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蒙周專欄》刮骨療毒

2011年10月24日 14:46 BJT 《西蒙周專欄》刮骨療毒發表評論 (1)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小悅悅走了。

她走得毅然決然,沒有任何一次回頭。這個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值得她留戀,兩位司機喪盡天良,無情碾過她嬌小的身軀;18名路人各個兩眼冷漠,無情地將她一個人拋棄在馬路中間,孤獨無助地等待著死神召喚。

當然,還有一位陳婆婆,將她從死神那裡暫時拉回來,可惜她已無知覺;也還有那麼多的好心人,投來同情的眼光,灑下心痛的淚水,送來無盡的祝福,可惜她始終在與傷痛和死神搏鬥,對這些茫然不知;還有生她養她的父母,將她帶到這個世界,卻在不經意中把她一個人留在了通往天堂的大門口。

小悅悅留下大問號

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痛惜,所有的祝福,都發生在小悅悅喪失知覺之後,所以,小悅悅是帶著滿身的傷痛,帶著冷到骨髓的心寒,一個人上路,去天堂。那裡,沒有車來車往,沒有圍觀默不作聲的路人,也沒有稀里糊塗馬大哈式的父母;那裡,沒有銅臭,沒有醜惡,沒有爾虞我詐,有的只是純凈和甘美,她可以放心地盡情玩耍。

不知道小悅悅來到這個世界的準確時間,只知道,她一個人走到了馬路中間,然後經歷了慘痛的7分鐘。在這7分鐘里,兩歲的小悅悅對這個世界有兩樣記憶,一樣是傷痛,一樣是心痛。她無法明白,那些比她高得多、大得多的人,為什麼就不能伸出手拉自己一把?

幼小的小悅悅在臨走之際,給這個她看不懂的世界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問號。面對著她升上天堂的靈魂,塵世間的每個人都該經受一次良心的拷問:人之為人,是因為人間有愛,人間有善,人間有美,如果這些都行將泯滅,那又何必再將一個個生命帶到人間,遭遇醜惡和冷漠?

拜金之下人人互害

小悅悅事件,讓國人和國際社會同樣震驚。事件折射出國人道德良心的集體缺失,以及整個社會日趨冷漠甚至冷血,這在當前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並反映出中國社會重金、重利、重商主義的盛行。30多年改革開放,官方崇拜GDP成風,並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社會價值觀的核心變成了「一切向錢看」。在這樣的前提下,人人為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重金重利,「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正被金錢日益蠶食。在一個拜金盛行的國度中,社會集體冷漠是一種必然。

與此對應,社會還日益呈現出互害型特點。道德缺失下,假貨盛行,毒菜毒肉毒奶粉防不勝防;出行遭遇電梯逆行、動車和地鐵追尾;呆在家中豆腐渣房子也會轟然坍塌。衣食住行在中國,現在沒有一項是安全和令人放心的,人人逐利變成了人人互害。

據環球網的事後調查,有88%的人表示,再遇到類似事件自己會出手相救,但也有佔12%的人表示,他們仍會拒絕施救。上述比例,恰好和佛山現場形成反襯,現場看到小悅悅被傾軋的19人中,只有1個拾荒的婆婆伸手相救,施救與拒絕施救的比例為1:18,願意施救的僅佔到了5%。

說的和做的,調查與現實,呈現典型兩極特徵。這樣的矛盾現象,證實中國社會中的現實道德水準正走在一條越走越窄的路上。網上有評者說,小悅悅被傾軋,是中國道德面貌的一個真實細節,它量出了中國社會道德溫度的最低值,而利己主義則很可能處於史上的最高峰值。

吏治敗壞有目共睹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為此大聲疾呼:「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醜陋,忍住刮骨療傷的疼痛來喚起社會的警醒與行動。在公眾參與下創造揚善懲惡的制度條件和社會環境,努力提升全社會道德水平和每一個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汪洋顯然看到了小悅悅事件背後的深刻意義,為此提出「要用良知的尖刀」進行刮骨療毒。

但汪洋沒有說清楚「毒」來自何方。中國社會向有「民以吏為師」的傳統,吏治體系的喜好品味、道德操守和群體追求,對國民整體素質往往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當今的吏治體系,腐敗難除,且越反越腐敗;官場拜金,日益窮奢極欲;專斷弄權,監督失去作用。吏治體系的敗壞,有目共睹,上行下效之下,又怎能苛求民眾道德水準獨樹一幟?

所以,汪洋言中所指的「我們」,首先應該是當今的執政官僚,其次才是作為路人甲路人乙的普通百姓。就在小悅悅事件發酵之時,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會議高調要求全面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很應景,也從一個側面印證,首先要進行刮骨療毒的,是執政者。

推薦閱讀:

【陳兵教授專欄】真實論(一)
【黃蠟石專欄】信江河籽料之美
生命之初,新在哪裡:我們為何生而不同 | 表觀遺傳專欄
【培訓專欄】餐飲服務銷售技巧詳解

TAG:專欄 | 西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