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讀的中國帝王史(十一、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唐朝第二代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奉行大治天下的治國方針,勵精圖治,銳意進取,使唐王朝迅速地達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社會安定,生產恢復,人民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並且造成了皇帝兼聽納諫,廣任賢良;大臣敢於發表和堅持自己的意見,上下一致,力求致治這樣一種封建社會少有的政治風氣,開創了被譽為貞觀之治的中國封建社會中最突出的太平盛世,使大唐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奠定了大唐帝國290餘年基業的基礎,唐太宗也因此為中國封建帝王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被人們譽為「帝王楷模」。
打出來的江山
李世民於公元599年出生於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自幼聰明敏捷,膽識過人。作為世代顯赫的將門之後,他從小就受到了家庭尚武習俗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是騎射征戰和文韜武略。他少時就熟讀了《孫子兵法》,並且能夠用孫子之言與父親李淵講論用兵布陣的策略,深得父親的喜愛。青年時代的李世民更是練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藝。在青少年時代,李世民和全家隨著父親職務的不斷調動,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了解了大量的社會現實情況,見多識廣,眼界開闊,逐漸形成了他意志倔強、豪放剛烈的性格特點,養成了愛動腦筋和善於思索的良好習慣,遇事頭腦冷靜、處置果斷。這些性格和習慣,使青少年時代的李世民就開始顯露了出眾的才華。
公元615年,隋煬帝巡查北方要塞時,突遭突厥始畢可汗幾十萬騎兵襲擊,雁門(今山西代縣)一帶四十一座城失陷三十九座,隋煬帝困守雁門城內,將求救的詔書捆在木板上放進南流的汾水中,命令各地募兵救援。年僅十六歲的李世民就在這時應募入伍,隸屬屯衛將軍雲定興部下。李世民向雲定興獻出疑兵之計:「始畢膽敢領兵圍困天子,一定是估計到我們倉促應戰無法增援解圍,我們應當在白天遍設旌旗幾十里,在夜裡則擂鼓相應,敵人必定會以為大量救兵已到,便會望風而逃。如若不然,現在敵眾我寡,萬一敵軍傾巢出擊,我們就難以支撐了。」
雲定興立即依計行事,突厥人果然中計,匆忙引兵退去。在這次解圍戰中李世民初露過人的軍事才華。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本來是隋朝的大將,被封為唐公。隋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反抗隋煬帝。李世民也為國事擔憂,常在父親面前說起這些事。
李世民有個好朋友,名叫劉文靜,是晉陽縣(在現在山西省)的縣令。劉文靜因為和一位反抗隋朝的農民起義領袖結成了親家,隋朝官府把他關進了監獄。有一天,李世民去探望他。劉文靜對李世民說:「現在天下大亂,可惜沒有像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那樣的人來收拾大局呀!」
李世民說:「我正是來跟您商議這件大事的。您有什麼好計策?」
「現在各地反隋的有幾萬人,只要能把他們利用起來,奪取天下就像把手掌翻過來一樣容易。您父親統率著幾萬軍隊,晉陽城裡也可以招收十萬人,有了這支兵力,不用半年,就能得天下呀!」
「您說的正是我所想的。」李世民十分高興,可又有些猶豫地說,「就怕我父親不同意啊!」
這時候,李淵的軍隊在一次和外族的戰爭中打了敗仗,他怕朝廷責備,十分著急。李世民乘機對父親說:「您要是能順應民心,起兵反隋,就能轉禍為福!」
「大膽!」李淵聽了大吃一驚,「你再胡說,我就把你抓起來,交給縣官去治罪!」
「我看清了天下大勢,才敢說這些話。」李世民不慌不忙地回答,「您就是去告發我,我也不想跑。」
「唉!我哪能忍心告發你?只是讓你不要再胡說八道罷了。」李淵說。
第二天,李世民又來見父親,勸他說:「我昨天的話,是萬全之策,請您別再猶豫啦!」
李淵長嘆一口氣,說:「昨兒晚上我想來想去,覺得你說的話也有理,就依你說的去辦吧。」
就這樣,在李世民的鼓動下,李淵起兵反隋了。於是,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領兵首戰西河郡,西河郡在太原的西南面,是以後進兵長安的必經之路。兄弟二人治軍嚴明,長驅直入,攻下西河。此後,李淵父子又領兵南下攻下霍邑。在圍攻關中門戶河東時久攻不克,李世民主張先入關直取長安,長安一下則河東不戰自降。李淵採納了他的意見,兵分兩路,一路取長安,一路繼續圍困河東。果然在長安攻陷之後,河東守將見大勢已去,開城投降。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唐,定年號為武德。李淵有四個兒子:建成、世民、玄霸、元吉,李玄霸早死了,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哥哥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為齊王。
唐朝的建立並不等於全國的統一,事實上當時正是各派軍事勢力分裂與混戰的高峰期。李淵在稱帝之後就不便於親征了,而建成也要在長安輔佐父親處理政務,這樣,平定各方勢力、統一全國便成了李世民不可推卸的責任,二十來歲的李世民勇敢地挑起了這副重擔。統帥千軍萬馬,開始了他的歷時4年多的艱苦卓絕的統一戰爭生涯。
公元617年十二月,金城郡富豪薛舉率領十萬軍隊進犯渭水,攻打扶風,和李淵爭奪關中。李淵命李世民為帥與薛舉戰於扶風,斬首萬餘人,大勝薛舉,將唐的勢力擴充到了隴右一帶,進一步穩定了關中的局勢。第二年的六月,李淵又封李世民為西討元帥,繼續討伐薛舉。七月,和薛舉戰於涇州,因為當時李世民正患瘧疾,在軍中養病,而屬將急於決戰。由於戰爭準備不足,被薛舉偷襲,結果大敗而歸。八月,薛舉死後,其子薛仁杲領兵進犯。李世民繼續出征,他先固守六十天,不準部下迎戰,還下令:「敢言戰者斬!」這主要是為了使自己的軍隊士氣得到恢復,同時也挫敵銳氣。等時機成熟時,李世民便命令屬將先誘敵深入,然後全軍出動聚殲。淺水原這一戰,大破敵軍,結果薛仁杲投降,隴右地區宣告平定。
