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理療手法秘籍100招1-10招
一,頸椎病調理手法
頸椎病病因:
頸椎病是一種社會上很常見的骨科疾病,導致頸椎病發生的原因:
1. 頸椎結構的發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頸椎退變等是一些頸椎病病因基礎。
2. 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 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癥狀的產生。
3. 不良姿勢。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髙枕、坐位睡覺等;卧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 作用差,剎車時易出現頸部損傷。
4. 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頸部軟 組織或通過豐富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有人認為,攀性咽喉部感染是頸椎病重要發病 因素,這可能與軟組織慢性勞損炎症相互影響而加重病情之故。
5. 風寒濕因素。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小血 管收縮、淋巴迴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繼之產生無菌性炎症
6. 勞損。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
7. 肢體腫脹,腫是指肢體的浮腫,脹是患者感到膨脹的感覺。肢體腫脹會出現在各種類型的 頸椎病中。患者早期在頸、項肩背部出現腫脹,這是因為局部的神經肌肉受物理或是化學因素刺 激後所產生;神經根型頸椎病發作的時候,頸肩上肢腫脹,會伴有灼痛,是因為神經根水腫成 的等。
8. 中風,頸椎病會造成中風是肯定的,這是因為頸椎的解剖I生理和病理特點所決定的正常情況下,通過頸椎的活動會發生頭位的變化,這種變位運動,是因為富有彈性的椎間盤,但是 不會使椎體出現前後的錯位。
9. 飲食等胃脘不適的現象,這是因為當頸段脊髓的硬脊膜等組織受到壓迫和刺激時,交感神 經的反射而出現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癥狀:
1 .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頸部疼痛,麻木並放射到枕部和肩部、手指。體格檢查 時各關節伸屈,旋轉運動正常,上肢關節無紅腫熱痛表現。中低端的頸椎發生病變時常出現胸部 發作性疼痛呈針刺樣,疼痛部位較局限,時間較長,一般為幾個小時到幾天,有的患者認為是心絞痛、 心肌梗死而亂投醫,亂吃藥造成不良後果。有些則出現癔症樣呼吸困難,尤其是夜間墊高枕頭睡 姿時發生,一般呼吸系統無異常,氧飽和度,氧分壓均正常。
2·脊髓型頸椎病:表現為頸肩疼痛伴有四肢麻木,肌力減退,關節發僵之感,有些患者則出 現頭痛,頭暈,肢體活動不靈,走路不穩,步態苯拙,出現胸部,腹部束帶感,大便失禁或者便秘, 排尿困難,尿頻,尿急,雙上肢冰涼感等。
3. 椎動脈型頸椎病:這種頸椎病特點為將頸部向兩側運動或者前後運動,旋轉時造成椎動脈 的痙攣,椎基動脈供血不足,患者出現突然性的眼前發黑,閃電般的失去知覺伴倒地,倒地後由 於體位的改變腦供血改善立刻恢復知覺,這種情況事前無任何先兆癥狀,常有反覆發作的經歷, 有些患者頭痛頭暈,噁心,視力減退,耳鳴耳聾,四肢麻木,持物落地等特殊表現。
4. 交感性頸椎病:頭痛、頭暈、耳鳴、耳聾、視物模糊、頸肩痛、雙上肢麻木脹痛、面色蒼 白、心慌胸悶感、心律紊亂、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潮熱感或發涼感,發作性出汗等特殊k現。由於 長期得不到診治最易誘發心理,精神問題。
5 .肩部癥狀。頸椎病發生以後,會出現雙肩發沉、肩膀酸痛脹痛、頸部肌肉痙攣fs按壓頸部 有疼痛感的情況,這是頸椎病患者肩部癥狀的常見表現,此外,如果頸椎病患者過度勞累、久坐和姿勢不當時疼痛還會加重。
6 .吞咽障礙。頸椎病癥狀表現為吞咽困難,頸椎病患者在吞咽時常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 少數頸椎病患者有噁心、嘔吐、聲音撕啞、乾咳、胸悶等癥狀。這是由於頸椎前緣直接壓迫食管後壁, 而引起食管狹窄所致吞咽困難癥狀。
頭部癥狀。頸椎病癥狀表現為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癥狀,同時,頸椎病患者還會有惡 心的感覺出現,在急性發病時,頸椎病患者可能有抬不起頭,少數頸椎病患者會出現復視、眼顫、 耳鳴及耳聾等癥狀表現。
眼部癥狀。頸椎病患者會出現視力障礙的癥狀,頸椎病患者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 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頸椎病患者還可發生失明等癥狀。
背部癥狀。頸椎病的背部癥狀可表現在背部肌肉發緊、發僵,活動後或者按摩後有好轉的 現象出現,同時,頸椎病患者的背部會出現疼痛點,按壓後表現明顯d
調理手法:
開背。負板放八膠或環跳,(流程要求:1.電力柔適,2.動作到位,3.時間為五分鐘)。
推夾脊穴(流程要求:先左後右,雙手並指如犁地狀,滲透力要大)。
丁字手,剪刀型,拇指推大椎
帶小電迴風池不到風府。
梳理肩井,:肩胛骨,雙手虛搭,手指併攏,用大、小魚際梳理,推透。!
