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擬定巨系統模型

擬定巨系統模型

… 石清峽士…

由於多類型氣血運行時系統並存於體內,錯綜複雜,而《內經》的論述也是事出多頭,缺乏宏觀性的簡明架構,讓人有些無從下手,很難一下子理出個頭緒來。為了便於掌握,構建一個簡潔的氣血巨系統的系統模型,也就顯得十分必要。然而,倘要構建這樣的系統模型,殊非易事,必須置基於對整個氣血運行時系統有極深的理解之上。倘若為了簡化而簡單化,就象當今的中醫界那樣,置衛氣、神氣二大運行時系統於不顧,以偏概全,將氣血巨系統簡單地等同於營氣運行時系統,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因嚴重失實,衍生出更多的理論上的問題,誤人子弟。

那麼,我們應以怎樣的思路,去構建一個簡約而不失真,能夠統令整個氣血巨系統的理論模型呢?

1.先從四海與氣街論談起

倘要構建這樣的系統模型,靠拼湊堆砌是無法實現的,必須首先找出能夠統攝諸運行時系統的宏觀性的核心所在,綱舉則目張。很顯然,現行的中醫理論缺乏相應的理論基礎,倘說可資借鑒的,恐怕唯有四海與氣街說了,因此,我們不妨從這裡入手,來討論這一問題。

1.1四海論

所謂四海,即水谷之海、氣海、髓海、血海,是體內氣血運行的四大中樞。以河水之流澤喻擬體內氣血之循行,古已有之,如《管子·水地篇》中說:「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通者也」,《靈樞·經水》中說:「經脈十二者,外合乎十二經水」。海乃百川匯聚之地,故醫家把氣血聚集之處亦喻之曰海。

在《靈樞·海論》中說:「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于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以人應之奈何?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十二經營衛氣血,循流規則雖各不相同,卻猶如車輪之輻輳,最終都歸依於四海。四海既為氣血巨系統的核心所在,那麼,四海論也就成為現行氣血理論中的核心架構。

1.1.1水谷之海

胃主受納、熟腐、運化水谷,而五藏六腑的氣血皆化生於經脾胃運化而成的水谷之精微,因此,胃被稱為水谷氣血之海。《海論》中說:「胃者,水谷之海」,《素問·玉版》中說:「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靈樞·五味》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玉機真藏論》中說:「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

1.1.2氣海

膻中是宗氣聚集之地,故被立為氣海。為區別於下腹部的氣海穴,又別稱之為上氣海。《靈樞·海論》中說:「膻中者,為氣之海」。《靈樞·五味》中說:「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類經·人之四海》中說:「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諸氣者皆屬於肺,是為真氣,亦曰宗氣。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故膻中為之氣海」。

1.1.3 髓海

中醫認為諸髓是腎所生,緣督循脊聚入於腦中。因腦為諸髓上屬之地,故被立為髓海。《靈樞·海論》中說:「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說:「諸髓者,皆屬於腦」,《醫學衷中參西錄·腦氣筋辨》中說:「腦為髓海……乃聚髓處,非生髓之處。究其本源,實由腎中真陰真陽之氣,醞釀化合而成,……緣督脈上升而貫注於腦」。

1.1.4 血海

中醫認為,沖脈乃五臟六腑氣血的聚散之地,故被立為血海。《靈樞·海論》中說:「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靈樞·逆順肥瘦篇》中說:「夫沖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靈樞·動輸》中說:「沖脈者,十二經之海也」。

與其他三海皆有特定的生理定位不同,血海是以沖脈立論的。由於沖脈的循行範圍比較大,這就產生了血海是否存在著特定的生理定位,倘若存在,又該定位於何處的問題。從沖脈的分布狀態來看,核心處約在腎下胞中一帶,而這正是臍下腎間動氣所居之地,於是,或有醫家將兩者聯繫起來,如楊上善曾說:「臍下腎間動氣,人之生命,是十二經脈根者,此沖脈血海,是五臟六府十二經脈之海也。滲於諸陽,灌於諸精,故五藏六腑皆稟而有之。是則臍下動氣,在於胞也;上下行者,為沖脈也」,可資讀者參考。

1.2氣街說

所謂氣街,《靈樞·動輸》中解釋說,「四街者,氣之徑路也」,至於氣街的分類與定位,《衛氣》中也有說明,「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類經·諸經標本氣街》注釋說,「此四街者,乃胸腹頭脛之氣,所聚所行之道路」。

1.3相同點與不足之處

頭氣街、髓海皆在腦,胸氣街、氣海皆在胸,腹氣街、血海皆在沖,這些定位都是類同的。從營衛循行上看,手足三陽上交於頭首,手足三陰多交於胸腹,因此,這些都是營衛循行的核心要點,依理而論,應該成為人體氣血運行系統的核心骨架。然而,歷史地看,氣街與四海在整個中醫理論體系中並沒有得到相稱的學術定位,僅以輔助性知識的形態存在著。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它們太空泛了。

因為倘要立四海與街為人體氣血巨系統的總骨架,那就必須闡明它們之所以能夠統領氣血巨系統的實現機制,僅僅空口強調其重要性,這是遠遠不夠的。且就四海而言,《海論》在論述四海時,所基的基礎駁雜不純,如髓海以諸髓上屬於腦立論,血海直以沖脈立論,氣海以宗氣聚胸中立論,由此而提出的四海論並非置基於對營、衛、神三大運行時系統的系統特徵進行高度的概括與提煉之上,更沒有就氣血巨系統的運行是怎樣地以四海為核心而展開的問題作出說明。既然無法闡明四海統領氣血巨系統的實現機制,就氣血巨系統而言,四海能否成為其核心,甚或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仍是個有待論證的問題。因此,《海論》所提出的觀點只能視為理論設想,沒有得到後世醫家應有的重視,也是理之必然的事。

雖然如此,有關氣街與四海的論述,對於我們思考應該以怎樣的思路,去構建氣血巨系統的核心架構,仍然具有啟示性的意義。本人最初就是受四海、氣街的啟發,決定去試構氣血巨系統的宏觀架構的。

2. 各類型氣血運行時系統的構合框架

所謂巨系統的宏觀構架,在基本義上,就是在抽象概括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與整合,最終所形成的基於巨系統之上的系統抽象。這樣的系統抽象必須是歸一化的,渾然一體的,倘若事出多頭,那就不成系統了,只能謂之雜湊。然而,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是如此地複雜,若想據此提煉出歸一化的巨系統抽象,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再說,在現傳的中醫理論中,除四海說、氣街說外,也沒有什麼現成的理論原型可資參考,因此,僅是依據前面各章對各氣血運行時系統的論析,進行嘗試性的努力罷了。

2.1 各類型氣血系統的運行核心及其生理定位

巨系統之為系統從何而來?還不是通過各類型氣血運行出來的,因此,基於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系統抽象是基礎。且就是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核心特徵而言,不外乎各系統的運行核心及其循行框架。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運行核心可以將其定位到各自系統的核心節點上,並統一命名為某樞,從而構建出各類型氣血運行核心的形體定位系統。至於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循行框架,前面已經談過了,可以用六行來抽象表述。再將二者合而為一,這便完成了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系統抽象。如此,以各類型氣血的運行核心的形體定位系統為綱,以各類型氣血的運行核心及其所屬系統模型為目,綱舉則目張,整個巨系統在人體生理系統中的宏觀布局也就一目了然了。

那麼,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之間又如何合而為一,藕合為巨系統的呢?還不是通過各類型氣血之間的循環轉化。各類型氣血不可能憑空而來,必有所本。循著各類型氣血其所源自及其轉化,既可釐清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在巨系統中的運行定位,也可摸清巨系統得以形成的內在機制及其所形成的系統框架。

2.1.1 水谷精微

周身氣血或直接或間接,歸根到底,莫不源起於水谷精微,因此,水谷精微是各類型氣血得以派生的母體,那麼,其來何自呢?還不是胃部運化水谷所形成的,胃部因此而成為周身氣血化生之本源。胃部運化水谷,既生水谷精微之後,水谷精微必出胃上口而上行,因此,胃上口是水谷之精微聚集以上的源發之地。本文以齒輪象徵運化水谷以生水谷之精微的過程,胃部因是水谷運化之地,故名之曰運樞。

脾胃運化水谷而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既生之後,又如何運行以派生出各類型氣血呢?《靈樞·五味》中說:「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靈樞·邪客》中說:「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靈樞·動輸》中又說:「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也就是說,水谷精微出於胃上口,上注於胸中之後,「分為三隧」,其中,搏而不行,積於胸中者為宗氣,水谷之清氣「上注於肺」,「從太陰而行之」而為營氣,水谷之悍氣則自肺續上,別走於陽明而為為衛氣。由此可見,水谷之精微所能直接派生者不外乎宗氣、營氣與衛氣三大氣血類型。胸中是水谷精微集散之地,宗營衛依次派分之所。

2.1.2宗氣

所謂宗氣,別稱為大氣,也就是水谷之精微上注於胸中後,搏而不行,積於胸中這一部分,並非於水谷精微之外,別有什麼宗氣。胸部的核心在膻中,膻中也就成為宗氣聚集的中心所在,故立膻中為宗樞。《靈樞·脹論》中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落實到藏腑,即為心,因此,以五藏言之,宗樞的生理定位當在心部。

