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直解》:五時說法

五 時 說 法

——摘自潘麟導師《心經直解》

「五時說法」是指佛陀自29歲在菩提樹下證得圓覺之後,於八十歲寂滅前,駐世傳法49年。在這49年傳教講法中,根據其教義和教法,可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簡稱:「五時說法」。「五時說法」是中國最早創立的大乘宗派——天台宗使用的一個重要術語,是用來對佛陀一生聖教給予一個全面的科判與歸納,以便於在講說、研究、修持和思維浩如煙海的佛經和佛法時,不至於發生絞繞混漫。

佛陀的五時說法如下:

第一華嚴時:華嚴的梵語為Avatamsaka。佛於菩提樹下成道後,未離座即於甚深禪定中,轉無上大法輪,用21天的時間為大菩薩們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佛為大菩薩所說的大法,就像太陽剛出來時只照高山,小根性的人,無緣聽聞,即使聽聞了,也不能接受。

自古有言,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佛陀於菩提樹下初成道,為度大菩薩速證無上正覺,故直顯佛性覺海,無盡之豐富瑰麗,以啟迪菩薩,佛性覺海之中,為萬化之基,創造之源,所有皆自佛性中出,故佛性覺海具足一切而又超越一切。《華嚴經》直呈佛之法身(佛性之別名)之終極境界,但這種直呈是形式的直呈,不是內容的直呈。故《華嚴經》只可以教導大菩薩之用,沒法教導俗世眾生。若欲教導俗世眾生如吾輩者,必需有一系列具體之教法和教義方可。這就需要佛陀從悟道的菩提樹下出定,走到我們人間來,針對我們這些下劣眾生而教授相應的修行法門和次第入道法門。因此,就引出了下一個佛陀講法時期.

第二阿含時:「阿含」是梵語Agama的音譯,意思是「聖言」、「聖教」。佛觀察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大法,於是就在鹿野苑等地方,在12年中,說小乘的《阿含經》,講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等的教理,度化聲聞、緣覺。

佛陀講授《阿含經》的目的,在於「破除我執,證成羅漢」。眾生之病在於頑強地執著有一個「我」在,此名之為「我執」或「我念」,一生所有,皆在圍繞這個「我」而行動。佛陀大悲,指示津要,實無有「我」存於身內。「我」本為虛幻,因意識或慾望強行造作而有,實為夢幻。悟透此理,證得無我之境,即為阿羅漢。故《阿含經》主旨即是:「破除我執,證成羅漢」。

第三方等時:方等的梵語為Vaipulya。「方」是方便、方正、廣大之義;「等」是平等、等持之義。佛說法度人,無有定法可以給人,而是應病予葯,為療治眾生的煩惱、執著而隨機說法。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令眾生各依自己之根性而修,整治自己的習氣毛病,去妄證真,因此法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這是佛繼阿含時之後,在8年當中引小乘人入大乘法,為大乘初機菩薩講《維摩詰經》《楞伽經》《楞嚴經》《解深密經》《圓覺經》等大乘方等類經典。

佛陀講授方等類經典的目的,在於「彈小贊大,普度眾生」。「彈小」就是告訴羅漢們,你們所證所成者,實為小道而已。此小道只能自度,不可度人;只可自利,不能利他;只可自了,不懂方便隨緣,不知如何普度眾生。如是等等,過患無窮。故羅漢道者,實為「焦牙敗種」,不能生長慈悲和智慧。「贊大」者,即讚美大乘妙道,意在引導小乘羅漢道人,應反身嚮往大乘,修菩薩道,入六度行,廣開方便之門,和光同塵,與世同體,不舍眾生,慈悲普度——此為方等類大乘經典主旨之所在。

第四般若時:般若是梵文Prajna之音譯,乃「智慧」之意。佛說法49年,講般若就講了22年,共有八大部,總結歸納為《大般若經》,有600卷之多,《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就是其中之一。

