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送友人》賞析

《送友人》賞析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於中亞細亞(現在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5歲時隨父遷居錦州彰明(現在四川省江油縣)青蓮鄉。早年在蜀中讀書,25歲時辭親遠遊,31歲時第一次入長安,一事無成。42歲時,經道士吳筠推薦,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後因得罪權貴,被排擠出京,從此長期漫遊。「安史之亂」期間,他參加永主李磷幕府,希望為平叛出力。李璘被肅宗消滅後,李白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次年病死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和杜甫齊名的偉大詩人,世稱「牽杜」。他的詩反映了唐帝國極盛時期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有對統治者的蔑視和批判,有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切,有對壯麗山河的禮讚。善於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風格豪放飄逸,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但有些作品也存在著縱酒、求仙的消極情緒。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解題】

顧名思義,這是一道送別詩。友人不詳是何人,但從詩中可看出二人感情甚篤。李白生性狂放不羈,有俠肝義腸、仙風道骨。平生浪跡天涯,交遊甚廣,從天子以至於無可考之庶人,皆有知己,有不逆之交,反映在他的詩歌中就有許多送別詩、酬答詩。

李白的送友詩,除絕句《贈汪倫》之外,以這首五言律詩最為有名。

【注評】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橫:橫陳,橫對。郭:外城。白水:清凈之水,潘岳詩有「白水過庭激」句。繞:環繞。○首聯用對仗句交待送別的地點及自然環境,充滿著詩情畫意。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一:副詞,表示動作剛一發生,隨即會產生某種結果。為別:作別,送別。孤蓬:孤獨的蓬草,比喻孤身遠征的友人;蓬草易隨風飛轉,脫離根本,古人常以轉蓬喻飄泊流浪。萬里:極言其遠。征:遠行。呼應題目中「送」字。依依不捨,對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為關切、似有千言萬語。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飄浮的雲朵如遊子的心緒,落日的餘輝似故人的戀情。○用一聯名詞語含蓄表達了此時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維。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自:介詞,常與賓語組成介賓短語,表示與動作有關的時間、處所等的起點。茲:代詞,近指,義為「這」「此」。去:離開,離去。蕭蕭:象聲詞,馬鳴聲;《詩·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班馬:別馬,指友人的坐騎;《左傳·襄公十八年》「有班馬之聲。」杜預註:「夜遁馬不相見故鳴。班,別也。」○手揮目送,馬亦有情,人何以堪!

【譯文】

青山橫對著北邊外城,水繞行到東邊的城池。此地即刻辭別之後,(您)就像孤獨的飛蓬一樣踏上了萬里征程。飄浮的雲影好似您此時的意緒,落日的餘緒恰如故人的留戀之情。揮手之間就從此時此地離開了,連離別的坐騎也發出了(讓人銷魂的)嗚叫聲!

【簡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首聯是一工對,「青」「白」是顏色對,「山」「水」是同類對,「橫」「繞」一動一靜為反對,「北」「東」為方位對;「郭」「城」為同類對。其中「城」與「郭」互文見義。此聯不僅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交待了送別時的大場景,而且山靜水動又是詩人與友人生活情景的象徵:一靜一動,我留君去,一北一東,自然的引起下聯。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一切景語皆為情語」之說,此聯即情景交融的佳句。

頷聯是應該用對仗的。此聯從語意上看可視為流水對形式,即兩聯語義相承。但純從對的角度看不是工對,甚至可以說不「對」,它恰恰體現了李白「天然去雕飾」的詩風,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縛內容的看法。此聯出句「此地一為別」語意陡轉,將上聯的詩情畫意扯破,有一股悲劇的感人力量。佛教將「愛別離」視為人生八苦之一,是深諳人性的;今人猶視出遠門為畏途,何況交通不便、信息難通的古人呢?

