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一「三元擇日法」(僅供參考)
級別: 貴賓
作者資料UID:53760精華:1發帖:976威望:247 點金錢:10137 RMB貢獻值:1 點好評度:87 點在線時間: 12616(時)註冊時間:2010-12-30最後登錄:2015-09-16發表於: 2011-05-08 11:01隻看該作者|1909年己酉一白一白五黃1910年庚戍九紫九紫六白1911年辛亥八白八白七赤1912年壬子七赤七赤八白1913年癸丑六白六白九紫1914年甲寅五黃五黃一白1915年乙卯四綠四綠二黑1916年丙辰三碧三碧三碧1917年丁巳二黑二黑四綠1918年戊午一白一白五黃1919年己未九紫九紫六白1920年庚申八白八白七赤1921年辛酉七赤七赤八白1922年壬戍六白六白九紫1923年癸亥五黃五黃一白四運甲子、甲戍二十年1924年至1943年,由四綠木星統運公元六十花甲值年九星男命星女命星1924年甲子四綠四綠二黑1925年乙丑三碧三碧三碧1926年丙寅二黑二黑四綠1927年丁卯一白一白五黃1928年戊辰九紫九紫六白1929年己巳八白八白七赤1930年庚午七赤七赤八白1931年辛未六白六白九紫1932年壬申五黃五黃一白1933年癸酉四綠四綠二黑1934年甲戍三碧三碧三碧1935年乙亥二黑二黑四綠1936年丙子一白一白五黃1937年丁丑九紫九紫六白1938年戊寅八白八白七赤1939年己卯七赤七赤八白1940年庚辰六白六白九紫1941年辛巳五黃五黃一白1942年壬午四綠四綠二黑1943年癸未三碧三碧三碧五運甲申、甲午二十年1944年至1963年,由五黃土星統運公元六十花甲值年九星男命星女命星1944年甲申二黑二黑四綠1945年乙酉一白一白五黃1946年丙戍九紫九紫六白1947年丁亥八白八白七赤1948年戊子七赤七赤八白1949年己丑六白六白九紫1950年庚寅五黃五黃一白1951年辛卯四綠四綠二黑1952年壬辰三碧三碧三碧1953年癸巳二黑二黑四綠1954年甲午一白一白五黃1955年乙未九紫九紫六白1956年丙申八白八白七赤1957年丁酉七赤七赤八白1958年戊戍六白六白九紫1959年己亥五黃五黃一白1960年庚子四綠四綠二黑1961年辛丑三碧三碧三碧1962年壬寅二黑二黑四綠1963年癸卯一白一白五黃六運甲辰、甲寅二十年1964年至1983年,由六白金星統運公元六十花甲值年九星男命星女命星1964年甲辰九紫九紫六白1965年乙巳八白八白七赤1966年丙午七赤七赤八白1967年丁未六白六白九紫1968年戊申五黃五黃一白1969年己酉四綠四綠二黑1970年庚戍三碧三碧三碧1971年辛亥二黑二黑四綠1972年壬子一白一白五黃1973年癸丑九紫九紫六白1974年甲寅八白八白七赤1975年乙卯七赤七赤八白1976年丙辰六白六白九紫1977年丁巳五黃五黃一白1978年戊午四綠四綠二黑1979年己未三碧三碧三碧1980年庚申二黑二黑四綠1981年辛酉一白一白五黃1982年壬戍九紫九紫六白1983年癸亥八白八白七赤七運甲子、甲戍二十年1984年至2003年,由七赤金星統運公元六十花甲值年九星男命星女命星1984年甲子七赤七赤八白1985年乙丑六白六白九紫1986年丙寅五黃五黃一白1987年丁卯四綠四綠二黑1988年戊辰三碧三碧三碧1989年己巳二黑二黑四綠1990年庚午一白一白五黃1991年辛未九紫九紫六白1992年壬申八白八白七赤1993年癸酉七赤七赤八白1994年甲戍六白六白九紫1995年乙亥五黃五黃一白1996年丙子四綠四綠二黑1997年丁丑三碧三碧三碧1998年戊寅二黑二黑四綠1999年己卯一白一白五黃2000年庚辰九紫九紫六白2001年辛巳八白八白七赤2002年壬午七赤七赤八白2003年癸未六白六白九紫八運甲申、甲午二十年2004年至2023年,由八白土星統運公元六十花甲值年九星男命星女命星2004年甲申五黃五黃一白2005年乙酉四綠四綠二黑2006年丙戍三碧三碧三碧2007年丁亥二黑二黑四綠2008年戊子一白一白五黃2009年己丑九紫九紫六白2010年庚寅八白八白七赤2011年辛卯七赤七赤八白2012年壬辰六白六白九紫2013年癸巳五黃五黃一白2014年甲午四綠四綠二黑2015年乙未三碧三碧三碧2016年丙申二黑二黑四綠2017年丁酉一白一白五黃2018年戊戍九紫九紫六白2019年己亥八白八白七赤2020年庚子七赤七赤八白2021年辛丑六白六白九紫2022年壬寅五黃五黃一白2023年癸卯四綠四綠二黑九運甲辰、甲寅二十年2024年至2043年,由九做火星統運公元六十花甲值年九星男命星女命星2024年甲辰三碧三碧三碧2025年乙巳二黑二黑四綠2026年丙午一白一白五黃2027年丁未九紫九紫六白2028年戊申八白八白七赤2029年己酉七赤七赤八白2030年庚戍六白六白九紫2031年辛亥五黃五黃一白2032年壬子四綠四綠二黑2033年癸丑三碧三碧三碧2034年甲寅二黑二黑四綠2035年乙卯一白一白五黃2036年丙辰九紫九紫六白2037年丁巳八白八白七赤2038年戊午七赤七赤八白2039年己未六白六白九紫2040年庚申五黃五黃一白2041年辛酉四綠四綠二黑2042年壬戍三碧三碧三碧2043年癸亥二黑二黑四綠月家紫白求法訣云:子午卯酉八白求,寅申巳亥二黑游。辰戍丑未五黃髮,掌上飛遁用逆抽。月紫白排法,以地支十二年分為三元,子午卯酉年為上元,正月八白入中順飛九宮,二月七赤入中順飛九宮,三月六白入中順飛九宮,一月一星,星逆輪而順布九宮;辰戍丑未年為中元,正月五黃入中順飛九宮,二月四綠入中順飛九宮,三月三碧入中順飛九宮,一月一星,星逆輪而順布九宮;寅申巳亥年為下元,正月二黑入中順飛九宮,二月一白入中順飛九宮,三月九紫入中順飛九宮,一月一星,星逆輪而順布九宮。各年逐月紫白表年份月份子午卯酉年辰戍丑未年寅申巳亥年正月八白五黃二黑二月七赤四綠一白三月六白三碧九紫四月五黃二黑八白五月四綠一白七赤六月三碧九紫六白七月二黑八白五黃八月一白七赤四綠九月九紫六白三碧十月八白五黃二黑十一月七赤四綠一白十二月六白三碧九紫日家紫白求法訣云:修造星辰且要知,三元紫白最為奇。冬至陽生前後節,順行甲子一宮移。雨水便從七宮起,穀雨還從四綠推。