梳理大椎,一手搭大椎,一手分電,用大、小魚際做翻腕動作。
推大椎,一隻手握另一隻手指,用掌根原地推太推。要求:頻率一致、均勻、有力、持久、 滲透、電量要大。
大梳理,以臂長為度,手法,五手指併攏,放平,回收至極泉(腋下)。^
梳理肩部,從胳膊外側至外關:(不走內側,不到內關)。
極泉排風,一手極泉穴,^內、外關,位置動作要準確。
_後梳理,合谷,後溪。
備註:上油技巧(8.7.9.3.1 ,什麼痛點上什麼油)。快速用手捂上(手指併攏,手背拱起, j鍾後手放平,帶小電輕揉)。二次上油手不離開快速捂上(同上)。
二、肩周炎調理手法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軔帶,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損傷、退變而引起的關節囊 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症。
肩周炎病因:
1 ·肩部原因
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現已年輕化),軟組織退行病變,各種外力的承 受能力減弱;
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
⑶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4)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
2.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 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癥狀:
1、 可為陣發性或持續性的肩部疼痛,夜間加重,可向前臂或頸部放射。f
2、 肩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後伸障礙顯著,病情嚴重者不能刷牙、洗臉、梳頭、 脫衣、插衣兜等。
調理手法:
(共三個方向,五塊肌肉)
一、 開背:通督脈,打通膀胱經。
二、 三個方向:
1. 從大椎經岡上肌到肩頭(手臂縫),先點刺橫向過來,再滑指。
2. 沿著肩胛骨縫,先點刺後滑指一圈,診病重做阿是穴,痛點上油8.7.9.1。
3. 點刺天宗穴(氣血樞紐),上油8.7.9.1,用小電加到大電之後長刺一分鐘。
4. 「米」字形滑指,三個方向都經過天宗穴(5-10下),到極泉穴淋巴排毒。
大椎——腋下,中間——腋下(天宗穴平行),斜下——三角肌。
三、五塊肌肉:
1. 崗上肌,痛點上油,不疼圓揉。
2. 三角肌,側身前、中、後肌肉橫向梳理,雙手交挫梳理(千萬不要對刺)肩胛骨縫點刺。
3. 大、小元肌,從腋下中間往兩邊滑指(需要有人幫抬胳膊45度往上)
4. 胸大肌,肩前穴大電點刺,往腋下滑指。梳理排毒到腋下。
四、 安撫:小範圍順時針安撫;大範圍順時針安撫(上、中、下焦)。
五、 排風:
1. 先做幾遍頸、肩、臂的圓揉梳理。
2. 再一手從風府穴、鳳池穴,另一手從極泉穴(腋下)同捋到內、外關,再到合谷穴與倉溪 穴排風(相當於梳理了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3焦經,手少陰大腸經
3. 手指排風都要逐個捋到
六"注意事項:
1. 肩貞穴配肩謬穴,肩膠穴治療肩周炎6肩貞穴配肩井穴,肩謬穴(手三里_曲池穴、合 谷穴緩解治療上肢不遂。
2. 調理過程中也可使患者手抓負極板(可換成膠棒)
3. 可點刺或長刺百會穴(上油),注意要小電
4. 如果客戶胳膊往後抬不起重做前面;往前抬不起重做後面;往上抬不起重做腋窩兩側。
5. 痛點重做上油。
三、肩頸調理手法
肩頸是毒素最容易堆積的地方,是致病的關鍵。萬病之源源於血,百病之由由於氣〖中醫上講, 氣不足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
肩頸結構:
頸椎有七節,神經連接頭面部。頸椎是脊柱當中最容易受傷最沒有安全感的地方;頸部有兩 條大動脈;肩頸就像人體的十字路口,是氣血供應頭部的主要通道。
調理手法:
在頸後和肩膀均勻塗抹酸鹼平按摩膏/先梳理第一條線,即從上向下正中點刺,滑指督脈上 的風府至大椎,膀胱經上的天柱至大抒,左右各一條,最後從風池穴點刺滑指至肩上的肩井穴, 左右備-條,風池穴到頸根部從上向下點刺、滑指,肩井穴從內向外點刺滑、指梳理。
1.頸後桄理須注意兩點:
一是每條線都要分段梳理,每一下梳理的長度為3-5厘米:二是梳理同時向肌膚深部按壓,
遇到疼痛、肌肉僵硬、不順暢的部位要重點梳理10-20次,建議已經出現頸肩疼痛的患者,每天 梳理1次;疼痛緩解後,2-3天梳理一次,以鞏固療效。
2·肩頸部的梳理方法:
選擇俯卧位,暴露頸肩梳理部位,用熱毛巾擦拭清潔。
頸部梳理俯卧位肩頸生物電梳理方法:
首先,在頸部塗抹均勻酸鹼平按摩油,並用雙手帶電梳理頸部摩擦到有熱感為度,被梳理者 一定要放鬆。
其次,先從頸部正中梳理開始,從頸部上的風府穴向下梳理至大椎下的陶道穴;從啞門兩側 的天柱向下梳理至風門穴,梳理5-8遍,痛點上8,7, 9, 1號油從輕手法逐漸加電到中度手法, 整個梳理過程中一定要把電滲透到皮膚內部,梳理每一次經絡要5-8次。
