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歷史看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2014-05-23〉
圖4.62008年歐洲的構成圖(省略西歐內部的核心、外圍、假「歐盟國」的區分)
如果要真正了解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就必須從歷史追溯到現在。現在發生的俄羅斯和西方(其實分歐洲和美國)之間的衝突,不能像許多所謂的評論家一樣,簡單理解成過去冷戰框架下北約代表的西方和蘇聯集團對抗的復活。
首先要搞清楚,歐洲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其實歐洲是一個環中環、圈中圈,有骨幹、核心、夥計乃至外來安插的特洛伊木馬好幾個層次。第一個核心硬殼就是「小歐盟」,這算貨真價實的歐洲,由5個國家組成,即以法國和德國兩大哥作為核心,加上三個小兄弟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個「小歐盟」,再加上近代以來相對落後處於邊緣地位的義大利,在1952年成立以能源煤炭和重工業鋼鐵為一體化目標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接著又在1958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然後於1967年將這三個原本的專業經濟、科技組織合併成立歐洲共同體(「歐共體」),即為歐盟的前身。在這六個國家中,義大利是一個異數,經
圖4.4「核心歐盟」五國與義大利——組成歐盟原型的最初六個國家
常有不同聲音吵吵鬧鬧。再在外面一層,就是於1973年加入的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和1981年加入的希臘,1986年加入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就是歐共體12國。大家知道,英國由於在歐盟里無法代替德國和法國的地位起主導作用,又是一個美國的跟屁蟲,所以在歐盟里好比半個特洛伊木馬,一條胳膊向里拐,一條胳膊向外拐,利用其和美國的表兄弟關係,在兩邊平衡,獲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以至於經濟金融界里一般所說的「歐洲」,都不把英國放進去。
圖4.5到1995年為止歐盟的組成——歐盟15國中的核心國、外圍國和美國「木馬」——英國
歐洲共同體在蘇聯崩潰後,於1992年正式成立歐盟,開始向東發展。1995年吸收了奧地利、瑞典、芬蘭達到15國,這15國覆蓋了通常的「西歐」概念,所以今天在擴大到27國的大歐盟里,還有「歐盟15國」的說法,以核心自居,聚集起來自己開會。近10年後,在2004年吸收了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入盟,在2007年吸收了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入盟,把範圍覆蓋到了原來的邊緣國家和前蘇聯的勢力範圍內,這就是今天的27國「大歐盟」現狀。下一步計劃則是考慮克羅埃西亞和其他的巴爾幹半島國家,前蘇聯境內的烏克蘭和喬治亞,當然,可能還有那個晾了幾十年就是不讓入會的土耳其。
歐洲人明白一個道理,歐盟5億的人口(其中有1億多一點是在名不副實的東歐窮國),和12萬億GDP的經濟(且不管其中有多少水分),如果不能團結在一起,分頭出擊,去和美國和中國兩大世界強權競爭,那麼只會個個淪為附庸。所以,只能合在一起一個拳頭說話。但是問題在於歐盟目前的決策機制導致其本身是一盤散沙,在所有重要問題上都拖拖拉拉,文山會海,沒完沒了,極難達成一致,這使他們進行更緊密的合作的可能性令人懷疑。正如筆者在《大國遊戲》第一卷里所言,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面臨的是美國和蘇聯兩強的對抗,而且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昔日的強權英國選擇了臣服美國,而法國人則選擇了和德國合作,建立一個團結的歐洲自己人的歐洲。這也是為什麼1966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宣布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提出建設「歐洲軍事合作」的原因,因為他覺得北約就是美國軍事控制歐洲的工具,歐洲生活在北約軍事傘的保護下只能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性。
美國很明白,上個世紀的兩場世界大戰,都是因為歐洲列強無法應對自己中間的新霸德國的崛起引發衝突造成。因此它的二戰後世界新次序的規劃,其主要任務就是重建德國(同時在東亞重建日本),使德國在經濟、科研和製造業恢復了世界大國的地位,為其所用,但是在政治、外交和軍事上,要保證德國受到美國壓制,無法出頭,不讓自己重蹈當年老帝國主義的覆轍。美國對德國的軍事佔領,以及半個世紀來對德國在二戰行為上的口誅筆伐建立的「政治正確」,讓昔日令世人聞風喪膽的德國鐵軍,變成了一支連加拿大軍隊都不如的花架子擺設。
