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忉利天王眾——念念當下,六根門頭全部打開
凈眼看世間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二
十一、忉利天王眾——念念當下,六根門頭全部打開
海雲繼夢解經
十一、忉利天王眾——念念當下,六根門頭全部打開
複次,釋迦因陀羅天王,得憶念三世佛出興乃至剎成壞皆明見大歡喜解脫門;普稱滿音天王,得能令佛色身最清凈廣大世無能比解脫門;慈目寶髻天王,得慈雲普覆解脫門;寶光幢名稱天王,得恆見佛於一切世主前現種種形相威德身解脫門;發生喜樂髻天王,得知一切眾生城邑、宮殿從何福業生解脫門;端正念天王,得開示諸佛成熟眾生事解脫門;高勝音天王,得知一切世間成壞劫轉變相解脫門;成就念天王,得憶念當來菩薩調伏眾生行解脫門;凈華光天王,得了知一切諸天快樂因解脫門;智日眼天王,得開示一切諸天子受生善根俾無痴惑解脫門;自在光明天王,得開悟一切諸天眾令永斷種種疑解脫門。
「釋迦因陀羅天王,得憶念三世佛出興乃至剎成壞皆明見大歡喜解脫門。」釋迦因陀羅天王是忉利天王,他能憶念三世諸佛示現的一切,乃至那麼多佛剎的成壞,他都能清楚瞭然知道。
「普稱滿音天王,得能令佛色身最清凈廣大世無能比解脫門。」凡是能讓我們覺悟的都叫「佛色身」。未學佛之前,我們對別人不一樣的意識形態會產生抗拒感;學佛之後,慢慢可以接受別人不同的觀點,不再只以自己的立場看待事情,而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這就是學佛。
佛的色身乃隨類化生,應物隨形滿世間,很多地方充滿著令我們覺悟的因緣,此即「最清凈廣大」。「清凈」就是沒有意識形態,我們因為有太多自我的意識形態,所以見不到覺悟的本體。
「寶光幢名稱天王,得恆見佛於一切世主前現種種形相威德身解脫門。」常見到佛在一切器世間主面前,示現種種形相威德身。亦即應物隨形,無處不現身。
「發生喜樂髻天王,得知一切眾生城邑、宮殿從何福業生解脫門。」眾生的居住空間從你的心中衍化產生。你的心量大,居住的宮殿就廣大;你不但心量大且慈雲普覆,你所居住的空間就無比的殊勝堂皇。宮殿從何處來?即從你我的方寸間。所以一切眾生從何業生?看你如何修,就能了知。
「端正念天王,得開示諸佛成熟眾生事解脫門。」端正念天王,在向大眾開示諸佛成熟眾生的覺悟之道時,他自己就能解脫,這是為人演說的法門。我們從世間法中修學比較累,若能從「稱讚如來」下手來修持自己的解脫門,那就很簡單。學習佛是如何利益眾生,自己也可以成就。
「高勝音天王,得知一切世間成壞劫轉變相解脫門。」這個世間的成、住、壞、空是如何轉變的?從我們自己的心念,或觀察眾生的心念,就可看到成、住、壞、空的縮影流程。
「成就念天王,得憶念當來菩薩調伏眾生行解脫門。」這個世間的「當來菩薩」是指彌勒菩薩。從廣大面來說,所有已發心、將發心的菩薩都發心要調伏眾生。欲調伏眾生不外乎一個原則——如何令眾生由分裂的意識形態復歸統一,所以要運用善巧方便,導入核心,才能使之調伏。
「凈華光天王,得了知一切諸天快樂因解脫門。」「天快樂因」是過去所種的善——布施、供養、修十善業等等,人間的快樂因亦如是。學佛者最大的福報莫過於具足下面四項:一、依正法行,二、發菩提心,三、善知識,四、有時間。若此四事具足,就能成就菩提事業,乃至了生死,修無上大法。如此的快樂因,比天上的快樂因更為殊勝。
「智日眼天王,得開示一切諸天子受生善根俾無痴惑解脫門。」開示這些天子,讓他們得到善根。「受生善根」,最重要就是皈依。不管家人有無學佛,在往生那一剎那,趕快幫他皈依,能請到出家眾來替他皈依最好,使他得受生善根。
「自在光明天王,得開悟一切諸天眾令永斷種種疑解脫門。」有疑是信心不足,信心具足便不疑,故關鍵在「信心」二字。開悟諸天子,令他們具足信心,永斷種種疑。
爾時,釋迦因陀羅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三十三天眾,而說頌言:
我念三世一切佛 所有境界悉平等
如其國土壞與成 以佛威神皆得見
此乃標準的念佛法門,很多人修持這個法門,但在行持時是否依照此方法?
