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聽說過「脊椎小關節紊亂」嗎?

有些人可能都有過「閃腰」的痛苦經歷,去醫院看醫生,被診斷為「急性腰扭傷」。

很多情況都可能發生「閃腰」,比如搬運重物,突然發力,彎腰撿東西等等各種腰部的活動,我見過最離譜的情況,有個病人打了個噴嚏就閃腰了。

實際上,「急性腰扭傷」的診斷是比較模糊的。究竟是腰部肌肉扭傷呢?還是韌帶扭傷?還是肌腱扭傷?莫衷一是,比較籠統。因此在我們運動醫學臨床,會更加明確地細分。一般來說,類似急性「閃腰」這一類疾病,主要是「脊椎小關節紊亂」引起的。之所以說是「脊椎」而不直接說腰椎,主要是小關節紊亂有時還包括頸椎或者胸椎。

首先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小關節紊亂。前面我們曾經講過,脊柱是人體的核心大梁。脊柱是由一個個脊椎組成的,解剖上每個脊椎向上有兩個「上關節突」,向下有兩個「下關節突」。脊椎的上關節突與上一脊椎構成兩個小關節,脊椎的下關節突與下一脊椎也構成兩個小關節。這樣在一個椎間層面就包含了上椎體的兩個下關節突小關節和下椎體的兩個上關節突小關節,一共四個小關節。對於腰椎來說,五個腰椎有六個椎間層面,所以有24個小關節,頸椎來說,七個頸椎,出去第一、二頸椎(寰樞椎情況特殊)外,從第二到第七有6個椎間層面,24個小關節。

這麼多小關節中,任何一個小關節,出現一點點小小的諸如脫位、半脫位、卡軋、關節韌帶扭傷等等此類的問題,就是臨床上所謂的「小關節紊亂」,會引發嚴重的情況。有些人發作時頸椎或腰椎一點都不能動,稍微動一點點就出現劇烈的疼痛,躺下了坐不起來,站著的躺不下去,有的人甚至痛得大汗淋漓,病人痛苦不堪。

理論上胸椎也會出現小關節紊亂,不過臨床上比較少見,原因是胸椎有肋骨等組成的胸廓保護著,不容易發生紊亂。但一旦發生,治療起來卻是比較麻煩的。

發生小關節紊亂後,往往伴有小關節的半脫位,關節有卡軋的情況存在。患者明顯感覺到運動到某一角度時好像被卡住了的感覺。此時常常脊柱相應節段位置肌肉劇烈的痙攣。痙攣的結果是把小關節鎖得更牢,「絞死」了。在小關節紊亂——肌肉痙攣——關節鎖死——小關節紊亂加重,這條病理鏈條上形成強烈正反饋,無法消解。這是脊椎小關節紊亂的發病機制。

有些醫生喜歡給病人注射肌松劑,令肌肉痙攣解除,然後讓小關節自然複位。這樣做固然也可以,但使用肌松劑之後,肌肉更加鬆弛,令小關節更容易再次紊亂,再次發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比較好的處理方法是先用輕手法按摩局部痙攣的肌肉,令痙攣的肌肉鬆解,然後用特殊的糾正小關節位置的正骨手法,予以複位,一般有立竿見影的作用。當然不同的脊椎(頸椎、胸椎、腰椎),其複位的手法也不相同。複位過程中常能聽到或者感覺到關節複位的咔咔聲(必須由專業的醫生來完成,千萬別自己蠻幹!)。一般經過3~5次手法治療,基本能逐漸恢復。

但問題沒有就此解決!一般來說,經常發生小關節紊亂的人,往往脊柱周圍的肌肉力量比較差,有些人體型偏瘦,有些人雖然體型不瘦,但肥胖明顯,脂肪偏多,肌肉相應偏少。

正是因為肌肉力量不足(主要是肌張力不足),不足以保護脊柱,才導致小關節比較鬆弛(這些人常常同時伴有脊椎小關節韌帶比較松的情況),在某個誘發因素作用下,就會發生小關節紊亂。

此中機理,和肌肉力量不足,導致脊柱形態改變,椎間盤老化、變性,椎間盤突出的發病機理有點類似。因此在治療上,治本之策也是強化脊柱周圍的肌肉力量。用我們前面提到的脊柱周圍肌力訓練的計劃,對改善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生理環境,保護脊柱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關節紊亂本身並不可怕,背後的肌力不足的發病機制才是該引起我們重視的!希望有潛在危險的朋友們重視起來哦!經常做相應的專業訓練,積極鍛煉,防止發病吧。


推薦閱讀:

外院診斷為心梗,術中卻發現主動脈夾層
連續兩晚6個蛇傷急診急救!酷暑時節,見到這些蛇要馬上遠離!
IS0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孩子病了要不要夜間急診?

TAG:脊椎 | 急診 | 關節 | 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