從整個巨系統的總體結構上看,宗樞正好處在水谷之精微上行以派生營衛兩氣的根節點上,因而成為統制營衛之行的關鍵所在。十二經藏氣血之行莫不散貫於心,胞中精氣循經以起亟,必經宗樞而後派分為營衛,因此,宗樞是整個巨系統循行分布的總樞或說核心之所在。宗樞以五藏言之在心,心之所屬為心系。《靈樞·經脈》中說,「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心系以心為核心,以類十字狀縱橫延伸。左右橫向,即「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營從手太陰肺而行之;上下縱向,「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營樞居咽喉,衛樞居目系;「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胞中居小腸中,在淺表部,約在關元上下,而關元即為小腸之募穴。宗樞以心為核心,心假心繫上下以行,可以橫跨各類型氣血的運行核心,宗樞在整個巨系統氣血之行中的統製作用也就突顯無遺。

依據《靈樞·邪客》中「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靈樞·五味》中「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咽喉,故呼則出,吸則入」等說法,宗氣的生理功能就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貫心脈以行氣血。正如《類經·營衛三焦》中說,「然營氣衛氣,無非資借於宗氣,故宗氣盛則營衛和,宗氣衰則營衛弱矣」,營衛之行,莫不假呼吸以行,因此,宗氣之盛衰直接影響到營衛運行的強弱態勢。宗氣因能司呼吸以行氣血,從而成為整個巨系統氣血運行的驅動者與主宰者,宗氣之為宗氣,也是由此而得名的。《醫門法律·大氣論》中說,「大氣,即宗氣之別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經脈奉之為尊主也」。如以現代醫學的眼光,假如將營衛十四經大循環系統擬之以體循環的話,那宗氣之所主有點類似於心肺循環,宗氣及其所行在巨系統中的作用與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嘿嘿。

如上所述,宗氣之所行主要在心與肺。《靈樞·刺節真邪》中說,「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也就是宗氣以胸中氣海為核心,上及於息道,下及於氣街。上及於息道,這好理解,因為宗氣本就是貫心脈以行呼吸的,只是如何下及於氣街呢?依我的猜想,這很可能是通過心系下行實現的。無獨有偶,《難經·八難》中說,「腎間動氣……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如何會成為「呼吸之門」,古人倒是作出過解釋,《難經集注·八難》中說,「……故言腎間動氣,夾任脈上至喉咽,通喘息,故云呼吸之門」,認為這是通過任脈實現的。然而,宗氣主司貫心脈以行呼吸,這是生理定則,因此,所謂「呼吸之門」,只能通過宗氣的運行才能實現,而不可能是任脈之行。且看氣街內聯於胞中,是腎間動氣所處之地,宗氣因能循心系下注於腎間動氣,腎間動氣因此而成為「呼吸之門」,這倒有些順理成章。

宗氣既以推動周身氣血之行而為行,行之所及也就遍及各大運行系統之所行,因此,如論宗氣運行的系統模型,當以兼綜各大運行系統而為系統。這樣的系統模型如以六行來表述,圖2>5-2中所示的綜合模型無疑是不二之選,因為該綜合模型本就是嵌合營衛神原各大運行框架所形成的綜合性的圖釋表達。今據此繪定宗氣運行模型圖如下:

2.1.3營氣與衛氣

水谷之精微循胸續上,入注肺部時,派分出營衛兩氣,其中,水谷之清氣入注於肺部,從太陰而行之者為營氣,水谷之悍氣則自肺部循咽以上,入於頭首而別走於陽明者為衛氣。

在中醫學史上,營出於中焦,這一點沒有疑義,但衛氣究竟出於上焦,還是下焦卻論爭不斷。流行本《靈樞·營衛生會》中明言「衛出於下焦」,而《甲乙》、《太素》、《千金方》、《外台》等諸書卻又說「衛出於上焦」,這兩種說法都有其支持者,如史上的張景岳、馬蒔等人就以世傳本《內經》為準,主張「衛出於下焦」,但在主流上,大多認同「衛出於上焦」這一說法。兩派中人,各說各的大道理,爭執不下,便有人出來和稀泥,說什麼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云云,至今也沒形成公認的觀點。至於各方所持的理由,這裡不想累列,因為在我看來,《內經》就有現成的解答,用不著那麼麻煩的。所謂「衛者,水谷之悍氣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衛氣出自水谷之悍氣,這是沒有疑義的。因此,衛氣究竟出於上焦,還是下焦,就看水谷之悍氣的分出部位。《靈樞·動輸》中說,「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水谷之精微上輸於肺之後,悍氣自肺部派分而出,並上沖於頭首,這不是說得很清楚的嗎?且看《衛氣行》所描述的衛氣依次行諸手足三陽的規律,不也與「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的走向相一致的嗎?因此,衛出於上焦,這不是很顯然的事嗎?至於流行本雲「衛出於下焦」,那可能是傳抄錯誤所造成的。

2.1.3.1營衛大循環的運行法則

營衛既生之後,各按自身的循經法則運行。營氣自肺部出行之後,周行於陰陽十二經並及於督任而為一周於身,衛氣則頭首部依次散射於手足三陽之後,也必入行於督任而為一周於身。由於營衛行之於十二經之與督任兩脈所引起的後續性的循行效應各不相同,因此,下面據此分列為兩大部分予以論述。

2.1.3.1.1營衛分行於十二經及其後續性效應

所謂分行,就是營衛在十二經系統中各行其道,最終所形成的系統結構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須分開紀述。營衛循經流行無已,生成十二經藏氣血。十二經藏氣血既生之後,又按著自身的循經法則運行,形成基於十二經藏系統之上的循行法則而自為一個大系統。

營衛以及經藏氣血的循經法則,這在《內經》中就說清楚的,問題出在它們的運行核心如何定位上。與宗氣之行,必以膻中為核心不同,營衛以及經藏氣血的運行核心究竟該定位於何處,甚至沒見過有誰討論過。因此,必須以原創性的思路去解決這一問題。

2.1.3.1.1.1營氣的運行核心及其循行法則

若論營氣的運行核心,清者為營,「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因此,如以五藏言之,營氣的運行核心必在肺部無疑。然肺有左右兩葉,而營氣之行也以左右對稱分行於左右十二經為基本特徵,倘將左右合而為一,視為一個完整的營氣運行系統,那該系統的核心樞紐在哪裡呢?應該在營氣出入,左右分行的交匯處。倘以《經脈》、《營氣》中的論述為準,手太陰肺脈「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而左右分行,其中,肺系是左右分行的源發處;足厥陰肝脈「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肝脈出於左右肺部,過喉嚨而後上行;其支別者,循督上額,過巔,沿脊而下,循任而升,入缺盆之中,下注肺中,復出於肺經。其中,缺盆之中是下行分注於兩肺的處所。沖任兩脈也是循腹上行,「會於咽喉」而上絡於唇口。文中所謂的肺系、喉嚨、缺盆之中,實際上是同一處,約在天突上下的喉嚨部,肺系因此而成為營氣左右十二經分行以及出入於督任沖的總樞所在,因此,立肺係為營樞之所在。

營氣行之於手足十二經的循行法則為,自肺部出行,先入於肝經,次入於膽經,次入於三焦經,次入於包絡經,次入於腎經,次入於膀胱經,次入於小腸經,次入於心經,次入於脾經,次入於胃經,次入於大腸經,次入於肺經,復歸於肺,如此周還往複。以六行來表示,營氣的運行框架可用圖2>5-2中的營氣模型來表示。參考營樞的生理定位,今繪定營氣十二經之行的系統模型如圖2>12-2所示。

2.1.3.1.1.2衛氣的運行核心及其循行法則

依據衛氣自頭首部左右對稱分行於手足三陽的運行特徵上看,倘若將左右分行的兩個部分合二為一,視為一個完整的大系統,那該系統的聚集點當在雙目之後。從目部的生理構造上看,雙目各聯於左右目系,循目系併入腦部。因此,聚集點位居目系入腦處;衛氣出自水谷之悍氣,「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水谷之悍氣必在「循眼系,入絡腦」之後,而後左右分出,出顑,下客主人云雲,因此,左右分出的中心點也在目系入腦處;衛氣晝夜盛衰於陰陽蹺,那陰陽蹺脈交匯於何處呢?《靈樞·寒熱病》中說,「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註:即為目內眥)」,也就是說陰陽蹻、足太陽也是交聚於目系入腦之後;衛陰循督任以行,也必經目系入腦處。由此可以推斷,衛氣行諸陽的運行總樞當在目系入腦之後。因此,本章特立目系入腦之後為衛樞之所在。只是該處深居腦中,難以描述,該如何大致定位呢?依我的猜想,當居於眉心略上之後的大腦正中。

與營氣循手足十二經依次逐經以行的循環結構不同,衛氣行諸手足三陽,以「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為總綱,依足手太陽、足手少陽、足手陽明之次散行於諸經,各從頭首部向四肢末端散射而行,如此周還往複,如以六行來表示,衛氣行諸陽的運行模型可用圖2>5-2中的衛陽模型來表示。參考衛樞的生理定位,今繪定其系統模型如圖2>12-3所示。

2.1.3.1.1.3經藏氣血的運行核心及其循行法則

營衛循行於十二經藏之上,無有休止,所形成的生理效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者十二經藏因受納營衛循環灌注,生成十二經藏氣血;二者因營衛各行其道,最終形成基於十二經藏系統之上的,依照手厥陰包絡∩手少陽三焦、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之次循序而列的協同結構。

