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風景油畫的發展與演變(四)

    20世紀的畫家中也有著一些不諳世事、生活在自己小小世界中的畫家。繪畫是他們生活的必需,他們樂此不疲的表現著自己心中的「風景」。他們不屬於任何流派,他們是那個藝術流派紛爭的世界的邊緣人,但他們有著自己的藝術觀念和追求,並始終如一的堅守著屬於自己的那片凈土。  愛德華·霍珀(Edward Hopper 1882-1967),美國現代寫實主義繪畫的領導者,他用現實主義的創作觀念,寫實的繪畫方式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於當代都市人內心情感生活的真實感受,他以真實的景象描繪了現當代人內心抽象的孤獨,無論是孤獨的都市,還是寂靜的鄉村,無不透著畫家心靈上超越孤獨的心境。  霍珀靠著對現實的感悟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繪畫風格,巧妙地運用光影來表達主題,通過光的變化來強調某種情調;他對具象與抽象、色彩與肌理、形式與光影的處理有著精湛的技巧,用簡單的大面積幾何形式——畫面構成的垂直線、水平線或對角線的建築元素——的組合來組織畫面構圖,平塗堆積的色塊的明暗結構來描繪戲劇性的光影,造就了一個結構堅實、簡單的建築空間,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單調空寂感和戲劇性的效果;他用光影的強烈對比來描繪環境和建築的立體感,表達出抑鬱和孤寂的社會生活,從而影射出人物內心隱藏的情緒,凸顯了城市現代生活中的疏離感和抑鬱感。  20世紀30年代,由於當時美國社會的情緒化——經濟危機所出現的蕭條景象,以及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震撼了霍珀,他敏感地將畫筆伸向美國公眾最為真實的內心,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著這室內外的場景——寂靜的鄉村、空曠的土地海灘、清冷孤獨的燈塔、孤寂的都市男女、浮華掩飾下的空虛、內心的失落、當時社會平靜表面下隱藏的動蕩不安,所有這一切在霍珀的筆下揭示出了美國社會的本質——現代生活節奏中存在的巨大流動性以及這個國家無根的文化。  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是霍珀的室內風景畫,對於他的室外風景可能了解不多,在此僅對其室外的自然風景畫略作介紹(本期以自然之美為主題,因此室內風景也不作為研究主體)。  在霍珀的室外風景畫中,為我們展現了美國浮華社會的另一番景象,那片還沒有被工業文明淹沒的土地上——新英格蘭地區,仍然保持者自然淳樸的鄉村生活方式。這是他對長期孤寂壓抑的都市生活的內心需求,他用自己的視角、心靈和頭腦審視著這純潔的自然世界。在這裡他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孤獨;在這裡他儘力迴避著人物的出現,以使觀者在面對畫中鄉村建築時能夠不受限制地思考簡樸生活中所蘊含的肅穆和莊嚴。他總能在習常的環境中發現物象的另一番意義,他喜歡描繪不規則動態的自然和規則的人為物體。比如規則的建築物、筆直的平行線的鐵軌,以及潔白的燈塔形象等。到了晚年,畫面更加的單純、確定、概括,他在單純的色彩和簡練的抽象的幾何形式中撲捉真實的畫面,賦予那些凡常建築以驚奇的效果,清晰的直線和銳利的轉角傳達出明晰和寧靜的視覺想像,展現了它們富於吸引力的形式結構。通過描繪這些現代工業的標誌來展示當代生活,不管是鄉村還是城市風景畫,陽光的照射下,規則的建築結構所投射的不規則陰影,在靜止中透出寂寞。  霍珀以他獨有的繪畫語言表達了對繁華背後的孤獨的真實生活的懷疑態度,他用單純的構圖和大塊面的厚重強烈的色彩描繪了浮華的美國社會隔離的室內風景、寂寥的室外風景,以特有的既確定而有懷疑的精神,對客觀現實既超脫又投入的態度,平靜但又彷彿不安的氣氛來揭開這種孤獨感背後的美國現代社會精神生活上的貧瘠。

