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全解》原文譯文配圖(13),轉發功德無量
第二十七講 無斷無滅
【原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譯文】
「須菩提,你如果產生這樣的念頭:『如來不須要因具足諸相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千萬不可以有這樣的想法:『如來不須要因具足諸相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你如果有這樣的念頭,那麼發行道、證道之心的修行人,就會認為若想證得圓滿覺悟,不能有任何的標準可依憑,而要放棄一切的概念、觀念、觀點以及理論和方法,哪怕是所謂的覺悟之法。(人的真心自性為因,無為法為緣,見證的虛寂實相這個根本智慧即為果。實際上所有的法,由因現果之緣各別而無常,因果依緣相續而無斷。假使否定所有的法,也就否定了呈現根本智慧的那個緣,因此有因缺緣,真心自性之因仍被世俗觀念所遮蔽,仍處於迷中,這樣就無法見證覺悟智慧之果。這樣就諸法斷滅,諸法皆成頑空了。總之,未開悟的行者誤把諸法斷滅之頑空境界當作覺悟智慧境界來看,原因在於沒有真正懂得因果律的機理,不懂得因、緣、果之間的辯證關係——無緣則因與果便斷。)
「所以千萬不可產生這樣的想法,哪怕只是這樣的一個念頭都不能有。(想證得圓滿的覺悟智慧,既不可以執著於任何的概念、觀念、觀點以及理論和方法,哪怕是所謂的覺悟之法;也不可以執著於放棄一切法。)
「為什麼這樣說?發行道、證道之心的修行人,對於一切法都不要執著斷滅相。若執著於斷滅相,則落入頑空。這樣便沒有任何法可施為了,於無上正等正覺,無處下手,無法踐行,也就無法見證了。」
第二十八講 不受不貪
【原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譯文】
「須菩提,假使有潛心修行的人,用能裝滿恆河沙粒數那樣多世界的珍寶,盡數來布施,(這樣的人行此布施之法,是可以獲得巨大福德的)。假使又有人明了洞徹一切的概念、觀念、觀點以及理論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使人明了自性、走向覺悟之法;而像這樣不分別一切法,不執著一切法,不停留於一切法,於平常的行住坐卧中忍辱行,從而見證無生法忍的功夫。像這樣潛心修忍辱行的人,便可以證得無生法忍的智慧境界,由此所成就的功德及獲得的福德,遠遠勝過用巨大數量的珍寶來布施的人所獲得的福德。這樣說的原因是什麼呢?須菩提,所有潛心修行大乘的人,都不應該追求、取受所謂的福德,就是這個緣故。」
須菩提恭敬地向如來請教:「世尊,潛心修行大乘的人,既要凈心行善以積累福德,又不能執著於去獲得福德,那應該怎樣做?」
「須菩提,潛心修行大乘的人,對於所獲得的福德,只要不貪求、不執著,便不會因此產生煩惱。所以說對於福德不起貪執之心念,便無煩惱心現。像這樣以無我之無為法修行,才能達於無生法忍之智慧境界。」
東方智慧文化叢書 劉戰魁
劉戰魁:民間學者。多年來,潛心研究東方古典哲學、古智慧經典、東方傳統智慧文化,致力於將自身多年積累的珍貴經驗,用以智慧文化的教育實踐活動,並以此為基礎來傳承東方智慧文化之精髓。
劉戰魁先生對古智慧經典《道德經》、《薄伽梵歌》、《金剛經》進行了還原性的釋義,在修養身心的實踐活動中再現了開發覺悟智慧之「當頭棒喝」的規律,並破譯了河圖洛書、天干地支、伏羲八卦等千古不解之謎。
劉戰魁先生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共著述了近千萬字的東方智慧文化著作,其中包括《智慧書》六卷——《生命的真義》,《心靈的凈化》,《生活的智慧》,《棒喝與禪》,《健身之路》,《養生精義》;《金剛經全解》兩卷;《薄伽梵歌全解》 四卷;《道德經全解》十五卷;《身心健康的奧秘》;《薄伽梵歌精析》;《道德經心解》;《薄伽梵歌評鑒》;《圓覺說金剛經》等。
推薦閱讀:
※子平真詮原文
※湘夫人 原文 注釋 評析
※黯然銷魂掌遇到降龍十八掌只有被秒的份,原文為證
※《疑龍經》上卷原文及其注釋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