最後,再從雙側的風池穴梳理至肩井穴,風池穴和肩井穴釆用點刺、按揉法,頸部一律採用 小電梳理。
四、風濕類疾病調理手法
風濕病的原因:
關節勞損:這是長期進行超負荷工作的人們需要注意的,一定要積極防禦風濕侵害,是常 見的風濕的病因。如相當常見的慢性下腰勞損、腱鞘炎等,受累部常有長期過勞的歷史,這種慢 性積累性損傷也可以造成受累組織的充血、水腫、粘連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工作環境: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有不少長期在寒冷環境中工作的人都受到了風濕疾病的侵 襲,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的病因與寒冷、.陰暗、潮濕、汗後當風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免疫功能紊亂:大家在平時要重視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平時生活中正是由於免疫功能的存 在,使人體在受到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時,可動員集團的防衛力量將之消滅,如果人體的免疫 功能出現異常狀況,那麼就會導致發生風濕疾病。
細菌感染:細菌感染對風濕的誘發作用是特別大的,這是具有t定的科學依據的|許多患 者感染風濕病症就是因為病毒的作用。
遺傳因素:也是風濕病發病的原因,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風濕病與遺傳因素有關g類風濕 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密切關係
內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這也是風濕病的病因之
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風濕病的癥狀:
晨僵:這是風濕病症的一個重要的體現,是我們可以判斷風濕發病的一個重要的體征特點。 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倉,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 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關節畸形關節的健康受損是風濕帶給患者的最大困擾,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患者的關節會 出現功能障礙,在生活中關節的活動範圍會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 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隨著病情的惡化,風濕患者的關節還 會出現一定的變形,給患者造成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巨大打擊。
關節腫脹和壓痛:這是風濕在發作的時候會給患者造成的典型的癥狀表現,會對患者的生 活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關節腫脹和壓痛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 體征,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於 骨性關節炎。
乏力:由於乏力常與其他癥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 辨不清什麼是乏力d在患者光法完成行走、咀嚼、吞_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已出現了乏力 的癥狀。乏力是杏對稱s是中軸性還是外周性分布,對疾病的鑒別診斷非常有用。
調理手法·
1.腰部風濕取穴:大椎、脊柱兩側、腎俞、腰眼、阿是穴。
操作方法一般取坐位(髙血壓者負極板放在湧泉穴),先用滑指法打通督脈,然後用指點法 點刺有關穴位,慢慢增加電量,以患者能夠承受為度。上油8, 7, 9, 1。操作完畢讓患者輕微活
動病灶區,會感到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病重者可釆用俯卧位,電療師用同樣的方法調理,根據病情可加命門、秩邊、環跳、委中、承山等穴。
1下肢風濕取穴:環跳、脾關、陰市、陽陵泉、犢鼻、足三里、豐隆、三陰交、崑崙、申脈。 3.肩胛風濕(肩周炎、強脊柱炎也同樣適用)取穴:頸肩敏感點、肩貞、肩膠、曲池、內關、外關、合谷等。
在調理中,可以用較長時間對疼痛的關節部位進行圓揉。