公元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大舉南下,攻打併州,就是太原地區。并州的總管李元吉支持不住,逃回了長安。致使晉州等地也失守,關中地區震動。李淵想放棄河東的這個地區,遭到李世民的反對,他認為河東是富庶之地,也是京城的重要依託,還是起兵之地,所以不能放棄,他願意領兵奪回來。李淵便命李世民領兵出征,十一月,李世民趁黃河結冰的機會順利渡河,然後用「堅壁挫銳」的戰術來和劉武周的大將宋金剛對峙。李世民堅守不出,挫敵銳氣,待機而動,因為他知道敵軍深入,必定會糧草不濟。次年的二月,在宋金剛軍糧草缺乏時破敵於介休城,劉武周放棄太原北逃。接著,李世民又麾軍北進,終於在公元620年四月殲滅了劉武周,收復了河東全境。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兵挺進中原,勢如破竹,相繼收復了河南的多數郡縣,將隋朝的殘餘勢力王世充圍困在洛陽孤城之中。接著,又果斷地採取圍城打援的作戰策略,生擒了竇建德,迫降了王世充,相繼平定了隋末以來兩個勢力最強的領袖。
如果說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之前已建有戰功的話,那建立唐朝之後統一全國的軍功則無人能與其匹敵。也正因為有了如此的赫赫戰功,李世民才有了要帝位的強烈願望,才導致哥哥建成的嫉妒與謀害,才有了兄弟相殘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
由於唐太宗統一全國的赫赫戰功,使其在朝野上下的威信日增,高祖李淵也給了他相當重的權力,他的官職是尚書令,而更重要的是他還掌握著大量軍隊,除此之外,他在隨父起兵和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利用自己特殊地位和條件,收羅了大批謀臣猛將,如敬遲敬德、李靖、房玄齡等,逐漸組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政治集團。這個文武具備的政治集團的形成和他在唐王朝中的特殊地位,引起了他的哥哥皇太子建成的嫉妒,同時也使他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了維護自己的皇位繼承權,太子建成也大力收羅人馬,擴充自己的勢力,同時還把弟弟齊王李元吉拉入自己的東宮集團,倆人合謀對付李世民。而統一戰爭結束之後,李世民逐漸產生了覬覦帝位的野心,於是李世民與太子建成的爭權活動便逐漸由暗鬥轉向明爭。
公元624年六月,慶州總管楊文干叛亂,牽涉到了太子李建成,李淵命李世民討伐,還許諾在平定後立他為太子。但事後,李淵又聽從李元吉和后妃的話,改了主意,這無異加劇了兄弟之間的爭奪。公元626年雙方已成劍拔弩張之勢。
有一天夜裡,李建成請李世民去飲酒。他在酒里偷偷放了毒藥,李世民喝下去以後,心痛劇烈,吐了好多血,幸虧淮安王李神通將李世民送回秦王府才得救。李建成和李元吉並沒有就此罷休,反而更加緊了行動。他們在唐高祖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想借父親的手殺了他,於是他們在李淵的支持下將房玄齡和杜如晦調出了秦王府,削弱了李世民的力量。
而就在兄弟們激烈爭奪繼承權的時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覺得時機到來,便由李建成建議讓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淵同意了,然後,他們就進一步提出,調秦王的部下大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等人隨同出征,還要求將秦王的精兵劃歸李元吉統領。這很明顯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後再下手除掉他,而李淵也同意了。於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商議在出兵餞行的時候,派人將李世民刺死。這件事被太子李建成的一個屬官得知後,他馬上向李世民報告了這個機密消息,於是李世民手下的幾個親信知道了,都勸李世民搶先動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免後患,李世民答應了。
6月3日,李世民向李淵報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陰謀,還趁機告發他們淫亂後宮,李淵答應第二天早朝時對質,處理此事。李世民並沒有將希望寄托在父親的處理上,因為先前父親總是偏袒他們,他果斷部署了行動計劃。
李世民去見李淵的事被傾向李建成的後宮張婕妤得知,她馬上派人密告李建成,但李建成認為京城守衛都是自己的人,不會出什麼意外。
6月4日清晨,李世民命屬將伏兵於長安宮城北門口即玄武門,而此前他已成功地收買了李建成的將領——玄武門守將,而被蒙在鼓裡的李建成還認為守城門的是自己的屬將,所以就放心大膽地和李元吉去上朝,可是等他倆走到臨湖殿時,發覺守門的士卒不是自己的屬下,感到不妙,就立刻掉轉馬頭往回走。這時候,李世民騎馬趕來,李元吉立刻拉開弓就向李世民連射了三箭,可都沒射中。而武藝高強的李世民拉開弓箭,「嗖」地一下就把李建成射下馬來,然後再補上一刀,殺死了他。李世民的部將趕上去,把李元吉也射下了馬,砍死了。
這時候,唐高祖正在太極宮的湖裡划船,李世民的部下跑來報告說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造反,已經被秦王殺死,李淵只好下詔平息了兩派的激戰,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兩個月以後,也就是626年8月,李淵自稱太上皇,讓李世民作了皇帝,史稱唐太宗,李世民這年二十七歲,次年正月,改年號為貞觀,從此李世民開始了他新的政治生涯。
皇位坐穩、大權在握之後的唐太宗,給死在他刀下的兩個兄弟追加封號,把他們重新安葬,出殯的時候,還登上城樓遠望,大哭一場……
一天散朝後,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齡閑談時,唐太宗忽然問道:「自古以來,國史為什麼都不讓本朝的君主看呢?」
房玄齡回答說:「因為一個正直盡責的史官總是如實地記下君主的功過得失。本朝的君主如果看到國史中記著自己的過失,很容易惱羞成怒,懲辦史官,國史就很難撰寫了。」
唐太宗不以為然地說:「有什麼寫什麼,這又沒有做錯,怎麼會得罪君主呢?你去把國史拿來給我看看,朕正想知道自己以前都有那些錯誤,好拿來作為鑒戒呢。」
房玄齡這下可犯愁了,國史是由他負責監督撰寫的,他清清楚楚地知道裡面記載著玄武門之變。當時,李世民為了爭奪皇位,殺死了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讓唐太宗看到這一段記錄,他能不生氣嗎?
