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代旅法中國藝術大師匯展
大師級的作品難得一見,剛在拍賣市場上流出,就馬上落入另一個藏家手中。就算是藝博會,作品也分散於不同角落,難以對其有深入體會。最近藝術館舉辦「巴黎.丹青」展覽(即日起至9月21日),一次過把多位大師:林風眠、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常玉、潘玉良、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作品,放於同一展廳中,令人更了解當中的創作脈絡與藝術承傳。
這群畫家的共通點,在於他們都曾與巴黎有一段淵源,或是留學,或是自由地交流,或是舉辦展覽。策展人之一,來自法國的易凱(EricLefebvre)博士,碰巧也與中國淵源甚深。因此他更看重這些畫家對中西交流的貢獻,從他們身上,他體會最深的是文化對話中所產生的創造力與魅力。
易凱形容,巴黎是這些畫家的學校,也是他們的舞台。展覽著重重現當年的氛圍,一進門,觀眾就走進仿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的建築中,這是孕育多位藝術家如徐悲鴻、林風眠等的殿堂。走進第一個房間,便如通過時光隧道,置身當年最重要的國外展覽──徐悲鴻1933年在巴黎策劃的中國繪畫展中。展廳中都是當年他帶一眾藝術家到歐洲巡迴展出的作品,第一站正是巴黎。展覽引起不少迴響,為這些畫家打開通往國際畫壇的路,也讓歐洲人認識到現代中國藝術的精妙處,令不少當地博物館也開始收藏中國畫。徐所挑的展品規模都較大,畫風多樣,並不受自己的藝術主張規限,齊白石、高奇峰等人的作品也被收納其中。「他選畫的眼光很好,經過了數十年,現在看來,這些仍是大師級的作品。作為藝術家,他的取向很明確,但作為策展人,他是很開放的。」
除了聯展,不少畫家也曾在巴黎舉辦個展,例如是張大千。他在巴黎結識了不少藝術家,包括畢加索。這兩位大師更曾以畫會友,互相繪畫送贈對方,畢加索更把張的容貌畫得像一頭獅子。在法國的潘玉良也曾為張造像。展覽中更有一段拍攝張作畫過程的紀錄片,執導者為名電影人朱旭華。張在紙上自由揮灑,下筆幾乎沒有一絲猶豫,興之所至,三兩筆便畫成了一幅荷花圖,功力深厚。
兩代畫家分別
留法畫家可分成兩代人,第一代是早於上世紀一十至三十年代便到法國的林風眠、徐悲鴻、常玉、潘玉良等,第二代則是四十至五十年代到法國的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這些畫家都從法國吸取了養分,畫風為之改變,有些更把這些改變帶回中國。
第一代畫家到巴黎時,面對巨大的文化衝擊,一切西方技法和繪畫理念,都超乎他們想像。「第一代畫家都是跨出自己的文化,去了解另外一個文化。」每個畫家都選擇了迥異的路徑,從學院或自由工作室等不同途徑學習,將西方事物吸收,與自己的文化根底融合。有些明顯受西方藝術大師馬蒂斯(HenriMatisse)、畢加索等的影響,如林風眠、常玉,有一些則回歸到中國畫,認為不應放棄其寫意特質,只為其中補充寫實的意味,如徐悲鴻。他們也不拘泥於繪畫形式,嘗試了版畫、雕塑、工藝美術等創作。
當中一些藝術家回國後,在中國各地創立美術學院,影響新一批的畫家,此外,他們也積極發表有關藝術的評論,例如二十年代末劉海粟在上海報紙上發表的歐洲隨筆,介紹在法國看到的展覽和現代大師的風格。這些都促使第二代畫家到法國尋找更多的養分。
