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繪畫

魏晉南北朝以前,繪畫發展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但從鑒藏的角度考察,真正需要鑒定的古畫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因為在此以前,繪畫主要由無名畫工承擔,作品不署名款,毋須辨真偽。至六朝則湧現出一大批出身於士大夫階層、專志於繪畫,並取得傑出成就的有名畫家,據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人數達百人以上,他們地位顯赫、畫藝精湛、聲譽卓著,深受時人推崇,其作品也為人們欣賞、收藏和流傳,隨之也出現了仿製品,於是就有了鑒定問題。其次,繪畫形式在保留前朝的壁畫、漆畫、畫像石和畫像磚同時,出現了紙絹捲軸畫,這一形式多出自士大夫畫家之手,極利於收藏和流傳,也成為後世偽作的最主要形式。可以說,對古畫的鑒定,就是對捲軸形式的紙絹畫的鑒定。再次,這一時期的皇室和私家收藏,已不限於單純的收集和保管,同時還開展鑒別、評級、著錄等一系列活動,拉開了我國早期鑒藏史的帷幕。因此,對古畫鑒藏的研究,應該從魏晉南北開始。六朝是我國繪畫藝術的初步成熟階段。人物畫已達到成熟,並湧現出一批各具風範的名家。如東晉的顧愷之、劉宋的陸探微、南齊的張僧繇、北齊的楊子華和曹仲達等。題材範圍有所擴大,除服務政教和宣揚佛教的內容外,還有流行與文藝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畫、描繪現實生活的風格畫等。表現能力有較大提高,由簡略變為精微,造型準確,注意傳神,甚至六法備賅。風格也趨多樣,名家各具個人特色,如唐·張懷瓘評:「象人之美,張(僧繇)得其肉,陸(陸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歷代名畫記》)自此山水畫開始成為獨立畫科,然尚未成熟。這時已出現單獨表現自然山川之美的山水畫,如顧愷之畫《廬山圖》、戴逵畫《吳中溪山邑居圖》等。但置陳布勢和形態體貌還是很幼稚,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山巒「則群峰之勢若細飾犀櫛」,樹石「則若伸臂布指」。畫法也惟用線條勾勒輪廓,無皴點、暈染等技巧。花鳥畫則未形成獨立畫科,可能帶更強裝飾性。這就是六朝繪畫所呈現的時代特色。存世至今的六朝繪畫,已無一件真跡,除去那些憑空生造的偽跡,尚存若干後世臨摹的古摹本,保留了部分原作風貌,具一定參考價值,其中一些距六朝時代較近、忠於原作、水平又高的摹本,堪稱「下真跡一等」,更值得珍視。著名的有傳為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列女仁智圖卷》、《洛神賦圖卷》和梁元帝蕭繹的《職貢圖卷》、宋人臨的楊子華《北齊較書圖卷》等。但這些作品的情況各異,價值不一,鑒定時必須區別對待,有些因可資憑藉的直接依據太少,尚難作出結論。六朝對書畫的鑒賞、收藏,已蔚成風氣。但這方面的專著甚少,更無專門的著錄書藉,僅散見於同時和唐人的繪畫史論著述中,其情況只能略知大概。

北齊佚名 北齊儀衛出行圖

東晉顧愷之 斫琴圖(1)

東晉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

北齊佚名 北齊校書圖

北朝佚名 本生故事圖

北朝佚名 獵獸圖

西晉佚名 墓牛車圖

東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1)

北魏 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及書


推薦閱讀:

南北朝《顔氏家訓》
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多活十年,歷史將改寫!
 南北朝詩歌用典的大師
南北朝雜記 【宋 劉敞】

TAG:繪畫 | 魏晉南北朝 | 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