所謂十二經藏氣血,《內經》亦謂之神氣,實際上就是十二經藏受納營衛循環灌注所形成的營氣與衛氣,並非營衛之外別有什麼神氣。經藏氣血既生之後,又如何循經以行呢?依據《內經》中的說法,各經藏氣血各循本經上行,散貫於心,上及於頭首,經目系,最終聚入腦中,緣此而形成的經藏氣血運行系統的核心,如以五藏言之,當在心藏無疑。然而,心為宗樞所在,是整個巨系統各類型氣血之行的動力總樞,不獨經藏氣血為然,而且,就經藏氣血之行的最終取向而言,腦部才是十二經藏氣血朝歸之地,周身百脈聚綜之所,因此,本文特以腦部為神樞之所在,其生理定位一如髓海。

倘若視十二經藏氣血之行為一個完整的大系統,那麼,在這樣的大系統中,各經藏氣血依次出行的系統法則又是怎樣的呢?那就取決於營衛循行所形成的基於十二經藏系統之上的協同模型,即依手厥陰包絡∩手少陽三焦、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之次,循序依次出行。這樣的出行法則,如以六行來表示,可用圖2>5-4中的相生模型來表示。參酌神樞的生理定位,繪製神氣運行系統的運行模型如下:

2.1.3.1.2營衛偕行於督脈及其後續性效應

2.1.3.1.2.1營衛循督任以行的運行核心及其行藏法則

營氣行畢陰陽十二經,衛氣行畢手足三陽之後,必皆循入於督任兩脈而為營衛各行一周於身。由於營衛在督任兩脈上的循行法則是一樣的,都是督升任降,因此稱之為偕行。營衛在循督任以行的過程,依腎、心、心包、肺、肝、脾之次流行於五藏之中,如環之無端。這樣的行藏法則,如用六行來表示,可用圖2>5-2中的衛陰模型來表示。在營衛循督任以行五藏的過程中,經藏氣血依次凝集,納藏於胞中,胞中精氣便形成於其中了。因此,所謂胞中精氣,古人或謂之臍下腎間動氣、原氣之類,本就是五藏氣血凝集成形而成的,究其實質,不過是受藏形態下的營衛兩氣而已。從督任兩脈的結構特徵上看,胞中是其核心所在;再從營衛循督任以行五藏所形成的經藏氣血的運行取向上看,胞中也是經藏氣血受藏歸依之地。因此,若論營衛循督任以行所形成的運行核心之所在,必在胞中無疑。今依此特立胞中為原樞,並繪定營衛督任系統運行模型如下圖所示:

從督脈在少腹部的循行分布上看,督脈起於胞中,循「腰、橫骨圍之中央」下行,至會陰時,既可以向前下絡陰器,也可以向後過長強並脊上行,因此,元炁起於胞中,循督以行至會陰時,既可以前入陰器而泄,也可以過長強循脊上行入腦。會陰所處的位置,猶如三岔口,因攸關原氣的藏與泄,從而成為督任循環系統中的關鍵之處,並受到古代養生家們的特別重視。作為醫者,不可不知,特標識之。

2.1.3.1.2.2胞中精氣循衝上行以生宗營衛

胞中既受五藏六腑之精,生成胞中精氣之後,胞中精氣又如何運行呢?出胞中,循胃衝上行,入於胸中,如同水谷之精微一樣,「分為三隧」,其中,經宗樞而積於胸中者化為宗氣,過營樞從太陰以行之者化為營氣,上沖於頭首,入於衛樞者化為衛氣。在宗氣的推動之下,營衛各循其道,複流於陰陽十二經及督任之上,從而形成完整的營衛大循環系統。

2.1.3.1.3總不外乎營衛兩氣

營衛行之於十二經,所生成十二經藏氣血古人或稱之為神氣。所謂神氣,實際上便是營衛循環灌注所形成的留行於十二經藏的營衛兩氣罷了。營衛行之於督任,胞中因受五藏六腑之精而形成的胞中精氣古人或謂之腎間動氣、原氣。所謂腎間動氣或原氣,既是五藏氣血凝集成形的產物,在本質上仍不外乎營衛。因此,周身二十七脈(註:左右十二經總計二十四,外加督任、胃沖,合計為二十七脈)所行,或曰營衛,或曰神原,究其實質,都不過是營衛在循經而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存在形態下的營衛兩氣而已。由此可見,《內經》論述各類型氣血,總不離乎營衛,自有它的道理在。

2.1.3.2營衛兩氣所主的生理功能

2.1.3.2.1營氣所主的生理功能

營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泌津液以化血液,通俗地說,就是造血作用。《靈樞·邪客》中說,「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靈樞·營衛生會》中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從這個意義上講,營氣系統相當於人體中的造血系統。正因為營之於血密不可分,故後世往往以營血並稱。值得說明一下的是,血液僅是營氣所化的產物,而非營氣本身,因此,營氣循行系統不能等同於血液循環系統。

《難經·二十二難》中說,「血主濡之」。人體各生理組織才能受血之濡養而後方能行使其生理功能,《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故曰「以奉生身,莫貴於此」。營氣之為營氣,也緣此而得名。

2.1.3.2.2衛氣所主的生理功能

中醫當然是傳統性的,但時代畢竟不同了,在當今的醫學語境中,倘若拘泥於經典條文,死搬死套,照著古人之所云而雲,恐怕會適得其反,讓現代人不知所云,摸不著頭緒,何苦呢?那麼,如用現代的語義來表達,衛氣所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呢?

2.1.3.2.2.1主控行津液以調體溫

關於衛氣的生理功能,《本臟》說得很清楚,「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依照現代的語義,所謂「溫分肉」,就是生成並維持正常的體溫;所謂「充皮膚,肥腠理」,皮膚、腠理,衛之所行,這話或可簡單地理解衛氣流盈於皮膚、腠理之間。如參照《五癃津液別》中「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以及《靈樞·決氣》中「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等說法,這話可理解為衛氣具有化液行津之功;所謂「司開闔」,就是主控肌膚、腠理之開闔。肌腠闔,則毫竅閉,津液得以內固,體熱得以內聚。肌腠開,則啟毫竅,泌汗津,體中的熱量得以外泄。這不就是體溫調節機制么?因此,衛氣的核心功能就在於能夠生成並調節人體的體溫。

正如《醫旨緒餘》中說,「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悍氣之悍,在古代通捍,與衛氣之衛是同一個意思。衛氣之為衛氣,就是以護衛肌表,「不使外邪侵犯也」而得名的,這似乎與本文所提出的主張差得有點遠,那該如何解釋呢?這得從外邪的實指談起。所謂外邪,就是指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類,依據現代語義,就是六種形成於體外環境的氣候異常變化的基本形態,其核心變數不外寒溫燥濕。人生存於氣候變化無已的處境中,必須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生理調適機制以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才能使人體生理系統得以平穩運行。其中,又以體溫的調控最為重要,因為人是恆溫動物,任何體溫上的異常波動都會導致人體生理系統的失調與紊亂。衛能調津液以適燥濕之變,控體溫以適寒溫之變,從而消解體外環境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體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依照古人那套話語系統,這不正所謂「不使外邪侵犯也」嗎?

當然,現代醫學是不會認同衛氣這一說的,主張體溫的形成及其調節受控於視丘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令人訝異的是,倘若所謂的目系相當於視神經,那麼,依據大腦的解剖結構,位居目系入腦之後的衛氣運行核心也就在視丘旁近,這與水分、體溫調控中樞在定位上是如此的接近!抑或古人在論述衛氣系統時,對體溫調節中樞及其機制已經有了模糊的猜想?否則,衛氣所主的體溫調節功能及其運行的核心所在,就很難讓人理解了。不管怎麼說,在那個年代,能夠想出這麼套東西出來,那可真是偉大的創見,再怎麼強調也不過份的。

2.1.3.2.2.2主控行升降以司寤寐

所謂寤,就是指人處於覺醒的生理狀態;所謂寐,就是指人處於睡眠的生理狀態。晝則醒,夜則眠,這是人體最基本的生理節律,只是這樣的生理節律是通過什麼樣的生理機製得以實現的呢?《靈樞·口問》中說,「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卧……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靈樞·大惑論》中說:「夫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內經》認為,這是通過衛氣晝夜升降,從而導致陰陽蹺晝夜盛衰變化的更迭機制實現的。晝則升,衛氣入主衛陽,陽蹺脈盛,故目張而寤矣;夜則降,衛氣潛行於衛陰,陰蹺脈盛,故目瞑而寐矣。

同樣,這也是中醫特有的觀點,現代醫學是不會認同這一說的。在現代醫學中,關於覺醒—睡眠的內在機制問題,並存著多種觀點,似乎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其中,有些人主張這是通過視丘旁近的神經調節中樞實現的,而這不就是衛氣運行的核心所在嗎?倘在這一猜想能夠成立,那可稱得上是千古獨步,比起同時代的其他傳統理論,如古希臘的中毒說,不知要超前多少倍!由此看來,《內經》決非浪得虛名。

