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八旗制度是什麼?皇帝在哪個旗?

八旗是一種制度。

既是制度,那麼,是什麼樣的制度呢?或曰,八旗是軍事制度。或曰,八旗是貴族制度。或曰,八旗是戶籍制度。或曰,八旗是「部族主義」的統治制度。孟森說,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意見,「八旗者,太祖所定之國體也」。

八旗初始,源於牛錄額真。在滿語里,牛錄是箭,額真是主;牛錄額真就是箭主。箭主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滿洲古制:凡出兵狩獵,十人為一隊,每隊設一頭目,這個頭目就叫牛錄額真;後來漢譯則稱佐領。隨著滿洲實力的逐漸強大,每牛錄的人數也由十人增至三百人,而牛錄額真也就成為官名;此系明代萬曆二十九年之事,定製者即是奴爾哈赤,後來的清太祖。又過了十四年,隊伍已經擴大到四百牛錄,為便於管理和指揮,努爾哈赤遂設立八旗制:五牛錄立一紮攔額真,五紮攔立一固山額真;包括努爾哈赤在內,一國共設八個固山額真。固山,滿語「旗」的意思;八固山,即八旗,固山額真,則是旗主。各旗以色別之,分別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色。

自此,滿洲人才可被稱為旗人。因為,所有滿洲人都被納入八旗,各歸己身所屬的旗主管轄。在旗之人與旗主之間,有君臣之分;旗主與旗主之間,則身份平等。然為協調八旗之內務外交,八位旗長須共同推舉一人為首長;若此人不稱職,或有事令各旗不滿意,則可彈劾之,另易新首長。以此之故,孟森才稱八旗為「太祖所定之國體」,並形象地比喻為「聯邦制」。聯邦制的特點,可概括為對外一致而內部各有特色。八旗初期,便具有這種特點:各旗分治旗務,同時,民主推選首領,共同合作,相互制衡。

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即清太宗,於天聰十年改國號為大清(以前國號為金,或大金,亦稱後金),做了「寬溫仁聖皇帝」,年號崇德;而在此之前,他即已一步步將八旗共和的國體改造成君主專政的國體。

努爾哈赤在世時,皇太極便以戰功著稱;努爾哈赤卒,皇太極便挾威獨領正黃、鑲黃兩旗,破壞了一人一旗的老規矩。爾後,他將旗主劃分成大、小兩檔,自己與其它三旗主稱大貝勒,召開旗務會議時,四人「並坐而治」,漸漸將話語權集中起來。不久,以戰敗失地及其它罪名廢掉一個大貝勒,於是,四人幫變作三人行。一年後,三人中掌管正藍旗的大貝勒去世,其弟接掌,不多久,其弟亦死;突有旗下之人追訴兩兄弟的「罪惡」,皇太極正好做個順水人情,將正藍旗收歸麾下(雙黃與正藍,蓋即後世所謂「上三旗」之雛形)。至此,三人行變成哥倆好:皇太極正位南面專坐,其兄代善旁侍而已。待到登基稱帝,則哥倆好之局亦不復存在,滿洲定於一尊矣。

當然,太宗收編正藍旗,乃是將其併入雙黃旗之內,庶幾將之從八旗內「消滅」掉了,如《東華錄》天聰六年十二月辛巳所謂:「以正藍旗入上旗(按謂正黃、雙黃二旗),分編為二旗」。與順治八年以後所謂天子自將三旗為上三旗、其餘五旗為下五旗的定製,究有極大區別。且太宗所將為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而後世上三旗則謂正黃、鑲黃和正白三旗,此亦前後之不同。

推薦閱讀:

崔永元:1%的奶粉在哪裡呀?(配圖)
家裡的財位在哪裡,擺放什麼可以催財?
《道德經智慧與應用》第二集 道是什麼 道在哪裡 (上)
不管在哪都不會出錯的8個喝紅酒社交禮儀
痣相詳解,你的吉祥痣長在哪裡

TAG:制度 | 皇帝 | 八旗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