與第一代畫家不同,第二代的畫家更受當時的藝術潮流影響,從具象走向抽象,也有學油畫出身的畫家,在法國重新發掘水墨的美。「第一代藝術家接受訓練以後,更多是回中國發展,然而第二代的路很不一樣,像趙無極、朱德群長期留在法國,丁雄泉則是先留法再留美,最後到荷蘭,吳冠中先去中國才去法國,各人的經歷不一樣,對創作也有影響。」
第一代的畫家多在水墨中注入西方元素,或將水墨技法帶進西方繪畫中,是第一步從技法上融合中西的嘗試。第二代畫家則更多從理念上融和兩者,建立自己的獨特風格。「第一代的畫家有更重的意識,覺得自己是中國的畫家,『國畫』這個觀念正是二十年代興起。第二代藝術家多是尋找更有個性、更有獨立性的路。但也有第一代藝術家如常玉、潘玉良,也是走一些比較表達內心的路。」
就如林風眠的《聖殤》技法和題材都是來自西方聖像畫的傳統,作畫材料卻是傳統的水墨,採納林愛用的方形構圖。易凱指出,這是林畫作少見而重要的作品。畫作中對昏暗的調子和戲劇性的光線掌握得當,呈現西方悲劇氛圍,顯示其深受法國著名畫家GeorgesRouault的影響。「林風眠那時畫的題材多是圍繞人類的痛苦。雖然他沒有這方面的信仰,但覺得人類的感情都是共通的,表達在充滿戰爭的四十年代,各國人民都共有的痛苦。」
關於這幅畫的收藏過程,也有一段故事。它首次出現在林四十年代的上海個展中,一個法國朋友為了這個展覽出了不少力,林要其挑一幅畫來送贈。「她不好意思拿,只挑了最小的一幅畫,林笑說,你應該不是喜歡它吧,我看你看《聖殤》看了很久,還是送給你這幅吧!」多年以後,這位老太太為了紀念舊日情誼,把畫作捐給賽努奇博物館。
前代融和技法
常玉喜愛以水墨寫意方法,繪畫西方常見的裸女題材。他受馬蒂斯影響甚深,其抽象的視覺藝術語言,在當年很前衛,為同年代的畫家帶來不少啟發,潘玉良、龐薰琹、滑田友均有仿效。「他並不欣賞巴黎美術學院注重邏輯、非常寫實的繪畫方式,卻喜愛到自由工作室,只需要花一點錢,便有一個裸女模特兒,任你自由去畫。」
「常玉在這些工作室里像明星一樣,大家都很愛其畫作。因他並不像其他人那樣素描,而是用中國毛筆畫,畫得又快又自由,又有個性和創造性。結束後,他又拿起另外一張紙,畫旁邊的學生,但也不是畫他,而是取其姿態,把他變成女的,也把旁邊穿著衣服的人畫成裸體,非常幽默。」詩人徐志摩很喜歡常玉的畫作,常玉筆下的裸女下身非常豐腴,擁有不尋常身體比例,徐戲稱為「宇宙大腿」。常玉生性浪漫,最後在法國定居,繼續寫意的創作生活。
與常玉相近,潘玉良也以其裸女畫作聞名,然而她選擇回到中國,卻因保守的風氣受到非議,遭到排擠,最終要到法國尋找出路,至死也沒回故鄉。展覽有她的兩幅裸女作品,一幅是油畫,一幅是水墨,然而兩者技法之相像,不仔細看的話,也分不出材質的分別。潘喜歡用細碎的筆觸繪畫,令水墨有油畫的質感,也喜歡用黑線把人物勾勒,令油畫作品帶有水墨意味,把中西的技法用自己的方式結合,形成獨特風格。
易凱指出,早期潘喜歡對比強烈的人物,例如把白人黑人模特兒放在一個畫面上,到了五十年代,卻多畫臉孔相似的女人,種族特徵不明顯,是她自己創造的形象。「二三十年代是第一代畫家的學習階段,到了五十年代,他們的作品已成熟。」展覽中也有潘為自己製作的頭部雕塑,帶有細碎的斧鑿痕迹,恍如其畫筆的筆觸,線條流暢,神情肅穆哀愁,令人聯想到她坎坷的身世。「她的雕塑有特別的力量,很能表現她的個性。」
縱然外界都對其孤獨的人生大加渲染,然而她在巴黎其實非常活躍。當年一眾留法藝術家組織起法國中華藝術家協會,互相扶持,潘是會長,得到很多朋友及後輩支持,生活雖苦,但也不至沒有一點甜味。
著重以畫對話
易凱表示,在策展過程中,他們著重以作品互相對話,例如把徐悲鴻和林風眠的作品系列面對面擺放。兩人幾乎同時留法,然而藝術主張大有不同,雖然沒有直接爭論,但徐悲鴻和徐志摩曾為寫實派和現代派的不同主張進行激烈筆戰,對藝術該重寫實還是重表現各執一詞。徐推崇寫實,在今次展覽可見其著名的水墨馬,形意並重,同場也有他的素描作品影像展出,以證其寫實根基。而林則更喜愛現代畫風,其古裝仕女造型獨特,顯示其內心的沉鬱,也反映出他受馬蒂斯及莫迪里阿尼(AmedeoModigliani)的人物畫影響。另一幅《戲曲一景》,則受立體主義的影響更深。
