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0-4歲的孩子,規則意味著什麼 | 四招教你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執行規則
從年初二到現在,寧波動物園老虎吃人事件引發的議論仍未停歇,有人同情老虎,說老虎只是遵循了一隻野獸的自然本能,它沒有錯卻被擊斃;有人同情死者,說幫老婆孩子買票自己為省錢逃票,飽含了一個中年男人的溫情與辛酸。
我姑且不去評價孰是孰非,過年發生這樣的事,一個家庭破碎了,尚在幼年的孩子失去了父親,我的心情至今都很震驚和扼腕,現在說同情哪一方都已沒有意義,我想的更多的,不是「歸責」,是「規則」。
我曾經去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朝聖」,書店門口有一個書架,專賣舊書,無人看守,只有立在地上的一個牌子寫著「每本1€,歡迎閱讀!」牌子旁邊放著一個籃子,裡面已經躺了一堆1€硬幣。這個場景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時時浮現。
前年去日本旅遊,感受到日本人強烈的規則意識,就拿最簡單的過馬路來說,東京街頭繁忙的路口,紅燈亮起沒人越過半步,那些步子已經邁出去的,都紛紛退回來,綠燈亮起人潮啟步湧向馬路對面。這麼小的事情,卻讓我非常感動。
後來,我也用了幾個1€硬幣換取了幾本舊書,也自覺加入紅燈變綠燈那一瞬間的人流——不是為了匆匆趕路,只是很想體會那種人人遵守規則的愉悅心情。當社會上「守則」意識普遍存在,你會不由自主地,甚至迫不及待地想成為其中一員。
我們能為規則而感動、愉悅,自然也會希望把這份感動、愉悅傳遞給孩子,那教育孩子規則意識又應該怎麼做呢?規則意味著抑制孩子的天性嗎?規則的存在會破壞親子關係嗎?家長又該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執行規則?今天這篇文章對此都有淺顯而深刻的講述,我覺得都是非常實用的技巧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還有一個我常在思考的問題:我們如何向孩子解釋社會上很多遵守了規則反而吃虧的事?很想聽聽大家的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 | 陳忻
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陳忻兒童心理
(ID:陳忻兒童心理)
說到規則,可能很多父母會表示反感,因為在一心想讓孩子擁有快樂、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時代父母那裡,規則似乎等於束縛、禁止、反抗。
可是,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需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則。對孩子來說,也需要從小循序漸進地養成一定的規則意識。想必這個道理父母不難理解、接受。可是為什麼會對規則有那麼深的「成見」,甚至有家長認為建立規則是在壓制孩子的天性?
歸根到底有兩個問題:
第一,我們建立的規則是否遵循了孩子發展的規律;
第二,我們在執行規則的過程中,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身心特點。如果這兩點沒有做到,激起孩子的反抗,大人吼孩子哭,於是大家就把這種現象歸結為「規則不是好東西」。其實找錯了原因。
為了解開大家對規則的誤解,我們得先弄清楚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對於0~4歲的孩子來說,規則究竟意味著什麼?