「念三世一切佛」,以統一來說,阿彌陀佛是三世一切佛,說是報身佛或化身佛沒問題,但你不是念化身佛,否則從法義上講不通。從行門上說,三世一切佛是對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能有所覺悟,這叫「念三世一切佛」。
有所覺悟,是指對一切境界念念分明、念念清楚,且不執著,不帶入任何意識形態加以分辨。譬如見到花就見到花,直接由眼根接觸花的色塵就好。或是另外有個聲塵進來,例如有人在敲門,我也聽得清清楚楚,而不產生任何聯想。
在這裡有個地方要注意,平常我們閱讀佛書或理論書籍時比較不那麼興緻勃勃,對有情節、有內容的書就會欲罷不能,然而,一旦有情節,你的法塵(即意根),就容易被轉出去,這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但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所以當你情緒高昂時,可以閱讀理論書籍,情緒低潮時,則不妨閱讀傳記。傳記里,描述古大德修行過程的情節,對我們有激勵作用,六根接觸六塵比較單純,一般來說,法塵最容易受影響,所以有人認為念佛就要專心念,這叫「都攝六根」,是大勢至菩薩教我們的。把心安住在佛的境界上,一心念佛,這是意念的法門,叫觀想念佛。
「我念三世一切佛」是實相念佛,要把六根門頭全部打開,從根塵相接觸時,念念在當下,即使塵境轉變,只要念念清楚,心念不被轉,佛法的訓練即在此。你要能不被轉,才能成聖成賢,否則便是凡夫。要了生死、出三界就不能被轉,必須安住念念清楚的境界。實相念佛就是二六時中,念念清楚,六根門頭全部打開,你就能念念分明。
「所有境界悉平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同樣打開,任何塵境進來都平等接受。
「如其國土壞與成」,佛的國土即是佛世界。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就是「國土」,譬如眼根見到花,花就是國土,塵與花的消失建立在花的因緣上,它有好多因緣組合才能成立,因緣散失,它就沒有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亦然,當因緣和合,世界就成了,因緣消散,它就壞了、空了。因緣如何產生,境界如何消散,要能清清楚楚地觀照。
「以佛威神皆得見」,「佛威神」就是因緣力,佛能了解因緣的組合併能證得,以覺悟的因緣成就而得現前證得,這是釋迦因陀羅天王的解脫門,他修的是實相念佛。
佛身廣大遍十方 妙色無比利群生
光明照耀靡不及 此道普稱能觀見
「妙色」指佛身,佛身妙色無與倫比,是指法身作用不可思議。妙色不一定有什麼存在,但它能啟發、激勵與撞擊我們的心靈。只有覺悟的佛身,才能展現這個境界。佛法的覺悟在於利益群生,而眾生有利益,又分成兩種層次:一、給他眼前的利益,二、給他究竟的利益。
給眼前的利益好辦,給究竟的利益就要運用善巧方便,這善巧方便就屬於妙色的範疇,在乎契機、契理地運用。當順境出現時,是要考驗你會不會墮落,當逆境出現時,是要考驗你的堅強與否。佛法無非是要究竟利益眾生,所以學佛人在這個認知上看任何境界,都是對我們有所作用的。所以〈凈行品〉上特彆強調,在什麼境界現前,發什麼願,作如何觀想等等,對所有順境、逆境,我們都將之導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正知正見。
「光明照耀靡不及」,佛身廣大,光明照耀沒有不及之處。換言之,我們只需沉著、冷靜,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絕對能克服。心靈上的隱晦處,或生活中的種種煩惱,佛、菩薩的光明都將照耀。你要如何轉化?全賴自己,不是外面有個佛、菩薩的光在照我們,而是我們自心的覺悟,會將光明顯現。
如來方便大慈海 往劫修行極清凈
化導眾生無有邊 寶髻天王斯悟了