方法:將五指併攏,扣於關節部位實施圓揉動作,電流量以耐受量為準,經過圓揉後,關節 部位往往會排出粘稠的汗液,有的還有異味。其關節會感到舒服,輕鬆。
大部分風濕一個道理,通過生物電找到痛點病灶處,上油8.7.9.1,拿手捂住,待患者承受不 住時手拿開,讓他活動關節,會感到疼痛減輕,甚至消失。
五、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
1、 西醫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一種表現。風濕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變態 反應性疾病,病初起時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風濕熱起病急,且多見於青少年。
2、 中醫
臟腑陰陽內傷:
按中醫陰陽五行的觀點講,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 腎主骨,發生風濕病主要是肝脾腎發生內傷,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體為骨是作強之官; 肝為筋之本,藏血生筋,統司筋骨關節;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來源,主四肢肌肉,人體的 陰陽之氣必須保持平衡,如果陰陽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受到邪氣侵入,所以發生風濕病的熱 與寒的癥狀表現。
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氣是指風,寒,署,濕,燥,火六種正常之氣太過的六氣侵人人身體引起發病的氣 就稱為邪氣,風濕病是受到風,寒,濕邪氣侵入人身而發生的,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生者為痛痹; 濕氣勝者為著痹,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和關節,不通則痛,故而引起關節腫脹疼痛。
痰濁瘀血內生:
痰濁與瘀血即是人體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產物,也可以作為病因作用於人體,風濕病大多有 慢性進行過程,疾病已久,則病邪由表入里,由輕而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臟腑功能失調的 結果就產生痰濁與瘀血,這些就是風濕病情纏綿而難治的根本原因。
營氣衛血失調:
中醫講營氣衛血,營氣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營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營衛和調, 衛氣在外保護人的體表,防禦邪氣侵入身體,營衛不和,邪氣乘虛而人,故營衛失調是風濕病發 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風濕性關節炎癥狀:
表面發紅,腫脹疼痛顯著,出現遊走性疼痛,並反覆發作,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以肩、肘、膝為主。
滲吸療法常用穴位:阿是穴,合谷,陽池、腎俞
食療:A1膠囊、A7膠囊每日二次,每次各三粒。
專家建議:家庭日常飲食主食中添加調節粉劑。
注意:注意平時保暖免受寒冷侵入,關節疼痛期注意休息,急性期伴有發熱者,應使用抗感 染藥物,防止病變累及心臟瓣膜形成風心病。
六、腰椎間盤突出調理手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的疾患之一,多發於中老年人群。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 纖維環、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纖維環破裂, 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 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肢麻木或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病因:
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時基本因素: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 起的椎節失衡,鬆動等小範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軔程度降低。
