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民《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圓滿、禪宗辨微》之辨微(中)
二、分論、此中顯密修空之分辨,小、大乘修空之分辨,大手印、大圓滿之分辨,大圓滿與禪宗之分辨,層層比較,高下、頓漸、半滿,自然明剖徹見矣。====空,非修;修,即空。誰修誰空?
(一)顯教修空與密教修空之分辨治學有兩重功夫,皆不可少。首當會通,了知各各之同相、總相。譬如五事中,,皆以空性為唯一條件。小乘修空,其空性之性質,非不同於大乘;密乘中三種修空,亦非別有一空性之性質。故宗喀巴祖師竟敢言小大乘之差別在福,不在修空性。然彼只知會通,故次當明辨。經過博學、審問、慎思,然後有才能智力去明辨之;明辨有素,切知各別之異相、別相,乃能把握其特優之點,身體力行之,故終之以篤行。是故在篤行之光;必須過一番明辨功夫,才知自己之足跟,究竟能夠點在何等田地,方不自欺,方不自誇,方不自餒。==有而空之,相也;空而有之,相也。空空,非空;有有,非有;相相,非相。以妄心劣識而求之,相纏相續,奢談明辨,貽笑大方。
顯教修空,是依戒、定、慧通常進程,可謂因乘修空;依八不、四句,如理推究之。故其為其期甚久,為力甚多,為效甚微。密乘修空,有灌頂及果位方便,故稱果乘。由上師成就果位之功德,施以果位之灌頂,傳以佛在果位證取空性時之最大經驗、最近證量、最快方便,使弟子立地得見明體,而且趨大印。則空性不屬理論而屬證德,是以快捷。有如火箭、雷達、飛機,此其大別者一。顯教修空,而同時在緣起上修六度)四攝,與空性配合;試試錯錯,不必絲絲入扣,針針見血。菩薩犧牲生命多歷年劫,以能先度他人為主旨。密教修空,同時在緣起果位實德上,有各種手印、咒語、方法、觀想。凡佛在證果時所有經驗,皆在密乘中傳授,因顯教所未曾聞,所未曾見,所未曾行者,不一而足;故於緣起上,密教尤快於顯教者萬萬倍。且顯教所有特點,實已作為密教之基礎。但有修顯而不修密者,絕無修密而不先修顯者,此其大別二。===非顯非密、即顯即密、法無定法、應機而發。顯密,皆應機之施設,與此而妄分甲乙,以市易之識而妄論顯密,可笑可憐。
(二)小乘修空與大乘修空之分辨
1.小乘修空重分析,大乘修空重當體。小乘因重分析,分至極微不可破,於是極微之執猶存。又有二語為小乘慣用者: 「外境極微無方分,能持心亦剎那無分。」於是內外皆不可破。在時間上,則唯許過去、未來為空,而現前之時間為實有。大乘則一切法當體全空,三世皆不可得。其空性不待分析方空,其自性從本以來為空性。故曰: 「一切有為法,本來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為真實義」。不待分析,當體本空。小乘所舉瓶碎則瓶空,心所執此瓶相亦空,此種分析之空,大乘不取。===當體非體,析空自空;大不離小,小豈外大?無一法可舍、無一法可求,舍小求大,自誤誤人。
2.小乘因配四諦之苦、集,而欲借空性之觀,以逃避有苦;或配無明系統之十二因緣,而修逆行之滅諦,亦必借空性以滅之。此為一種消極空性之修法。故<俱舍論>及馬鳴(小乘)所造<凈法論),所引佛聖教量修空各喻,如牛、嬰、火等,皆有逃避之辭。如云:「某家見牛在途,誤為已有,其後發現此牛實官家所放,非實我牛,急將牛放釋,而自逃避,恐被官家擒去。」比喻我法本空,今執無我,必被人擒。此蓋與苦果二諦配合,謂無明我執,實為苦本,故必除此我執,以免苦集。然大乘修空,重在空性同體,而配合無我利他,以發起同體大悲、無緣大悲。於是行六度,以三輪皆空;用四攝,而小我自滅,故有積極之修法。==菩提煩惱不二,我他不二、空有不二、大小不二、無明本明,不二不一。
3。小乘依業感緣起而配合空性,重在守戒。大乘用真如緣起,而出生如華嚴宗所提倡之緣起實德十種玄門,由是積集福慧資糧而圓滿菩提;故所證者為大乘涅架,而非小乘羅漢四果可以比擬。按緣起與性空,一而二、二而一者,未有修性空而不修緣起者。亦未修緣起而不修空性者;惟其修空性有差別,是以修緣起亦有差別。==業感真如、非同非異,緣起非起、緣滅非滅,性空不空、性有不有,修而無修、證而無證,無修是證、無證是修。
(三)大中道修空與大手印修空之分辨大中道一名詞,見諸貢師主譯(祝拔宗大手印解析)文中,彼中云: 「大中道為因,大手印為道,大圓滿為果。」其所謂大,蓋配合下二者而言,實則即指般若乘之中道也。然就此因、道、果三字,已有極強烈之比較觀矣。顯教屬因乘,密教屬果乘,已見顯密修空之分析中,不必再贅。然以祝拔宗等大手印書,每每以顯混密,故不得不詳為指出。=中道非因,圓滿非果,因果不空,不空真空。
1.般若乘大中道依八不、四句、十八空、八喻等方法修習。由理推究,即境作觀。大手印以顯教修空作基礎,進而取得如法灌頂,而依加持力得見明體;由此起修,故為果位修持,功德大異。==胡言般若,妄測果行,見明體是,是見非明。