  霍珀《科布的穀倉和遠處的房屋》  73.34x109.22cm 布面油畫 1930-1933年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早期受塞尚影響較大,曾涉獵形而上派繪畫,因此偶被稱為「形而上」畫家。在其一生中,靜物——成為他不厭其煩去描繪的主題,那些瓶瓶罐罐在他的筆下顯示著靜謐、單純、簡潔和質樸。他的一生正如其作品一般,平淡而單純,一生未婚,與父母及姐妹們生活在義大利北部的波羅尼亞,處事謹慎低調,性格含蓄內斂,生活儉樸充實。但我們都知道,莫蘭蒂所處的時代正是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運動鼎沸之時,而他卻以平和的心境坦然面對著波瀾起伏的時代的一切動蕩,即使晚年的盛譽也絲毫沒有改變這一切,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在莫蘭迪為數不多的風景作品中,仍以其在靜物畫中一以貫之的繪畫風格——簡練概括——提煉著屬於他的繪畫語言,在他的畫面中完全看不到風景畫中的愉悅快感,而是將自然提煉轉化並集中於他的畫面中。他不斷地修改結構,柔化色彩,濾化細節,創造出一種近乎抽象的、取消具體形象的精緻繪畫。通過捕捉那些簡單事物的精髓,那些熟悉的風景在莫蘭迪的作品中流溢出一種緩緩流動的、令人感到親近的真誠。「他將直觀中的物體固有色和空間環境各種因素的可能現象綜合調和,直接呈現,由此,獲得一種簡練明晰而又豐滿微妙、樸素含蓄的色彩,他的繪畫再沒有形而上繪畫時期那樣深不可測的象徵和難以破譯的隱喻。對於莫蘭迪來說,繪畫就是可見可感的形式的現象事實本身,就如事物本身各自有著不可替代的言說,他的工作僅僅是沉默傾聽。」(司徒立)。其後期的繪畫已接近中國文人畫的意趣,就連巴爾蒂斯也曾這樣評價:「莫蘭迪無疑是最接近中國繪畫的歐洲畫家了,他把筆墨儉省到極點。他的繪畫別有境界,在觀念上同中國藝術一致。他不滿足表現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題發揮,抒發自己的感情。」  由於高度的節制和對均衡的追求,並通過對幾何形的審慎運用,使他的作品完全超越「靜物」「風景」,而帶有純粹精神性的紀念碑式的意義。對此莫蘭迪也早有回應,「我本質上只是那種靜物畫家,只不過傳達出一點寧靜和隱秘的氣息而已。」

  莫蘭迪《雪景》35x45cm 布面油畫 1962年

  莫蘭迪《風景》34x38.5cm 布面油畫 1963年  巴爾蒂斯(Balthus 1908-2001),生於一個藝術氛圍極強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藝術史學者,母親是畫家,父母與當時多位重要的文學藝術家(詩人里爾克、畫家勃納爾、德蘭等)有所往來,從小受教於這樣的文化和藝術氛圍之中的巴爾丟斯,為日後其藝術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巴爾蒂斯終其一生的提倡著復古精神,他對於前人大師(弗朗西斯卡和馬薩喬的壁畫、喬托、普桑等)的技藝極為崇尚。16歲時,在勃納爾的建議下,巴爾丟斯沒有進入美術學院學習繪畫,而是在盧浮宮去臨摹古代大師的畫作,尤其是17世紀法國古典繪畫大師普桑的繪畫,這段經歷對他日後的復興古典繪畫的藝術主張奠定了實踐的堅實基礎,使其受用終生。他沉湎於具象繪畫的傳統中,埋首於具象繪畫的再營造。巴爾蒂斯的繪畫是東西方文化和藝術的異質混合體。在繪畫的形式語言上,他真誠潛心地研究西方古典繪畫的形式結構,並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在思想上,受到亞洲尤其是中國古代哲學和美學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暗含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收。  巴爾蒂斯的風景作品——尤其是後期的作品,通常通過幾何形體的構成因素保持著一種穩定的秩序感,且加強了畫面形體的平面性,甚至帶有一定的裝飾性。在這些作品中,我們看不到他對可視的事物的迷戀,他只是憑藉可視之物在「存在」和「虛無」之間尋找一種模糊性,一種遊離的價值,抑或者說是對於客觀性的超越,是一種異樣角度對具象的表現。  巴爾蒂斯的一生充滿了某種矛盾性。主張復興古典精神,刻意避免現代思想潮流的影響,但其獨特的繪畫語言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現代性」的烙印。因而,在近代紛雜的各個流派間我們無法將其歸類。

