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有兩個日曆?
謝謝網友「平民中的百姓」邀請!
中國有兩個日曆,公曆和農曆。華夏古代曆法為陰陽合曆,陰曆以正月初一為歲首,陽曆以立春為一年之始,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一個新的輪迴。陰曆由月亮的相對位置而確定,陽曆以太陽繞地球公轉的位置而確定,以十二天干地支為月份,以二十四節氣為物候時令,陰陽合曆,這是華夏社會的歷史鑄就的,也是古代農耕社會生活的需要。中華陰陽曆的發展過程,簡述如下:
華夏民族的曆法,隨著歷史的進步,科技文化的發展,不斷完善。從國家草創初期的《黃帝歷》《顓頊歷》《夏曆》,到國家開始完善的《周曆》《魯歷》,再到國家制度逐漸完善的時期,期間又經過五次曆法改革。國家強盛的漢武帝時代太初元年,由司馬遷革新的《太初曆》,創製二十四節氣的時令,奠定了使用至今傳統曆法。再從南北朝祖沖之的《大明曆》,到唐代的《戌寅歷》,到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歷》,到明代徐光啟的《時憲歷》,華夏的曆法不斷革新,傳統曆法已臻完善。
近代以降,西方社會快速發展,科技文化突飛猛進,而有著光輝文明的東方古國,發展滯後。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不斷沉淪,歐風美雨衝來,傳統文化落寞,西方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大。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告,以此年為中華民國元年,以西方的曆法為公曆,以便於中國融入世界發展潮流。1949年9月27日,即將宣告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召開第一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會議通過了共和國用公曆紀年的曆法,公曆從此成為國家的法定曆法,不再有民國時期存在的、「民國某某年」的紀年方式,這樣公元紀年法,連續性好,便於記憶。而古老國度的傳統曆法,仍在民間使用,稱之為「農曆」、「夏曆」。
公曆,來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以公曆紀年,便於融入全球文化,吸納西方科技成果,為國家經濟注入活力。而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更適合於中國本國情,適合於農業生產的節奏安排,何況古老國度的傳統節日,都是以傳統曆法為基礎而確定,因而在中國社會,流行公曆的同時,傳統曆法依舊存在。由於東方大國的影響力,周邊一些國家,也用中國的曆法,東亞、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民眾,也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後來國人俗常稱公曆為「陽曆」,傳統曆法為「陰曆」,從嚴格意義講,這是有問題的。
以上述說,是從全民族的角度而言。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地理風物各有差異,地域生活風俗習慣各有不同,一些少數民族還有本民族的地域曆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