損傷:長期反覆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傷,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椎間盤自身弱點:椎間盤在成年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造成椎間盤代謝功能下降,營養 供給不足,修復能力差。
腰間盤突出的早期癥狀:
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傷、勞累和受寒後容易發作,每次時間約2-3周,可以逐漸緩解。 在發作時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減輕。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反覆彎腰活動者發生腰腿痛幾率高。、 還有缺乏鍛煉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偶爾彎腰抬重物或腰部扭傷,也易誘發腰腿痛。任何使 腹壓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噴嚏、抬舉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誘發腰腿痛, 或使已發生的腰腿痛加重。
腰部活動受限: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後伸活動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密切相關。 如纖維環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後伸受限。原因在於腰椎前屈時,椎板間的黃韌帶緊張, 增加了椎管容積和椎間隙後方空間,相應的後縱韌帶緊張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從而減 輕了神經根壓迫的癥狀。
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數本症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發生率約91%。少數病人只有腿痛而 無腰痛,所以說並不是每f個患者一定會發生腰痛/還有一些患者先出現腰痛,k段時間後出現 腿痛,同時腰痛自行減輕或消失,來就診時僅主訴腿痛。痛多為刺痛,常伴有麻木、酸脹的感覺。
跛行: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跛行多為間歇性,即行走3段距離路程後出現下肢疼痛,無 力,彎腰或蹲下休息後癥狀對緩解,仍能繼續行走「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逐漸緩慢加重,出現 上述癥狀之前的站立時聞或奢行走距離逐漸縮短荇走距離越短,病情越重。
調理手法:
大椎穴到長強穴,甲聞為脾胃區(手立為線,向下分為重要|區),往下為腎區,帶脈區,八膠區, 環中,環跳為腿部。
1,開背流程
,2,肉:
1.開背之後就倒油,腎俞穴上8.7.11.1號油。
2.點刺、圓揉、滑指向兩邊、兩側各八次,滑指就是做帶脈,點刺和圓揉做有毛病的地方(點 刺油、圓揉、滑指油)。
⑶帶脈上8.7.9.1號油,一點一捂
4.同②。
5.八膠上8.7.9.1.號油,也可不向兩邊滑指。_|
6.同②。
7.環中到環跳滑指拽痛點。
8.痛點處上油8々.9.1。
9.點刺、圓揉。
10.滑指夾脊穴(重點部位,相當秘書級別,可加意念。督脈和內膀胱經中間,手指頭抵著 脊椎滑指)。從腎俞做到環中(參考次數15次)。
3 ·骨頭:
⑴內突:代表人物大肚子。
治療手法:①針對偏瘦中等身材顧客,雙手交叉放於腹部與內突點相對應(不帶電),往上 一顛一顛直至病人身上完全放鬆再往上一頂。②胖人(顛不起來者)肚子下放枕頭等,使其中間 高兩邊低,滑指夾脊穴,參考次數15次(胖瘦皆可),重點放在夾脊穴上。
(2)旁突、又叫側突:代表人物學生,坐姿不良,睡姿不良人群。
先做突出對稱面(夾脊穴),再做突出面,扶(復)正,頂住骨頭尖歸位,往下按住,從突 出根處推或拉。
⑶外突:代表人物司機,常向前彎腰,坐姿不良造成。只有外突上油。
上油突出點8.7.9.1,點刺、長刺,掌根揉突出點,慢慢揉逐漸往下按(不要突然加力),帶電揉, 並給患者輕柔,溫柔的感覺。
4.腿(做雙側)
下膀胱經,從上往下依次為:承扶穴,殷門穴,委中,委陽,承山,崑崙,湧泉,點刺穴位。 使用手點刺、滑指(雙手不能同時放小腿,到膝部,一手在膝一手下滑)。先點刺畫圈處(穴%) 九遍,小腿處單手,最後滑指。膽經(與褲線平行),由上往下依次為風市穴、陽陵泉穴、懸鐘穴為 使用手法·_點刺、滑指(小k處單手小電)。腎經,由下到上依次為三陰交、陰陵泉、血海, 由下往上依次點刺。
5·圓揉排風
圓揉大範圍外由上向下,內側由下向上|排風:一手在承扶穴,一手抓住腳後跟(在崑崙穴)。
七、強直性脊柱炎調理手法