2.1.4 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定點陣圖解

在這裡,我們將各類型氣血系統的運行核心,即運樞、宗樞、營樞、衛樞、神樞、原樞,統稱之為六樞,外加三岔口,統稱之為七樞。如以七樞的形體定位為綱,以各樞所主氣血類型的運行模型或運行特徵為目,繪之於圖,則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核心定位及其所屬系統便可一目了然。如以經脈言之,七樞要皆居於沖脈或說胃沖之上,所立之綱實際上便是以沖脈或說胃沖為綱,然就其實際定位而言,皆深居於體內,約在前後左右正中線旁近,難以測紀,故以人體正面淺表部圖示之。

神樞深居於腦中,其實際定位如同髓海,對應於外表,約在上額處。神樞所主為神氣運行系統,其核心及其系統模型可用圖2>12-4來表示;衛樞深居於目系入腦處,對應於外表,約在眉心略上處。衛樞所主為衛氣運行系統,主行乎諸陽,其核心及其系統模型可用圖2>12-3來表示;營樞深居於肺系,手太陰左右始分處,對應於外表,約在天突約下處。營樞所主為營氣運行系統,偏重於十二經系統,其核心及其系統模型可用圖2>12-2來表示;宗樞深居胸中,以五藏言之在心,其實際定位如同氣海,對應於外表,約在膻中穴處。宗樞所主為宗氣運行系統,其核心及其系統模型可用圖2>12-1來表示;運樞深居胃上口,以五藏言之在胃,對應於外表,約在上脘處。運樞所主為水谷精微的形成與出行,其模型可用圖2>12-0來表示;原樞深居於胞中之位,對應於外表,約在丹田關元處。原樞所主為營衛督任循環系統,其核心及其系統模型可用圖2>12-5來表示。另外,三岔口在淺表部便是會陰,以圖2>12-6來表示。今據此繪製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定點陣圖解如下所示:

2.2 整合各類型氣血系統而後成的巨系統框架

巨系統之為系統,必須巨系統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動態整體,各類型氣血及其所屬系統只能被視為巨系統所屬的特定部分而存在著,他們的存在定位及其意義只能通過巨系統的系統框架來賦予。假如各類型氣血及其所屬系統各歸各的,那巨系統的系統性也就不復存在了。各類型氣血運行系統的形體定點陣圖解所能說明的僅僅是各類型氣血運行的核心所在及其所屬的系統模型,卻無法說明各類型氣血及其所屬系統之間在整個巨系統中的運行定位及其過程,難以勾勒出巨系統之為系統的形成過程,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

我們且以胃沖為綱,以七樞及其所主氣血類型的運行模型為目,並參之以圖2>5-7 營衛巨系統總體框架圖、圖2>6-1經藏氣血運行系統模型圖、圖2>11-3藏精以起亟圖等圖,對七樞所主的各類型氣血的運行模型進行圖式解釋,這樣,整個巨系統之為系統的各類型氣血運行的總體流程也就呈現於其中了。如此所繪製出的巨系統中各類型氣血運行流程圖解,因能真實地反映巨系統中各類型氣血的運行實況,在生理上有根有據,因而具備強大的解釋能力。

依據巨系統中各類型氣血的運行流程及其宏觀特性,整個巨系統可被視為以宗樞為核心,以十二經布散系統與督任沖藏起系統兩大子系統相藕合而形成的營衛大循環系統。其中,宗樞主司心肺的生理功能,是營衛大循環系統的動力核心;營衛出於宗樞,循十二經以行,將營衛兩氣布散於全身各部,以生成十二經藏氣血。十二經藏氣血既生之後,又各循本經上行,中集於藏腑,上聚於頭首。營衛循督任沖以行,又將五藏六腑中的營衛兩氣納聚於胞中,並循衝上行,最後迴流到宗樞,如此周還往複。打個不甚恰當的比喻,假如宗樞之所主有點類似於現代醫學中所謂肺循環的話,那營衛大循環系統有點類似於體循環,其中,營衛十二經之行相當於動脈系統,督任沖之行相當於靜脈系統。當然了,一旦涉及到具體的循環形態,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可比性,讀者務必要搞清楚,嘿嘿(^_^)。在營衛大循環系統中,胃部運化水谷以生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相當於大循環的營衛補給系統,以胞中為核心的藏起功能相當於大循環中的營衛調蓄系統。假如從這些角度來反思巨系統中的生理意義,那就別有一番局面了。

2.2.1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中醫既以氣血為一切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大循環能否穩定運行也就成為生理系統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所在。我們先甭管那些複雜因素,僅就大循環中營衛轉化的基本特徵來討論這一問題。假如將營衛循十二經以行,布散於全身各部的總量稱之為輸出量,藏腑運行其各自所主的生理功能必然以消耗營衛之氣為基礎,並將所消耗的總量稱之為耗損量,營衛循督任以行,將五藏六腑之精藏蓄於胞中的總量稱之為返流量,那麼,這三量之間必然存在著如下的等式關係:

輸出量 = 耗損量+ 返流量

依據上述等式,輸出量恆大於返流量,因為生理系統倘要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那就必然伴隨著消耗營衛兩氣的過程,耗損量是不可能為零的,只要能維持在正常的範圍即可,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十二經藏系統的功能是否出現不正常的亢進現象。倘若十二藏腑系統功能亢進,必然導致耗損量過大,返流量驟減,形成嚴重的出不敷入的現象。返流量驟減,又會導致輸出量的減少,這樣便陷入了惡性的遞減循環,甚至可能會造成營衛系統性衰竭,大循環停行的形情。

古人對營衛大循環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衛系大循環上。依據《生氣通天論》中衛系的生理定位,「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衛行諸手足三陽,流行於肌腠分肉之中,以衛外而為功,衛行諸督任沖,流行於五藏之內,以藏起而為功。這兩者合在一起,這樣便形成了完整的衛系大循環以及《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謂「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的互動定位。在衛系大循環中,諸陽固秘而勿泄,藏起轉化而無礙,這些衛系大循環能夠平穩運行的必要條件。這兩者之中,前者是關鍵所在,尤為重要。故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倘若諸陽功能亢進,不能固密,衛氣外泄而耗損太過,則衛陰藏精能力下降,而這又會導致衛行諸陽的能力衰退,如此便陷入惡性的遞減循環,甚或導致陰藏之精無以生,諸陽之氣無以化,衛系大循環停行的危狀,故曰:「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後世醫家動不動將陰平陽秘、陰陽離決之類掛在嘴邊,卻又脫離生理實際,熱衷於玄談抽象意義上的陰陽之理,這是在自誤誤人。

提起衛系大循環,令我想起《性命圭旨·死生說》中的說法,特有意思,「天命真元,著於祖竅。晝居二目而藏於泥丸,夜潛兩腎而蓄于丹鼎。乳以養其五臟,氣則沖乎六腑」。其中,天命真元的實指以及祖竅的實際定位,在丹學中存在著不同的說法。不過,一般而言,將祖竅定位於鼻根盡頭,兩眉之中,相當於印堂穴之後的腦中部位。所謂泥丸,全稱為泥丸宮,上田之所在,丹家稱之為「一身之宗,百神之會」。泥丸宮位居於上腦中,也就是髓海神樞所在的部位。所謂丹鼎,下田之別稱,即胞中原樞所在的部位。所謂乳,陰液是也,其行主降。所謂氣,陽氣是也,其行主升。再看衛氣之行,晝則行諸陽,外則主乎雙目,內則「循眼系,入絡腦」,這不與「晝居二目而藏於泥丸」相一致的嗎?夜則行諸陰,五藏之精受藏於原樞,以五藏言之,其主在腎,這不與「夜潛兩腎而蓄于丹鼎」相一致的嗎?衛陰以胞中為核心,循督任,宣陰精以行諸五藏,這不與「乳以養其五臟」相一致的嗎?衛陽則上沖於頭首而行諸手足三陽,這不也與「氣則沖乎六腑」相一致的嗎?就是祖竅的通行定位,不就在衛樞上下的部位嗎?因此,如將天命真元理解為中醫所謂的衛氣,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反觀中醫界,我見過的醫書不算少,如此精闢的論述還真的沒見過。唉,這該怎麼說呢?