陰生夏至九宮逆,處暑前後三碧是。霜降六宮起甲子,順逆分明十二支。有是何星會值日,移入中宮順逆飛。日家紫白排法,以冬至、夏至前後之甲子日為陰陽順逆的分界點。冬至為陰之極,陰盡陽生,故從冬至前後之甲子起一白,入中順飛九宮,乙丑日二黑入中順飛九宮,丙寅日三碧入中順飛九宮,九星逐日順輪入中順飛九宮。冬至後至夏至前的半年,分上、中、下三元。以冬至前後的甲子日起到立春第一個六十花甲為上元;以雨水前後的甲子日到清明的第二個六十花甲為中元,從甲子日起七赤入中順飛,乙丑人八白入中順飛,丙寅日九紫入中順飛,九星逐日順數入中順飛;以穀雨前後的甲子日到芒種的第三個六十花甲為下元,甲子日起四綠入中順飛,乙丑日以五黃入中順飛,丙寅日以六白入中順飛,九星逐日順數入中順飛,直至夏至前後的癸亥止。夏至為陽之極,陽盡陰生,故從夏至前後的甲子日起,以九紫入中逆布九宮,乙丑日八白入中逆布九宮,丙寅日七赤入中逆布九宮,九星逐日逆行而逆布九宮。從夏至後至冬至前的半年也分上中下三元。以夏至前後之甲子日到立秋的第一個六十花甲為上元,甲子日起九紫逆布九宮;以處暑前後的甲子日起,到寒露的第二個六十花甲為中元,甲子日起三碧,入中逆布九宮,乙丑日一二黑入中逆布九宮,丙寅日以一白入中逆布九宮,九星逐日逆行而逆布九宮;以霜降前後之甲子日到冬至前後的癸亥日為下元,甲子日起六白入中逆飛,乙丑日以五黃入中逆飛,丙寅日以四綠入中逆飛,一日一星,九星逐日逆行而逆布九宮。台灣鍾義明先生認為:日家紫白之法,唯此訣得陰陽順逆、節節相繼之義。目前通書、曆書,均以冬至、雨水、穀雨、夏至、處暑、霜降日換起,並逢甲子日重起,以致錯亂,此乃不知古人移宮接氣之理所致。2009年己丑年(九紫)逐日紫白表正月大丙寅 五黃二月大丁卯 四綠三月小戊辰 三碧四月小己巳 二黑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初一1 26辛未八白2 25辛丑二黑3 27辛未五黃4 25庚子七赤初二1 27壬申九紫2 26壬寅三碧3 28壬申六白4 26辛丑八白初三1 28癸酉一白2 27癸卯四綠3 29癸酉七赤4 27壬寅九紫初四1 29甲戍二黑2 28甲辰五黃3 30甲戍八白4 28癸卯一白初五1 30乙亥三碧3 1乙巳六白3 31乙亥九紫4 29甲辰二黑初六1 31丙子四綠3 2丙午七赤4 1丙子一白4 30乙巳三碧初七2 1丁丑五黃3 3丁未八白4 2丁丑二黑5 1丙午四綠初八2 2戊寅六白3 4戊申九紫4 3戊寅三碧5 2丁未五黃初九2 3己卯七赤3 5己酉一白4 4己卯四綠5 3戊申六白初十2 4庚辰八白3 6庚戍二黑4 5庚辰五黃5 4己酉七赤十一2 5辛巳九紫3 7辛亥三碧4 6辛巳六白5 5庚戍八白十二2 6壬午一白3 8壬子四綠4 7壬午七赤5 6辛亥九紫十三2 7癸未二黑3 9癸丑五黃4 8癸未八白5 7壬子一白十四2 8甲申三碧3 10甲寅六白4 9甲申九紫5 8癸丑二黑十五2 9乙酉四綠3 11乙卯七赤4 10乙酉一白5 9甲寅三碧十六2 10丙戍五黃3 12丙辰八白4 11丙戍二黑5 10乙卯四綠十七2 11丁亥六白3 13丁巳九紫4 12丁亥三碧5 11丙辰五黃十八2 12戊子七赤3 14戊午一白4 13戊子四綠5 12丁巳六白十九2 13己丑八白3 15己未二黑4 14己丑五黃5 13戊午七赤二十2 14庚寅九紫3 16庚申三碧4 15庚寅六白5 14己未八白廿一2 15辛卯一白3 17辛酉四綠4 16辛卯七赤5 15庚申九紫廿二2 16壬辰二黑3 18壬戍五黃4 17壬辰八白5 16辛酉一白廿三2 17癸巳三碧3 19癸亥六白4 18癸巳九紫5 17壬戍二黑廿四2 18甲午四綠3 20甲子七赤4 19甲午一白5 18癸亥三碧廿五2 19乙未五黃3 21乙丑八白4 20乙未二黑5 19甲子四綠廿六2 20丙申六白3 22丙寅九紫4 21丙申三碧5 20乙丑五黃廿七2 21丁酉七赤3 23丁卯一白4 22丁酉四綠5 21丙寅六白廿八2 22戊戍八白3 24戊辰二黑4 23戊戍五黃5 22丁卯七赤廿九2 23己亥九紫3 25己巳三碧4 24己亥六白5 23戊辰八白三十2 24庚子一白3 26庚午四綠節氣立春初十子時雨水廿四戍時驚蟄初九酉時春分廿四戍時清明初九夜子穀雨廿五卯時立夏十一申時小滿廿七卯時2009年己丑年(九紫)逐日紫白表五月大庚午 一白閏五月小六月小辛未 九紫七月大壬申 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初一5 24己巳七赤6 23己亥一白7 22戊辰五黃8 20丁酉三碧初二5 25庚午八白6 24庚子二黑7 23己巳四綠8 21戊戍二黑初三5 26辛未九紫6 25辛丑三碧7 24庚午三碧8 22己亥一白初四5 27壬申一白6 26壬寅四綠7 25辛未二黑8 23庚子九紫初五5 28癸酉二黑6 27癸卯五黃7 26壬申一白8 24辛丑八白初六5 29甲戍三碧6 28甲辰六白7 27癸酉九紫8 25壬寅七赤初七5 30乙亥四綠6 29乙巳七赤7 28甲戍八白8 26癸卯六白初八5 31丙子五黃6 30丙午八白7 29乙亥七赤8 27甲辰五黃初九6 1丁丑六白7 1丁未九紫7 30丙子六白8 28乙巳四綠初十6 2戊寅七赤7 2戊申一白7 31丁丑五黃8 29丙午三碧十一6 3己卯八白7 3己酉二黑8 1戊寅四綠8 30丁未二黑十二6 4庚辰九紫7 4庚戍三碧8 2己卯三碧8 31戊申一白十三6 5辛巳一白7 5辛亥四綠8 3庚辰二黑9 1己酉九紫十四6 6壬午二黑7 6壬子五黃8 4辛巳一白9 2庚戍八白十五6 7癸未三碧7 7癸丑六白8 5壬午九紫9 3辛亥七赤十六6 8甲申四綠7 8甲寅七赤8 6癸未八白9 4壬子六白十七6 9乙酉五黃7 9乙卯八白8 7甲申七赤9 5癸丑五黃十八6 10丙戍六白7 10丙辰九紫8 8乙酉六白9 6甲寅四綠十九6 11丁亥七赤7 11丁巳一白8 9丙戍五黃9 7乙卯三碧二十6 12戊子八白7 12戊午二黑8 10丁亥四綠9 8丙辰二黑廿一6 13己丑九紫7 13己未三碧8 11戊子三碧9 9丁巳一白廿二6 14庚寅一白7 14庚申四綠8 12己丑二黑9 10戊午九紫廿三6 15辛卯二黑7 15辛酉五黃8 