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順承郡王府:現保存最完好
電視連續劇《少帥》近日熱播,其中涉及與張作霖、張學良父子有密切關係的順承郡王府。
順承郡王府原址即今全國政協所在地,位於今西城區太平橋大街之西,錦什坊街以東,南至武定衚衕,北臨大麻線衚衕,總面積約兩萬多平方米。上世紀末以前,王府中殿堂房舍大致尚存,因政協辦公樓改建,殿堂整體遷至今朝陽公園內按原樣放置,但惜乎未按原王府規制搭建。
順承郡王是清初八大「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一,從第一代勒克德渾始至清末共傳承15代。勒克德渾的祖父是聲名赫赫的努爾哈赤第二子禮親王代善,父親是代善第三子穎親王薩哈廉。代善戰功卓著,於「統一寰宇」和皇權更迭「無不殫厥心力」,故褒封極重。代善的八個兒子七位被封爵:三個親王、兩個郡王和兩個貝勒。八大「鐵帽子」王,禮親王代善及子孫克勤郡王、順承郡王竟占其三,可謂「曠典」。郡王在清制本身就是「顯爵」,又加「世襲罔替」,尤其貴重。清制,如無「世襲罔替」,爵位隔代要遞減。
《清史稿》載勒克德渾在平定明朝和李自成余部的戰爭中立下戰功,於順治五年(1648年)由貝勒晉封多羅順承郡王,「世襲罔替」。後又出征,南明名將何騰蛟就是被他生俘的。但在順治九年時因病逝世,年僅34歲。
按清制,封爵即賞賜府邸,裭奪爵位則府邸收回。因勒克德渾籍屬正紅旗,故在正紅旗轄地建王府。這座王府一直延續到民國十年,歷代郡王共居住了270餘年,王府格局基本無大改變。當然,隨著歲月流逝,王府外圍及一些建築已然不存。王府南牆外原有扁擔衚衕,再往南是勒克德渾胞弟杜蘭的貝勒府。於今杜蘭貝勒府早已化為民房, 而扁擔衚衕在十多年前已大部分被拆除闢為廣場,餘下部分併入武定衚衕。這條衚衕今天已蕩然無存。王府內部直通正殿原有月台,前後有廊,為七開間雙重檐、琉璃瓦起脊帶鴟吻獸的宮殿式建築,被八國聯軍焚毀。
在北京的王府中,順承郡王府是保存最完好的,建築格局基本無變動,應是研究王府建築的最佳實物。原因就在於傳承穩定,因為假若被廢黜爵位,府邸收回並賜其他親王,必然會按規制大動。
另外,順承郡王府與別的王府有區別,例如按制度,王府正門前必有石獅兩座,順承郡王府則無。王府中路按慣例不能有大樹,順承郡王府則於東西翼樓各有兩棵楸樹,在王府建築遷移時,樹尚在。這幾棵樹一直傳說是唐樹,後來經成為園林專家的郡王后裔金誠先生考察,認定是清初所栽。王府大門前是院落,東西是值班房,各三間,居中一間是穿堂門,滿語稱「阿斯門」(「阿斯」為「翅膀」之意,即指位於兩翼的門),一般王府東西「阿斯門」夜間關閉,白天只開一扇,順承郡王府則兩扇全開,且容許百姓步行通過。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王府森嚴,郡王尊貴,能夠為百姓穿行提供便利,在封建時代很難得。據傳說扁擔衚衕被視為郡王府和貝勒府私產,百姓也可以步行,但不準推車經過。
朝陽公園仿古建築
勒克德渾以下的十幾代郡王中,碌碌無為者居多,以戰功卓著者鮮見,這主要是清初以後,限制親貴幹政,一般只給爵位或閑散「差事」養尊處優,而吝予實權。可述者唯第二代郡王勒爾錦與第八代郡王錫保。勒爾錦於康熙十二年授寧南靖寇大將軍,與吳三桂作戰,因「勞師靡餉,坐失軍機」,一度被革爵、羈禁。錫保於雍正九年授靖遠大將軍與西北噶爾丹首領作戰,也因「坐失軍機」被削爵。但無論革削與否,總有後代承襲,所以王府倖存。
到1917年,第十五代郡王納勒赫病死,因無嗣,家族將其侄、年僅六歲的文葵過繼。後經溥儀小朝廷的宗人府、內務府呈請民國總統府批准,由文葵承襲爵位。