2.2.2營衛晝夜盛衰於陰陽蹺之謎

依據《營衛生會》中的說法,睡眠機制失常,即所謂「晝不精,夜不瞑」,是營衛運行失常所造成的。陽蹺脈盛則目張而寤,陰蹺脈盛則目瞑而寐,這是寤寐現象的生理實現機制。倘若營衛之行能夠影響晝夜之寤寐,那隻能通過對陰陽蹺脈晝夜盛衰變化的節律的影響才能實現。那麼,營衛之行如何能夠影響到陰陽蹺脈的晝夜盛衰變化的規律呢?這就意味著營衛之所行與陰陽蹺脈之所行必須存在著某種同構性。且看營衛所行之十四經循行,與陰陽蹺脈之所行本不相類,假如存在著某種同構性,只能存在於營衛兩大系統的運行核心之與陰陽蹺脈之所行的生理定位之中。

如上所述,營衛十二經之行的運行核心分別在營樞、衛樞,督任之行的共享核心在原樞。我們先從衛樞談起。衛樞定位於目系入腦之後,《靈樞·寒熱病》中說,「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註:即為目內眥)」,因此,陰陽蹺脈相交之地正是衛樞之所在。次看營樞,營樞定位於缺盆之中,天突之下,《靈樞·脈度》中說,「蹻脈者……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由此可見,營樞位居陰蹺脈的循行路線上。那麼,陽蹺脈之行又如何?《八脈考·陽蹺脈》中說,「陽蹺者……循脅後胛,上會手太陽、陽維於臑腧,上行肩髆外廉,會手陽明於巨骨,會手陽明、少陽於肩髃,上人迎,夾口吻,會手足陽明、任脈於地倉,同足陽明上而行巨窌,復會任脈於承泣,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五脈會於睛明穴……」,說明陽蹺之所行是不經過營樞的。再看原樞,原樞定位於胞中。《靈樞·脈度》中說,「蹻脈者……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循陰股上行,入陰過於何處而上至胸里,並沒有說清楚。《八脈考·陰蹻脈》中援引張紫陽《八脈經》中云:「陰蹻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采之惟在陰蹻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陰蹻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復命關……要知西南之鄉乃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氣根,產鉛之地也,醫家不知有此」。「尾閭前、陰囊下」,當在會陰處,也就是陰蹻循股入陰之處。所謂「西南之鄉乃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直截了盪地說,就是胞中丹田,也就是說,陰蹻自會陰入於原樞,再上行及於胸里的。至於陽蹺,《八脈考·陽蹺脈》中說,「陽蹺者……上外踝上三吋,以附陽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後胛,上會手太陽、陽維於臑腧……」,也就是說,陽蹺脈的循行路線是不經過原樞的。

且看衛氣的運行特徵,晝則行諸陽,衛樞是其核心所在,而衛樞通於陽蹺,故能陽蹺脈盛;夜則行諸陰,原樞是其核心所在,而原樞位居陰蹺的中段,故能陰蹺脈盛。因此,衛氣晝夜之行直接影響到陰陽蹺的盛衰轉,便何況陰陽蹺交結於目部及其目系,正處於衛樞所轄的核心區域,而寤寐現象最直接的表現就體現在雙目的開闔上,因此,寤寐現象的生理實現機制如以衛氣晝夜之行為基礎,這大致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營氣之行則不然,依據《內經》中的紀述,並不象衛氣那樣晝夜諸陽諸陰交替而行的過程,而且營樞與原樞都居於陰蹺之上,至少在理論上,不可能會導致陰陽蹺脈上的晝夜盛衰交替,因此,如以營氣之行作為寤寐機制的生理基礎,這恐怕有些勉強。回頭再看《內經》,大凡詳述陰陽蹺晝夜盛衰變化的法則時,基本上是以衛氣晝夜之行為基礎的,《內經》這樣做,自然有它的道理在。營衛,營衛,自然營不離衛,衛不離營。假如在論述寤寐機制時,或曰營衛如何,很可能是套話,順口溜,讀者宜加留意鑒別。

2.2.3 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

依據傳統的理論形態,以六行生克的理論模型來解釋亢害承製的道理,這當然是無可非議的。可一經細想,在人體之中,除了藏腑、經絡、百骸等實體之外,並沒有六行之物的存在。藏腑百骸之間,除了因營衛循環灌注而形成的動態關聯之外,並不存在著獨立於其外的生克形態。因此,純以六行生克來抽象解釋亢害承製的道理,終歸有些虛。正因為如此,在本書中,將六行生克模型嚴格定義為營衛循行法則的圖式表達,那麼,如依營衛循行效應的視角,所謂的亢害承製,又當如何解釋呢?

所謂六行相生,究其本質,便是十二經藏氣血運行法則的模型表達。且看十二經藏氣血之行,以六合為基礎,各循本經上行,聚集於頭首。彼此之間,實際上是各歸各,相對獨立的,整個十二經藏系統呈現出散列性的結構狀態。這一結構狀態決定了各經藏氣血之行,得其時則盛,失其時則衰,整個系統始終處於變動不居,偏盛偏衰的狀態更替之中,天生就是不穩定的,故被稱之為盛衰之道。所謂六行相剋,究其本質,便是營衛循督任以行五藏的模型表達。且看督任兩脈氣血之行所引起的循行效應,五藏精氣依次凝聚,合而為一,聚集於胞中,整個五藏系統呈現出藕聚性的結構狀態。這樣的結構狀態,天生就是超穩定的,五藏藕聚為一,任一藏腑始終處於系統性的范制之中,彼此之間如環環之相扣,相承而相制,故被稱為承製之道。

人體生存於變化不居的自然環境中,因此,在生理上,既要能夠隨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又必須始終維持內在的統一與穩定。在隨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之中,能夠始終維持內在的統一與穩定,這是人體生存之本。體現在巨系統氣血的運行特徵上,十二經系統通行於周身表層,處在人與外部環境相交互的界面上,而散列性的系統結構正好賦予人體氣血之行以與時盛衰應化的能力,督任系統深行五藏之中,處於巨系統內在的核心上,而藕聚性的系統結構正好賦予巨系統以維持內在統一與穩定的生理功能。無盛衰之道,則人體生理無以隨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無承製之道,則人體生理無以維持內在的統一與穩定。猶如鳥之雙翼,偏一則墮,兩者因相反而能相成,成為人體生存之本,恐怕這才是「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之理在人體生理系統中的真實的意義之所在。

2.2.4妙契於神也章

如以《說卦傳》言之,十二經氣血之行合乎帝出章,督任行藏法則合乎天地章。如依易之理,必先有天地化生六子,而後方有六行之用,因此,帝出章必須以天地章為基礎,「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如合之以醫易,那就是十二經氣血之行必須以督任行藏法則為基礎,這當然是符合巨系統中氣血的運行法則的,嘿嘿……醫易歸醫易,倘若回歸到巨系統氣血本身的循行法則,又該如何解釋呢?且看營衛大循環的過程,營衛行十二經主布散,督任行五藏主藏起。若問十二經所行之營衛所源何自,還不是督任藏起循環!因此,十二經氣血之行必須以督任行藏法則為基礎,這也是理所固然耳。

古有所謂因指見月,得月則指亡。所謂的卦象六行生克,亢害承製之理,帝出章天地章,諸如此類,一切看似玄妙莫測的東西,都不過是假以說明巨系統中氣血的運行模型及其生理效應的理論工具罷了。工具終歸是工具,一旦參透了巨系統營衛大循環的運行特徵及其生理效應,這些東西也就盡到了他們存在的意義。倘若讀者不明就裡,也象古人那樣不顧生理實際,熱衷於形而上,其結果只能是指月兩亡了。

3. 他山之石

氣脈理論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基礎,但依據現代醫學現有的認知,並沒有找到確然存在的生理學依據。在現代思潮的影響下,一切無從證明的學術都將受到質疑,中醫學因之而備受非議。公允地說,一切的科學知識體系都是特定的歷史局限下所形成的產物,因此,不能被當前的科學知識所證實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那些能被當前的科學知識所證實的也未必就是其究竟。真正令人值得反思的是,氣脈理論既然不能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假如確實反映了體內的真實,那麼,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們又是以什麼樣的方法洞悉其中的一切呢?實際上,古人也很迷茫,故有《甲乙經》宋序之問,「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十二經氣血之大數、皮膚包絡、其外可剖而視之乎?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依現代人的解釋,這些都是古人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恐怕未必可信。若不然,論起醫學實踐,《內經》之後迄今的實踐與經驗積累,較之於那《內經》成書的年代,不知要豐富多少個數量級,怎麼會至今也搞不清《內經》氣脈理論之所緣自呢?

氣脈學雖集大成於中醫,但並非中醫學所特有,在古代修行理論,如印度瑜珈學、道家內丹學等內修學經典中,氣脈學同樣處於理論核心的地位。李時珍《奇經八脈考·陰蹻脈》曾說:「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也」,認為經脈在體內的實際形情,只有通過內景勘證才能切實把握。這樣的說法也是有些問題的,因為自古至今,還沒有見過哪一派的修行者能夠完整地參勘出《內經》所紀述的氣脈循行路線。不過,聯想起《內經》中的諸多理論與古代修道理論一脈相承的事實,不妨轉換一下思路,從古代修行學文獻中尋找些相關的佐證,那倒是可以的。

談起修行理論,那可謂是博若汪洋,決非一篇短文所能概括得了的。在這裡,僅將有關於氣脈方面的理論採擷綜合在一起,勾勒其大致輪廓,以供參勘。

3.1 丹道與氣脈

在中國傳統中,修行理論的集大成者首推丹道之內丹說。內丹說是基於氣脈理論之上的修行理論體系,並在道家修行理論中處於主流的地位。丹道中的氣脈理論是以元炁為核心基礎,以元炁之所行,即督任、仨田為基本框架而建立起來的。

3.1.1 督任與仨田

督任循環系統是真炁運行的通道,因而成為內丹修行的根本大脈。在通常情況下,督任兩脈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偏重於督脈的,諸如《莊子·養生主》所謂「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以及後世還精補腦、《修真圖》等等就是主以督脈立論的。至於督任兩脈的循行路線,丹道所述與《內經》無大異。值得一提的是,伍柳派經典《慧命經》、《金丹大要》、《金仙證論》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並繪製諸圖(見下圖)以明示之。《金仙證論·任督二脈圖》中說,「舊說謂督脈在脊骨外,而任脈止於上下唇,此二說皆俗醫之妄指,豈知仙家說任督,實親自在脈中所行過,以為證驗……不但俗醫謬妄亂指,今之修元者,亦此謬妄亂指,愈加紛紛……故余將師所授之訣,以親自領會之熟境,畫圖以證其非」。所繪督任兩脈的循行路線與中醫的描述似有出入,倘若所言屬實,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實際上,依據《內經》中的紀述,督脈起於胞中,上循脊里而行的,任脈亦起於胞中,循前腹部上行的,「別而絡唇口」,這與督任圖示相彷彿,然而,深層的循行路線是很難紀述與定位的,因此,醫家常以其所對應的體表部分的循行路線紀述之,這也是情理中的事。當然,由於缺乏其他派別經典的佐證,也不排除此說僅是伍柳一家之言而已。