因此,房玄齡心裡非常不安。但是皇上已經下令了,又不能抗旨不遵。沒有辦法,房玄齡只好硬著頭皮、提心弔膽地把國史拿給唐太宗看。
唐太宗把國史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後,對房玄齡說:「其他都還好,只有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沒有寫清楚……」
房玄齡一聽,暗暗著急,心想這下真的糟了,看來皇上果然對此不滿意。他正琢磨著該怎麼回答,忽然聽唐太宗又吩咐道:「來人,去把史官叫來!」
房玄齡越發著急了,他正想為史官辯解,唐太宗已接著原先的話題說了下去:「撰寫國史是為了記錄歷史,給後人以借鑒,所以一絲一毫也含糊不得,不能因為怕得罪皇上就對真相有所隱瞞。朕要把當時的情形詳細地給他們講一講,好讓他們把遺漏的地方補上。」
房玄齡沒有想到唐太宗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真是又驚又喜。他由衷地說道:「陛下真是心胸寬廣,臣深感佩服!」
唐太宗認真地說:「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迫不得已,這是關係國家安定的大事,沒有必要隱瞞。寫歷史就要告訴後人真實的情況,這樣才能夠使人們從中吸取教訓。朕是一國之君,更要做出表率。朕有責任將歷史的真相告知後人。」
唐太宗的誠實贏得了滿朝文武的尊敬。以後再有什麼事,大臣們都敢於直言,朝廷上下逐漸形成了一種良好風氣,從而才有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
任賢納諫
治理國家很重要的一條便是官員的選拔和任用,這是唐太宗治理國家的第一出發點。在唐朝建立之初,從魏晉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重武輕文的傳統還沒有改變,許多大臣都是行伍出身,作戰時勇猛無敵,但治理國家處理政務就不再是內行了。因此唐太宗將選官的標準定在了兩個重要方面,一是才幹,一是德行。這從根本上影響了唐朝的選官制度和考課制度,唐朝六品以下官吏由吏部和兵部選拔,五品以上的官吏根據政績考核,最後由皇帝親自裁定。
唐太宗選拔官吏時雖然如饑似渴,但他沒有因為求賢而降低了標準,他是用才幹和賢能嚴格衡量的。他有句名言,就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在正確標準的衡量下,許多有才幹的人被唐太宗納入高層領導集團,這包括原來太子李建成手下的許多人,唐太宗不計前嫌,將這些人看成自己人來真誠對待,根據才幹大小委任官職,從而爭取了許多人為其效力。
除了這些選拔和考核的措施之外,唐太宗還利用了在隋朝便開始實行的科舉考試製度,這使選官的途徑增多了,選擇的範圍也擴大了,為一般的讀書之人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比原來的推薦制度更有它的合理性。有一次,唐太宗看著眾多新考中的人,高興地說,天下的良才都來為我服務來啦。科舉考試分兩種,一是常舉,定期舉行,一是制舉,由皇帝決定臨時舉行,考中後,原來有官職的人便可以陞官,原來沒有官職的由吏部考核之後再授予官職。後來在武則天時期,還曾經舉行過武舉,考步馬武藝,作為武官選任的條件之一,後來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戰功的名將郭子儀便是從武舉中脫穎而出的。
唐太宗又精簡了機構。在隋朝時,中央的官員達二千五百人之多,李淵建立唐朝後基本上沒有變動。李世民命房玄齡負責調整精簡機構,最後確定官員的編製為六百四十人,提高了辦事的效率,也大量地節儉了政府的開支。
為嚴肅地方吏治,唐太宗還依照地理形勢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然後從京城的高官中選任觀風俗使,巡行四方,考核地方官,以定獎懲。
唐太宗對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盡其才,而且是充分發揮其長處。對於歷史上有名的房玄齡杜如晦就是一個典型,他們不善於斷案和處理雜務,但卻善於謀劃和決定國家大事,所以用為宰相,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而戴胄則相反,他不通經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讓他做大理寺少卿,負責審理案件,結果他辦事異常幹練,案子從不積壓,深得唐太宗賞識。
唐太宗任人唯才是舉,不論親賢遠近,他有一句話,叫做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可以說是對他用人方針的生動概括。
唐太宗雖然求賢若渴,但並不是濫選濫用,也有著嚴格的原則,即惟才是舉,任人唯賢。凡是有才之士,不計較資歷地位和親疏恩怨都能夠兼收並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對於自己的舊屬和親信,唐太宗也不濫加任用,而是量才授予官職。
有一次,唐太宗要給功臣們封官賜爵。他讓人宣讀事先寫好的名單,並且說:「有不合適的,請提出來吧。」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許多仗,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功勞最大,可一聽名單上把自己排在後面,就不服氣地大聲說:「當初,我首先起兵響應您,東征西殺。可您怎麼把我排在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後面了?他們有什麼功勞?不過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寫寫劃劃嘛!」
唐太宗笑了,說:「叔父雖然首先舉兵起義,可您忘了?您後來還打了兩次大敗仗。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出主意,定計策,幫我取得天下,論功勞,應當排在您的前面。您雖然是我的至親,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對您的封賞啊!」
大臣房玄齡說:「秦王府里的舊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沒陞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說:「設立官職,為的是選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辦事。不能以新舊分先後。新人有才幹的,就要陞官;舊人沒有才幹的,當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國家的事情怎麼能辦得好呢?」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年輕時候的好朋友,又是他的大舅子(皇后長孫氏的哥哥),有才幹又有大功,唐太宗就任命他作了宰相。長孫皇后知道了,怕別人說閑話,對唐太宗說:「我作了皇后,已經夠出風頭的了,你就別讓我哥哥當那麼大的官,免得……」
「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為他有宰相的才幹,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親戚。」唐太宗堅持讓長孫無忌當了宰相。
正是因為有了正確嚴格的選官標準,加上君臣的共同努力,使貞觀時期出現了眾多賢良有才幹的名臣,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貞觀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燦爛文化。
唐太宗在中國歷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納諫的過人氣度是有直接關係的,納諫方面他也是最突出的。
尉遲敬德是劉武周手下的大將,公元620年他和另一員大將尋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時間不長,尋相便又叛亂,眾將便疑心尉遲敬德也將要叛亂,就囚禁了他,還建議唐太宗殺掉他。唐太宗卻說:「他如果要叛亂,難道還會落在尋相的後邊嗎?」然後就放了尉遲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氣相許,請不要將這點小誤會放在心上,我絕不會聽信旁人之言加害忠良勇士的。」尉遲敬德深受感動,以後為唐太宗屢建奇功。例如唐太宗在即位之後在如何處理原來屬於太子李建成東宮集團的人時,就聽從了尉遲敬德的建議,尉遲敬德說殺人過多了不利於國家的安定,因此,唐太宗便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原來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幹的還委以重任,唐太宗的寬容化解了許多矛盾,也使許多原來站在對立面的人能夠有機會轉變過來,成為治理國家的有用之才,魏徵便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魏徵當年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他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曾質問魏徵:「你為什麼挑撥我們兄弟關係?」魏徵並不求饒,反而倔強地說:「如果太子早聽我的話,一定不會是今天的結局。」唐太宗很讚賞他的直率,便以禮相待,根據他耿直的秉性,讓他任諫議大夫,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蒙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這就是我們今天經常引用的名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當時,唐太宗就將魏徵的這句忠言牢記在心,有了好的指導思想,納諫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和前提。