  巴爾蒂斯《大風景》  140x156cm 布面油彩貼紙 1960年  阿維格多·阿里卡(Avigdor Arikha 1929-2010),早年以抽象藝術享譽畫壇。1965年,在他取得巨大成功只是卻依然放棄了這一切,重頭再來。他開始講視線僅僅指向可見世界,畫風走向寫實。並以寫生作為自己終身奉行的創作準則,由此而真正樹立了其個人的藝術風貌。與賈科梅蒂交往是阿里卡藝術轉向的直接原因,對現象學的關注則是阿里卡思想轉變的重要原因,為此,他用了四年時間一直專註于思辨和哲學研究而甚少作畫。這促使他開始對抽象藝術進行反思,且最終認識到抽象繪畫「一直在重複同樣的一種形式」,並領悟到繪畫的實質不在於記憶和解構,而是觀察。  阿里卡在堅持了八年的素描寫生之後,於1973年重新開始畫油畫。畫作的題材均來自他的日常生活,他相信任何一件微小的事物都可能具有深層意義。他的繪畫既不像傳統繪畫那樣再現客觀世界,也不像抽象繪畫那樣純粹從內心的觀念出發去解釋自然,而是以一種純粹的視覺方式對現實的感知提出疑問,卻並非簡單的予以證實。他作畫時也沒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構思過程,而是任由意識指向目光所向之處,從一個特定的點開始往外擴散,然後漫向四周。這種作畫方式決定了他的繪畫必須一次性完成。  在現代藝術狂飆激進的浪潮中,阿里卡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思想與藝術家應有的品性。在對平凡事物的審視中展現出自身獨特的思想的目光,以沉靜的心態默默地言說著世界本然的面貌,在似乎窮盡意義的檔口又揭示著可能發生的意義,為繪畫語言的拓展標示出一條可以無盡延伸的道路。——摘自:許江,焦小健編寫的《具象表現繪畫文選》(司徒立,蘭友利)。

  阿里卡《日落之前》  81x65cm 布面油畫 1991年8月

  阿里卡《中午的橄欖山坡》  42x80.8cm 布面油畫 1991年8月  安東尼奧·洛佩斯(Antonio Lopez-Garcia 1936年— ),西班牙著名具象畫家、雕塑家。洛佩斯的具象繪畫藝術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1955年前後的表現主義風格、1956年至1965年的魔幻現實主義內容以及1965年之後的照相寫實主義。  具象繪畫方式貫穿於洛佩斯藝術追求的一生中。不管是其早期的表現主義風格,還是60年代中期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始終沒有脫離事物的具象存在方式。自1965年確立了成熟的具象寫實風格之後,至今保持著其含蓄、細膩的寫實具象畫風。在這些作品中,始終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場景和物象為主題,諸如親朋、冰箱、浴廁、馬德里街景、庭院一角等,並以傳統寫實繪畫語言深層挖掘習常所見物象的美感,表現其內在的真實本質。正如他自己說的:「我的畫不僅呈現現實,還要在其中注入某種特別的意義——某種因所繪物象而生的內在感覺。」這句話闡明了其作品有著與眾不同的意蘊之秘密,即以樸素的物質真實,表現非物質真實之訴求。  他作品所呈現出的含蓄與非物質真實的訴求中,顯示出很強的當代性。捨棄了西方古典繪畫中的較為諧和的單一性色彩,也放棄了現當代繪畫中普遍存在的強烈的純色對比和構成,建立起自己的獨特色彩體系——中純度、中明度的中間色彩傾向,在柔和與清淡中尋求一種含蓄的激越,通過這種色彩將身邊的日常生活環境升華成意境雋永的畫作,打破了視覺物理上的必然性,傳遞了一種人類心靈皆可觸及的神秘之境,使其擁有很強的現場感,又超越了具體場景的限制,從而走入觀者的心靈深處。  他的細膩的筆觸,但並非寫實繪畫所存在的普遍意義的細密刻畫,而是具有很強的繪畫性,在整體中把握著畫面的鬆動性,虛實結合。這種虛實的結合使畫面甚至呈現出一種未完成之感,增添了畫面的透氣性。  在洛佩斯畫作中,隱含著一種時光的恆定性。他的很多作品經過多次不厭其煩地修改重畫,讓畫面似乎停留在某段時光中——有的畫作甚至斷斷續續畫了十幾年時間,為的就是追求時光的恆定性,他還曾說過,他作畫並非刻意求慢,而是因為他不確定是否已經把要表達的東西完全表達出來了,所以一幅畫總是反覆玩味和潤色,個別畫作最後被改得面目全非。他將時光暫停,鎖定在那曾經存在的真實中,對曾經存在的那個時代進行另一種詮釋。他執著於對那些場景(尤其是全景式城市風景)的反覆塗改,甚至不吝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為了獲得他內心追求的恆定而持久的魅力。  洛佩斯鍾情於描繪熟悉與感興趣的事物,那些空曠廣闊深遠的市郊風光、樓房林立的城市景觀以及尋常院落、居家物什等等,人們認為枯燥的甚至不入畫的景物,經過他極盡精微的描繪、獨具匠心的處理和長時間的錘鍊,都會富有詩意般地呈現於畫面。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宏大的城市景觀,還是細膩的肖像刻畫,觀者都能看到凝固的光陰,感受到流動的四季,體會到人生的百味與世事的變遷,這正是洛佩斯繪畫藝術的魅力所在。