對於4歲前的孩子,規則意味著這些
規則意味著有規律的生活和習慣
在孩子的生活中,規則很大部分的內容其實是養成生活規律和行為習慣。孩子喜歡熟悉的生活程序,重複性的、有規律的生活讓他們覺得有安全感,並有利於他們意識到這些習慣的存在,從而逐漸建立習慣。
比如,我們家兩個孩子,從小吃飯都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他們一直是這麼做的,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不需要我去制定特別的規則:「吃飯時必須坐在自己的椅子」。
而有一年我們回國,當時大寶3歲,小寶1歲半,孩子們到了新環境,一些習慣就被打破了。小寶一開始吃飯坐不住,外公怕他餓著,拿著飯碗追著喂,於是小寶就養成了在外公家吃飯可以到處走、到處玩的習慣。後來外婆說這樣不行,要糾正,然後跟小寶申明「吃飯必須坐自己的椅子」。那段時間我不在家,等我回家時,家裡正上演「吃飯拉鋸戰」。這件事生動地呈現了「如果不一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等壞習慣形成再去制定規則,那麼規則往往就意味著禁止,執行規則必然就會引起反抗」的假象。
為孩子建立有規律的生活程序,讓他們對生活的「規定動作」有預見性,行為習慣養成了,孩子就不會覺得建立規則是一種禁止。
規則意味著安全的界限
3歲前的規則應該是保護孩子自身的安全,以及不傷害他人和公物為界限,這一點要和「為了成人的方便而設立規則去限制孩子」區別開。
比如,當孩子會爬以後,就會到處自主地去探索,我們要做的是盡量保證家裡的環境安全,把容易讓孩子受傷的物品都收好,把桌角等包好,把電源插座蓋住等,做好預防措施。讓孩子能夠盡情去探索,而不是整天跟在孩子後面限制這個不許,那個不許。
什麼是安全規則呢?比如在停車場的規則。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抱下車後,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到處跑。我們要事先講清楚,在停車場一定不能亂跑,因為坐在車裡的司機不一定能看到小孩子。孩子可以怎麼做呢?你可以抓住大人的手,也可以自己選抓住大人衣服或者包。
再比如在遊樂場的規則。別的小朋友在玩鞦韆,你不能一下子把小朋友揪下來,你揪小朋友下來就有可能傷害到他,你自己可能被盪過來的鞦韆砸到。告訴孩子玩鞦韆的規則:你可以等一下,或者禮貌地問「什麼時候可以輪到我」,或者先去玩別的。家長不僅僅是解釋規則,還為孩子提供一些解決方法,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和決定,發揮他們的主動性。
說到這裡,就能清楚地看到,我們制定規則並不是為了限制孩子,也不是說我們就是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管理孩子。相反,這些必要的規則,是為了讓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學習人際互動以及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避免規則的隨意性
如果規則只是父母為了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想起一出是一出,同樣一件事只有當自己不能容忍時才想起,那麼家裡可能就變成隨時隨地都可能有「新規則」。這樣制定的規則沒有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孩子自然也無法接受。
比如,我們都認同打人是不可以的,這樣的規則是根據事情的性質來建立的;但現實生活中,如果父母認為小打小鬧是可以的,不過打人打到別人哭、打到疼就不可以,這樣去和孩子解釋,孩子很難判斷,「這件事情我到底可不可以去做」。所以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注意需要根據事情的性質來決定,而不是事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
再舉一個例子,網上有一則新聞說,2歲的女兒愛上了撕錢,一開始是撕5塊、20塊的,後來一定要撕百元大鈔,不給就哭鬧。媽媽這才急了,「再慣下去怎麼得了,家裡又不是開銀行的」,表示今後堅決不再給錢讓孩子撕了。
在這件事情上,父母就是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損害了父母的利益)來決定是否規範孩子的行為。一開始父母可能認為不嚴重,損失也不大,不料孩子撕上癮了,事情變嚴重了才決心制止,這樣孩子無法理解到底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做,什麼時候不可以做。所以一開始就要明確告訴孩子,「錢不是你的玩具,不能玩錢,你可以玩你的玩具」。別因為父母的隨意性,讓孩子無法理解自己行為的界限,不理解規則的界限。
制定規則沒有錯,關鍵是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特點。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執行能力都遠遠不成熟,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沒有規則、原則的愛,不是真正的、完整的愛,愛也體現在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個性特點的前提下制定和執行規則中。
父母常常苦惱應該怎麼執行規則?有了衝突怎麼辦?怎麼做才能既堅持執行原則又不簡單粗暴?下面我用實例來解釋如何真的做到「溫柔而堅持」地執行規則。
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執行規則?