13庚寅一白9 11己未八白廿四6 16壬辰三碧7 16壬戍六白8 14辛卯九紫9 12庚申七赤廿五6 17癸巳四綠7 17癸亥七赤8 15壬辰八白9 13辛酉六白廿六6 18甲午五黃7 18甲子九紫8 16癸巳七赤9 14壬戍五黃廿七6 19乙未六白7 19乙丑八白8 17甲午六白9 15癸亥四綠廿八6 20丙申七赤7 20丙寅七赤8 18乙未五黃9 16甲子三碧廿九6 21丁酉八白7 21丁卯六白8 19丙申四綠9 17乙丑二黑三十6 22戊戍九紫9 18丙寅一白節氣芒種十三亥時夏至廿九未時小暑十五辰時大暑初二子時立秋十七酉時處暑初四辰時白露十九戍時2009年己丑年(九紫)逐日紫白表八月小癸酉 七赤九月大甲戍 六白十月小乙亥 五黃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初一9 19丁卯九紫10 18丙申七赤11 17丙寅四綠初二9 20戊辰八白10 19丁酉六白11 18丁卯三碧初三9 21己巳七赤10 20戊戍五黃11 19戊辰二黑初四9 22庚午六白10 21己亥四綠11 20己巳一白初五9 23辛未五黃10 22 庚子三碧11 21庚午九紫初六9 24壬申四綠10 23辛丑二黑11 22辛未八白初七9 25癸酉三碧10 24壬寅一白11 23壬申七赤初八9 26甲戍二黑10 25癸卯九紫11 24癸酉六白初九9 27乙亥一白10 26甲辰八白11 25甲戍五黃初十9 28丙子九紫10 27乙巳七赤11 26乙亥四綠十一9 29丁丑八白10 28丙午六白11 27丙子三碧十二9 30戊寅七赤10 29丁未五黃11 28丁丑二黑十三10 1己卯六白10 30戊申四綠11 29戊寅一白十四10 2庚辰五黃10 31己酉三碧11 30己卯九紫十五10 3辛巳四綠11 1庚戍二黑12 1庚辰八白十六10 4壬午三碧11 2辛亥一白12 2辛巳七赤十七10 5癸未二黑11 3壬子九紫12 3壬午六白十八10 6甲申一白11 4癸丑八白12 4癸未五黃十九10 7乙酉九紫11 5甲寅七赤12 5甲申四綠二十10 8丙戍八白11 6乙卯六白12 6乙酉三碧廿一10 9丁亥七赤11 7丙辰五黃12 7丙戍二黑廿二10 10 戊子六白11 8丁巳四綠12 8丁亥一白廿三10 11己丑五黃11 9戊午三碧12 9戊子九紫廿四10 12庚寅四綠11 10己未二黑12 10己丑八白廿五10 13辛卯三碧11 11庚申一白12 11庚寅七赤廿六10 14壬辰二黑11 12辛酉九紫12 12辛卯六白廿七10 15癸巳一白11 13壬戍八白12 13壬辰五黃廿八10 16甲午九紫11 14癸亥七赤12 14癸巳四綠廿九10 17乙未八白11 15甲子六白12 15甲午三碧三十11 16乙丑五黃節氣秋分初五卯時寒露二十午時霜降初六未時立冬廿一未時小雪初六午時大雪廿一辰時2009年己丑年(九紫)逐日紫白表十一月大丙子 四綠十二月大丁丑 三碧10年正月大戊寅 二黑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公曆干支紫白初一12 16乙未二黑1 15乙丑二黑2 14乙未五黃初二12 17丙申一白1 16丙寅三碧2 15丙申六白初三12 18丁酉九紫1 17丁卯四綠2 16丁酉七赤初四12 19戊戍八白1 18戊辰五黃2 17戊戍八白初五12 20己亥七赤1 19己巳六白2 18己亥九紫初六12 21庚子六白1 20庚午七赤2 19庚子一白初七12 22辛丑五黃1 21辛未八白2 20辛丑二黑初八12 23壬寅四綠1 22壬申九紫2 21壬寅三碧初九12 24癸卯三碧1 23癸酉一白2 22癸卯四綠初十12 25甲辰二黑1 24甲戍二黑2 23甲辰五黃十一12 26乙巳一白1 25乙亥三碧2 24乙巳六白十二12 27丙午九紫1 26丙子四綠2 25丙午七赤十三12 28丁未八白1 27丁丑五黃2 26丁未八白十四12 29戊申七赤1 28戊寅六白2 27戊申九紫十五12 30己酉六白1 29己卯七赤2 28己酉一白十六12 31庚戍五黃1 30庚辰八白3 1庚戍二黑十七10 1 1辛亥四綠1 31辛巳九紫3 2辛亥三碧十八1 2壬子三碧2 1壬午一白3 3壬子四綠十九1 3癸丑二黑2 2癸未二黑3 4癸丑五黃二十1 4甲寅一白2 3甲申三碧3 5甲寅六白廿一1 5乙卯九紫2 4乙酉四綠3 6乙卯七赤廿二1 6丙辰八白2 5丙戍五黃3 7丙辰八白廿三1 7丁巳七赤2 6丁亥六白3 8丁巳九紫廿四1 8戊午六白2 7戊子七赤3 9戊午一白廿五1 9己未五黃2 8己丑八白3 10己未二黑廿六1 10庚申四綠2 9庚寅九紫3 11庚申三碧廿七1 11辛酉三碧2 10辛卯一白3 12辛酉四綠廿八1 12壬戍二黑2 11壬辰二黑3 13壬戍五黃廿九1 13癸亥一白2 12癸巳三碧3 14癸亥六白三十1 14甲子一白2 13甲午四綠3 15甲子七赤節氣冬至初七丑時小寒廿一戍時大寒初六午時立春廿一卯時雨水初六丑時驚蟄廿一子時時家紫白求法訣云:三元時白最為佳,冬至陽生順莫差。季日四宮中一白,孟日七赤發萌芽。每把時辰起甲子,本時星耀照光華。時星移入中宮去,順飛八方仔細查。夏至陰生逆回首,季歸六白孟加三,仲在九宮時起甲,依然掌上逆輪跨。時上紫白求法,冬至後為陽局,分三元,以子午卯酉日為上元,子時起一白,丑時起二黑,寅時三碧,一時一星,直到亥時三碧,九星皆入中順飛;以辰戍丑未日為中元,子時起四綠,丑時起五黃,寅時起六白,一時一星,直到亥時六白,九星皆入中順飛;以寅申巳亥日為下元,子時起七赤,丑時起八白,寅時起九紫,一時一星,直到亥時九紫,九星皆入中順飛。夏至後為陰局,分三元,以子午卯酉日為上元,子時起九紫,丑時起八白,寅時七赤,一時一星,直到亥時七赤,九星皆入中逆飛;以辰戍丑未日為中元,子時起六白,丑時起五黃,寅時起四綠,一時一星,直到亥時四綠,九星皆入中逆飛;以寅申巳亥日為下元,子時起三碧,丑時起二黑,寅時起一白,一時一星,直到亥時一白,九星皆入中逆飛。