而德國的老鄰居和過去的老對手法國,雖說軍事上也是一團軟蛋,經濟上,自一代英傑戴高樂[1]以後也相對乏善可陳,但卻正好具有德國所沒有的政治、外交地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但是如果把法國和德國合在一起,互相結合,其勢力就不可小覷。以德國的8000萬人口,加上法國的6000萬人口,就是1億4000萬,和俄羅斯大致相同,比日本(1億2000萬)要多。如果再加上荷蘭(1600萬),比利時(1000萬),和盧森堡(50萬),差不多是1億7000萬。而德國的2007年GDP是3.32萬億,加上法國的2.56萬億,達到5.88萬億,在加上荷蘭的0.77萬億,比利時的0.45萬億,和盧森堡的0.05萬億,總額是7.15萬億,可以和5年後的中國相比。雖然軍事是一個最大的劣勢,但因為其鄰居的英國和俄羅斯都經歷了力量衰落,而其餘臨近的歐洲國家中連過去僅有的地區准軍事強國南斯拉夫都被肢解,因此無人可以威脅到其安全。只要他們不主動去向中國和美國挑釁。因此,在世界其他地方,如廣大亞非拉地區,尤其是法國人覺得還屬於自己後院的黑非洲,這個核心歐盟(主要是法國)甚至還覺得可以敲敲鑼,動動武,嚇唬嚇唬外人。
這就是為什麼在1994年,面對蘇聯解體後的新形勢,德國和法國政府里的明眼人,對歐盟的擴大和北約的東擴不是很感冒,反而提出一個反向而行的方案。這個方案就是以除去義大利後的原歐共體內核五國(法德荷比盧)為核心,建立一個緊密的團體。在這個緊密的國家團體內部,不光取消邊界,令物資和人口自由流動,而且還要統一貨幣、外交和國防政策。而其他的歐盟成員則圍繞這個核心國家團體組成第二層「國家環」,保持現有的合作體系。至於從蘇聯集團崩潰以後分出來的東歐新國家,則讓他們組成第三層。形成具有核心的「三級歐洲國家圈」。
不要以為後來歐盟端出來的「歐元大餐」和這個「核心國單幹」的方案有什麼沾邊形似的地方(比如兩者都涉及統一貨幣)!這個核心國方案的要害就在於形成領導歐洲的「核心力量」,而這一設想與現在「歐盟」內部大小國力量均攤(甚至讓小國有不相稱的過多權力)的亂糟糟的局面幾乎完全對立。後來實際搞出來的那個「統一貨幣」的歐元大餐,用政出多頭的政治大勺去攪拌,從現在看,實在是煮成了一鍋糊粥。而「核心國單幹」方案倘若成功,倒當是真正克服歐洲國界支離破碎的缺陷,打造出一個凝為一體,貨幣、外交、軍事樣樣強的新超級大國的終南捷徑。
但對核心以外的其他國家而言,這種「核心國單幹」的政治道路卻並不是最優的安排。比如對英國來說,它就不希望核心成型——因為它這個已經衰弱的「日不落老翁」絕不可能是核心,甚至連參與核心也沒份。所以英國樂見於歐盟新擴入儘可能多地的東歐國家,這樣就可以稀釋德國和法國的影響力,使歐盟成為一盤散沙,避免自己被邊緣化,而且也非常符合它歷史上從18世紀以來的對歐洲大陸「分而治之」的原則。而許多歐洲小國家之所以想參加歐盟,是希望享受到經濟一體化的好處,倒並不希望有一個中心的原則要去遵守,要去付出犧牲。目前這個歐盟和美國與中國都不同,例如一旦經濟上出現困難,中國和美國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國家訴求,打出各種名義要求人民為這些訴求而在經濟上做出犧牲(比如說中國為反擊台灣獨立而戰),而歐盟一旦出現問題,除了核心5國以外,那些爛漫的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心懷二意的不列顛人和只想伴美國老大的東歐人,基本上將是樹倒猢猻散,缺乏凝聚力。
而且對英國和那些小國家而言,歐盟也只能提供經濟的好處。在國家安全上面,歐盟是一個空架子,只有美國主導的北約才可以為他們提供真正的安全。北約和歐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兩者越大都對於真正的「歐洲」不利。
為什麼?
北約越擴大,標誌著從軍事管道施加的美國的影響力越大。
歐盟越擴大,標誌著經濟政治上作為核心的德國和法國的影響力越稀釋。
北約是1949年組建的,由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丹麥、義大利、荷蘭、盧森堡、挪威、葡萄牙和冰島12國組成。在1952年,希臘和土耳其加入。1954年蘇聯提出入會申請,聲稱這樣才可以真正的保護歐洲的和平,當然這個提議被北約拒絕——北約就是用來對付蘇聯集團的。結果在撕破臉皮的局勢下,北約考慮到沒有西德的加入,盟軍根本不夠人手來應付蘇聯可能的入侵,所以在1955年接受了西德入會,這反過來導致了當年由蘇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和東德8國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
圖4.7上:歐盟東擴,權力因體制規定而分散;
下:北約東擴,法德核心的聲音被稀釋,強化美國絕對領導地位
[1]戴高樂,法國二戰時期「自由法國」的領導者,1945-1953及1958-1969年間為法國領導人。在法國頻臨阿爾及利亞危機時臨危受命。60年代時期奉行政治和經濟上的戴高樂主義。主要表現為經濟上的國家干預和扶持,實現工業和農業現代化,外交上疏遠美國,1966年推出北約軍事組織。試圖保持法國的「世界大國」地位,對於歐共體的建設並不是很積極,甚至消極對抗。
推薦閱讀:
※戲說乾隆曹大人是誰的人?
※這三個姓不需要「免貴」你知道嗎?
※基督教是如何逆襲成為羅馬國教的
※追憶盛世繁華,回味宋詞雅趣|給孩子講文化
※紅軍長征歷經戰鬥霸氣不減靠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