  洛佩斯《八月上午10:15的格蘭大道》  130x119.5cm 布面油畫 2008-2011年

  洛佩斯《八月上午7:30的格蘭大道》  130x130cm 布面油畫 2009-2011年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 ),英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常年生活於美國,作品常以平面性的方式呈現他說見、所感的世界。他筆端辨識度極強的畫面很容易讓觀眾一眼難忘,不羈的色彩、感性的生活方式、享樂主義的圖景、充滿詩意的自然,在霍克尼的筆端保持著流暢和豐富多彩。他的作品回憶早年接受的繪畫教育,霍克尼表示,「老師只能傳授技藝,而非詩意。」後者無法傳授,只能在熟知前者之後,慢慢感受。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霍克尼總是在不斷地發現,不管是看的方式,還是創作的方式。他總是有一種內在的確定,以信心挑戰自我,挑戰權威。「這種特性貫穿了他的藝術生涯,包括他最後義無反顧地進行風景繪畫。人們說風景畫過時了,他可不信邪......」(蓋福德),他總在不知疲倦地創作著。自從他在洛杉磯找到了一種嶄新的觀看和呈現世界的方式之後,總是以一種實驗者的角度進行著他的藝術創作。30年前,開始製作照片拼貼作品,這種藝術的靈感或許取材於數十年前的立體主義。他將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寶麗來照片拼貼成一幅圖像。他視之為「觀看世界的新方式」。「我們對世界的印象受攝影術的影響。鏡頭或者鏡面只能呈現光學投影,三維世界變成了二維平面,長方形的東西受到透視法則的變形,很少看起來是長方形的,然而,如果你輪流睜開雙眼,看到的圖像實際上是不同的,因為雙目所處的位置不同。」而30年之後的2005年,他從洛杉磯遷回家鄉英格蘭的約克郡,開始創作多畫布的巨型繪畫。其中2007年的一幅作品就由50幅畫布組成,大概有460厘米寬,1200厘米長的巨幅油畫。以這種嶄新的觀看和呈現世界的方式不斷實驗著。  他是一個大膽的配色家,不知疲倦的實驗者。他相信自己的新作品將向世界提供一種新的觀看途徑,擺脫線性視角的限制。正如他所說,「我從未看得如此真切。」

  霍克尼《冬季林場》  274.3x609.3cm 15塊畫布 2009年  此外,還有色彩柔和、筆觸細膩、刻畫精細入微而又帶有感傷、凄涼和悲冷的情調的美國鄉土寫實畫家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 1917年-2009年),對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青年畫家來說他並不陌生,在他的作品中,有著令人神往的力量,喚起曾經生活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故鄉的懷戀,以及對逝去時光的回憶。懷斯用細膩而精鍊的寫實語言描繪其生活周遭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以一種被稱為「提煉出的抽象」的繪畫元素,通過自然的表面深入其中,並在作品中融入個人的主觀理想和願望,將客觀現實與主觀感受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深刻內涵的思考性藝術。

  懷斯《風景》蛋彩  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維也納分離派的克里姆特、埃貢·席勒以及抽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的蒙德里安等畫家在其藝術生涯中也都曾畫過一些風景作品,但在此不做具體的文字陳述,僅僅展示部分作品圖片,以供參考。另外,本期所介紹的部分西方油畫大師,在其一生中雖不以風景作為創作的主題,但是從其部分風景作品中,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他們對當今中國風景繪畫抑或是其他題材繪畫的影響。

  蒙克《夏夜》布面油畫 1903年

  克里姆特《阿特湖邊的房子》  110x110cm 布面油畫 1910年

  席勒《克魯矛的風景》  110x140.5cm 布面油畫 1916年

  蒙德里安《歐里附近大的樹林》  128x158cm 布面油畫 1908年  自塞尚之後,伴隨著西方哲學、美學、科技的發展,西方人在視覺審美、觀看方式和表達方式中,不斷發生著變化,不斷進行著探索和創新,為我們的風景油畫探索出一條條新路,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討。
推薦閱讀:

莫斯科志在必得,西方如何「示強」
歷史上真實的租界是什麼?
俄羅斯專家:西方世界是美國第一,非西方世界中國第一
西方哲學史之近代哲學第15章 洛克的影響
西方青年是否比中國青年更包容開放?

TAG:油畫 | 發展 | 西方 | 風景 | 演變 | 風景油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