6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點兵。當時的唐制規定,年滿二十一歲才能入選,但大臣封德彝卻說十八歲以上高大健壯的也可以點兵,並得到唐太宗的同意。魏徵卻駁回了詔令三四次,不肯簽發。唐太宗大怒,召見他質問。魏徵說:「您常說要以誠信治天下,但即位以來僅幾個月就幾次失信於民,這怎麼能說是以誠信治天下呢?」太宗聽了轉怒為喜:「過去我總以為你很固執,不懂政事,今天聽你分析國家大事,都很切中要害,我確實是錯了。」太宗不但改正了錯誤,還賞賜給魏徵一隻金瓮。
627年,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太宗點頭稱是。
公元628年,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不久,長孫皇后聽說一位姓鄭的官員有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兒,才貌出眾,京城之內,絕無僅有。便告訴了太宗,請求將其納入宮中,備為嬪妃。太宗便下詔將這一女子聘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家,便立即入宮進諫:「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居住在宮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著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無饑寒之患;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歡。現在鄭民之女,早已許配陸家,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太宗聽後大驚,當即深表內疚,並決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齡等人卻認為鄭氏許人之事,子虛烏有,堅持詔令有效。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聲明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這時、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魏徵直截了當地說:「陸家其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藉此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不足為怪。」太宗這才恍然大悟,便堅決地收回了詔令。
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一次,唐太宗得到一隻鷂鷹兒,非常漂亮,特別英武,唐太宗整天讓鷂鷹站在自己手臂上,愛之如珍寶。有一天,唐太宗正耍著鷂鷹玩兒呢,忽然看見魏徵走了過來。唐太宗趕忙將鷂鷹藏在懷裡,不想讓魏徵看見。其實魏徵早已看見,但他不動聲色,走到皇上跟前,作揖問安之後,就滔滔不絕地向皇帝彙報起一件一件的或大或小的事件來,唐太宗雖然覺得平時能言善辯的魏徵今天似乎變得有些迂腐、嘮叨,甚至有點婆婆媽媽的,但是他畢竟是自己一貫尊重嚴敬的大臣,總不能不讓他把話說完吧。可是等魏徵把話說完,作揖走開,唐太宗再看他的鳥兒,早憋死懷中,這時唐太宗才明白魏徵裝憨的目了。
越王是唐太宗長孫皇后生的小兒子,風姿秀美,聰明絕倫,唐太宗特別寵愛。有人跑到唐太宗面前告狀,說,朝中三品以上的老臣都沒把越王當回事,認為越王長在深宮,不識創業艱難,不知民間疾苦,整天吃喝玩樂,不會有什麼出息……唐太宗聽了,勃然大怒,立即傳旨:京中三品以上大員到齊政殿聽宣。唐太宗怒氣沖沖地來到齊政殿,掃了一眼滿朝文武,壓著滿腔的怒火說:「我有幾句話,想向你們這些達官貴人們討教。以前天子,就是天子,今日天子,就不是天子了嗎?以前天子兒,就是天子兒,今日天子兒,就不是天子兒了嗎?遠的不說,就說隋朝吧,那些王子皇孫,他們怕過誰?朝中公卿,他們想弄誰就弄誰,誰敢放個屁?現在好啦,我的兒子,我不許他們放縱橫行,你們也就覺得好相處了,可以蔑視他們啦,是不是?要是有人生賤,我放縱一下,我的兒子未必學不會弄人?」大臣們嚇得顫顫驚驚,作揖謝罪。這時魏徵正了正朝冠,拉下臉來,說:「當今群臣,肯定不敢小瞧越王。話說回來,按照國家的規矩,大臣和皇子是平等的,臣子臣子就是這麼說來的。皇上的大臣按說還應該排在諸侯王的前面。現在跪在皇上面前的三品以上大員,都是朝廷的公卿,皇上您都非常敬重,縱然小有不是,越王怎能代替皇上您來處罰大臣呢?當然就更不能隨便折辱大臣。如果國家紀綱廢壞,那時會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如今聖明之時,越王豈得如此?隋朝不知禮儀,所以很快亡國,不可為法,亦何足道!」唐太宗聽了魏徵一席話,說:「我剛才發火,自以為有理,等聽了魏徵一席話,始覺大非道理。」賜魏徵絹一千匹。
638年,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提醒他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642年,魏徵染病卧床,唐太宗前去探望,見魏徵瘦骨嶙峋的樣子,心中非常難過。唐太宗長著一臉好看的鬍鬚,他平時非常愛護自己的鬍鬚,可是當他聽說鬍鬚燒成灰泡水喝可以治魏徵的病時,便馬上剪下自己的鬍鬚為魏徵治病。他見魏徵住的極其簡陋,馬上將自己修宮殿的材料運來,給魏徵修建了一座府邸。看著魏徵不行了,唐太宗把已許配給魏徵兒子的女兒帶到魏徵的病床前,對魏徵說:「你為了朝廷竭盡心力,我沒有什麼報答你的,你就睜開眼睛看看你未來的兒媳吧!」
魏徵病逝後,唐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人用銅(古代的鏡子用銅磨製而成)做鏡子,可以糾正衣冠;用古代歷史做鏡子,可以明辯國家的興盛與衰亡;以人做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和過錯。現在魏徵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寶貴的明鏡。」
為了更好地納諫,唐太宗還採取了一些具體有效的措施,如諫官和史官列席軍政會議,對於敢於直諫的大臣給於重賞鼓勵,同時也是對其他人以後進諫的一種有效的鼓勵。唐太宗是個善於治國的政治家,又是個能征慣戰的統帥。一次,他拿出十張好弓,問一位造弓的老師傅:「這是我過去收集的十張良弓,你看怎麼樣?」
他滿以為弓匠會大大稱讚一番的。可那位弓匠把十張弓都仔細地看了看,笑了笑說:「皇上,這些弓的木心不正,脈理歪斜,射出的箭走不直啊!雖說是強弓,可都不是好弓。」
太宗聽了十分掃興。可他從這件事受到了啟發,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左右的人說:「我一生不知打了多少仗,用過多少弓,可還不能識別真正的好弓;天下的事情這麼多,哪能什麼都懂,都辨別得出對和不對呢?」
從此,他規定京城裡五品(官員的等級,共分九品)以上的官員,輪流在宮中值夜班,白天晚上他都要親自召見他們,問老百姓的疾苦和地方上發生的事,有處理錯誤的就立即下令糾正。
由於唐朝建立不久,事情特別多,大臣們上的奏摺也就很多,唐太宗把這些奏摺都貼在牆壁上。有個大臣不太理解,問他:「您把奏摺貼起來做什麼呢?」唐太宗說:「奏摺太多,我怕忘了,就貼在牆上,進進出出都能看得見,這樣才不會誤事。」
唐太宗還在自己卧室的屏風上,貼了許許多多紙條,上面寫著全國地方官員的姓名。有位大臣對他說:「地方官員都寫進了花名冊,您幹嗎還要把他們的姓名貼起來?」
唐太宗說:「地方官員是直接管理百姓的,關係重大。他們做了好事或壞事,我都隨時記在他們的名下。這樣,誰該提拔,誰該降職或罷免,我就有了根據,不會弄錯了。」
正因為唐太宗辦事一點不馬虎,所以當時絕大多數官員都比較廉潔,辦事認真。據說,當時許多地方,有人在路上丟了東西沒人撿走,夜間不關門也沒人偷東西。古人叫作「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就是歷史上最讚揚的清平景象。
有一次,太宗閑暇與近臣私下議論山東人與關中人的性格特點,言談中流露出認可山東人而菲視關中人。朝臣張行成叩拜奏說:「天子以四海為家,看待人不應當有東西地域差異的偏見,不然恐怕會給人以心胸狹隘的印象」。
太宗有所感悟,認為這個話很對。太宗由此而想:自己在儘力做到公正,還是難免有時偏頗。太宗讚賞張行成的言論,從此每有重大的政事,常常讓他參與議政。
當然,唐太宗善於納諫並不意味著他一味聽從所有人的主張和建議,沒有自己的主見,而是擇善而納之,則不善而棄之。