清代的王府靠什麼維持?以納勒赫為例,他任過鳥槍營、閱兵、禁煙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右宗人等職,但郡王俸銀只有歲5000兩,慈禧太后特旨歲加2000兩,任「右宗人」加津俸2400兩,另有俸米2500石及錢糧米等。郡王衛隊等雜役錢糧數千兩。此外有分布於京郊、河北、東北的莊園地30萬畝。但宣統退位,俸銀等一概皆無,從此入不敷出,坐吃山空。雖然隆裕太后已於宣統元年下旨將王府賞給個人,使這些金枝玉葉們有最後的生存依靠,但仍然無濟於事。順承郡王府走上了風雨飄搖之途。此後,順承郡王府的房契送入東交民巷的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息借貸款。1917年又租給晥系軍閥徐樹錚。奉系張作霖進入北京後,王府被奉系湯玉麟沒收自住。1924年張作霖進京,自任安國軍政府大元帥,將王府作為大元帥府。
順承郡王府家族人等生活無著,不得已請貝勒載濤居中說和,最後同意售價75000大洋,房產從此歸張作霖所有。日本侵佔北京後,王府由日本憲兵隊沒收。北平解放後,政府又從張作霖親屬中購回王府,1950年成為全國政協辦公機關至今。
王府成為大元帥府後,張作霖在其中居住時間很短,1920年來京時住奉天會館。其中因與直系戰爭,幾度往返。1924年擊敗吳佩孚控制華北。1927年在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稱陸海軍大元帥,一時成為北方政治中心,波詭雲譎,角逐鬥法。尤其1927年4月6日,張作霖於此下令包圍蘇聯駐華使館,搜查、逮捕國共兩黨領袖60餘人,絞死李大釗等20餘人,一時震驚中外。1928年因受北伐軍和直、晉軍閥夾擊出京,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張學良其實很少在此居住,1930年後與夫人于鳳至來北京住進順承郡王府,趙一荻也隨張、於入住,朝夕相處。但張學良嫌王府建築陳舊,遂於西單太僕寺街新建衚衕覓宅,設施均為西式,考究且舒適。張學良居住時間最多的地方應是天津赤峰道法租界32號(今赤峰道78號),佔地總面積約1400餘平方米。建於1921年,初為三層小樓,1926年又在後面增建二層小樓,房主為張作霖五姨太張壽懿。1924年張學良任京榆地區衛戍區總司令,後又任民國政府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北平綏靖公署主任等職,至1932年,常往返於京津及瀋陽,夏季多去北戴河。王府內設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北平行營秘書處等機構。張學良在天津居住時間最長,而在順承郡王府的居住時間相對較少。1933年3月11日,張學良通電下野,4月11日攜家眷出國考察,從此再也沒有回過順承郡王府。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些大事與順承郡王府密不可分,如「九一八」不抵抗的命令即於此發出。還有「九一八」後張學良組織北洋政府遺老成立東北外交委員會,於王府內召開兩次會議,主張東北問題由南京政府外交解決。北平市學聯激憤之下發動各大學學生上街遊行,尤其在王府牆上張貼「誰要接受交涉的條件,決碎其頭顱、火其居」的大幅標語,迫使張學良悄然收場。
於今滄海桑田,白駒過隙,曾是順承郡王府主人叱吒風雲的張氏父子,墓木已拱。順承郡王府的最後一代郡王文葵,一生顛沛流離,上世紀50年代被安排在工廠工作,任過區政協委員。晚年生活安定,1992年,作為清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位郡王逝世,年84歲。
原標題:順承郡王府的滄桑
推薦閱讀:
※100萬想在帝都城區買房?
100萬想在帝都城區買房?
※北京口音難聽嗎?為什麼?
※北京五道口的「宇宙的中心」這一稱號有什麼由來?
※蟻族應該留在大城市嗎?
※北京交通速通卡(ETC卡)怎麼辦理?怎麼辦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