2。般若乘必雜修四攝、六度,方與所發菩提心,令他先成佛,我後成佛主旨相合。金剛乘則重徹底出離,閉關專修,發「為度眾生願成佛」之心,務令剋期證得,究竟利他。故不雜修治病、同事等染污因緣。具詳(蘇悉地經),以九斷修空,十分嚴格,故能取證。==時空幻有、病染本凈,不離是離,不修是修。
3.般若乘依漸次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此屬通途。及其修止,亦必先修止,後修觀,最後止觀雙運。金剛乘之大手印,得見明體,方可起修。明體之中,止觀本來雙運,明即為觀,體即為止;故在初修專一瑜伽時,已屬止觀雙運矣。<祝拔宗大手印)以專一瑜伽為止,離戲瑜伽為觀,實屬大錯。依拙見:專一者,謂專心住於大手印之明體上,此中並無能修之止,及所修之境。明體自生自住於其本體上,故為果位修空之法。離戲者,雖執著明體之戲論,而非離空性觀察尋伺上之戲論。===戒定慧等、非三非一,觀明不明、體止不止,不明體明、不體明體。
4.依止、觀雙運起修,則屬直徑式之進行,前後相續進行故。依明體起修之大手印,是圓周進行。每一瑜伽是一圓周。初依明體時,即具有法身見等流因,其後每一瑜伽,依次實現。初於空性法身之範圍無可增加,特於空性法身之內有智力光明,逐漸增進,乃至成就真正法色二身無分之佛位。其明體之體,即法身;其明體之明,所起緣起智光,即色身。顯教中道修空,修一分,證一分。故菩薩初地,不知二地境界。通常所謂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故其因乘路遠,不可與密宗金剛乘大手印道相比擬。如乘汽車,各站各地明顯經歷,此屬顯教;如乘噴氣式飛機,則鳥瞰大地,一目了然,不勞各站仔細留戀觀覽也。==鑿孔窺天,良可笑矣。以天為天,猶槐蟻見。離色身而求法身,緣木求魚。法身爛砂盆,蓋殺天下人。
5.又密教所采之喻與顯教者「能喻」雖相同,如大手印一味瑜伽所引水波、水冰、睡夢等喻,雖亦見諸般若經中,然其「所喻」則大有別。 (祝拔宗大手印)及紅教無垢光尊者之(虛幻休息法)未曾指明,致令黃教批評。拙書<大手印教授抉微)則已指明。其「所喻」者,在道即指空性而已,實為純理的;而<祝拔宗大手印)之「所喻」,則指明體與妙用,實為證量的,而非惟純理的。所謂水波者,水指明體,而波指一味之妙用。=無事非理、無理非事,體用非二、理事一如,痴人翳眼、波水相纏。
6.大手印之無修,指在光明空性緣起妙用上之無修垢。中道亦稱無修,指在空性上之無修,指在斷煩惱證菩提上之無學位。其證德必接近成佛之位,極難達到。大手印由灌頂力、加持力、法身果位實德之力,直接加持,其無修之位較易接近。無修之理論相同,無修之內容大異。若配三灌之空樂不二而進入無修,則果證大樂智慧身佛,根本為中道之顯教所未曾聞,所未曾證。==無修猶修,修本無修,妄立果證,徒勞捏空。
7.般若乘修空性,配合三輪體空之四攝六度修,既將修時展緩,不依令他先我成佛之願力無盡,更無意樂將成佛之期縮短。反之,金剛乘修空性,除免於上述之遲緩原因不計外,又有其他加速方便,為般若乘所絕無者。如大手印之四灌,有初灌、二灌之加速果位方便,不惟具足般若乘修空依心方便,亦且加上金剛乘果位依氣方便。如專論解脫道,亦必經初二灌之各種方便乃直修大手印;如兼及貪道,則更有第三灌之陰陽二氣之方便,加速之力更強。大手印雖屬解脫道之一,然第四灌者,原本第三灌出生,則貪道亦非無大手印也。特諸大手印加行中,方可列入初、二、三灌等法,不可如各譯本中,直以修氣為大手印正行,此點拙著(大手印教授抉微)已詳述矣。==偷心不死、妄論速緩,時猶生滅、緩速皆痴。
8.般若乘真如緣起,雖不如唯識宗之賴耶緣起,偏重在心,而真如之理雖不限於心,然而真如妙心等詞,在在皆與心配合而言。竊嘗解此種心字,但指真如之精華,非專為心靈之心,而自別於他物也。真如緣起,本指萬法,非一指心法。色法心法,皆包括在內。是以在般若乘中觀理論上,非別色法而專指心法,乃心法、色法兼具。余所謂「三界唯緣,萬緣唯空」,以顯然別於唯識家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然而在實修上,並無建立五大氣修法。大手印雖屬解脫道,亦未必修五大氣法。然其階次,在初灌、二灌,或經三灌,或不經三灌,總有修氣之加行。全其哲理,明明屬金剛乘而金剛乘則明明標舉六大常瑜伽,亦稱六大緣起。故大手印在正行中雖不修氣,在加行中,早有修氣之基礎。加以大手印定力加被,開中脈,融五氣,化五光,亦果上必有之事,非般若乘所可樂受也。==離妄求真、真猶真妄,離真求妄、妄猶妄真,翳眼痴漢,豈識唯識?因前果上,偷心作祟,空緣緣空、不廢果因。
推薦閱讀:
※大圓滿與禪宗的區別
※即身成佛法本教大圓滿
※大圓滿前行輔導資料
※[轉載]《大圓滿前行》第21課筆錄
※《大圓滿前行》第19課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