自性是人人本具且相同,因此,只要有眾生,自性海就遍滿一切。因為它是人人都有,所以它非常慈悲,不舍任何眾生。換言之,我們每人都有自性,卻忘失已久。從凡夫迷失的立場來看自性,自性從不離我們,所以我們名之為大慈;從自性本身來看,它沒有意識形態,故沒有這些名稱。因地沒有這些特色,這些都是本具的。
「如來方便大慈海」的「方便」,是它會適應你的需要。我們可以說佛是萬能的,「覺悟」、「自性」都能具足,無所不在,因為它窮盡一切範圍。但這個萬能若不與眾生相應時,這個萬能還是不能用。所以不是佛、菩薩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眾生與他們相應不相應的問題。當你在某一個地方覺悟到,能與佛、菩薩產生相應時,縱使可能不是按照正常軌道,但只要能相應,任何軌道我們都稱為「方便」。
修行分三種修法:
一、正法行:按照佛法指導,如參加法會、儀軌、拜懺、念佛、持咒、誦經等,這些都已變成宗教儀式,表面上依正法而行,但心地有沒有在用,那就不一定了。
二、方便行:不一定照正法的修持內容,於日常生活中均可進行。
三、非道行:非可告人之法,在特別情況下,擁有某種特殊根器才可修持之法。通常這部分極少人能提示,只有已覺悟者知道如何用心,能運用種種善巧方便,在特別情況下對別人的一種教法,不能公開。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佛法在語言文字上所表達的意義很深刻。佛法難就難在文字上的轉移與變化。
「往劫修行極清凈」,沒有價值判斷或意識形態的干擾叫作「清凈」。
「化導眾生無有邊」,修行沒有意識形態,它有一種圓融狀態,一切法都修,只要你在觀念上破除意識形態的對立,產生圓融的統一觀念,這時一切法你都修成了。
我念法王功德海 世中最上無與等
發生廣大歡喜心 此寶光天之解脫
「法王」就是佛,是指真理之王,「法王功德海」是覺悟的功德海。真理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真理必須用感受去經驗,不是光用講的。常用嘴巴講真理的人,往往是真理的叛徒。
功德海依於信心而產生。法王、真理、覺悟、信心,從這裡來顯現它的功德海,假如你缺乏深刻的體驗與實踐,便無法體會功德海的真義。
「發生廣大歡喜心」,我們對法王能產生大歡喜心,就是清凈的歡喜心,亦即無執著、無任何目的而為之。學佛能得歡喜心,但廣大歡喜心則未必人人可得,因為有目的、有執著便不能清凈。
佛知眾生善業海 種種勝因生大福
皆令顯現無有餘 此喜髻天之所見
只有覺悟,才能洞悉眾生所做何者為善業、何者為惡業,它所種的善業有什麼殊勝因,這些因能產生怎樣的果報。只有覺悟才能令這個部分顯現出來,這是喜髻天王的解脫門。
諸佛出現於十方 普遍一切世間中
觀眾生心示調伏 正念天王悟斯道
覺悟的機緣遍佈於十方,譬如文殊菩薩告訴善財童子向南參訪善知識,而「南方」是指正確的方向,也就是一切能令你覺悟的方向。
「觀眾生心示調伏」,能觀察瞭然眾生的根器,而以方便法門一一調伏眾生,以和菩薩相處的柔和忍讓,與眾生相處。理解如何在世間中調伏眾生,這便是正念天王的解脫門。
如來智身廣大眼 世界微塵無不見
如是普遍於十方 此雲音天之解脫
這裡的「如來」,與前面的妙色、大慈海同義。
「世界微塵無不見」,世界佛國土是最大單位,微塵是最小單位。從物理上來說,是大小無不見,在一切境界里,不論粗、細、遍布十方,能清清楚楚,如實了知。這是雲音天王的解脫門。
一切佛子菩提行 如來悉現毛孔中
如其無量皆具足 此念天王所明見
「菩提行」是一切修行覺悟的菩提道。學佛者在菩提道上精進,就能在自性的一毛孔中現前,這是境界的比量。
「如其無量皆具足」,每一個毛孔中都具足了一切佛子的菩提行,這是念天王的解脫門。
世間所有安樂事 一切皆由佛出生
如來功德勝無等 此解脫處華王入
世間所有的究竟樂,絕對是從覺悟產生。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覺悟,唯有覺悟能使一切事安樂!