說到執行規則,現在最主流的說法是「溫柔而堅定」,我對此是這麼理解的。所謂溫柔不僅是字面上的語氣、表情溫和,而是從孩子的感受出發,用愛、理解來贏得孩子的合作;所謂堅定,不是寸土不讓,而是守住底線,底線之外不能越界,底線之內可以靈活。
1.執行規則時,也有避免爭吵的妙招
執行規則,首先是要在良好的親子關係基礎上。孩子們往往願意聽一個他們所信任和愛戴的成人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百依百順。百依百順不是尊重孩子,而是溺愛和放縱。尊重孩子,意味著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鼓勵他們表達,同時用同理心,也就是能夠感同身受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要以成人的角度,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糾正」他們。
一位媽媽講了個自己的故事,她有封緊急的郵件要發,而當她拿出筆記本電腦要發郵件的時候,她的寶寶卻在鍵盤上指指戳戳。媽媽急著要幹活,而寶寶呢,對筆記本電腦很感興趣。
於是,媽媽問:「你想工作是嗎?」
寶寶點點頭。
媽媽提出建議:「那我們是不是要按順序來呢?我先工作,輪到你,好嗎?」
寶寶往後退了一步說:「我排隊。」
媽媽很快發完郵件,輪到寶寶了,她認真地「工作」著,「工作」完有模有樣地合上電腦說:「吃飯!」事情順利解決了。
這是個雙贏的例子,媽媽尊重寶寶的好奇心,用理解來贏得她的合作。當然有人可能會擔心,讓她玩萬一她不撒手一直玩下去呢?所以我們要學的不僅僅是這個例子表面的東西,而是幕後的功夫。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溝通,讓寶貝知道底線和規則在這個例子中就是讓孩子知道筆記本是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步引導的。
如果一開始媽媽只是著急,簡單地告訴孩子不能摸,而孩子又很想摸,然後在制止的過程中孩子哭鬧起來,媽媽自然覺得孩子不聽話,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下去,媽媽便和孩子對立起來,也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在執行規則的時候,並不是永遠都充滿了火藥味,而是貫穿著愛和理解,貫穿著對孩子的適當引導和滿足。
2.底線要死守,方法要靈活
很多父母常常希望制定一條規則,然後立竿見影,孩子能夠立刻遵守規則。可實際上,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自控能力都欠成熟,需要換一種方法讓他們接受規則。
比如說,牙醫建議刷了牙以後父母要給寶寶用牙線,可是寶寶每天刷牙後不願用牙線。怎麼解決問題呢?
其中一種做法,父母一開始就要求孩子:刷了牙以後必須用牙線,這是規則。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堅決執行,因為「這是為了你好!」
另一種辦法,則是從孩子的感受和特點出發,通過遊戲的辦法建立習慣。他們一開始不喜歡用牙線,於是我們每天晚上玩「去看牙醫」的遊戲,我扮牙醫,他們扮看牙醫的病人,讓我給他們用牙線。玩了好幾個月,孩子的習慣養成了,後來慢慢就不需要玩遊戲了,他們自己在刷牙之後會要求:「媽媽,該用牙線了。」
比如說,孩子不想坐安全座椅,那麼就給孩子一定的選擇。
在美國,小孩子坐車必須坐在兒童汽車座椅里。這是基本的安全原則,不管孩子樂意不樂意,一定要坐。
有些父母強行把孩子綁好,那他可能會哭一陣。我們不妨換一種做法,給孩子一些選擇。
「現在我們要開車了,請到汽車座椅坐好。你想媽媽給你綁安全帶?還是爸爸給你綁?」 或者「你可以選擇,讓媽媽先綁上面的安全帶?還是先綁下面的安全帶?」。等稍微大一些,還可以讓他們自己綁。能夠自己綁安全帶是孩子們引以為豪的事。有時候給孩子一些選擇,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意願能夠被父母傾聽並滿足,他就願意遵守規則。
底線要堅持,這個底線是用牙線,是坐車必須坐汽車座椅;但是,堅持的方式是可以多樣的,是死板地、粗暴地堅持,還是靈活地、用遊戲的方式堅持?其中體現了我們做父母的靈活性。
3.與其讓孩子盲目地順從,
不如讓孩子認同規則
我們希望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規範,但我們的目的不是培養順從的孩子。如果孩子一味順從,而內心並不認可規則,這樣的孩子,一旦不順從,就會變得很叛逆。執行規則的重點是如何用具體、直觀的辦法以及讓孩子理解、接受的語言去解釋規則,並激發他們自己去思考,「為什麼我要這麼做」,讓孩子在思考中認同和執行規則。
當我們遇到孩子搶玩具,我們要通過具體的行為來解釋規則。
如果我們說:「要友愛地和別人一起玩!不能搶玩具!」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不如換一種具體的說法:「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你可以有禮貌地問別人,我可不可以玩你的玩具。然後要等別人給你;或者用你的玩具和別人交換,看別人願不願意。」這樣的建議就很具體地教孩子應該怎麼說話,怎麼做,孩子也容易理解和執行。
當我們不想孩子吃過多的零食,可以用直觀的方式讓孩子理解規則。
是不是只要從一開始就規定一天只能吃兩塊餅乾,兩顆糖,這樣就解決問題了?