時上紫白表順局逆局日時子午卯酉日辰戍丑未日寅申巳亥日子午卯酉日辰戍丑未日寅申巳亥日子時一白四綠七赤九紫六白三碧丑時二黑五黃八白八白五黃二黑寅時三碧六白九紫七赤四綠一白卯時四綠七赤一白六白三碧九紫辰時五黃八白二黑五黃二黑八白巳時六白九紫三碧四綠一白七赤午時七赤一白四綠三碧九紫六白未時八白二黑五黃二黑八白五黃申時九紫三碧六白一白七赤四綠酉時一白四綠七赤九紫六白三碧戍時二黑五黃八白八白五黃二黑亥時三碧六白九紫七赤四綠一白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擇日或者是算命, 我們劃分年月都是根據二十四節氣而定的,而不是根據六甲干支的排列而定。下面是網上摘錄的有關二十四節氣的文章。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農曆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曆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範年的天數,農曆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曆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農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曆2008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一),而是公曆2008年2月4日。本帖最近評分記錄:威望:+5(自然行) 優秀文章來自:引用分享桐城居士馬前頻指點,看南天雲彩,北地冰花,東海波濤,西陲雪意,飽覽神州美景,胸襟頓覺寬舒。
級別: 貴賓
作者資料UID:53760精華:1發帖:976威望:247 點金錢:10137 RMB貢獻值:1 點好評度:87 點在線時間: 12616(時)註冊時間:2010-12-30最後登錄:2015-09-16發表於: 2011-05-08 11:03隻看該作者|二十四節氣和太陽黃經度中氣春分 穀雨 小滿 夏至節氣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黃經0°15°30°45°60°75°90°105°中氣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節氣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黃經120°135°150°165°180°195°210°225°中氣小雪 冬至 大寒 雨水節氣 大雪 小寒 立春 驚蟄黃經240°255°270°285°300°315°330°345°節氣簡表季節 月份 節 氣 太陽到達黃經 第一候 第二候 第三候 (共七十二候 )(附公元月日對照)春孟春立 春 315° 東風解凍 蟄蟲始振 魚上冰 2月3——5日雨 水 330° 桃始花 倉庚鳴 鷹化為鳩 2月18——20日仲春驚 蟄 345° 獺祭魚 鴻雁來 草木萌動 3月5——7日春 分 0° 玄鳥至 雷乃發聲 始電 3月20——21日季春清 明 15° 桐始華 田鼠化為鴽 虹始見 4月4——6日谷 雨 30° 萍始生 鳴鳩拂其羽 戴勝降於桑 4月19——21日夏孟夏立 夏 45° 螻蟈鳴 蚯蚓出 王瓜生 5月5——7日小 滿 60°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5月20——22日仲夏芒 種 75° 螳螂生 鵙始鳴 反舌無聲 6月5——7日夏 至 90° 鹿角解 蜩始鳴 半夏生 6月21日——22日季夏小 暑 105° 溫風至 蟋蟀居辟 鷹乃學習 7月6——8日大 暑 120° 腐草化為螢 土潤溽暑 大雨時行 7月22——24日秋孟秋立 秋 135° 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8月7——9日處 暑 150° 鷹乃祭鳥 天地始肅 禾乃登 8月22——24日仲秋白 露 165° 鴻雁來 玄鳥歸 群鳥養羞 9月7——9日秋 分 180° 雷始收聲 蟄蟲培戶 水始涸 9月22——24日季秋寒 露 195° 鴻雁來賓 雀攻大水為蛤 菊有黃花 10月8——9日霜 降 210° 豺乃祭獸 草木黃落 蟄蟲咸俯 10月23——24日冬孟冬立 冬 225° 水始冰 地始凍 雉入大水為蜃 11月7——8日小 雪 240° 虹藏不見 天氣上騰 閉塞而成冬11月22——23日 地氣下降仲冬大 雪 255° 鴠鳥不鳴 虎始交 荔挺生 12月6——8日冬 至 270° 蚯蚓結 麋角解 水泉動 12月21——23日季冬小 寒 285° 雁北向 鵲始巢 雉始雊1月5——7日大 寒 300° 雞始乳 鷙鳥厲疾 水澤腹堅 1月20——21日節氣日期速演算法:通式壽星公式——[Y×D+C]-LY=年代數、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本世紀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這麼簡單。二十四節氣名稱含義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回歸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至」意為極、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連連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芒種火燒天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二十四節立春:斗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雨水 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驚蟄: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過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春分: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清明: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能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穀雨: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小滿: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芒種:北斗指向已。