627年,民間有一個人上書諫言,請求太宗清除朝中奸佞之臣。太宗認為這事情關係重大,就立刻召見這個人。太宗問:「你認為朝中誰是奸佞之臣?」這人回答說:「我居住在民間草澤,不能具體確認某人是佞臣。我想請陛下與群臣座談,可以假裝發怒,來試探他們。據理力爭的人,是忠臣;害怕而奉承的人,就是佞臣」。太宗說:「君王好比水的源頭,臣子就是水流。污濁了源頭要使水流清澈,是不可能的。君王自己做假,怎麼能使臣下正直!我公正至誠治天下,感到前世帝王好以詭詐的權術對待臣下,常以為是羞恥的」。太宗隨說:你的辦法雖然不錯,但我不會採納你這樣的建議。那人,只好悻悻而去。
「知人善任、肯於納諫」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唐太宗的行為給歷代帝王樹立了一個好的典範。
泱泱大風——貞觀之治
唐太宗當了二十三年皇帝,在許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唐朝社會安定,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許多外國人都來到唐朝,學習我國先進的文化。唐太宗的年號叫貞觀,後來的人就把唐太宗時期繁榮昌盛的局面叫「貞觀之治」。
貞觀初年的形勢,對剛剛登上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來說是不令人樂觀的。當時,統一戰爭剛結束不久,社會矛盾還沒有完全緩和,民心還不十分安定,而且全國各地的自然災害也不斷發生,社會經濟仍然凋敝不堪。如何治理這個國家,成為他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而他當時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穩定局勢,建立以自己為核心的最高領導集團。唐太宗採取了寬大安撫和任用東宮屬僚的政策,緩和了政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在穩定局勢的同時,李世民又著手整頓父親在位的宰相班底,逐步建立起了以自己為核心的最高決策集團,建立了以溫彥博、王珪、魏徵、戴胄、侯君集等人所組成的宰相班底。在這個班子中,即有李世民的舊屬,也有原東宮集團的成員。這個班子彙集了當時最傑出的人才,在政治上呈現出明顯的朝氣和進取精神。通過領導層的改革,李世民不僅牢牢鞏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也為進一步勵精圖治、開創貞觀之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經歷了隋朝盛世、隋末動亂和滅亡的唐太宗,給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隋朝的滅亡。在唐太宗看來,隋朝本是一個十分強盛富庶的統一帝國,僅是儲備的糧食就可供全國50年之用。但隋煬帝繼位後不到13年便分崩離析,短命而亡,原因是什麼?他認為主要有3條:一是隋煬帝廣修宮室,到處巡幸;二是美女珍玩,爭求不已;三是東征西討,窮兵黷武。由於隋煬帝恃其富強,不顧後患,徭役無時,干戈不停,使老百姓無法生活,終於激起反抗,以至身戮國亡。而這一切都是唐太宗的親身經歷,因此他引以為戒,成為影響他制定統治政策的重要因素。面對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和貞觀初年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唐太宗經過深深思考,決定以大治天下作為自己的施政方針。
治國方針確定以後,唐太宗首先抓了國家的政治建設,把任賢和納諫作為保證政治的兩條主要措施。
除此之外,唐太宗還建立了一套完備實用的法規體系,為創造一個良好安定的社會環境、實現大治天下的治國方針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唐太宗又進行了法制的改革和建設,採取慎刑寬法和嚴格加強法制的措施。為了管理國家,唐太宗主持制定了《貞觀律》,明確了賞罰制度,加強了法制建設,長孫無忌又和其他人為其作注,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唐律疏議》,成為封建社會成就最高的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來。除律外,還有令、格、式,法製成了完整的體系。
唐太宗還設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對人命的重視。在京城要在兩日內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同時,為了防止和嚴懲誣告行為,還規定誣告者要「反坐」,即誣告他人什麼罪名,就用這種罪名懲罰誣告人。
法律貫徹的好壞,關鍵在於皇帝的態度。貞觀時期,唐太宗不但能夠以身作則,遵守法律的約束,對自己的親屬和部署要求也非常嚴格,如有觸犯刑法者,嚴格依法處理,從不徇私枉法。
唐太宗以身作則,執法如山,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起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使貞觀初期逐漸形成了執法嚴肅,令行天下的好風氣。社會環境安定,政府官吏都能夠做到清正廉明,王公貴戚和豪族大姓都不敢違法亂紀,欺壓百姓。由於法制嚴明,不但犯法的很少,被判死刑的也很少。
在進行政治和法制建設的同時,唐太宗又致力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當時,由於長期戰爭的破壞和自然災害的影響,經濟破敗,民戶凋殘。面對這種困境,唐太宗一方面大力提倡戒奢崇簡,節省開支;另一方面又積極地推行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使農民得以逐步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唐太宗提倡戒奢崇簡,並以身作則。他繼位後,住的宮殿還是隋朝建造的,大部分都已破舊。一般新王朝的君主都要大興土木,另建新的宮殿。但唐太宗為了節省開支,在貞觀初年一直不允許修作。唐太宗還嚴厲禁止厚葬,並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員和勛親貴族都要遵照執行。對於官員們的奢侈行為,唐太宗也嚴格禁止。貞觀初年,逐漸形成了一種崇尚節儉的風氣,出現了一批以節儉聞名的大臣。如戶部尚書戴胄,生前一直住在一座破舊的房子里,死後甚至連個祭祀的地方也沒有。一代名臣魏徵為官一世,家裡卻連個正堂屋都沒有。這種節儉風氣的盛行,對減輕國家和人民的負擔,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提倡戒奢崇簡的同時,唐太宗又採取了很多發展經濟的措施,這包括:推行均田制,獎勵墾荒:頒行租佣調法,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不奪農時:設置義倉,救災備荒;增殖人口,獎勵婚嫁,發展生產;興修水利設施,疏浚河渠。
有了上述這些利民措施,太平盛世很快到來,糧食連年豐收,糧價持續下跌。百姓開始安居樂業。到貞觀中期時,國家迅速達到了昌盛階段,出現了牛馬遍野、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昇平景象,成為被歷代所稱道的太平盛世。
「天可汗」
貞觀時期,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迅速好轉,國力逐漸增強的條件下,唐太宗又開始了統一邊疆地區的戰爭,並且妥善地處理了與各民族之間的關係,為建立強盛的多民族的大唐帝國奠定了基礎。
當時,東突厥是對唐朝威脅最大的一個東北少數民族勢力。唐朝初年,東突厥就支持東北的各派割據勢力,阻撓唐的統一,並經常南下騷擾,搶掠人口,破壞生產,甚至威脅唐都長安的安全。唐太宗剛即位時,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認為唐太宗統治還不穩固,便親率20萬騎兵進逼長安,並派大將執失思力進入長安,對唐太宗進行威脅和訛詐。唐太宗正確地分析了突厥入侵的目的,果斷下令扣押執失思力,並親自率領高士廉等6人騎馬來到渭水岸邊,與頡利隔水而立,指斥他的侵略行為。隨後,唐太宗命令唐軍迅速布陣。頡利見唐軍士氣正盛,軍容嚴整,又見唐太宗神態自若,輕騎獨出,認為唐軍早有準備,再加上使者被押,使頡利摸不透唐太宗的疑兵之計,不敢貿然率兵過河,只得與唐太宗在渭河橋上殺白馬祭天結盟,帶著唐太宗饋贈給他的金銀絹帛引兵退去。這次唐太宗憑藉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沒折一兵一卒,便退去了20萬突厥大軍。此後,唐太宗一方面抓緊備戰,積蓄力量準備反攻;另一方面在外交上採取遠交近攻的方針,挾持頡利。
公元628年,唐太宗派遣使者與曾經臣服於東突厥的強大勢力薛延陀部落建立聯盟,造成了南北夾擊東突厥的有利形勢。同時,唐太宗又利用東突厥貴族的內部矛盾,拉攏和頡利可汗有矛盾的突利可汗,突利的歸唐,為唐太宗提供了裡應外合的有利戰機。
629年11月,唐太宗任命李靖為統帥,統兵10餘萬人,分兵4路進攻東突厥,連續擊潰東突厥騎兵。同年十二月,突利可汗率部歸唐。在唐軍的沉重打擊下,頡利可汗偽裝求和。唐太宗將計就計,李靖率精騎1萬,展開突然襲擊,頡利可汗戰敗被俘,東突厥被滅。