依丹道中的說法,督任循環系統上尚有三關、三田、鵲橋、十二重樓、臍門等關鍵部位。所謂三關,就是督脈上的尾閭、夾脊、玉枕,《修真圖》中說:「尾閭在脊椎之下盡頭處,關可通內腎之竅。從此關起一條髓路,號曰漕溪,又名黃河,乃陽升之路,直至兩肩夾骨對處為夾脊,又上至腦,為玉枕。此三關也」。如同中醫一樣,督脈同樣被認為是仨脈並行的,如此每關左中右三竅並列,故有三關九竅之說。《天仙正理直論增注·道原淺說篇》中說,「每一關有中左右三竅。左右者,古雲兩條白脈,又雲黃赤二道,為日月並行之道也。三關九竅,故邱祖門下徐復陽真人云:『鐵鼓三三,全憑一箭機』」;古人云,後有三關,前有三田。三田的具體定位有多種說法,今採用主流的說法:上丹田,別稱泥丸、神舍等,上居於腦部。中丹田,別稱絳宮、氣府等,中居於胸部膻中處。《抱朴子內篇·地真》中說:「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下丹田,別稱玄關、玄牝、西南之鄉等,下居於胞宮之位。具體的定位又分為二種,一種是人體上的空間定位,一般在臍下三(四)寸;另一種以修行過程中,臟腑氣血歸一之處為準。實際修行過程中,應以後者為準。古丹家依此而分立內外鼎之說,內鼎以歸一之氣立論,有所謂「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外鼎則以內景勘察之形立論,如偃月爐等。《金丹大要·妙用九章·鼎器妙用章》、《內煉金丹心法·鼎器論》等文論述甚詳,可參閱;督任循環系統上斷於口部,下斷於穀道,須舌舐上齶、提固穀道,使之循環銜接。真炁循流於督任,猶如天河之流轉,故古人將其銜接部喻稱之為鵲橋,於是有了「上鵲橋,下鵲橋」的說法。至於上鵲橋,也有人認為在印堂至鼻竅間的鼻樑部,倒也很形象;所謂十二重樓,在喉管部,喻指喉管十二節;至於臍門,《修真圖》中說:「臍為生門,太乙神君居之,主人性命,司一身一萬二千精也」。

3.1.2真炁的運行法則

古人云,先天一氣乃金丹之母。督任三田等不過是真炁循行出入之所,真炁及其循行才是丹道修持的核心對象。那麼,真炁是怎麼循行的呢?真炁源於下田,吐露於會陰,循督逆升,過三關而上巔,沿任順降,歷頭身而復歸於下田。丹家喻稱這一動態的循環過程為轉河車,俗稱小周天,《金丹大成集·金丹問答》中說:「若得斗柄之機斡運,則上下循環,如天河之流傳也」。《慧命經》中說,「三關左右皆有竅……必由中竅而運行」,由此看來,真炁循督逆升,是以循行於中脈為主導的。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陰蹻脈》援引張紫陽《八脈經》云:「采之惟在陰蹻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陰蹻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復命關……瀕湖曰:丹書論及『陽精、河車』,皆往往以任沖督命門三焦為說,未有專指陰蹺者」。《靈樞·脈度》中說:「蹻脈者……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循陰股上行,從何處入陰並沒有說明,按《八脈經》「陰蹻脈在尾閭前、陰囊下」,蹺脈當從會陰處上行於腹部。丹家認為真陽吐露於會陰,外陰乍動之時,也就是所謂的「活子時」,正是行炁採藥之機,此即所謂「采之惟在陰蹻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雖言陰蹻,要點在於會陰。逆提真陽,使之循脊而升的過程,喻謂之「敲竹喚龜」。竹,督脊也。龜,外陰也。李氏不諳丹學,故不知此中道理。

古人常以外丹的鍛煉過程來喻擬真炁循行與凝集的過程,形成了諸如周天火候、丹田、鼎爐之類的喻稱。所謂周天火候,就是古人依據真炁循督任升降而分六候進退消息;所謂丹田,就是真炁聚集之地。古人認為,真炁在循行過程中又會派分於精、氣、神,並各有聚集之所,神藏於上田,氣聚於中田,精納於下田。其中,下田是真炁蟄藏出行之樞,內丹烹煉的核心處所,故爾成為「安鼎立爐」之地,此所謂「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真金鼎」。築基、火候、煉精、結丹、胎養、出神、入神等等,都是以下田為根基的,因此,在丹書中,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所謂的丹田一般指下田。

那麼,真炁以下田為核心,循督任而行,周而復始,又如何派分出精、氣、神,並各自聚向上中下三田的呢?在方面,一般的丹書就很少介紹了,依我之所見,論述得較為深入詳實的,當首推《鍾呂傳道集》(簡稱《傳道集》)。《傳道集》對這一實現機制論述得比較清楚,《論還丹》中說:「丹田有三,上田神舍,中田氣府,下田精區。精中生氣,氣在中丹;氣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氣,合而成精,精在下丹」,《論朝元》中說:「陽生之時,而五氣朝於中元。陰生之時,而五液就於下元。使陽中之陽,陰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以朝上元」,諸如此類。當初研習《傳道集》時,對這樣的運行模型感到十分新奇,深受啟發,又覺得缺失些什麼,於是回過頭來研習《內經》中的氣血理論,浸淫日久,豁然貫通,重構了《內經》氣血理論的基本架構,因此,本書所秉持的理論基礎固然出於《內經》,但最初的思路卻深受《傳道集》的影響。藉此機會,向鍾呂兩先賢表示尊敬感謝之情。上香,行禮,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禮成,嘿,嘿……

3.2 瑜珈與藏密

與其他文化傳統不同,以「梵我合一」為核心、追求解脫為宗旨的修行理論一直是整個印度文化傳統的核心。在修行實踐方面,集中體現在瑜珈理論中。瑜伽yoga,本出自梵文「Yuj」,原是指用軛(註:軛又作軶,即「轅前以扼牛馬之頸者」(辭海))連起,服牛駕馬之義,喻指調伏身心之意。瑜珈修行體系十分龐雜,各有各的路數,若就氣脈理論而言,則當以Tundalini Yoga最為詳備。佛教發源於印度,光大於中國,在教理上分為顯密兩大宗,而密乘又有東密與藏密之別。東密在中土失傳久矣,這裡談一下藏密。基於傳承上的淵源,藏密中的氣脈理論與瑜珈是差不離的。

無論是瑜珈或是藏密,氣脈理論都是以五氣、仨脈、七輪為基礎的,本文就此氣脈理論作一扼要的介紹。

3.2.1仨脈與脈輪

氣脈理論認為,氣息以氣脈(Nadis)為循行的通道,以脈輪(Chakara或Cakra)為聚藏的處所,氣脈與脈輪共同構成了生命氣息的運行系統。然而,該系統存在於十分精微的生理層面中,非我等肉眼所能見,只能以內景的形式被那些能夠進入深邃境界的人觀察到。氣脈系統中以左中右仨脈最為重要,脈輪序列於中脈之上。至於仨脈究竟怎樣循行,脈輪的意義定位及數目等問題,某些學派之間存在著分歧,限於篇幅,難以深入討論。因此,本文僅介紹些基礎性的相關知識。

3.2.1.1基本框架

無論是粗鈍或是精細都計算在內,氣脈的總數究竟有多少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有說為72000根,也有人認為是30000根,較為流行的觀點則是35000根。其中,較為重要的有72根,有正式名稱的則為14根,最為重要的則是中脈(Sushumna Nadi)、左脈(Ida Nadi)、右脈(Pingala Nadi)仨脈。在仨脈中,又以中脈尤其重要,一切瑜珈行者非藉此不能取得大成就。左右倆脈居中脈之兩旁,左脈又稱月脈,色灰白,上出於左鼻孔,下起於右睾丸;右脈又稱日脈,色紅,上出於右鼻孔,下起於左睾丸。

中脈之上序列著多個氣脈交聚之地,狀如車輪之輻湊,故稱之為脈輪,或脈叢結。由於脈輪深居於體內中脈之上,難以直接紀述定位,故一般以胸腹正中線上不同的體征作為坐標物來進行垂直定位。至於脈輪的具體定位與名稱、所主脈數與形狀、脈輪總數以及在修行中的意義,不同的師承有著不同的解釋,匆忙之間難以說明白,例如同樣源自於印度傳統的藏密系統就是以根本四輪說為主流,而在印度瑜珈系統中則是以七輪說為主流,而最為完整的當屬八輪說,即根輪mūlādhāracakra、生殖輪svādhishthānacakra、臍輪manipura cakra、心輪anahata cakra、喉輪visuddha cakra、眉心輪Ajna cakra、頂輪sahasrara cakra、梵輪。其中,梵輪外居於頭頂之上,中脈所列僅為七輪而已,因此,下面僅就七輪說最基本的涵義作一扼要說明。