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心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小暑: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是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最多。秋分: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人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寒露: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霜降: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立冬: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小雪: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大雪: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蕩」的嚴冬了。冬至: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小寒: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大寒: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不出手」。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節氣來源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節氣劃分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從屬農曆,其實,它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占黃經15°。由於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並有兩句口訣: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八、廿三。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氣按月分布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曆閏月的安排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農曆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是隨著斗綱所指的地方並結合當時的自然氣候與景觀命名而來的。所謂斗綱,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顆星隨著天體的運行,斗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為寅,黃昏時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為卯,黃昏時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餘的月份類推。故擇日、推命術中的一年之始,既不是陽曆的一月一日,也不是農曆的正月初一,而是從立春當日起算。一年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佔兩個節氣。每月對應十二地支中的一支。正月建寅,立春,雨水節氣;二月建卯,驚蟄,春分節氣;三月建辰,清明,穀雨節氣;四月建巳,立夏,小滿節氣;五月建五,芒種,夏至節氣;六月建未,小暑,大暑節氣;七月建申,立秋,處暑節氣;八月建酉,白露,秋分節氣;九月建戍,寒露,霜降節氣;十月建亥,立冬,小雪節氣;十一月建子,大雪,冬至節氣;十二月建丑,小寒,大寒節氣年上起月表陽曆農曆月支 