強直性脊柱炎病因: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並累及慨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這 類疾病以肌腱端炎、指/趾炎或少關節炎起病,部分病例可發展成骶髂關節炎和脊柱炎,伴有或 不伴有急性前葡萄膜炎或皮膚黏膜損害等關節外表現。了解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形式和首發表現, 警惕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和前哨癥狀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關鍵。
強直性脊柱炎癥狀:
肌腱起始端炎症是本病特徵的表現,病人關節腫脹可能不明顯,而是非關節部位或者關節周 圍腫脹,在附著點集中的部位如肩周、腰髁部、胸部、背部、膝關節周圍、足跟部位和足掌部位 較多見,如果上述部位長期疼痛不容易緩解必須警惕強直性脊柱炎。
大部分病人起病很隱匿,隱匿的意思就是不知不覺就得病了,很多病人很難確定自己的確切 患病時間,特別是以腰痛起病的病人更是如此,一開始可能僅僅是腰部不適,腰酸脹感,輕微的 腰痛,即使有些病人疼痛明顯但大部分都發生在夜間或者晨起時,稍作活動就明顯減輕而未去就診, 所以有很多病人往往是一看病就強直了,實際上強直性脊柱炎在發生脊柱強直前一般至少要有2-3 年的時間,這兩到三年是治療的關鍵,所以要警惕上述癥狀,爭取早診斷使疾病在萌芽狀態就得 到及時治療是取得良好結果的前提。
另外少數病人以四肢關節起兵,特別是青少年病人,這部分病人可以起病較為緊急,一般會 有尿道或者胃腸道感染的誘因,實際上有70%的病人在發病或者加重前的1-4周內有上述感染存 在,所以防治感染在本病的治療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還有少部分病人可能以眼睛發炎、腹痛腹瀉、口腔潰瘍、皮膚紅斑作為首發表現,出現這些 問題要警惕將來發生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一般會給病人做一些相關檢查或者 直接建議病人到風濕科科會診。
調理手法:
1,幵背
2. 在背部重做夾擊穴,重做腎俞、補腎上油8.7.9.11.1。
3. 開任脈,肺俞、肺經重做梳理,上油8.7.9.1。
4. 做腿,重做委中,委陽,承山上油8.7.9.1。打開腿部6條經絡,排風。
5. 配上泥療膏8.7.9.11.1號,每個膏40分鐘左右,11號膏只在腎俞使用,8.7.9.1號膏都是用 在脊柱上。
小技巧:如果滲透力不好者,可以微調找骨縫給電,滲透力強。
八、脊柱側彎調理手法
脊椎是人體的主幹,由七節頸椎、十二節胸椎、五節薦椎及四節尾椎由上到下整齊排列而成, 基本上應該是成一直線,假若有左右傾斜不對稱,向兩側(左或右)成【C】型或【S】型彎曲, 就是所謂的「脊椎側彎」了。較複雜的側彎除了向兩旁彎曲外,多半也會帶旋轉,也就是椎體有 旋轉偏離中心點。在胸椎的位置帶旋轉的椎體會推擠兩旁的肋骨,造成胸骨架變形、局部胸腔空 間受擠壓。
脊椎側彎原因:
脊椎側彎可能發生於頸椎、胸椎、腰椎等處,以胸椎和腰椎最常見3百分之八十五的脊柱側 彎是原因不明的,其餘的可能是續發於肌肉神經病變或骨骼及結締組織的異常。脊椎側彎常見於 青少年及老年人。脊椎側彎的原因可分為非結構性及結構性的,後者義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
1. 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與脊柱的結構改變無關,乃由於瘳響脊柱的姿勢所造成,主要的 成因有姿勢不良、長短腳、骨盆傾斜、髖關節痙攣,或脊柱旁肌肉痙攣等,而且在躺下來時消失。
通常為較輕微或代償性之彎曲,故又稱姿勢性脊柱側彎或功能性脊柱側彎症|因此只要其根本原 因改善了,側彎自然恢復,例如長短腳病人的一腳加高鞋子之高度,即改善側彎。
2. 結構性脊柱側彎症:又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原因在於脊椎本身,只有處理脊椎本 身才能改善。不同於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病人在躺下來時側彎不會消失。
3. 特發性脊柱側彎:占苜分之80%,通常開始於10到13歲兒童,好發於身體快速發育成長 的青少年時期。
4. 非特發性脊柱側彎:則起因於某一特定原因,例如神經肌肉病變、退化、感染、腫瘤等。
脊椎側彎類型:
脊椎側彎分為夢大型態:功能性、結構性和原發性。
1 ·功能性脊椎側彎Functional Scoliosis
功能性脊椎側彎一般因受傷、症攣、骨盆傾斜、長短腳等因素使得身體成舒解疼痛姿勢而引 起的彎曲。因此只要有效的針對其病源作調整,便能有效地改善彎曲度數。可以透過運動姿勢訓 練及關節矯正等非侵略性,較溫和的方式來處理。
2.結構性側彎 Structural Scoliosis
結構性側彎則是先天脊椎結構不良或後天創傷以致脊椎無法直立。
(1) 先天性側彎:椎體發育不全、半椎體、不分節、軟骨症疾病、先天骨骼異常
(2) 創傷後側彎:骨折、椎體變型
⑶神經源側彎:小兒麻痹、腦性麻痹、脊髓灰白質炎、脊椎空洞