第二代旅法畫家趙無極和朱德群的藝術路有不少相似之處。他們到法國後都受到抽象主義啟發,從具象走向抽象。「剛到法國,這些畫家就完全進入了西方的藝術環境。像趙,他一開始就表明,不願意繪畫一些『中國熱』的作品。」不同的是,趙是逐步走向抽象,而朱則是一下子捨棄了寫實形式,轉向只在數月之間。兩人的畫作被擺放在一起,形成微妙對比,朱的筆觸較強,趙則喜愛顏色的自然融合,然而兩者都著重戲劇的光線變化,「就算是抽象創作,也會有很多美學上的不同選擇。」
趙在1950年畫的《廣場(威尼斯)》,正顯示其早期轉向抽象的風格。「趙無極深受德國畫家PaulKlee影響,認為Paul對符號性、抽象和具象關係的研究非常適合自己。」作為西方藝術源頭的義大利,是一眾畫家喜愛拜訪的地方。這幅畫已看到趙初期以顏色碰撞的嘗試,實際的風景被轉化成光線和符號,然而仍有一定寫實的空間,上方模糊的白色教堂建築有一定暗示。
與趙朱不同,吳冠中以水墨為主要創作媒介,但同樣也是從具象走向抽象。展覽將其三幅作品並列牆上,顯示其畫風的轉向。一幅是六十年代畫的西藏風景,雖然趨向印象,但仍能辨認出當中的事物,中間九十年代的江南風景《水巷》,則有更重的立體主義影子,趨向抽象,旁邊晚期的作品,則已是全然抽象,只能辨認出山水的天地劃分,創作更為奔放自由。
藝術名家師弟
易凱普通話說得非常流利,不但是這些留法畫家的策展人,也是他們的師弟。他曾留學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舊名國立藝術學院),林風眠為此學院第一任院長,不少留法的畫家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也曾在此受教育。「起初我只是對亞洲美術感興趣,為了更了解這種文化,於是跑了去學中文,它為我打開了新的世界。學習得更深入後,我發覺自己跟這些留法藝術家也有一定聯繫,我從西方到中國,他們則是從中國到西方,無論是做創作還是研究,我們都是在兩種文化之間對話,互相補足,帶來更全面的面貌。」
學成回歸法國後,他在巴黎賽努奇博物館擔任研究員,發現該館有一批留法中國畫家的作品,張大千在五六十年代曾多次於賽努奇舉行展覽,林風眠也曾在這個博物館舉辦第一次的外國個展,館內也有他們的捐贈,為易凱提供大量素材作為研究的起點。
然而他也曾碰上不少困難:「在法國,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分散在各博物館和藏家手裡。因此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尋找。這些藝術家到法國的時候是二三十年代,那時漢語拼音還沒發展起來,於是每個畫家都發明用法文寫自己名字的方法,多年以後,要再辨識他們的身份資料有一定難度。」
研究進行了十年,在2011年,他決定策劃一次總結性的展覽,把六所博物館和藝術機構,如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龐比度藝術中心等的收藏整合,引起不少關注。適逢中法建交五十年,於是便應香港藝術館之邀,把展品與本地藏品整合,將展覽搬到香港以作品敘說這批畫家的故事。然而展品仍以法國藏品佔大多數,約為八成至九成。
撰文︰張綺霞
摘自香港信報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