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騷怪論:天安門孔子塑像為啥惹風波?
06-02
牢騷怪論:天安門孔子塑像為啥惹風波? |
[ 文中思 ] 於2011-01-13 17:47:05 上帖 [ 發簡訊 ] [ 表狀 ] |
標籤: 孔子 天安門 博物館
這是筆者五年多前的文章,今天重讀依然耐人尋味,尤其是眼下因「天安門豎起孔子像」而引發「口水大戰」的時候,更是如此。原文標題——牢騷怪論:祭孔,為了自己拋棄的驕傲!光耀千秋的中國儒學文化,在今年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儒聯、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等組織的全球祭孔活動被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紛紛參與而異常耀眼,這不僅是中國儒學文化被世界的尊崇和認同,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和中國軟實力走向日益強大的證明。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繼承性、民族性、潛移性、函化性和受化性,一個民族是否優秀,是否有為,最終都是通過全人類從這個民族的文化影響程度中得到體現的。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儒學文化,儘管也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問題,但是,儒學文化的精髓「以和為貴」卻是體現了人類社會千百年來共同追求的社會關係。18世紀的美國民族學家鮑威爾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相異的文化群體,發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接觸後,導致一方或雙方的文化模式發生變化的過程,結果是一種文化接受『他文化』的要素,或對『他文化』的適應,從而使不同文化的相同性日益增強」。中國儒學文化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眼中,恰恰是能夠被接受的「他文化」要素,如今中國倡導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社會關係主張,正是繼承和發揚光大中國儒學文化思想的延續,這也是今天全球祭孔活動的人類文化思想的趨同趨勢和意義所在。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對立文化的爭鬥,也離不開歷史局限性的利用和誤讀,中國的儒學文化同樣如此。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儒學文化的「三綱」、「五常」、「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就是被利用和誤讀的典型,這也是中國近代歷史文化在西方文化衝擊下,曾經發生反孔反儒的根本原因。不錯,「三綱」、「五常」、「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的確被統治者利用來管制社會的法寶,在封建統治者的政治需要下,糾集勢利文人大勢利用話語霸權對「三綱」、「五常」、「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的正面思想對社會民眾進行曲解和誤讀,進而對民眾思想進行洗腦。儒學的「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孔子本意的「綱」是指「擔綱重任」,意即「君要為臣的治國之責承擔責任」,「父要為子的不孝不尊承擔責任」,「夫要為妻的不貞不潔承擔責任」。這樣的士志於道和任重擔責卻偏偏被曲解和誤讀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夫要妻休妻不得不休」。「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且不說「五常」在封建社會中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今天中國社會的道德滑坡正是由於「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的丟失。由此可見,「三綱」、「五常」並非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倫理道德,而正是需要發揚光大的優秀文化思想。今天我們主張以法治國,固然是更加明細「三綱」、「五常」的責任歸屬,但是,並不能否認儒學文化的「三綱」宣揚的「擔綱重任」的責任意義。下屬違法需要追究上級的責任,子女違法犯罪父母都要自責,妻子紅杏出牆丈夫也要自咎,就是這個道理。同理,今天中國市場經濟中發生的「假、冒、偽、劣、毒」現象,正好與「五常」的「仁、義、禮、智、信」背道而馳,假如儒學文化的「五常」之道人人信守的話,中國今日的社會決不會是這樣。孔子儒學文化的「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是最高的治國思想境界,並無過錯,錯的是生不逢時的周朝孔子。奴隸制度下周朝禮樂制度(周禮制)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把人分成上下等級,即貴族與奴隸。國家的禮樂屬貴族專有,國家的刑政對庶民而定,這就是周朝有名的治道二分法。而同時代的孔子卻提出了「人人平等」的「禮下庶人」思想和「以德施政」的治國理念。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即為:治國平天下,如果只以政令刑施,那麼天下人民將只求躲避刑法加罪,根本不可能有自覺向上的恥心;如果以德化禮治,那麼天下人民就會喚起恥辱心,而且會自覺的修正自己的德行。換言之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道德面前以禮相待」。由此可見,孔子並不是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的「衛道士」,反而是鄙視者和反對者。然而,真正的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的「衛道士」們卻偏偏以「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另類思想,對抗孔子的「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的治國思想理念,而「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另類思想在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至今都被統治者奉為「治國之道」,最典型的就是幾千年來治理國家的「立法權」始終牢牢地控制在統治者手中,由此可見幾千年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流毒在中國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站在歷史局限性的角度解讀生不逢時的孔子很有必要,雖然孔子「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的儒學思想帶有理想的治國思想境界,但強大的統治力量和既得利益者始終讓「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的儒學思想遊走在「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另類治國理念的邊沿,從未登上治國大堂。儘管如此,幾千年來也沒有任何力量把孔子的儒學文化思想從人們的頭腦中完全刪除。人們都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其實,法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統治需要。當道德隨著人的私慾需要而一步步被人們踐踏和拋棄時,統治者不得不將被人們拋棄的道德重新設置成強制性遵守的公共道德底線——法律。因此,可以這樣講,道德拋棄越多,法律設置越多,所不同的是,道德是靠自覺遵守的民間默契,而法律則是統治者編製的繩索,只要人們拋棄的道德默契越多,那麼套在人們自己脖子上的繩索越緊。由此可見,傳承發揚光大孔子儒學文化的人倫道德思想,其實就是試圖解開套在人們脖子上的法律繩索。但遺憾的是,時光一去不復返,私慾膨脹棄道德,以法治國屬無奈,自作自受可怨誰?今天的中國不正是在道德潰敗下沿著無奈的以法治國向前走嗎?反思之下,難道說今天盛大祭孔不值得發人深省嗎?被萬世景仰的至聖先師孔子,留給中國和人類的是儒學文化的輝煌。今日之中國在儒學文化構建的人倫道德遭到潰敗後,只能用單一的法家思想理念來治理國家,而把儒學文化作為中國的文化思想包袱,儘管有不少有識之士長期呼籲繼承發揚光大儒學文化的「以德治國」理念+法家文化的「以法治國」理念,但遺憾的是,儒學文化的「以德治國」理念對於今日的中國來說,只能是奢望。今日全球舉行的盛大祭孔在喜新厭舊的人性面前雖然意義重大,但面對道德潰敗的中國,我們只能看到孔子儒學文化的人倫道德精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惠及人類。在一百多年的中國近代史上被中國人自己批駁得體無完膚的儒學文化,要想在中國東山再起,幾乎不太可能。即便是年年祭孔,也只是在祭奠一種被自己拋棄的驕傲罷了。 首發:2005-9-29 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標籤: 孔子 天安門 博物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