年節氣甲己之年乙庚之年丙申之年丁壬之年戊癸之年二月正月寅立春雨水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三月二月卯驚蟄春分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四月三月辰清明穀雨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五月四月巳立夏小滿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六月五月午芒種夏至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七月六月未小暑大暑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八月七月申立秋處暑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九月八月酉白露秋分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十月九月戍寒露霜降甲戍丙戍戊戍庚戍壬戍十一月十月亥立冬小雪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十二月十一月子大雪冬至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子一月十二月丑小寒大寒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既然年月的劃分是以二十四節氣的交接來定的,那日紫白的起算及陰陽順逆也應該以二十四節氣的交接來定。也就是說以某節氣前後的甲子日為符頭起紫白的演算法不符合陰陽變化的規律的,這種演算法是錯誤的。對現代奇門遁甲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古人用的「超神接氣置閏」法是不對的,現在已改為「拆補局起局法」,且以夏至、冬至作為陰遁、陽遁的分界線。即夏至當日起陰局,直至冬至前一天。冬至當日起陽局,直至夏至前一天。故日紫白的起法也因以夏至、冬至作為陰陽順逆的分界線,從冬至日當天起一白入中順飛,冬至後第二天以二黑入中順飛,第三天以三碧入中順飛,九星順輪,一日一星入中順飛,直至夏至前一天止;夏至當天起九紫,入中逆行,夏至後第二天以八白入中逆行,第三天以七赤入中逆星,九星逆數,一日一星入中逆行,直至冬至前一天止。若要分上中下三元的話,也要以節氣來劃分。冬至後夏至前為陽局,上中下三元以冬至、小寒、大寒、立春四節氣為上元,從冬至日起一白,一日一星,九星順數到雨水前一天止;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四節氣為中元,從雨水節當天起七赤,一日一星,九星順數到穀雨前一天止;以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四節氣為下元,從穀雨當天起三碧,一日一星,九星順數到夏至前一天止。夏至後冬至前為陰局,上中下三元以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四節氣為上元,從夏至當天起九紫,一日一星,九星倒數到處暑前一天止;以處暑、白露、秋分、寒露四節氣為中元,從處暑當天起三碧,一日一星,九星倒數到霜降前一天止;以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四節氣為下元,從霜降當天起六白,一日一星,九星倒數到霜降前一天止。本人認為,以每年分陰陽兩局,九星分順逆逐日輪去,不分上中下三元,更符合陰陽變化之理。2008年冬至日至2009年夏至前逐日紫白表只分陰陽兩局陽局上元: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逐日紫白表2008年冬至廿四戍時 甲子大寒廿五卯時 乙丑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08 12 21十一月廿四乙未一白1 20廿五乙丑四綠12 22廿五丙申二黑1 21廿六丙寅五黃12 23廿六丁酉三碧1 22廿七丁卯六白12 24廿七戊戍四綠1 23廿八戊辰七赤12 25廿白己亥五黃1 24廿九己巳八白12 26廿九庚子六白1 25三十庚午九紫12 27十二月初一辛丑七赤1 2608正月初一辛未一白12 28初二壬寅八白1 27初二壬申二黑12 29初三癸卯九紫1 28初三癸酉三碧12 30初四甲辰一白1 29初四甲戍四綠12 31初五乙巳二黑1 30初五乙亥五黃09 1 1初六丙午三碧1 31初六丙子六白1 2初七丁未四綠2 1初七丁丑七赤1 3初八戊申五黃2 2初八戊寅八白1 4初九己酉六白2 3初九己卯九紫小寒初十未時 乙丑2009年立春初十子時 丙寅1 5初十庚戍七赤2 4初十庚辰一白1 6十一辛亥八白2 5十一辛巳二黑1 7十二壬子九紫2 6十二壬午三碧1 8十三癸丑一白2 7十三癸未四綠1 9十四甲寅二黑2 8十四甲申五黃1 10十五乙卯三碧2 9十五乙酉六白1 11十六丙辰四綠2 10十六丙戍七赤1 12十七丁巳五黃2 11十七丁亥八白1 13十八戊午六白2 12十八戊子九紫1 14十九己未七赤2 13十九己丑一白1 15二十庚申八白2 14二十庚寅二黑1 16廿一辛酉九紫2 15廿一辛卯三碧1 17廿二壬戍一白2 16廿二壬辰四綠1 18廿三癸亥二黑2 17廿三癸巳五黃1 19廿四甲子三碧陽局中元:雨水、驚蟄、春分、清明逐日紫白表雨水廿四戍時 丙寅春分廿四戍時 丁卯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2 18廿四甲午六白3 20廿四甲子九紫2 19廿五乙未七赤3 21廿五乙丑一白2 20廿六丙申八白3 22廿六丙寅二黑2 21廿七丁酉九紫3 23廿七丁卯三碧2 22廿八戊戍一白3 24廿八戊辰四綠2 23廿九己亥二黑3 25廿九己巳五黃2 24三十庚子三碧3 26三十庚午六白2 25二月初一辛丑四綠3 27三月初一辛未七赤2 26初二壬寅五黃3 28初二壬申八白2 27初三癸卯六白3 29初三癸酉九紫2 28初四甲辰七赤3 30初四甲戍一白3 1初五乙巳八白3 31初五乙亥二黑3 2初六丙午九紫4 1初六丙子三碧3 3初七丁未一白4 2初七丁丑四綠3 4初八戊申二黑4 3初八戊寅五黃驚蟄初九酉時 丁卯清明初九夜子時 戊辰3 5初九己酉三碧4 4初九己卯六白3 6初十庚戍四綠4 5初十庚辰七赤3 7十一辛亥五黃4 6十一辛巳八白3 8十二壬子六白4 7十二壬午九紫3 9十三癸丑七赤4 8十三癸未一白3 10十四甲寅八白4 9十四甲申二黑3 11十五乙卯九紫4 10十五乙酉三碧3 