(4) 肌肉源側彎:肌肉運動失調症、肌肉失養症等因肌肉神經障礙,無力支撐脊柱引起彎曲變 形
(5) 退化型側彎:骨關節炎、脊椎退化、脊椎骨病變
3·原發性側彎 Idiopathic Scoliosis
原發性側彎其發生原因不詳,或由多種因素集結所造成的側彎。原發性側彎占所有側彎的百 分之八十,基因、姿勢、發育、營養等綜合因素所引起,因此處理方面也得多管齊下。
調理手法:
把正極板放長強穴下面放紗布,倆負極放八謬穴,從一檔幵始,逐步加檔到患者能接受為宜。 第一次30分鐘、完了以後開背,做膀胱經和夾擊穴,找痛點上油8.7.9.1小電點刺,然後大電將兩側的夾脊穴打透,做到肌肉柔軟而且有了彈性為宜,直到夾脊排風。用歸位方法用緩勁調理。 既用兩手指腹推彎側的一方,注意控電,電量有小到大,循序漸進的向對方推,然後從上往下梳理,重複三次。
把壓迫神經疼痛的那條腿按著腿部手法做透,然後倆負極板放足三里和對面,正極板放腳正面, 最多開兩檔半小時。
九、膝關節調理手法
滕關節疼痛的病因:
1 ·脂肪墊勞損
脂肪墊充填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彳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 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 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 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癥狀明顯。
2·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運動員的一種常見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 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運動中,隊員在防守時突然轉身魚躍救球的動作),就有可能 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 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並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膝關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滑膜細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 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滑膜,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 如不及時消除,則很容易引起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患者會感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
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疼痛明顯的特點是當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 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_
4·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這種病症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關節會腫脹而疼痛,有 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並伴有內側疼痛。冶療根據關節蛻變情況選擇是 否行關節置換的治療,目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關節置換治療是上較成熟的治存方式。
5·膝關節韌帶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 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占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 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後會出現疲斑。 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臨床表現:
疼痛發僵逐漸加重,早上起床明顯,活動後減輕,活動多加重。
打軟腿,坐起後不能馬上行走。
關節活動有彈響,摩擦音是關節炎。
關節腫大,多因骨質增長引起,也可見膝關節腔滑囊積液,嚴重出現膝內翻畸形。
