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中雨,雨中情,看10首最經典的春雨詩~

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傳情莫過於語言,「言為心聲」,詩人想像夫妻二人團聚在一起,秉燭夜話,進行心靈的交流。「卻話」是回溯追想,詩人此時設想彼時,而彼時正談論此時,談論的是巴山夜雨之時的思念之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把無情作有情,把無知當有知,這裡把春雨當作有知覺的,故它能根據需要,應時而降。詩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應,極為傳神,詩人喜雨的心情躍然紙上。

春雨

【唐】李商隱

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藉助於飄灑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雲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詩人隻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盪的春光,則在賣花聲里透出。寫得形象而又深致。

春遊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詩人遇上了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 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 這是怎樣不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啊!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由於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一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詩人進而聯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引人更廣闊地遐想。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


推薦閱讀:

唐詩宋詞/國學經典
徐志摩的讓人心疼的經典語錄
港劇經典警察角色:林峰黃宗澤帥氣 謝天華正邪難辨
周星馳電影經典配角現狀
經典欣賞:歐陽詢書法《仲尼夢奠帖》

TAG: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