12十六丙辰一白4 11十六丙戍四綠3 13十七丁巳二黑4 12十七丁亥五黃3 14十八戊午三碧4 13十八戊子六白3 15十九己未四綠4 14十九己丑七赤3 16二十庚申五黃4 15二十庚寅八白3 17廿一辛酉六白4 16廿一辛卯九紫3 18廿二壬戍七赤4 17廿二壬辰一白3 19廿三癸亥八白4 18廿三癸巳二黑4 19廿四甲午三碧陽局下元:穀雨、立夏、小滿、芒種逐日紫白表穀雨廿五卯時 戊辰小滿廿七卯時 己巳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4 20廿五乙未四綠5 21廿七丙寅八白4 21廿六丙申五黃5 22廿八丁卯九紫4 22廿七丁酉六白5 23廿九戊辰一白4 23廿八戊戍七赤5 24五月初一己巳二黑4 24廿九己亥八白5 25初二庚午三碧4 25四月初一庚子九紫5 26初三辛未四綠4 26初二辛丑一白5 27初四壬申五黃4 27初三壬寅二黑5 28初五癸酉六白4 28初四癸卯三碧5 29初六甲戍七赤4 29初五甲辰四綠5 30初七乙亥八白4 30初六乙巳五黃5 31初八丙子九紫5 1初七丙午六白6 1初九丁丑一白5 2初八丁未七赤6 2初十戊寅二黑5 3初九戊申八白6 3十一己卯三碧5 4初十己酉九紫立夏十一申時 己巳芒種十三亥時庚午5 5十一庚戍一白6 4十二庚辰四綠5 6十二辛亥二黑6 5十三辛巳五黃5 7十三壬子三碧6 6十四壬午六白5 8十四癸丑四綠6 7十五癸未七赤5 9十五甲寅五黃6 8十六甲申八白5 10十六乙卯六白6 9十七乙酉九紫5 11十七丙辰七赤6 10十八丙戍一白5 12十八丁巳八白6 11十九丁亥二黑5 13十九戊午九紫6 12二十戊子三碧5 14二十己未一白6 13廿一己丑四綠5 15廿一庚申二黑6 14廿二庚寅五黃5 16廿二辛酉三碧6 15廿三辛卯六白5 17廿三壬戍四綠6 16廿四壬辰七赤5 18廿四癸亥五黃6 17廿五癸巳八白5 19廿五甲子六白6 18廿六甲午九紫5 20廿六乙丑七赤6 19廿七乙未一白6 20廿八丙申二黑陰局上元:夏至、小暑、大暑、立秋逐日紫白表夏至五月廿九未時 庚午大暑六月初二子時 辛未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6 21廿九丁酉九紫7 23初二己巳四綠6 22三十戊戍八白7 24初三庚午三碧6 23閏五月初一己亥七赤7 25初四辛未二黑6 24初二庚子六白7 26初五壬申一白6 25初三辛丑五黃7 27初六癸酉九紫6 26初四壬寅四綠7 28初七甲戍八白6 27初五癸卯三碧7 29初八乙亥七赤6 28初六甲辰二黑7 30初九丙子六白6 29初七乙巳一白7 31初十丁丑五黃6 30初八丙午九紫8 1十一戊寅四綠7 1初九丁未八白8 2十二己卯三碧7 2初十戊申七赤8 3十三庚辰二黑7 3十一己酉六白8 4十四辛巳一白7 4十二庚戍五黃8 5十五壬午九紫7 5十三辛亥四綠8 6十六癸未八白7 6十四壬子三碧小暑五月閏十五辰時辛未立秋六月十七酉時壬申7 7十五癸丑二黑8 7十七甲申七赤7 8十六甲寅一白8 8十八乙酉六白7 9十七乙卯九紫8 9十九丙戍五黃7 10十八丙辰八白8 10二十丁亥四綠7 11十九丁巳七赤8 11廿一戊子三碧7 12二十戊午六白8 12廿二己丑二黑7 13廿一己未五黃8 13廿三庚寅一白7 14廿二庚申四綠8 14廿四辛卯九紫7 15廿三辛酉三碧8 15廿五壬辰八白7 16廿四壬戍二黑8 16廿六癸巳七赤7 17廿五癸亥一白8 17廿七甲午六白7 18廿六甲子九紫8 18廿八乙未五黃7 19廿七乙丑八白8 19廿九丙申四綠7 20廿八丙寅七赤8 20七月初一丁酉三碧7 21廿九丁卯六白8 21初二戊戍二黑7 22六月初一戊辰五黃8 22初三己亥一白陰局中元:處暑、白鷺、秋分、寒露逐日紫白表處暑七月初四辰時 壬申秋分八月初五卯時 癸酉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8 23初四庚子九紫9 23初五辛未五黃8 24初五辛丑八白9 24初六壬申四綠8 25初六壬寅七赤9 25初七癸酉三碧8 26初七癸卯六白9 26初八甲戍二黑8 27初八甲辰五黃9 27初九乙亥一白8 28初九乙巳四綠9 28初十丙子九紫8 29初十丙午三碧9 29十一丁丑八白8 30十一丁未二黑9 30十二戊寅七赤8 31十二戊申一白10 1十三己卯六白9 1十三己酉九紫10 2十四庚辰五黃9 2十四庚戍八白10 3十五辛巳四綠9 3十五辛亥七赤10 4十六壬午三碧9 4十六壬子六白10 5十七癸未二黑9 5十七癸丑五黃10 6十八甲申一白9 6十八甲寅四綠10 7十九乙酉九紫白露十九戍時 癸酉寒露二十午時 甲戍9 7十九乙卯三碧10 8二十丙戍八白9 8二十丙辰二黑10 9廿一丁亥七赤9 9廿一丁巳一白10 10 廿二戊子六白9 10廿二戊午九紫10 11廿三己丑五黃9 11廿三己未八白10 12廿四庚寅四綠9 12廿四庚申七赤10 13廿五辛卯三碧9 13廿五辛酉六白10 14廿六壬辰二黑9 14廿六壬戍五黃10 15廿七癸巳一白9 15廿七癸亥四綠10 16廿八甲午九紫9 16廿八甲子三碧10 17廿九乙未八白9 17廿九乙丑二黑10 18初一丙申七赤9 18三十丙寅一白10 19初二丁酉六白9 19初一丁卯九紫10 20初三戊戍五黃9 20初二戊辰八白10 21初四己亥四綠9 21初三己巳七赤10 22 初五庚子三碧9 22初四庚午六白陰局下元:霜降、立冬、小雪、大雪霜降九月初六未時 甲戍小雪十月初六午時 乙亥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10 23初六辛丑二黑11 22初六辛未八白10 24初七壬寅一白11 23初七壬申七赤10 25初八癸卯九紫11 24初八癸酉六白10 26初九甲辰八白11 25初九甲戍五黃10 27初十乙巳七赤11 26初十乙亥四綠10 28十一丙午六白11 27十一丙子三碧10 29十二丁未五黃11 28十二丁丑二黑10 30十三戊申四綠11 29十三戊寅一白10 31十四己酉三碧11 30十四己卯九紫11 