故古有「離愁別苦?之語。離別之苦是雙方的,但詩人在此最為關心的是朋友前途的一路風霜,「孤蓬萬里征」一句有不盡的關切殷情。俗雲「在家千日好,出外當時難」,更何況此行是。「萬里」長征呢!古人常以飛蓬、轉蓬、飄蓬喻飄泊生涯,因為二者都有屈從大自然、任它物調戲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徵。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時十分沉重,有無限的不忍之情,非道一聲珍重可比。

不舍不忍的離愁別苦是沉重的,但又是應該排解掉的,否則太累。接下來頸聯則感情平緩,止住了傷痛。離別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讓我們銘記此斷腸時刻,牢記住對方,慢慢的將一種相思化作兩地閑愁吧。太白集王琦注云:「浮雲一往而無定跡,故以比遊子之意;落日銜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從語法修辭角度看,此聯是名詞語,四個名詞短語之間不用謂語連接,其間留有空隙,可由讀者去填充創造。

浮雲既有飄忽不定的特點,也有相對靜止的特點,當無風之時,雲的凝重常讓人看不出其動態,杜甫有「雲在意俱遲」詩句即是此景。故出句也可理解為遊子將行未行的戀舊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複雜意緒。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為故人的眷戀之情,亦可理解為對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陽無限好」、「長河落日圓」,但願友人前路陽光燦爛,諸事圓滿遂心。如此理解又呼應了「孤蓬萬里征」一句。

尾聯瀟洒自然,餘味無窮。再見了,朋友!揮手之餘,友人身影漸漸遠去,不可復識,但那可親的友人坐騎似諳人性,仍從看不到的遠處蕭蕭長鳴,娓娓辭別而又報導平安的信息,將離別的場景及情緒變得很長!很長!

【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

城、郭

城本義為城牆,古時建邑立都先要建城池作防務之事,《說文》「城,以盛民也,從土成,成亦聲。」段玉裁註:「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古時指牆的同義詞很多,像「墉」「堵」「垣」「牆」等。如仔細考究,現代漢語常用的「牆」字,《說文》日:「垣蔽也」。段玉裁「垣」下注日: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可見,牆字強調的是遮蔽、保護功能,與「城」義最近。現代漢語中「城」的基本義是城市,但一些古辭彙留傳至今,仍保留「牆」義,如萬里長城的「城」。即是萬里長牆。.宋周密《齊東野語·避諱》說:「梁太祖父烈祖名『誠』,遂改城曰『牆』」。

郭字在《說文》中的本義早已廢而不用,《說文》「郭:齊之郭氏虛。」按照段玉裁注「郭本國名,虛墟古今字」的理解,「郭」應指郭國的廢城垣。因古時建城常有兩重或多重城牆,內城較堅固正規,外城一般只用泥土堆砌,要求不高,故借用「郭」字稱之。「城」「郭」二字分言時常有區別,如《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有時只是調換用詞的泛指,如此詩的「北郭」「東城」,郭、「城二字無別,「郭」仄聲不入韻,「城」平聲入韻;也可理解為互文。

班馬

《說文》「班:分瑞玉,從珏(jué)刀。」這是個會意字,刀置兩玉之間,故為「分瑞玉」。引申有「分離」「賜予」等義,詩中指「離別」,故《左傳》有「班馬」一詞。』王琦注李白此詩說:「主客之馬將分道,而蕭蕭長鳴,亦若有離群之感。」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此聯是名詞語,在張志和《漁歌子》中對此類型已有接觸。名詞語能產生含蓄的詩歌美學效果,為前人所看重。清人《一瓢詩話》說:「欲知杜詩大義,先准張表臣《讀杜》一則,略有端倪矣。其日:余讀杜詩云:『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功業頻看鏡,行藏獨倚樓』,嘆其含蓄如此。」分析可知,杜詩此兩聯都是名詞語。再向後,溫庭筠《早行》詩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名句,陸遊《書憤》詩有「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名句,皆為含蓄的名詞語。

李白為一代詩宗,在其前代,名詞語多見於散文,自茲之後群起效尤,足見影響之大。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賞析七律
盆栽桂花樹賞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古詩賞析
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

TAG: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