唐朝統一了北部邊境,收回了陰山至大漠的廣大地區,解除了長期以來東突厥對中原地區的侵擾和威脅,使西北各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聯繫進一步加強。周圍各部落、部族的首領紛紛前來降服,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意思是「像天一樣偉大的領袖」,對唐太宗敬若神明。
北部邊境統一之後,唐太宗又相繼派兵收復了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等地區,並在龜茲設立了安息都護府,重新恢復對西域地區的統治。唐朝的西部和北部邊境重新得到了鞏固和擴大,也使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重新得到了暢通,加強了中原地區與西域和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唐太宗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之間的關係。不管是對被征服還是主動歸附的少數民族部落,唐太宗都不強行改變他們原來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並且任命他們原來的首領擔任各級官員,管理本地區或本部人民,同時還送給他們農具耕牛等物品,幫助他們發展農牧生產。此外,唐太宗還通過和親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同唐朝的聯繫和團結。影響最為深遠的當推唐朝與吐蕃的和親。
吐蕃是現在藏族人的祖先,居住在藏族高原。其首領松贊干布是和唐太宗同時代的傑出人物,同時也是吐蕃奴隸制王朝的創始者。松贊干布仰慕唐太宗的英名和大唐先進的經濟文化,640年遣使求婚。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進入吐蕃後,漢族人民的農耕、紡織、建築、造紙、制筆、釀酒、冶金以及農具製造等技術先後在吐蕃傳播開來,對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加強了吐蕃與唐朝的聯繫。
貞觀時期,由於經濟的發達和邊境穩定,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唐朝和世界的交往和政治經濟一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時期。包括亞洲、非洲許多國家的使臣、留學生和藝人、僧侶都來到唐朝,來到長安,使長安成了當時世界性的都城。唐太宗對中外交往採取了積極友好的態度,專門設鴻臚寺,負責接待工作。當時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國家有七十多個。大批外國人的到來,給唐朝注入了許多新鮮的文化內容,如佛教、伊斯蘭教。還有許多的植物也傳進來,如菠菜、胡椒、鬱金香等。
同時,唐朝的先進文化也向外傳播,特別是對亞洲的影響尤其巨大。中國的瓷器、紙張、茶葉和絲綢運往波斯,再傳到歐洲。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便是在這個時期傳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通過阿拉伯傳到了歐洲和非洲,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亞洲,唐朝文化對朝鮮和日本的影響最深。公元631年日本向唐朝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到了公元645年,日本開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幾乎是全面地學習唐朝文化,甚至是照搬過去直接來用。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用調製,使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國家制度。這些制度一直延續到了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
由於唐朝當時在世界上的地位,加上中國的使者和商人也出現在亞洲各國,所以外國人便將中國人統稱為「唐家子」,現在的西方人有的仍然稱呼中國人為「唐人」,美國著名的「唐人街」就是很好的例子。
公元647年,唐太宗於翠微殿召見群臣時,問了大家一個問題:「自古以來,有很多帝王能平定漢族地區,但卻無法制服四周的少數民族,我的才幹並沒有超過古人,但做到了他們做不到的事,這是為什麼呢?」
大臣的答案都不能讓他滿意,最後還是他自己總結了五條經驗,最後一條是:「先前的帝王們只知道重視漢族,卻總輕視少數民族,只有我能像愛護漢族一樣愛護他們,因此他們才像父母一樣對待我。」唐太宗說的確實是實情,只有以誠相待,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族關係。
改立太子
李世民是唐初一代英主,具有「洞察秋毫,審時度勢」的超凡能力,但他「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在立皇儲的問題出現了失誤。
唐太宗即位後,立八歲的長子李承乾為皇太子。李承乾年輕時非常聰敏,很為太宗喜愛。太宗居喪期間,國家的許多政務都由他決斷,太宗每次外出巡視,也讓他留守長安,代行處理國政。不料,隨著時光的流逝,李承乾逐漸變壞了。他習性散慢,生活奢侈,嬉戲無度。太宗對他越來越不滿。
當時東宮太子府中有個十四歲的女樂手,名叫尹伊,彈得一手好琵笆,長得也十分美麗,還能歌善舞。李承乾對她十分寵愛,給她起個綽號叫「稱心」,每天都和她廝混在一起,簡直寸步不離。太宗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派人把尹伊殺了,和尹伊有牽連的幾個人也都被處死。李承乾對尹伊痛悼不已,便把尹伊埋在宮中,立墳頭,樹石碑,命宮人每天早晚祭奠,他自己也常來到這裡祭唁,太子為了尹伊之死而對父親心生怨恨,所以長時間不上朝參拜太宗。
李承乾從此也無心學習朝政,整天沉浸在歌舞酒宴中。對於李承乾的日漸墮落,太宗很著急,為了加強對太子的教育,他選派了許多有學問的人做太子的老師。右庶子李百葯是太子比較早的老師。他針對李承乾留心典籍和愛好嬉戲的特點,寫了一篇《贊道賦》的文章,以古來儲君成敗的事迹對李承乾進行諷諫。由於李承乾毫不覺悟,兩年後李百葯不得不辭職。
太宗又選中書郎杜正倫當太子的老師。當時李承乾正犯腳病,不能上朝。太宗特意囑咐李正倫說:「太子有病不來上朝不算大事,可他不愛惜賢才卻令人擔憂。如果太子不聽教導,可來告我。」李承乾果然不聽杜正倫教誨。為了給太子施加壓力,杜正倫便用太宗的話嚇唬他。誰知李承乾上表太宗,反告了杜正倫一狀,詞語中還連帶了唐太宗本人。一天,太宗責備杜正倫說:「你怎麼能在太子面前泄露我的話呢?」就這樣,杜正倫也沒有成功。
此後,光祿大夫張玄素又當了太子的老師。鑒於李承乾久居皇宮,荒廢學業,張玄素便引古人「勿以小惡而不去,勿以小善而不為」的話規勸他。意思是說:不要以為小的錯誤就可以不去克服;不要因為好事太小而不願意去做。不料李承乾極為反感,甚至派遣自己的胡奴,在更深人靜的時候去打張玄素,使張玄素險些喪命。於是,張玄素也不得不辭職而去。在這以後,太宗又以散騎常侍于志寧為太子老師。一個夏天農民大忙的時節,李承乾不顧農時,徵調大批工匠官奴在東宮營造亭台,數月不停。于志寧對此勸諫說:「東宮是隋朝修建的,當時的人就以為很奢侈華麗的,怎麼你還在裡面營造亭台呢?費那麼多財帛,用那麼多人力,這會敗壞皇家的道德,引來人們的非議。」李承乾對這些話根本聽不進去,還秘密地派遣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偷偷來到于志寧的住處。他看見於志寧住在茅草房中,生活很清苦,和李承乾居住的東宮相比,簡直有天地之別,就沒有忍心動手。于志寧對太子的教育也失敗了。
李承乾沿著邪路越走越遠。他不僅親小人,遠賢才,喜嬉戲,愛美色,求奢侈,厭政務,而且,對嚴厲管教他的太宗也逐漸產生了忌恨。李承乾制定了暗殺和政變的兩套計劃,想除掉太宗。他先派遣刺客紇干承基前往謀殺,沒有成功,於是,決定發動宮廷政變,逼迫太宗退位。參加李承乾政變密謀的心腹人物,主要是漢王李元昌(即太宗的弟弟)、吏部尚書侯君集、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洋州(今陝西西鄉)刺使趙節、駙馬都尉杜荷。李元昌、侯君集受過太宗的指責,心懷怨恨,所以,與李承乾一拍即合,極力主張謀反。其他幾個人也都參與了陰謀勾當。
一天,這些人來到東宮李承乾寢室,用刀子割破手臂,再用帛蘸上血,然後把血帛燒成灰,放到酒中喝下去。他們立誓同生死,準備發兵沖入西宮太宗的住處。但是,他們的陰謀還沒有來得及實現,貞觀十七年二月,齊王李示右就在齊州(今山東濟南)發動了叛亂。李承乾得到了這個消息,曾喜形於色地對紇干承基說:「我的住處西牆外,二十幾步就是大內,我們謀反,不是比齊王更容易嗎?」不料,齊王的叛亂很快被平定,太子李承乾的陰謀也徹低暴露了。太宗把李承乾及黨羽一網打盡,並命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禹、李績、孫伏加、岑文本、馬周、褚逐良等大臣共同審理。李承乾一一招供。於是,太宗決定廢除李承乾的太子,發配到黔州(今貴州彭水),李元昌賜令自盡,侯君集等人全部斬首。
