作自信,別人都看到了你的自信,並且讚美你和認可你的自信,你也會真的以為自己是自信的,以後就會表現得更加自信。像你已經養成那個習慣一樣去行動,像不吸煙者那樣去逛商店,像已經苗條的人那樣去飲食。你必須從你的辭彙庫中除去一些辭彙,這些辭彙有:試一試、不能、但是。
模仿什麼樣人的行為,你就會獲得什麼樣人的心情。
模仿成功者的行為,你會得到成功者的心態,所以說成功是可以模仿的。像心情好那樣去行動,你就會獲得好心情。
自我感覺要好
一旦達到某個目標,人們就會感到身心舒暢,但問題是你可能永遠達不到目標。把快樂建立在還不曾擁有的事情上,無異於剝奪自己創造快樂的權力。記住,快樂是天賦權利。首先就要有良好的感覺,讓它使自己在塑造自我的整個旅途中充滿快樂,而不要等到成功的最後一刻才去感受屬於自己的歡樂。人在壓力下智商下降,人在不快樂的情況下思考力下降。所以,在生活中找到能夠使你愉快的事情,並以此站穩腳跟,你就能夠獲得好心情,對自我的感覺也會好一些。再以此為基礎,向更高一點的目標努力,你會在好心情下實現一路風光。
如果你活給別人看,你就會很痛苦。如果你今天相信自己做得還不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你就真的可以活得很自在。
有人在看到別人感覺良好時會產生嫉妒,所以把「自我感覺良好」作為貶義詞送給別人。要知道實現自我感覺良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妒忌和挖苦只能使得人際關係惡化,破壞自己的好心情。改善人際關係和對方態度的途徑是:認同和肯定對方。認同和肯定反而會使得對方謙虛,同時也會使得自己獲得好心情。
建立好習慣
在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著這樣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精神煥發,也可以使你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冷靜理智,也可以使你暴躁易怒;它可以使你從容安詳地生活,也可以使你惶惶然而不可終日。總之,它可以加強你,也可以削弱你,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滿甜蜜與歡樂,也可以使你的生活抑鬱、沉悶、黯淡無光。
這種能使我們的感受產生變化的神奇力量,就是情緒。情緒活動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人人皆有情緒。許多人至今對情緒的重要認識不足,把情緒活動僅僅看做是一種因外部條件所引起的偶然的感情變化,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暫時的精神狀態,聽其自然,很少進行有意識的控制與調節,結果是積極健康的情緒得不到很好的保護,消極不良的情緒也得不到及時的調解,從而使人常常受到不良情緒的壓抑與傷害。所以人們應學會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們把控制與調節情緒的能力稱為情商。情商包括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能力,調節自己與他人的能力,運用情緒信息去引導思維的能力。注重培養情商不僅對日常生活有益,而且有助於提高你的領導力。
領導力就是影響他人的能力,領導者是具有影響力的人,領導者擁有追隨者,領導者擁有權力。權力是現在採取行動的能力。一個領導者首先應該是一個自信的人,心胸豁達的人。懂得讚美鼓勵別人、擁有激情和良好心態的人,才有可能感染別人、影響別人。要培養個人魅力,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需要從現在起建立好習慣。
對於跳高運動員來說,眼睛要看著遠處,才會跳得夠遠。戴高樂說過: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會達到的地方。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要做出偉大的事情,所以樹立培養高情商的目標,培養高情商的思維習慣,就可以獲得完美人生。
(摘自《情商與影響力》一書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吳維庫著)
推薦閱讀:
※大熱天,「拉手」不要黏糊糊 | 每天一個好習慣
※【TY】花夫人:不要習慣了黑暗,就去為黑暗辯護!
※重複記憶的冪定律
※小班幼兒良好常規習慣該如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