其實不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得繞道而行。我向孩子介紹健康飲食的概念,給他看兒科醫生髮給我們的健康飲食的金字塔圖,讓他直觀地看到,一天當中,人體需要多少米飯、麵包、肉類、蔬菜和水果等。餅乾、糖果在金字塔最頂上,只需一點點。有了這樣的概念和圖表,跟孩子講道理就比較容易:「糖果在金字塔尖上,只能吃一點哦。」孩子想起這個圖,就比較能接受。
孩子習慣於具體思維,他們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這是他們的特點,對孩子說「好好玩」,「好好吃飯」,孩子沒辦法執行,對孩子說「照我說的做」,「聽媽媽的話」只會讓孩子糊裡糊塗地順從。
4.偶爾讓步,讓孩子感受愛與界限
規則定好了,是不是從今往後,天天嚴格按照這個規則執行呢?這裡往往有兩個極端:
一個是父母架不住孩子的要求或者哭鬧,無限讓步,從而讓孩子掌握了控制權,孩子從中學到的是: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只要我哭鬧。
另一個是父母非常嚴格,一年365天都必須這麼做,父母完全掌握了控制權,孩子從中學到的是:不管怎麼樣,我都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決定權,我對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負責。
最理想的是,父母靈活執行規則,根據情況,尊重孩子的感受,給孩子一定的選擇。在給孩子選擇的時候,父母對當前的情況做出說明並對他提出可行的要求。
在一次婚宴上,有個叔叔逗小男孩跟他「乾杯」,順手遞給孩子一罐可樂。媽媽趕快阻攔,說可樂沒營養,喝杏仁露吧!孩子堅持要喝,被媽媽一把奪走。孩子不幹。媽媽面無表情地說不能由小孩亂來,啪地把杏仁露打開,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說:「聽話,喝這個」。這樣做,是不是嚴格執行規則?
我們姑且不論這個叔叔的做法是否合適,只討論媽媽應該如何應對。這個媽媽就是屬於365天,不分場合、時間嚴格執行規則的父母,孩子都沒有機會陳述自己的意見。這樣容易造成,在沒有媽媽監督時,孩子可能會盡情地喝個夠。
當然也有父母擔心:我今天破了這個例,孩子會不會上癮?以後他會不會不再遵守規則?我的體會是,如果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他一定的決定權,並且對他有適當的要求,這些顧慮都沒有必要。
首先是前期工作,這個媽媽有沒有一貫堅持給孩子介紹健康飲食的概念?如果這個孩子像我家的孩子,經常受到媽媽有關食物金字塔的「洗腦」,當媽媽問他「你想喝點嗎」時,也許孩子自己會說:可樂不是健康食品,我不喝。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孩子答:我想喝。那麼,媽媽尊重他的想法,但要講清楚:「可樂不是健康的食品,裡面有很多糖分,糖分在金字塔最頂端,我們的身體只需要一點點糖分就可以了。我們本來不能喝,不過今天是很特別的日子,阿姨結婚,我們能喝一點點。媽媽給你倒一點,你喝幾口,好嗎?」
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媽媽也尊重他的想法,並說明了理由和要求。孩子往往能夠接受這樣的要求。
傾聽孩子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並且偶爾滿足他的一些小要求,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和界限,當他的一些要求不被滿足時也能通情達理。如果我們365天嚴格執行規則,從不例外,絲毫不理會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可能會覺得,媽媽總是不滿足我的要求,這樣他的情緒和父母是對立的,即使遵守了規則也不能內化規則,也容易叛逆。
執行規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父母去整合一些方法和技巧,把一些技巧融會貫通起來,要做到,不容易。
但從一開始,我們就告訴孩子,我們不是你的對立面,我們和你在一起, 理解你,幫助你,逐步讓你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只有這樣,規則才有意義。
推薦閱讀:
※楊麗萍為什麼沒有孩子?
※40年的堅持,他在自己的象牙塔里建造出孩子最愛的幼兒園
※如何成功地輔導孩子念書〈上〉
※對方預謀離婚,怎麼爭取孩子撫養權,及怎麼處理近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