1十五庚戍二黑12 1十五庚辰八白11 2十六辛亥一白12 2十六辛巳七赤11 3十七壬子九紫12 3十七壬午六白11 4十八癸丑八白12 4十八癸未五黃11 5十九甲寅七赤12 5十九甲申四綠11 6二十乙卯六白12 6二十乙酉三碧立冬廿一未時 乙亥大雪廿一辰時 丙子11 7廿一丙辰五黃12 7廿一丙戍二黑11 8廿二丁巳四綠12 8廿二丁亥一白11 9廿三戊午三碧12 9廿三戊子九紫11 10廿四己未二黑12 10廿四己丑八白11 11廿五庚申一白12 11廿五庚寅七赤11 12廿六辛酉九紫12 12廿六辛卯六白11 13廿七壬戍八白12 13廿七壬辰五黃11 14廿八癸亥七赤12 14廿八癸巳四綠11 15廿九甲子六白12 15廿九甲午三碧11 16三十乙丑五黃12 16三十乙未二黑11 17初一丙寅四綠12 17初一丙申一白11 18初二丁卯三碧12 18初二丁酉九紫11 19初三戊辰二黑12 19初三戊戍八白11 20初四己巳一白12 20初四己亥七赤11 21初五庚午九紫12 21初五庚子六白2009冬至後上元: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逐日紫白表冬至十一月初七丑時 丙子大寒初六午時 丁丑陽曆陰曆干支紫白陽曆陰曆干支紫白12 22初七辛丑一白1 20初六庚午三碧12 23初八壬寅二黑1 21初七辛未四綠12 24初九癸卯三碧1 22初八壬申五黃12 25初十甲辰四綠1 23初九癸酉六白12 26十一乙巳五黃1 24初十甲戍七赤12 27十二丙午六白1 25十一乙亥八白12 28十三丁未七赤1 26十二丙子九紫12 29十四戊申八白1 27十三丁丑一白12 30十五己酉九紫1 28十四戊寅二黑12 31十六庚戍一白1 29十五己卯三碧10年1 1十七辛亥二黑1 30十六庚辰四綠1 2十八壬子三碧1 31十七辛巳五黃1 3十九癸丑四綠2 1十八壬午六白1 4二十甲寅五黃2 2十九癸未七赤2 3二十甲申八白小寒十一月廿一戍時 丁丑立春廿一卯時 戊寅1 5廿一乙卯六白2 4廿一乙酉九紫1 6廿二丙辰七赤2 5廿二丙戍一白1 7廿三丁巳八白2 6廿三丁亥二黑1 8廿四戊午九紫2 7廿四戊子三碧1 9廿五己未一白2 8廿五己丑四綠1 10廿六庚申二黑2 9廿六庚寅五黃1 11廿七辛酉三碧2 10廿七辛卯六白1 12廿八壬戍四綠2 11廿八壬辰七赤1 13廿九癸亥五黃2 12廿九癸巳八白1 14三十甲子六白2 13三十甲午九紫1 15初一乙丑七赤2 14初一乙未一白1 16初二丙寅八白2 15初二丙申二黑1 17初三丁卯九紫2 16初三丁酉三碧1 18初四戊辰一白2 17初四戊戍四綠1 19初五己巳二黑2 18初五己亥五黃時家紫白求法冬至後用陽局,以冬至當日為上元,子時起一白順飛,丑時起二黑順飛,一時一星,九星順數入中順飛;以冬至後第二天為中元,子時起四綠順飛,丑時起五黃順飛,一時一星,九星順數入中順飛;以冬至後第三天為下元,子時起七赤順飛,丑時起八白順飛,一時一星,九星順數入中順飛。也就是說時家紫白也沒有固定哪一天為上元、中元、下元。若冬至日為子午卯酉日,則以子午卯酉日為上元,辰戍丑未日為中元,寅申巳亥日為下元;若冬至日為辰戍丑未日,則以辰戍丑未日為上元,寅申巳亥日為中元,子午卯酉日為下元;若冬至日為寅申巳亥日,則以寅申巳亥為上元,子午卯酉日為中元,辰戍丑未日為下元。夏至後用陰局,以冬至當日為上元,子時起九紫逆飛,丑時起八白逆飛,一時一星,九星逆數入中逆飛;以夏至後第二天為中元,子時起六白逆飛,丑時起五黃逆飛,一時一星,九星逆數入中順飛;以夏至後第三天為下元,子時起三碧逆飛,丑時起二黑逆飛,一時一星,九星逆數入中逆飛。若夏至日為子午卯酉日,則以子午卯酉日為上元,辰戍丑未日為中元,寅申巳亥日為下元;若夏至日為辰戍丑未日,則以辰戍丑未日為上元,寅申巳亥日為中元,子午卯酉日為下元;若夏至日為寅申巳亥日,則以寅申巳亥為上元,子午卯酉日為中元,辰戍丑未日為下元。時家紫白表冬至後陽局夏至後陰局上元中元下元上元中元下元子時一白四綠七赤九紫六白三碧丑時二黑五黃八白八白五黃二黑寅時三碧六白九紫七赤四綠一白卯時四綠七赤一白六白三碧九紫辰時五黃八白二黑五黃二黑八白巳時六白九紫三碧四綠一白七赤午時七赤一白四綠三碧九紫六白未時八白二黑五黃二黑八白五黃申時九紫三碧六白一白七赤四綠酉時一白四綠七赤九紫六白三碧戍時二黑五黃八白八白五黃二黑亥時三碧六白九紫七赤四綠一白紫白選擇,以山向飛星盤之星為主,坐山以山星為主,星上以向星為主。年月日時飛星為客。主星喜客星來生扶,忌客星之克泄。主客最喜合生成,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合十,合三般卦等吉利組合。同時要觀察四柱之組合對山家是否有利(僅供參考)。本帖最近評分記錄:金錢:+120(金玉合成) 優秀文章威望:+5(自然行) 優秀文章來自:引用分享易海無涯
級別: 鑽石會員
作者資料UID:6969精華:0發帖:343威望:43 點金錢:2551 RMB貢獻值:0 點好評度:4 點在線時間: 4661(時)註冊時間:2009-04-16最後登錄:2012-02-25發表於: 2011-05-10 00:22隻看該作者|非常感謝桐城老師。在許多玄空大師的著作中,我們卻可以看到:他們在為人相宅斷墳時,經常會用到年月紫白飛星,結合某宮位的山向飛星組合而斷禍福。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年月紫白飛星要結合特定宮位的飛星組合才能顯示其威力!這就是說:年月日時的紫白飛星配地盤二十四山是不能體現出其作用的,必須要配合三元九運中某山向中某特定宮位的飛星組合才能顯示其威力!因此,紫白選擇法一定要配合三元九運飛星圖中的星盤組合才能顯其作用,才是真正的適合三元九運中不斷變易的二十四山下卦、起星的選擇法,才是真正的玄空擇日法!這一點非常贊同,小弟也如是用。
推薦閱讀:
※預測失物——斷卦參考
※經濟參考網
※玄玖職業規劃參考
※庚戌日柱參考
※官運斷語彙集參考
TAG: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