李承乾被廢了,誰繼位東宮當太子呢?太宗想到了魏王李泰,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子、李承乾的胞弟。年幼時也非常聰明,特別喜歡詩文,長大以後,對經籍、地理之學尤有興趣。太宗對李承乾逐漸疏遠時,就開始有意識培養李泰。公元636年二月,太宗借口李泰喜歡文學,對士大夫非常講究禮節,便命在魏王府建置文學館,聽任李泰自由地選擇學士。太宗這樣做,顯然是為李泰當太子創造條件。李泰手下的人心領神會,他們出謀劃策,讓李泰奏請撰著《括地誌》一書。太宗大力支持,撥了許多經費,給撰寫的人優厚的待遇。《括地誌》一書最後編成,李泰在朝廷中獲得了好名。不僅如此,太宗對李泰的賞賜越來越多,到642年2月,對李泰每月的賞賜已經超過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承乾。
太宗這種做法助長了李泰及其僚屬們的驕橫氣焰。貞觀十七年正月,魏王府中傳出謠言,說太子李承乾腳有毛病,當廢,魏王聰明,當立。這以後,朝中許多大臣也開始和李泰拉關係,徇私舞弊、行賄。這使當時還沒有被廢的太子李承乾十分害怕。一天,李承乾秘密派人到玄武門上書,聲稱是李泰府上的典簽(掌管文書的小吏)為李泰請封。誰知,太宗打開奏書一看,裡面寫的全是李泰的罪狀。太宗知道這是李承乾搞的鬼,便找他上殿當面斥責。李承乾辯解說:「兒臣貴為太子,還有何求?只不過求自安之計罷了。如果父皇立李泰為太子,那正是稱了他們的心愿,今後誰都可以謀取太子位了。」許多大臣也都反對立李泰為太子。這樣,太宗就沒有立李泰。
李治是太宗的第九子,631年被封為晉王。李承乾被廢太子以後,李泰李治都有條件繼位東宮太子位。於是。他倆也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後來,因為李治得到了長孫無忌的支持當了太子。原來,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兄弟,他聽說在太原發現一塊巨石,上面刻著「治萬吉」三個字。長孫無忌說石文顯示了上天的意志,立李治為太子天下大吉。這當然是一種傳說和附會。實際上,長孫無忌看到李治性情軟弱,將來可以控制,而太宗也認為,有良佐輔助,太子軟弱一些也無關大局。就這樣,在長孫無忌等人的堅決要求下,太宗決定立李治為太子。貞觀十七年四月十三日,當太宗用佩刀要刺自己的時候,李治就在他身旁。長孫無忌奪過太宗手中的佩刀,遞到李治手中。太宗情緒穩定後,大聲地說:「我要立晉王。」長孫無忌也非常機警地回答:「謹奉詔,有不同政見者,臣請斬之。」於是,立李治為太子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了。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死後,李治即皇帝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唐高宗。
賢明皇后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后出身於世代顯赫的貴族世家,自幼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知書善文,聰明賢淑,是一個有見解、識大體、寬厚仁慈的女性。她以自己的賢德和才幹影響了唐太宗的家庭生活和政治行為,為開創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十三歲時便嫁給了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她年齡雖小,但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小媳婦,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歡心。
唐朝建立前,李世民征戰南北期間,長孫王妃緊緊追隨著丈夫四處奔波,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戰事之餘能得到一種清泉般溫柔的撫慰,從而使他在作戰中更加精神抖數,所向無敵。
李世民即位後,長孫王妃也隨即立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后,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他的生活起居,象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她並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後宮很少出現爭風吃醋的韻事,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長孫皇后只憑著自己的端莊品性,就無言地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後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軍國大事,難怪唐太宗對她十分敬服呢!雖然長孫皇后出身顯貴之家,如今又富擁天下,但她卻一直遵奉著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為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
因為長孫皇后的所作所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對她十分器重,回到後宮,常與她談起一些軍國大事及賞罰細節;長孫皇后雖然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女人,但她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預國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因而她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則,而不願用細枝末節的建議來束縛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謀臣賢士的能力。
長孫皇后不但氣度寬宏,而且還有過人的機智。
一次,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后,猶自義憤填膺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后柔聲問明了原由,也不說什麼,只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滿頭霧水,不知她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因而吃驚地問:「什麼事這樣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臣妾聽說只有明主才會有直臣,魏徵是個典型的直臣,由此可見陛下是個明君,故臣妾要來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后說的甚是在理,於是滿天陰雲隨之而消,魏徵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長孫皇后的政治見解和才幹,對唐太宗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長孫皇后在世時,唐太宗經常與她討論國家大事,聽取她對一些大問題的意見。貞觀初年,唐太宗能夠虛懷納諫,與長孫皇后的協助是分不開的。每當唐太宗任情使性不能虛心聽諫時,長孫皇后便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規勸,使唐太宗能夠繼續保持虛懷納諫的好作風。由於長孫皇后知書善文,熟讀經史,因此她也常常引用一些歷史典故來對唐太宗進行勸諫。
長孫皇后最突出的政治見解是防範外戚專權。她的哥哥長孫無忌是唐太宗的佐命元勛。唐太宗對他信任備至,委以宰相之職。對此,長孫皇后一再以漢朝諸呂與霍氏等外戚專權亂政的歷史事實提醒唐太宗,要求降低長孫無忌的官位。她還讓哥哥親自向唐太宗要求降職,一直到臨終前,長孫皇后還告誡唐太宗注意防止出現外戚專權的現象。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后妃得寵時,依憑裙帶之風加重本家族父兄的權勢是不乏其例的,而長孫皇后則力避裙帶之嫌,把外戚專權亂政導致身敗名裂的歷史教訓作為切骨之誡,是不失為遠見卓識的。貞觀之治沒有出現外戚干政的局面,與長孫皇后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634年,長孫皇后隨唐太宗巡幸九成宮,回來路上受了風寒,又引動了舊日痼疾,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並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隨聲附和,就連耿直的魏徵也沒有提出異議;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麼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
長孫皇后的病拖了兩年時間,終於在公元636年盛暑中崩逝於立政殿,享年僅三十六歲。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