佛者,覺也。成佛是智慧(般若)的成就。故智慧是一切佛之母。眾生困於「我執」之中難以自拔,修行人(羅漢或菩薩等)則困於「法執」之中難以自拔。我執即執「我」為實,法執即「法」(佛陀的一切教導和傳授的種種修行方法)為實。無論是我執,還是法執,一旦有執即不得解脫。解脫就是無為無執無著無我。般若與無執互為因果——因為般若,方可無執;因為無執,方有般若。般若經即是開啟所有眾生與生俱來的般若智慧,此智即是佛智。獲此智,即獲佛果,即為成佛。因大小乘人不執於我,即執於法,故般若經的宗旨即為「盪相遣執,彰顯空智」。「相」是指一切表相、幻相、法相、顯相、分別相,也即一切現象——現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要之象(相),此一切相不可著、不可依、不可執、不可得,故佛陀教導我們要「盪一切相」「離一切相」「無一切相」(進入疏解正文之時,我們將全面展開討論此一宗旨),此名之曰「盪相」;「遣執」就是化除一切我法二執。

般若經通過「盪一切相,遣一切執」方式,來達到彰顯「空智」的目的。空智就是般若這種所有眾生皆與生俱有的智慧,但這種智慧必須在徹底的無為無執無著無我中,方能顯現和證成。提此般若智慧,即為成佛,即為解脫。羅漢和菩薩,也能不同程度地獲得此智,但他們獲得的般若智慧是非常有限的。欲將般若智慧全部彰顯,必須經過般若經的「盪相遣執」方可。

佛陀在般若經中不立一法,因為在此前的三期講法中,佛陀已經講授了無量無邊的教導和修行方法,為了讓修行人不再陷於「我執」與「法執」之中,佛陀通過般若經復將所有的教導和方法全部否定掉(實則是超越之)。故在包括《心經》在內的般若經中,大家不會得到佛陀的任何教授,相反,大家在般若經里學習到的都是一路的否定,不斷的否定,再否定。無有一法可得,名曰般若。

第五法華涅槃時:法華為《妙法蓮華經》的簡稱,梵語為SaddharmaPundarika;涅槃的梵語為Nirvana,是圓滿寂滅、究竟解脫的意思。佛在其一生的最後七年中,說《妙法蓮華經》、《涅槃經》、《佛遺教經》等法,純講實法,不講權法,不問在會的人根性如何、是否能夠接受,只講唯一的佛乘,講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因為佛快要入滅了,沒有時間了,只有說真如實法,佛法才能圓滿。此時佛所說的皆為諸法實相的道理,融會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歸於唯一佛乘。因為是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的中道實相,所以是究極圓教。

佛陀在第四時——般若時,通過「盪相遣執」的方式,對此前三個時期的一切教導和修行方法,給予了全面而徹底的否定(實為超越),無有一法可得,無有一文可立。這是從否定面,令學者悟入和證成「空智」——以無為無執為根本特徵的般若智慧。但般若經以「無為無執」為宗旨,是一個非常消極的道路,是否定型的道路。這種否定型的道路需有另一個積極肯定型的方式來配合方可,不然,這種純消極的方式最終將會把它自己也否定掉,而導致其自己也不能成立。這很象是一條靠吃自己的尾巴為生的蛇:這條蛇從自己的尾巴吃起,最終它會將自己全部吃掉——不吃自己,蛇會死去;吃掉自己,也是死去。總之,否定自己和吃掉自己的結局,只有一個:使自己徹底消失。

般若類經典通過「盪相遣執」的方式,彰顯我們的般若佛智,令我們獲得徹底的解脫與覺醒,但萬不可以此導致佛陀的一代教法趨向以「自己吃自己」的方式走向消亡。為了保住佛陀一代教法,還需對佛性和般若以肯定面和積極面的教授。因此,般若時不可成為佛陀一生教法的最後一時,在般若時之後,必須還要有一個正面肯認佛性和佛法的教授,這就是第五時——法華涅槃時。

佛陀通過《法華經》和《涅槃經》等,正面肯定了佛性和般若內涵的四大基本特徵「常」「樂」「我」「凈」,並全面闡釋之。通過般若經的無為無執而彰顯出的佛性(般若)是什麼樣的呢?她有四大類基本的特徵:恆常不易(常)、極樂無限(樂)、無我之我(我)、純凈無染(凈)。「常樂我凈」是修行之極果,涅槃之四德。故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此二時說法如同硬幣的兩面:反面是般若經的「盪相遣執」,正面是《法華經》和《涅槃經》「常、樂、我、凈」的佛果四德。

潘麟導師禪定於佛陀首次講法處——鹿野苑


推薦閱讀: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
如何治癒功血(信佛者進)
《心經》解讀-《心經》的真正作用及好處--破三障,除煩惱
成剛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筆錄(一)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直解 6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