X線片可見骨關節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變小,韌帶鈣化,筋骨裸刺變尖(骨尖)。
調理手法:
開背,重做膀胱經。
重做肝俞,上油8.7.9.1泄肝火。心臟反射區上油8.7.5.1補,順時針。
3·腎愈上8,741.1號油,45度長刺到臂命周圍,激活臂小球,撕海解毒,在圓揉,最後排毒, 梳理到環中。
安撫後腿從承府到委中分電到崑崙(先中間,洱外側後內側)委中用油8.7.9.1。梳師,負極 板放膝蓋。
三線五點(先委中,小窗,根,內、外韌帶)
前腿:
梳理腹股溝,如果疼可加8號油,梳理膽經到膝蓋分電,先外側一條線,在內側一條線, 最後中間半條線。重點:膝蓋上8.7.9.1號油捂熱。
長剌內韌帶:
外籾帶;
⑶長剌螺旋,膝蓋四個點,對刺先上下左右對打(六個骨縫)二條半線,足三里與血海對刺 1分鐘。
立起來,將負極片放腳跟部,膝蓋6點上油8.7.9.1捂熱(先內外韌帶),再膝蓋四個點對打, 總之把電滲透到膝蓋關節骨縫裡。
最後梳理小腿三條線,分電梳理:
韌帶到太沖。
腿中間避開骨頭到太沖。
腿內側韌帶到太沖。
最後腿放平配穴:足三里,三陰交排風整體安撫(施者可針對患者不同癥狀與病因採取不同 的手法,使用不同的膏和油)。
注意事項:
骨折、韌帶斷裂、出血期不能做。
患者調理後不能受風、不能久坐、不能久蹲、不能久站、不能久走、注意保暖。
十、滑蠹炎滑蠹積液調理手法
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結締組織中的囊狀間隙,是由內皮細胞組成的封 閉性囊,內壁為滑膜,有少許滑液。少數與關節相通,位於關節附近的骨突與肌腱或肌肉、皮膚 之間。凡摩擦力或壓力較大的地方,都可有滑囊存在。許多關節的病變都可以引起該病。
滑囊炎滑囊積液病因:
滑囊炎可以由損傷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損傷,有些是關節屈、伸、外展、外旋等動作過度, 經反覆、長期、持續的摩擦和壓迫,使滑囊勞損導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損而增厚。另外,感染病 灶所帶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膿性滑囊炎,痛風合併肘關節部位的鷹嘴和膝關節部位的髕前滑囊炎。 滑囊炎還可能與腫瘤有關。
滑囊炎滑囊積液臨床表現:
1. 急性滑囊炎急性滑囊炎的特徵是疼痛,局限性壓痛和活動受限。如為淺部滑囊受累(髕前 及鷹嘴),局部常紅腫,化學性或細菌性滑囊炎均有劇烈疼痛,發作可持續數日到數周,且多次複發。
2. 慢性滑囊炎慢性滑囊炎是在急性滑囊炎多次發作或反覆受創傷之後發展而成。由於滑膜增 生,滑囊壁變厚,滑囊最終發生粘連。因疼痛,腫脹和觸痛,可導致肌肉萎縮和活動受限。
3. 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表現為肩部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尤其在外展50 -130時更加 明顯。
4. 損傷性滑囊炎損傷性滑囊炎較多見,呈慢性。常在骨結構突出部位,因長期、反覆摩擦和 壓迫而引起,常在慢性滑囊炎基礎上突發,損傷力量較大時,可伴有血性滑液滲出。
5. 感染性滑囊炎感染性滑囊炎由於感染病灶帶來的致病細菌,可引起化膿性滑囊炎,並可引 起周圍組織蜂窩組織炎,破潰後常殘留竇道。
痛風性滑囊炎,痛風性滑囊炎易發生於鷹嘴和髕前滑囊,滑囊壁可發生慢性炎症性改變,並 有石灰樣沉澱物沉積。患者多有慢性損傷史和與致病相關的職業史。關節附近的骨突處有呈圓形 或橢圓形,邊緣清楚大小不等的腫塊。急性者疼痛、壓痛明顯,慢性者則較輕,患肢可有不同程 度的活動障礙。若繼發感染,則可有紅、腫、熱、痛表現。
調理手法:
腹股溝為起點到大腿外側畫一條弧線,點刺到肌肉反應,看大腿部分的肌肉反應。
膝蓋內上方,血海穴,鼓起來最髙點施電三道五次,電流不需要很大,到膝蓋外上方血海對 應處試電,五到七次。
大腿部分,一條線兩個點。
小腿外側施電找到腳向外歪。五次到七次,就是這個點,再到內側陰陵泉,腳踝向內側彎曲 的那個點。
兩個點,再找兩條線。兩根腿骨外側縫隙往下走施電推到腳背上,末梢神經電量減輕。內側 腿骨骨縫往下走到腳心,往下走的時候電量一定要小,或者兩手一前一後分電往下走
檢測腳腕的反應,承山穴三到四次。膝蓋上方一手膝蓋內側找到小腳趾也有電。風市穴施電 檢測膝蓋骨動不動。
增生是調腿的時候必須去掉的東西。安撫膝蓋,整個手掌貼附小腿往下推到腳尖。最後梳理 陽經向下,陰經向上。排風,內側獨鼻穴排風。
滑囊積液是小腿肢體微循環不好。滑囊炎是大腿肢體微循環不好。
(整個調理過程可根據情況用油8.7.9.1):。
推薦閱讀:
※理療乾貨 | 拒絕病態美,矯正翼狀肩胛(一)
※當鶴禪式手倒立練習不了時 你認為手臂沒力量的理療原來是錯的
※【醫日一方】治思慮過度傷牌後導致的失眠
※[轉載]李曉鍾老師每日一課:手抓腳橋式chatushpadasana的練習康復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