唐太宗並沒有完全遵照長孫皇后的意思辦理後事,他下令建築了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並在墓園中特意修了一座樓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隨時憑高遠眺。這位聖明的皇帝想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賢妻的敬慕和懷念。
長孫皇后以她的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行為,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為「文心順聖皇后。」
在唐太宗的晚年,對他影響較大的是賢妃徐惠。徐惠十分聰明,能詩會畫,是當時著名的才女,聰名絕頂,博覽群書,還未成年就有了很大的名氣。徐惠入宮以後,雖然位列妃嬪,但對國家大事也是十分關心,經常和唐太宗談論國家大事,議論朝政,並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唐太宗喜歡她知書善文,縱論古今的才華,把她看作是長孫皇后一樣的人物,對她的見解也頗多接受。貞觀後期,由於唐太宗頻繁的發動戰爭,徭役和兵役的徵發空前嚴重,造成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因此公元648年,徐惠向唐太宗上疏進行勸諫,這篇上疏結構嚴謹,聲情並茂,論據充實,真切感人,深受唐太宗的讚賞。
唐太宗死後,徐惠十分憂傷,不吃不喝,24歲就死了。由於她寫過桂花頌歌,並為老百姓做過好事,人們尊她為桂花神。
愛書法,著《帝范》
唐太宗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君主。他精於弓馬,擅長詩書,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
唐太宗以馬上取天下,在武力統一中原和邊疆的過程中,多得力於騎射戰術,因此對弓馬特別精通。從晉陽起兵到登基做皇帝,他的生涯幾乎是和弓馬伴在一起的,他所用的弓箭,比平常人用的要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他在指揮戰爭期間,每每乘駿馬持大弓,衝鋒陷陣。後來登基做了皇帝,他的嫻熟的騎射技術仍然不減當年。唐太宗嗜好弓馬,特別是對駿馬的嗜好以至成癖。昭陵六駿雕刻,既是唐初雕刻藝術的高度成就,也是唐太宗嗜馬成癖與他馳譽戰場的真實寫照。
唐太宗還擅長詩文和書法。他一生寫了不少詩文,後來被清朝人編入《全唐文》和《全唐詩》中的就有文7卷、賦5篇、詩1卷69首。唐太宗的文章主要是政論、史論、詔勒之類,其中《帝范前後序》、《金鏡》等是他的代表作品。唐太宗的這些文章大多是用駢馬文體寫成,注重辭藻和排列講求對偶與用典,在形式上還有擺脫大朝以來的綺麗文風。但是,由於唐太宗是一代開國之君,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艱難的統治歷程,所以他的文章政治色彩比較濃厚,開創了富有時代特色的貞觀之風。
公元648年正月,唐太宗將他撰寫的《帝范》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並對其諄諄告誡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於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極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唐太宗非常喜愛書法,尤愛王羲之的字。他聽說王羲之的書法珍品《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裡,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去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
《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談得很投機。待兩人關係密切之後,蕭翼故意拿出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辨才和尚欣賞。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倒不差。」蕭翼追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訴他是
《蘭亭集序》真跡。蕭翼故作不信,說此帖已失蹤。辨才從屋樑上取下真跡給蕭翼觀看,蕭翼一看,果真是《蘭亭集序》真跡,隨即將其納人袖中,同時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關
「詔書」。辨纔此時方知上當。
辨才失去真跡,非常難過,不久便積鬱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唐太宗從辨才和尚那裡得到《蘭亭集序》真跡之後十分高興,將其視為神品,令當時的書法名家們臨摹數本,分賜給他的親貴近臣。唐太宗生前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曾多次題跋,死後又將其隨葬。後來,他的陵墓在五代時被一個叫溫稻的軍閥盜掘了,《蘭亭集序》從此失傳。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都是摹本和臨本,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能從中看到它的風姿和神采。
晚年迷信
唐太宗「晚年」,由於過慣了安逸享樂的生活,漸漸地也趨向了奢侈腐化。他修復了隋煬帝在洛陽建的豪華宮室。他曾經霸佔了齊王李元吉的楊妃(兒媳),還把已故大臣武士鑊的十四歲的女兒選為才人,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媚」,這就是「武媚娘」。「晚年」的唐太宗,既迷信占卜,又痴迷丹藥,竟在五十二歲上英年早逝。
公元648年,天空中太白星多次在白晝出現。這本來是宇宙間天體運行的自然現象,而太史卻占卜說,這應在「女主昌盛」。李世民又聽說民間流傳的《秘記》上說,「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可讓李世民睡不著覺了,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讓「武王」取代呢?於是,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這個「武王」,把他扼殺在搖籃里。有個叫李君羨的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正好倒霉。他的官銜、爵號、籍貫和職務里,一連串佔了四個「武」字:「左武衛將軍」里佔了一個,「武連縣公」佔了一個,他又是「武安縣」人,是宮城北門「玄武門」的守將,太史公的占卜正好應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偏偏他的父母在小時侯給他起了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做「五娘」,是盼他易於養活。可是,「五」於「武」同音,正好牽連到女主之忌里去。李世民迷信占卜,簡直喪失了理智,不由分說,先把李君羨貶到華州(今陝西華縣)任刺使,後來仍不放心,又借故將其殺死。李君羨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犧牲品。
公元647年,李世民得了中風的疾病,癱瘓在床上。經御醫診治,半年後病體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繼續邊治邊養,說不定會逐漸康復的。可是,此時的他卻迷戀上了方士們煉製的金石丹藥,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國內方士煉出的丹藥,並不見效,以為國內方士們的道術淺,於是派人四處訪求國外高人。
648年,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獻給李世民。這個印度和尚吹噓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飛升到天宮裡去成為仙人。
他這番鬼話還真就打動了李世民,遂給這個印度和尚安排住進了豪華的館驛,每餐都是豐盛的美食,天天有一大群下人侍奉著,生活不亞於帝王。這傢伙見李世民對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開出一大串稀奇古怪的藥名來,李世民號令天下,按此方採集諸葯異石,不論任何代價,不惜一切犧牲,只要能採辦到印度和尚藥方中的葯,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取來。一年之後,葯配製好了,李世民非常高興,毫不遲疑地將葯全吃了下去,結果七竅流血中毒暴亡。這時他才五十二歲,是中國歷史上被「長生藥」毒死的第一個皇帝。他沒有做到慎終如始,竟這樣荒唐可悲、愚蠢糊塗地過早離開了人間。
推薦閱讀:
※中國一項3000億工程啟動:將令殲20性能翻倍提升!
※為什麼中國沒有出名的香水品牌?
※重估中國時刻已到:中國富豪正成群逃離沉船!
※中國立法步入平民時代
※二十四式太極拳圖解教程(8-11)-中國太極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