脊根輪,居脊椎底部,肛門與外生殖器之間,仨脈交結之處,Tundalini潛藏之所,別稱海底輪,主紅色,屬地元素(Prithvi);生殖輪,居於生殖器內根部,主白色,屬水元素(Apa);臍輪,對應於臍部,主黃色,屬火元素(Tejas);心輪,對應於胸部心藏,主綠色,屬風元素((Vayu);喉輪,對應於喉部,主藍色,屬空(Akasa)元素;眉心輪,對應於眉心處,又稱第三隻眼輪,主靛色,超越五大元素(Pancha Bhutas)之上,主司識大;頂輪,居於中脈的最高處頭頂心,是百脈朝宗之地,故有千葉蓮之喻稱,主白金色,超越於一切名相之上。

顧名思義,TundaliniYoga,在藏密中謂之為拙火定,就是以修習拙火Tundalini為核心的。此派認為Tundalini蘊涵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激發人體中的精神潛能。通過喚醒潛伏於脊根輪的Tundalini,使之貫歷中脈諸輪,最終上達於頂輪,進入物我一如的精神境界,享受無上的喜悅是Tundalini Yoga的最高目的。

因師承上的差異,仨脈及其脈輪的理論存在著不同的流派,與之相應,在修持上也各有其特點。在這裡,暫且撇開那些枝節性的差異,從宏觀的角度,依據中脈循行定位上的根本性差異,將仨脈及其脈輪理論分為循脊說與中直說兩大主要流派。

3.2.1.2 循脊說

印度流行的瑜珈氣脈理論以此說為主流。此派認為中脈起於脊尾(一般認為是會陰,本人認為或是閭尾關),沿脊髓中上行至頭頂處(即頂輪)。脈輪,一般以七輪說為基準,依次序列於中脈之上,並認為脈中藏脈,中脈內藏金剛脈(vajrakhya),金剛脈內藏心脈(citrini)。如此,心脈才是中脈的核心,tundalini實際上循心脈上行的,故修行者特重此脈。至於左右兩脈,上起於左右鼻孔,循行至眉心輪處交結,循中脈左右交錯下行,至各輪處交結。也有人認為左右兩脈自眉心輪處始,沿中脈平行,至根輪交結。

3.2.1.3 中直說

在藏密系統中,既有人主張循脊說,也有人主張頗具特色的中直說,認為中脈粗直如箭桿,位居於體內正中央的中軸線上,直上直下,各脈輪依次叢結於其上。至於中脈的起始處,主要有二種說法,一種認為始於生殖輪處,另一種認為始於根輪處。左右兩脈上端從左、右鼻孔上行入腦,繞頂及後腦,再循中脈之左側、右側下行,在生殖輪處與中脈會合,再下行至左、右睾丸。

至於脈輪,仍是以七輪說為基礎,但常以頂輪、喉輪、心輪、臍輪為根本,故該四輪又被稱為根本四輪,此為四輪說;倘若添上海底輪,便成了五輪說;當然,也有人主張七輪說的。其中,四輪說最為普遍。至於仨脈及其脈輪的具體性狀,藏密經典多有生動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去參閱。有一點必須強調一下,中直說是建立在觀想成就之上的。凡有過觀想體驗的人都知道,倘若功夫深,還有什麼觀想不出來的呢?這該怎麼說呢,嘿,嘿。。。。。。

另外,密宗中尚有紅菩提、白菩提之說,一般地認為白菩提居於頂輪、紅菩提位於生殖輪。但紅白菩提究竟實指什麼,那是有不同看法的,陳健民上師就曾如實直說過,令人大跌眼鏡。看樣子,藏密這趟水,還真的深不可測。

3.2.2 氣息類型

氣息(Prana),原意是呼吸,用以表示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能量流,與中醫中氣的概念類同,故漢譯為氣。按所主功能的不同,分為支分氣與根本氣二大類型。支分氣的生理作用在於維繫五感官的生理功能,依據所主的感官來劃分,依次分別為:行氣,又稱龍氣,行於眼部,主視覺;循行氣,又稱龜氣,行於耳部,主聽覺;正行氣,又稱海馬氣,行於鼻部,主嗅覺;最行氣,又稱提婆氣,行於舌部,主味覺;決行氣,又稱財生氣,行於周身,主觸覺。五氣依次住於心輪之西南、西、西北、北、東方脈,隱於眼耳鼻舌身五根,以空、風、火、水、地五大為體,若錯亂則生五根病。

根本氣才是修持的核心基礎,氣脈理論中所謂的五氣,就是以根本氣立言的。根本氣的生理作用就在於維持全身的生理機能,按運行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五種,命根氣、上行氣、下行氣、遍行氣、平行氣。下行氣(Apana),起向下流通精血、管理排泄、解毒的作用。主地大,黃色;上行氣(Udana),維持飲食、言語等上半身的機能,以火大為體,紅色,住於喉間;平行氣(Samana),起消化飲食、輸送營養的作用。主風大,深綠色;遍行氣(Vayana),遍行全身,維繫肢體運動的功能。主水大,白色;其中最重要的當為命根氣(prana)。命根氣,又稱持命氣,源於臍下四橫指,也就是左、中、右三脈交結處,即生殖輪所在的部位,是人體生命的根本所在,上行氣、下行氣、平行氣、遍行氣諸氣的生化根源。司呼吸,行及口、鼻、頭、心及臍等處。色藍,主空大。

3.3 在相似中相異

大家瞧見沒有?中醫、丹道、瑜珈、藏密,雖學出多源,理分殊途,但在氣脈理論上卻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想想也是,氣脈倘若確然存在,那肯定是與生共俱的生理結構,無關乎什麼學派,本而如是著,因此,諸家所見略同,這是理當如此,否則,那就出問題了。另一方面,這也佐證了氣脈理應是一種客觀性的生理存在,並非是中醫臆構之物,否則,這種相似性便不可能存在,尤其是中醫與瑜珈之間,彼此天隔地遠,都是獨立發展起來的,且發展出的理論形態又差得那麼大,怎麼可能會湊得這麼巧?

3.3.1仨脈與督任

循脊說的仨脈在醫道即為督脈,都是仨脈並脊而行,以中脈為主,兩旁脈為輔,不過,醫道在論述督脈時,都是以督任循環為基本結構的,雖然丹道在督任之中偏重於督脈,這與瑜珈專以仨脈立說有顯著的差異。那麼,在瑜珈中,有沒有類似於任脈的循行路線中,那倒是有的,所謂甘露從前下行,所說的循行路線就與任脈相依稀,也與丹道中陰液循任而降的說法相彷彿。至於左右兩脈如何起止並交結於中脈,在醫道中,兩脈起於會陰,終於兩鼻孔,這是說清楚的,其他就語焉不詳了,不象瑜珈那樣描述得那麼詳細。

中直說中的仨脈與醫道中的督脈就明顯不同了。傳聞在丹道中也有循中直上者為中脈這一說法,不過,在世傳的丹道經典中,我沒有找到切實的文獻紀述,只能視作傳言而已。倘若這樣的仨脈言之有據,那麼,究竟實指什麼呢?這個我也吃不準。如說可能,我想,最大的可能是任沖兩脈。任脈居其中,沖脈居其旁,挾任上行,七樞依次羅列其上,這與中直說中的仨脈說有些形似。但沖任兩脈在胸腹內部是否循中直上,恐怕只有天曉得了。提取循中直上,心系直上入於腦,直下入於胞中,這與中脈的描述倒有些類似,卻沒有與之相應的左右兩脈。大家知道,藏密中的仨脈是建立在觀想成就之上的。觀想觀想,以大腦的想像能力,只要訓練有素,還有什麼想像不出來?我真的很懷疑……

3.3.2中樞之所在

七輪雖是瑜珈傳統特有的說法,但七輪所指,在醫道家還是有對應之物的,只是名稱不同罷了。海底輪,在中醫就是會陰,在丹道就是真陽初起之地。所謂Tundalini,丹道謂之真陽之氣,大同小異;生殖輪,在中醫就是原樞胞中,在丹道就是下田;臍輪,在中醫就是神闕,在丹道就是臍門;心輪,在中醫就是宗樞膻中,在丹道就是中田絳宮;喉輪,在中醫就是營樞,在丹道就是十二重樓;眉心輪,在中醫就是衛樞,在丹道就是祖竅;頂輪,在中醫就是神樞,在丹道就是上田。另外,如瑜珈中的甘露輪,在道家就是神水華池,如此等等。

至於七輪、三田、七樞在體中的實際定位,大略言之,大約位居人體內部的正中線上。至於這些樞要所屬的經脈定位,以中醫言之,七樞皆居於胃沖之上。以藏密言之,假如所謂循中直上的中脈確然存在,那麼七輪居於中脈之上。如以督脈為定位的基準,也未嘗不可,如瑜珈循脊說便將七輪羅列於中脈之上。先前上網路過某家國外網站時,見到一種與我所想不同的說法,將七輪直接依次定位到脊椎柱上面,恕我孤陋寡聞,這怎麼可能呢?