學佛者在菩提道上若能有所覺悟,此即你下輩子擁有安樂的資糧。因此,如何追求覺悟,極為重要!覺悟本身不究竟,只是享有世間福報;覺悟方法若正確,成佛為期不遠矣!所以修行方法很重要,如果不知善用其心,這樣只是落入一個固定的儀式而已,沒有多大意義。
「如來功德勝無等」,覺悟既能產生世間所有安樂事,那麼要覺悟什麼呢?如來也!自性也!自性功德無人可比,這是華王天王的解脫門。
若念如來少功德 乃至一念心專仰
諸惡道怖悉永除 智眼於此能深悟
憶念自性的功德,即使是一點點,只要專心思考,如此三惡道諸恐怖都能消除。所以思惟自性功德不嫌少,即使你對「自性」還不能深刻了悟,只要你提著疑情,坐在佛前思惟:「云何自性?」一切恐怖畏懼都會逐次消失,三惡道的輪迴也沒有了。這是智眼天王的解脫門。
寂滅法中大神通 普應群心靡不周
所有疑惑皆令斷 此光明王之所得
「寂滅法」就是因緣法,任何一法的成就絕非單一的因緣,它是由無量因緣所組成。無量因緣的組合,所呈現的是它自己本來的面目,不加入任何意識形態,它本身能具足一切神通的功德,我們之所以不能,是因為我們有太多意識形態的分別,以致於把它污染了。
「普應群心靡不周」,這個法能相應於一切的眾生心,能窮通於上上根器,乃至下下根器。
「所有疑惑皆令斷」,這裡有個前提,真正寂滅法是果地的部分。以佛與法的立場,對眾生無所不照,但眾生若是不相應,就無法受用。換言之,寂滅法具有斷疑惑、生信心的功德,可是當眾生不相信時,它還是沒用。
因此從以上兩個解脫門來看,關鍵不在佛與法的功能,而在於我們本身能否相應,倘若你能相應,一切定能成就。這點有待我們更進一步去投入。
一般人對修行總喜歡設定一個目標,這個情況是作意修行。開始學佛者都要作意修行,像撞球,你要把第一個球撞出去,它才會滾,這時你會想把球撞向預定的目標,你不能把它打到洞里去。從解門上來說,撞球是拿第一個球去撞第二個球,使第二個球或第三個球進洞,但以行門來說則否。
因此,剛開始時我們有一個預定的目標,但是要記得這時你只有一直地投入,修到某一個程度,你會產生變化。這時你從A點開始會產生轉變,變化到B點的地方,你會突然發覺怎麼和剛開始修行的初衷不一樣!當初我是為了什麼,現在好像不在意了,於是你會發現當初錯用了心。這時你又會發現一個問題,從作意修行到始覺當初錯用心,這一段時間裡你是完全投入,那時的投入就不要去追求任何目標,否則不得成就。
很多人勞苦修行不得成就,就是有了預設目標。預設目標絕對是虛幻的,你只要一直投入修行,自然會走出一個軌跡,它會一再變化。這時你會了解到,沒有預設目標,只有往前走,它怎麼轉,你無法預期。修行不能預定目標,因為每個人的投入狀況不同,有的人可能半年就完成,有的人可能需要三十年,像古大德一坐四十年的大有人在。修行只有投入,在你還沒發覺當初錯發心時,只有一再地投入,如同播種了以後,只管灌溉、施肥、除草,切忌揠苗助長,追求速成。因成了,果自然圓。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9道滷菜做法,家常滷菜自己做,當下酒菜,不錯哦!
※與其對未來過多的焦慮,不如活在當下
※佛在心中 道在當下
※永遠最愛當下的時光 | 花友分享
※發出新的頻率──就在當下!
TAG: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