3.3.3氣血與氣息

再來看看瑜珈系統中的支分氣、根本氣又如何。支分氣依住於心輪之西南、西、西北、北、東方脈,隱於眼耳鼻舌身五根,主司各感官的生理活動。在中醫,藏腑氣血之行以心·腦結構為核心,「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是主司各感官的生理活動。在丹道,藏腑氣血主於中田,朝元於頭首而聚於頂。因此,從醫道的角度,所謂支分氣就是經藏氣血及其運行系統的別稱罷了。在根本氣中,上行氣、下行氣、遍行氣與平行氣不過是維持生理各子系統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從命名特徵上看,以脾胃為中心,維持上部生理活動的謂之上行氣,維持脾胃本身生理活動的謂之平行氣,維持下部生理活動的謂之下行氣,維持周身性生理活動的謂之遍行氣,這與中醫三焦的劃分同工異曲。其中,尤為重要的命根氣,與中醫中的腎間動氣、丹道中的丹田真炁,不同樣是「同物而異名」嗎?

3.3.4兩大聚歸地

在巨系統,營衛循行灌注生成十二經藏氣血之後,十二經藏氣血之行,上聚於腦部,下藏於胞中,神樞與原樞成為兩大氣血聚集之地。在丹道中,三陽上聚於上元,陰精下聚於下元。且看上面所列的督任圖,腦部、胞宮之位各有一個圓圈,所表示的便是這層意思。在藏密中,也有相應的紅白菩提之說。

3.3.5 集其大成者

這樣一分析,醫道瑜密在氣脈理論上頗有些殊途同歸的味道。當然,差異性也是難免的。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結論有所差異,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這些便是佐證。倘若跳出門戶之見,若論氣脈理論的完備性,那就誰也抵不過中醫了,因為在中醫中,無論是瑜珈、藏密,或是丹道,縱然再精深,終不過是營衛巨系統中的一部分而已,無論是系統模型上的複雜性,或是理論框架上的優美性,都無法與《內經》相媲美,且看經本人鉤玄索隱,所勾勒出的巨系統氣血循行架構,《內經》中的氣脈理論是何等的恢宏博大!因此,《內經》才是真正的集大成者。想想那些歷史上的丹道士、瑜珈士、藏密行者,花了多麼年的心血,只能證得《內經》氣脈理論的一部分而已。倘若《內經》中的氣脈理論也是「返觀者」照察出來的,那麼,能夠寫出象《內經》這樣宏大體系的人,我還真的想像不出是哪一路的神仙。嘿嘿……

當然了,有所謂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學有專攻,修行家們的論述,如瑜珈中的仨脈循行定位,丹道中的三田氣機轉換等,仍有拾遺補闕,可資借鑒參考的作用。做人要謙虛嘛!

4.可以攻玉

倘若除了外部可觀察到的,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能觀察到的生理實體系統之外,人體內部是否還潛存著更為精妙的氣脈系統,這是一個有待於將來解決的生理學難題。而能否給出氣脈系統確然存在的證明,攸關中醫學最終的前途。或許有人會說,歷代中醫學的文獻皆有明確的載述,還有什麼可置疑的?歷代文獻皆本乎《內經》,倘以援引歷代的醫學文獻來證明《內經》氣脈理論的合理性,實際上就是以《內經》的理論來論證《內經》的理論,試問:倘以自身的理論來循環論證自身的合理性,天下有哪種理論是不正確的呢?因此,倘要證明《內經》中的氣脈理論言之有據,必須找到外於《內經》體系的旁證。這樣,丹道、瑜珈中的氣脈理論之於中醫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如說丹道因同屬於中國文化傳統,在源頭上或多或少相互影響,有可能一妄百妄,那麼,瑜珈則源自於印度文化傳統,完全獨立於中醫學的影響之外而發展起來的(印度密行中的支那行,很可能受到過道教的影響,不過這是題外話,略過不論),因此,來自於瑜珈氣脈體系的理論印證,尤為金貴,價抵萬金。

通過以上對氣血巨系統的架構論析,以及與丹道、瑜珈中的氣脈體系之間的比較,便可發現仨者之間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尤其是與獨立於中國文化影響之外的瑜珈傳統氣脈理論之間的跨傳統類通性,試想,如此天隔地遠的兩大族群,面對如此複雜的生命現象,倘若沒有其內在的客觀性,怎樣可能會形成如此接近的理論體系?意外巧合的概率畢竟太小了,這就為中醫的理論基礎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旁證。在現代醫學的衝擊下,中醫面臨著空前的生存危機。在難以取得突破性的理論創新的情況下,能否在固有的基本架構上拓展其應用範圍,也就成為中醫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鑒於氣脈理論上的類通性,這就為中醫開啟了廣闊無垠的學術視野與發展前景。中醫倘若能夠痛下決心,對現行的理論框架進行徹底的重構,創建以氣脈系統為核心的新型框架,這樣,在最低限度上,中醫可以發展成跨傳統性的傳統醫學體系,如能窮極深妙,甚或可以超越於醫學之上,成為人類傳統文化的核心基石之一。

4.1賦予中醫理論以跨傳統的醫學特性

中醫之為中醫,就是因為中醫理論中的基本概念都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上的,因而,他的理論表現形態生來就是傳統性的。不同的文化傳統有著不同的概念表達系統,彼此間甚至難以理解,因此,要想進行跨傳統文化族群之間的傳播,那就必須解決因跨傳統而出現的文化隔閡,才能被其他文化族群易於理解,樂於接受。然而,跨傳統之間的文化隔閡又豈是容易解決的?既便能夠解決,那也是久遠之後的事。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別的路走呢?

依據前面的分析,中醫中的氣脈理論與瑜珈、藏密中的氣脈理論何其相似乃爾,這就意味著氣脈理論是一種跨傳統性的存在,也就是說,中醫的理論表現形態雖然是傳統性的,但這些理論的內在基礎,或說所要表述的生理真實卻是跨傳統性。印度傳統醫學與瑜珈氣脈學有著密不可分,依據《四部醫典》,藏醫傳統同樣以氣脈為其核心基礎,比較之下,中醫中的氣脈理論無疑更為強大精緻。因此,倘若以跨傳統性的氣脈理論為突破口,參酌印醫、藏醫等傳統的精髓,進行徹底的理論重構,使之易於被其他文化族群理解與接受,那中醫的影響所及,就不再局隅於東亞,有可能涵蓋亞洲大部,一躍而成為世界性的傳統醫學巨系。

4.2 有望成為人類傳統文化的核心基石之一

倘若能夠更進一步,從人類歷史文化這一宏大背景來看問題,那麼,氣脈學就不單單是中印傳統醫學的基礎,更是中印文化大傳統的核心基石之一。在中國文化傳統中,道教中的主流丹道那是不用說的,在佛教,印傳佛教的修行實踐就是以瑜珈為基礎的。至於印度文化傳統,雖說學派林立,各說各理,但實際的修行實踐卻都是以瑜珈為核心基礎的。至於瑜珈,那更是聲名遠揚,曾對中東,甚至歐洲的文化產生過深刻的影響,在近現代,更是風靡世界。丹道也罷,瑜珈也罷,都是以氣脈理論為核心基礎的。

然而,丹道或瑜珈,自古以來就不離於宗教。凡事涉及到宗教,往往是信者只信其所信,是者恆是之,非者恆非之,偏執於立場而罔顧是非,很難回歸到氣脈系統本身,一窮究竟。中醫則與此不同,在氣脈學上,中醫非但擁有無可匹擬的優勢,而且完全是非宗教性的,這就為參酌諸家之說,唯理是從,去其妄而存其精,取其長以補己短,從而構建出超越於一切氣脈體系之上的大一統理論提供了可能。更何況,中醫既以氣脈理論為其生理學的核心基礎,揭示氣脈系統的內在本質,完善氣脈系統的理論架構,也是中醫發展所不可迴避的歷史使命。

或許有人因這些文化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而心生嫌疑,不屑為伍,這實際上是數典忘祖的想法。《內經》開宗明義,講的就是身心調治之道,什麼真人、至人、聖人、賢人,透現著濃厚的古道家色彩;《傷寒》本乎《湯液》,依據《輔行決》中的說法,「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藥名之,以推之為識耳」;至於史上大家,如遜思邈、傅青主、孫一奎、陳士鐸、陶洪景、張景岳、王冰等,哪一個不是出入於醫道之間的?誠然,這些宗教往往挾帶著故弄玄虛,忽悠唬人等等通弊與陋習,而中醫卻是非宗教性的,不被各種教義所限,倘能以此為契機,兼綜諸家以取其長,去妄存真以破其弊,正其本,清其源,還其本來面目,這對人類傳統文化而言,不也大功一件嗎?

坦率地說,現代醫學縱然將來再強大,再怎麼會折騰,終歸只是醫學,其影響很難超出醫學領域之外,中醫則不然,憑仗強大的氣脈理論體系,倘能通過理論重構,實現與上述傳統文化無縫融合,那中醫學的影響將不可限量,無遠弗屆。

附註:《解深密》(上部)下載地址:http://vdisk.weibo.com/s/F2sou


推薦閱讀:

男性生殖系統
ios11這個系統的總結有哪些?
THESECRET(秘密)-2-情感導向系統
系統黑屏怎麼解決?
首創篆字檢索第一系統 破解見篆索楷千古難題 ——談《說文檢字》的檢篆系統 作者:王 劍

TAG:模型 | 系統 |